第1049章 杀牛分肉

章越听得韩绛言下之意,似有归隐的想法。他当即放下酒盅道:“丞相,以后还是要靠你来主持大局。”

韩绛摆了摆手叹道:“度之,老夫如今虽官居相位,但你说老夫能登此位,有几分归于人谋乎?又有几分归于时运乎?”

章越心底笑了,韩绛能居此位,当然最大的提前是有个好爹前宰相韩亿,外加七个进士出身的好兄弟,其中还有韩维,韩缜等出类拔萃之才,另外朝堂自上而下多少人都是他韩家昔日的门生故吏。

韩绛道:“要能成事者,我说说两位宰相,一位是李斯,看到了仓鼠与厕鼠之别,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也。”

章越听了韩绛之言,心底佩服对方看得是极通透。

厕所里的老鼠瘦不拉几的,看见人惊慌失措而逃,而仓库里的老鼠肚皮浑圆,看见人也不怕招摇过市。

李斯悟出这个道理,人的智力和道德其实都差不多,成就如何?主要看你身处的平台是什么。

好比是帝王气,这要么是与生俱来的,要么是到了那个位子后久而久之有的,没必要去学。

除非是‘我,秦始皇,打钱’那等。

章越举杯与韩绛对饮一盏,韩绛又道:“还有一位宰相便是本朝吕文穆(吕蒙正),他在寒窑赋写到,余曰:非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章越从韩绛的话里悟出第二个意思,除了人的成功除了平台,也要讲时运二字。

韩绛叹道:“吾能有今日之位,方知李斯和吕文穆所言不虚,岂敢说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

章越暗叹,自己何尝没有暗中鄙视过韩绛,但想想人家这心态,自己是万万不如。

人嘛难免将成功的一切都归于主观因素。

韩绛果真有功成身退的意思,而免役法对章越而言只是小目标而已。

章越道:“丞相所言即是,我能有今日也全赖丞相和岳丈的提携。这不禁令我想起刘邦,人说汉初多才杰,但说到底不过是沛县一地的人才罢了。”

当然还有后世的朱元璋,明朝开国也不过是凤阳的老部下而已。

“无论是打天下,还是治天下,一个县的人才足矣!并非人才无用,而是天下大多的人才,不得其用罢了。”

韩绛点点头道:“度之所言极是。”

二人边说边吃酒,韩绛临轩眺望,汴京风景一览眼底。

身居高楼,大风刮得举樽而饮的韩绛胡子袖子飘飞,仿佛神仙中人一般。

韩绛眯着眼睛道:“度之,从熙宁二年拜相至今我心心念念的所思,不过免役法一事而已,如今官家允了,我倒有几分不真切之感,你看是否还会有反复?”

章越起身,站在韩绛身旁。樊楼楼顶上的大风亦吹得他眼睛有几分睁不开。

看着汴京群楼匍匐身下,章越不知韩绛这么说是不是以退为进。

他仍道:“韩公,陛下是有为之君,虽有操弄手段平衡朝局,但也是应有之事,他心底最要紧的还是治国安民。”

“他是不会将私心至于国事之上的。”

韩绛听章越这么说点点头。

他是厚道之人,不愿意皇权和相权冲突,要是他早有野心,当初不会甘愿居王安石之下。

章越仍道:“今年陕西,两浙从募役法改为免役法,明年才全国各路全面推行免役法,一旦明年我找不到这六百万贯钱,陛下怕是会收回成命。”

韩绛点头道:“我想也是如此,否则今日陛下不会如此答允。那你要从何处找这六百万贯呢?”

章越道:“我有些手段,但也不过为朝廷筹个一两百万之数罢了。”

章越找黄履合计过,从汴京至洛阳,再从洛阳至长安的邮传,今年内是可以快速上马了。这三个城市是大宋最繁华,肯定是可以获利的。而明年铺开至陕西路也会是一条财源。

至于其他地方为啥不铺开?

好比你往不包邮区去包邮,那是要亏本的。办事一定要水到渠成,而不是脑门子一热。

韩绛也是焦头烂额,章越说了明年要是找不到为朝廷增加六百万贯的法子,官家就会暂停免役法在全国的推行。

韩绛道:“我也替你想些法子,既不增民之苦,却也能增国入。”

韩绛说了也很矛盾,那等【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办法,又怎么是随随便便找得到的。

章越顿了顿道:“不过六百万贯事要等到明年,不是眼下要紧的。”

韩绛不由道:“还有什么比六百万贯更要紧的?”

换了旁人还不得着急如何为朝廷开一条财源的事?但章越却说不急。

章越道:“我下面要办的便是孟子陪祀文庙之事。”

“哦?”韩绛听章越之言,不由诧异。

陪祀文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章越对韩绛道:“丞相可记得,当年太祖皇帝将白起,吴起移除武庙十哲,还有孙膑、廉颇、韩信等一共二十三人,改加入灌婴、周访,秦琼等二十三人之故?”

韩绛当然记得此事。

武庙本叫太公庙,是唐玄宗祭祀姜子牙的,以张良为陪享,唐太宗建武庙的用意,就是向天下表达,寻姜子牙,张良之臣的意思。

从另一个意义讲姜子牙与张良有师承关系。

之后唐肃宗封姜子牙为武成王,从此武庙与文庙并立,之后武庙六十四将,祭祀六十四人。

但赵匡胤登基后,拜祭武庙时看到白起画像时,以杖指白起道,白起杀降,不仁。

还有陶侃也被去掉,理由是他是寒门出身,而且还是少数民族(溪族)。

不仅白起,陶侃被去掉,赵匡胤又换了二十一人,另选二十三人补上。

赵匡胤挑选这二十三人的标准【功业始终无暇者】。

说白了,赵匡胤通过此举来告诫天下,也是他下面的武将,这与【杯酒释兵权】合并一读就明白太祖皇帝的用意。

祭祀主要是给活着的人看的。

章越对韩绛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个是务虚,一个是务实。”

“变更役法是实,而陪祀乃虚,孟子之义在于【利民】,孔子之下继道统者当为孟子,而不是他人。”

就如同张良继承了姜子牙的衣钵,所以张良陪祀姜子牙。

而孔子以后,如今陪祀的分别是颜回和曾子,颜回是孔子弟子,却没有著作传世。

而曾子则是《太学》和《孝经》的作者,唐朝推崇《孝经》,李隆基还亲自为孝经作注,所以曾子也成为第二个陪祀。

此时孟子和子思还没陪祀。

对章越而言,孟子陪祀后,就升格《孟子》为亚经,而孟子为《亚经》后,便可列入科举范畴,将熙宁之【利国】更至元丰之【利民】。

章越不可能一蹴而就,陪祀到亚经,亚经到国策,显然一个比一个难。

章越还是‘积小胜为大胜’,先从简单之事,小事办起。从免役法到孟子陪祀,这都是一环扣着一环的。

王安石变法是开先河的,他以大气力破了兼并,惩治了豪富之家,可是变法那么大的成果,国家积攒了那么多钱财,最后变法好处都没有落在老百姓身上。

从熙宁后,老百姓一路越过越苦,越过越苦,这是立志变法的范仲淹,王安石所要看到的吗?

不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章越所痛心疾首的。

章越忍不住连续痛饮三杯,带着酒意走到窗台,一手持酒壶,一手持屋中饰剑,临轩一指道:“昔桓公入洛,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便你我今日一般。”

韩绛听章越突举恒温入洛之例。桓温当年率军攻入洛阳,从楼船上眺望中原,却见满目疮痍,而眼下汴京却是繁花似锦,哪里可比。

章越满是醉意地积蓄道:“桓公如我这般临轩慨然道‘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王衍)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袁虎等人对道‘运自有废兴。岂必诸人之过?’”

“然而桓公懔然作色,顾谓四坐道‘诸君颇闻刘景升否?他有大牛重千斤,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致远,曾不若一羸牸。”

“魏武入荆州,烹以飨士卒,于时莫不称快。”

“左右闻此无不大惊。”

说到这里章越畅然大笑,手中长剑往长一指,韩绛几时见得章越如此。

桓温感慨中原被五胡乱华糟蹋,而袁虎却道这都是命也,运也,不能怪王衍他们。但桓温却怒道,你们知道刘表吗?他家里有一头牛吃得比十头牛还多,但驮东西还不如一头母牛驮得多。

曹操入了荆州后杀了这头牛给士卒们吃,当时的人听了没有不叫好的。

章越酒意之下,有几分站立不稳言道:“今日王安石杀牛,你我烹以飨天下,何不快哉?不可学王夷甫,为后人笑尔。”

韩绛点了点头道:“治天下者,当以民为本!此方为宰相。”

何谓【宰】也?

在春秋时,就是大夫家里,每顿饭拿刀子分肉的人,谁吃的肉多,谁吃的肉少,就是宰干的活。

无论是章越改役法,还是孟子正义,一切都是为了【民本】。

所以变法的目的,就是好处要落到老百姓的头上!

第556章 便这么定了第837章 仁宗留给陛下的宰相第980章 辽国的馈赠第29章 寓教于乐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812章 大略第591章 荐人第58章 考取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809章 度之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617章 其才胜己十倍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740章 章府家事第537章 熙宁元年第68章 三字诗作者(第三更)第385章 说辞第76章 饭堂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368章 开封府实在暗无天日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813章 问题第939章 失落的吕惠卿第128章 吃蟹(感谢罐装冬瓜茶成为盟主)第57章 神童诗第1036章 积小胜为大胜第43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第146章 学诗第419章 变革第788章 城下第1032章 闽地一寒门第892章 送你吃剑第138章 见面第188章 诗集第188章 诗集第509章 皇太子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351章 迎亲第226章 尽心第591章 荐人第184章 好事第527章 新旧交替第978章 权臣奸臣第416章 政事堂论政第232章 搏击长空第276章 殿试第943章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第249章 关扑第567章 论王安石第892章 送你吃剑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322章 题眼第93章 入京否第280章 喜事第34章 进益第827章 空城计第55章 考试第821章 结算货币第751章 说客登门第354章 拜堂第493章 公用钱第956章 韩琦身后第635章 学士院试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798章 纪念第396章 新君(感谢加十块钱牛肉面书友成为第325章 圣意在谁?第332章 雪泥鸿爪第498章 离开第875章 女色第306章 读汉书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乐第344章 姻亲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32章 学霸第45章 圈套第249章 关扑第115章 馒头不错第900章 纵火和救火第531章 我有人推荐给官家啊第98章 建阳(感谢~~爱啊!~~双盟,)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246章 残信第831章 这钱朕给了第514章 荒政(两更合一更)第310章 青松第216章 靠自己第145章 期限第973章 不争一城一地得失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531章 我有人推荐给官家啊第268章 捉婿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628章 章卿几岁?第273章 论名第265章 滋味(感谢蓝胖子669盟主)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231章 鹿鸣宴第1037章 雄鸡一唱天下白(感谢曾大仁成为本第241章 执牛耳
第556章 便这么定了第837章 仁宗留给陛下的宰相第980章 辽国的馈赠第29章 寓教于乐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812章 大略第591章 荐人第58章 考取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809章 度之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617章 其才胜己十倍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740章 章府家事第537章 熙宁元年第68章 三字诗作者(第三更)第385章 说辞第76章 饭堂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368章 开封府实在暗无天日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813章 问题第939章 失落的吕惠卿第128章 吃蟹(感谢罐装冬瓜茶成为盟主)第57章 神童诗第1036章 积小胜为大胜第43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第146章 学诗第419章 变革第788章 城下第1032章 闽地一寒门第892章 送你吃剑第138章 见面第188章 诗集第188章 诗集第509章 皇太子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351章 迎亲第226章 尽心第591章 荐人第184章 好事第527章 新旧交替第978章 权臣奸臣第416章 政事堂论政第232章 搏击长空第276章 殿试第943章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第249章 关扑第567章 论王安石第892章 送你吃剑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322章 题眼第93章 入京否第280章 喜事第34章 进益第827章 空城计第55章 考试第821章 结算货币第751章 说客登门第354章 拜堂第493章 公用钱第956章 韩琦身后第635章 学士院试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798章 纪念第396章 新君(感谢加十块钱牛肉面书友成为第325章 圣意在谁?第332章 雪泥鸿爪第498章 离开第875章 女色第306章 读汉书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乐第344章 姻亲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32章 学霸第45章 圈套第249章 关扑第115章 馒头不错第900章 纵火和救火第531章 我有人推荐给官家啊第98章 建阳(感谢~~爱啊!~~双盟,)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246章 残信第831章 这钱朕给了第514章 荒政(两更合一更)第310章 青松第216章 靠自己第145章 期限第973章 不争一城一地得失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531章 我有人推荐给官家啊第268章 捉婿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628章 章卿几岁?第273章 论名第265章 滋味(感谢蓝胖子669盟主)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231章 鹿鸣宴第1037章 雄鸡一唱天下白(感谢曾大仁成为本第241章 执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