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不可用之

第512章 不可用之

面对官家这么问,韩维没有立即回答道:“还请陛下先见过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后再说。”

官家不知韩维卖什么关子问道:“韩先生,为何要朕先见司马光后?”

韩维道:“陛下,举一事用一人,若依王先生所言最好。”

官家心想不过司马光是王陶举荐的,可能韩先生此意是让朕尊重王先生吧。

官家也听说过司马光的直名,当初在濮议之中,大行皇帝加几个宰执都没有斗赢司马光,如今虽被打发去书局修通志,但待遇丝毫不差。

书局力书用御笔,御墨和御用缯帛,膳食同御膳,还有几十名宦官伺候着,每个编书之人都可从皇家力领一笔薪俸,这待遇可千古以来修书人都没有的。

这一切都是因为司马光有恩于他们父子。

官家要先封司马光翰林学士,却为司马光拒绝,说是这翰林学士的职务比当初自己担任的知制诰职责更重大,臣无法出任。

司马光数度推辞,最后官家命宦官将圣旨塞入司马光手中。

司马光这才不得已上殿还诏。

对于与司马光的见面,官家是很有期待的,对方之忠贞学识都可称儒臣楷模,名望重于一时,而且他还是帮自己登上皇位的恩人。

司马光见了官家后还是要辞。

官家对司马光言道:“古之君子,或学而不文,或文而不学,惟董江都,杨子云兼之,今日爱卿兼有董,杨之长,不可推却。”

司马光言道:“然臣不为四六文。”

官家失笑道:“卿是进士第六人,如何不能为四六文。”

司马光道:“此确实非臣所长,固非愚臣所能堪任,还请陛下掩臣之所短,全臣之所长。”

官家对司马光正给予厚望,哪里肯答允。

官家接下来道:“朕刚登基,当遍访重臣,司马卿家修身治国皆为所长,不知有何要教朕的?”

司马光想了想道:“臣以为国之治乱,尽在人君,修身为治国之本。”

“臣以为修身有三要,仁,明,武。治国之要有三,官人,信赏,必罚。臣昔日为谏官曾以这六字献给仁宗皇帝,后又献给先帝,如今献给陛下。”

接着司马光又说如何仁,明,武……

这一番长篇大论说下来,听得官家满心欢喜然后道:“朕如何能比仁宗皇帝与先帝,唯有勤勤勉勉学以致用。说实话朕作了这个皇帝,可谓战战兢兢……”

说到这里,官家道:“如今国家岁入并非不够,实已数倍于唐朝,可民间百姓税赋已深,实无以再加征。可冗兵冗官冗费三冗至今犹存,朕听王先生(王陶)之言要裁减用度。王先生荐了司马卿家。”

“朕想请卿家置局,看详裁减国用制度,取庆历二年之数,比对今日支费不同者,开析以闻。”

wωω.тt kān.C 〇

司马光道:“陛下此举实是大善。如今国用不足,在于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这也就是陛下所言的三冗。”

官家听了大喜以为司马光答允了。

但司马光接下来却道:“但此事陛下与两府大臣及三司官吏商议就好,而非愚臣一朝一夕所能裁减,还请陛下另择贤能。”

司马光一句话如同给官家泼了一个透心凉。

此事你不是也赞同,但为何让你为之却不肯呢?

官家还要再劝,司马光却道:“臣却已老朽不堪任用,还请陛下让臣继续在书局修书便是。”

司马光言语间透着萧瑟,官家仔细打量见他不过四十岁,但此时已是须发皆白。

司马光如今连这翰林学士也不要了。

司马光走后……官家可谓是满脸郁闷。

此刻司马光出殿门正见到群牧使王陶。

王陶本要为御史中丞,但有官员站出来反对,便改任群牧使。

王陶见司马光问道:“陛下可用君实否?”

司马光道:“愧对乐道兄举荐,我实已辞之。”

王陶吃惊地道:“裁减冗费,君实为何不肯为之?”

司马光道:“陛下实在是求治太过于心切……修身为治国之本,修身的事没有具体,何谈治国。再说裁减冗费之事我也不适宜。”

“那君实可有将此事与陛下争之?”

司马光道:“我素来陈力就列,不能则止,官家既对修身提不起兴趣,我言再多治国之事也是无用。”

司马光心底还有一个顾虑,如果裁减各方面的用度,会遇到很大阻力。

范仲淹搞了一年便搞不下去了,自己为之怕是不能胜任。

王陶道:“我去与你说官家。”

王陶径直入殿,官家正与韩维议事,王陶一见即气势咄咄地问道:“陛下,监察御史刘庠弹劾执政欧阳修丧服下着紫袍,此为大不敬之罪,何不从重论之?”

官家解释道:“王先生,朕听说是欧阳执政入宫后骤闻大行皇帝归去,不及更衣,只好重之,此并非有意为之。”

王陶道:“此欧阳修狡辩之词也,陛下,之前濮议之事,欧阳修得罪的大臣众多,如今正好借此罢之。此人一去,如断韩琦一臂,还请陛下明鉴。”

官家闻言露出为难之色,他又看看韩维。

韩维一直劝他尊重执政大臣,王陶却让他打压执政大臣,两个意见自己到底听谁的。

官家觉得自己似提线木偶般,被王陶,韩维一左一右拉拽着,自己没有半点主意。

王陶又道:“那陛下为何不肯用司马光?”

官家心想明明是司马光不可干,王陶则道:“陛下对于这样的大臣当推心置腹,如此对方方肯尽心。”

官家温言安抚了王陶后又道:“朝廷用度紧张,司马光不肯为裁减用度之事,朕打算想办法开源理财。两位先生可有合适大臣举荐?”

王陶坐在一旁气呼呼地不说话。

韩维道:“臣荐二人给陛下,他们分别是如今闲居江宁的王安石,以及治平二年罢官的太常丞章越。”

说完韩维给官家献上一本书道:“这是章太常罢官后写的,臣与吾兄长看过后,以为可以进献陛下……”

官家大喜正将书接过。

却听王陶却突然道:“陛下,章越此人不可用。”

官家疑惑问道:“章越是仁宗皇帝钦点的状头与敕头,为何不可用?”

王陶大声道:“陛下,章越得状头是因欧阳修,得敕头是因韩琦,此人党附于韩琦,欧阳修,阿谀之辈不可用之!”

(本章完)

第780章 下岷州第283章 平边策第941章 分歧第826章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第511章 新君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391章 仁君第274章 议亲明日更新第622章 找我何事第568章 帝王心术第784章 复仇第482章 大腿第2章 押司上门第317章 考后第884章 谗言第282章 上巳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谢太子啊扶朕起来书友第775章 入岷州第175章 谈话和心迹第45章 圈套第724章 深入险地第126章 万万没想到第368章 开封府实在暗无天日第316章 破天荒第378章 消息第186章 三苏父子第394章 急变第968章 何为百年运第906章 古渡题诗第114章 太学包子第332章 雪泥鸿爪第192章 赔罪第517章 临轩策问第716章 借机生事第699章 二将争功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谢太子啊扶朕起来书友第308章 心流第246章 残信第940章 御前争论第698章 名将是资源堆出来的(两更合一更)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261章 御览(第二更)第149章 外室第75章 他日见之不晚第194章 看人第1005章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两更合一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举第1026章 名将气度第626章 状元必出寒门第765章 这个人可以用第1048章 高楼第556章 便这么定了第766章 齐家第992章 亲事与政事(两更合一更)第164章 俯视第343章 下聘第66章 富在深山有远亲(感谢楠木的咖喱番书第764章 价码第695章 军歌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395章 更替第51章 小溪西流第593章 主政太学单章第15章 孝经第76章 饭堂第435章 临潭书绝壁第19章 进士科与诸科(感谢书友熿裘盟主)第936章 蔡确的书房第537章 熙宁元年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187章 攻心第185章 五年之约第19章 进士科与诸科(感谢书友熿裘盟主)第786章 收复河州城第488章 泽国第238章 商量第314章 六论第738章 既济未济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88章 三日十一场第413章 抄底第628章 章卿几岁?第841章 西北凯旋第289章 殿上诗第373章 知经筵第979章 辽国的能臣(感谢一拾肆修书友上盟第517章 临轩策问第965章 你回去和辽主交待吧第1036章 积小胜为大胜第408章 改变第338章 汴京买房记第631章 不易第363章 不可乱说话第937章 吕惠卿罢相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18章 女同学
第780章 下岷州第283章 平边策第941章 分歧第826章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第511章 新君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391章 仁君第274章 议亲明日更新第622章 找我何事第568章 帝王心术第784章 复仇第482章 大腿第2章 押司上门第317章 考后第884章 谗言第282章 上巳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谢太子啊扶朕起来书友第775章 入岷州第175章 谈话和心迹第45章 圈套第724章 深入险地第126章 万万没想到第368章 开封府实在暗无天日第316章 破天荒第378章 消息第186章 三苏父子第394章 急变第968章 何为百年运第906章 古渡题诗第114章 太学包子第332章 雪泥鸿爪第192章 赔罪第517章 临轩策问第716章 借机生事第699章 二将争功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谢太子啊扶朕起来书友第308章 心流第246章 残信第940章 御前争论第698章 名将是资源堆出来的(两更合一更)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261章 御览(第二更)第149章 外室第75章 他日见之不晚第194章 看人第1005章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两更合一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举第1026章 名将气度第626章 状元必出寒门第765章 这个人可以用第1048章 高楼第556章 便这么定了第766章 齐家第992章 亲事与政事(两更合一更)第164章 俯视第343章 下聘第66章 富在深山有远亲(感谢楠木的咖喱番书第764章 价码第695章 军歌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395章 更替第51章 小溪西流第593章 主政太学单章第15章 孝经第76章 饭堂第435章 临潭书绝壁第19章 进士科与诸科(感谢书友熿裘盟主)第936章 蔡确的书房第537章 熙宁元年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187章 攻心第185章 五年之约第19章 进士科与诸科(感谢书友熿裘盟主)第786章 收复河州城第488章 泽国第238章 商量第314章 六论第738章 既济未济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88章 三日十一场第413章 抄底第628章 章卿几岁?第841章 西北凯旋第289章 殿上诗第373章 知经筵第979章 辽国的能臣(感谢一拾肆修书友上盟第517章 临轩策问第965章 你回去和辽主交待吧第1036章 积小胜为大胜第408章 改变第338章 汴京买房记第631章 不易第363章 不可乱说话第937章 吕惠卿罢相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18章 女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