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会温氏园

阎行阎彦明先秘密传来了吕布将至的消息,曹操听了就不禁暗中一哆嗦——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但战术运用足堪一流,加上个人武勇为当世第一——太史子义已经挂了嘛——又是挟得胜之势而来,所部凉州百战精锐,正如沮授所说,“此辈不可力敌”也。

当代都称孙策为“小霸王”,其实比起孙伯符来,吕奉先更似项羽,除了上述几个因素(战略不足、战术和勇武超群)外,还包括耳根软和心怀妇人之仁——这俩缺点孙伯符是断然没有的。对于这路货色,你想在堂堂正正的战阵之上将其击败,希望相当渺茫,必须运用计谋从内部加以瓦解,从外部加以疲敝,如陈平、韩信之败项羽也。

曹操手底下如陈平、韩信辈不知凡几,所以就宏观而言,他并不畏惧吕布。然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曹军扼守不敢放弃之关中,前逢丧败,士气萎靡,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吕布突然伸手往天平对面放下一枚沉重的砝码,曹孟德又焉能不惊?想要击败吕布,你总得给我足够的时间筹划和布置啊。

曹操下令前线部队随时做好恶战的准备,并且侦骑四处,以哨探吕布的动向,确定他的来期。果然到了二月将晦,小校来报,陈宫营中正在大兴土木,扩建营房——估计吕奉先快要抵达雍水西岸啦。

刘备、陈宫虽然联兵作战,但并没有彻底地拧成一股绳,没有真正统一指挥——虽说陈宫论名位要低过刘备,终究他背后还站着吕布哪。若与益州军混编,如被吞并,吕布非得手撕了他不可。故此在雍州西岸,两军分别立营筑垒,陈宫在北、刘备在南。陈宫的兵数本来就不多。又经此前与夏侯渊一番恶战,损耗很大;而刘备则并合了张飞的近万兵马,就总数而言,大概是凉州方面的三倍有余——这从双方营垒的大小就可以判断出来了。

然而如今陈宫开始砍伐、搬运树木,扩大营地范围,起建更多营帐了。这无疑就是吕布即将抵达的重要信号。

毋庸置疑,一旦吕布抵达,必然先入新营,休整兵马,同时与刘备相见。重新商讨联合事宜。倘若双方在需求上并没有太大的龃龉,那么估计最多十日,必然会联合起来对魏军发起新一轮总攻。曹操觉得,这一仗自己未必能够扛得住,必须要后退收缩到从杜邮至镐的第二道防线啦,则距离长安城不过咫尺之遥。

所以他等吕布一到,立刻派人前去,表示欲与吕将军于阵前一叙。吕布说行。不过得等我先见见刘益州。

吕布和刘备的会面地点,就定在双方营垒交并之处。刘备掐准时候,提前先到了。等远远望见吕布,赶紧亲自迎了上去。这是因为就各方面而言,他都比吕布要低一些——这当然不是指个子略矮、年龄略小,而就声望论,吕布威震天下,这条时间线上的刘备远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再说名位。虽然同为州牧,但吕布在王允时代即被封为温县侯。刘备是才继承了刘璋的阳城亭侯,吕布是重号的征西将军。刘备则是杂号的振威将军……

所以刘备就紧着先迎吕布,执礼甚恭,尊称“君侯”——这也是徐庶、法正教他的,说听闻吕布此人一向倨傲,就连曹操都不敢轻易以上位者处之,您还是谦卑一些,才好把他彻底扯上咱们的战车呀。吕布对刘备的态度挺满意,一口一个“贤弟”,姿态摆得挺高,但真没故意拿架子。

双方的商谈内容倒是挺简单,不外乎刘备痛骂一番曹操擅权,分说自己绝无叛逆之意,只为剿除权奸、拱扶汉室,希望吕布与他共行“周勃、陈平之事”。吕布问了问前线的情况,随即便切入正题,说咱们真要是打败了曹操,夺取了关中,那这地盘儿归谁啊?

刘备当即承诺,说当然都是您吕君侯的啦,我们只需要长安以南、南山以北的狭长地带,方便从秦岭出兵东进即可,到时候咱们联兵一处,直入河南,自然天下可定,汉室可兴矣。

刘备有些骑虎难下了。他深恨自己的根基太过浅薄,既得益州天府之国,倘若多给他两三年的时间,整合人事、安靖地方、积聚物资,他必可以与曹操逐鹿中原,争雄天下。然而这前提必然是,他所要面对的只是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曹操,而不是不但稳固了中原腹地,进而吞荆夺扬、三分天下已得其二的曹操。所以刘备才在益州尚不稳固之际,仓促出兵,就为了牵绊曹操南下吴会的势头,为自己争取更多休养生息的时间。

然而虽然阵斩夏侯渊,在关中地区勉强站住了脚跟,但面前这浅浅的雍水却始终未能渡过。原因很简单,曹操已经来了,并且携带着数量远超己方的兵马,虽然经月鏖战,双方交换比几乎超过了一比二,联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魏军的士气未能复振,但对峙既久,己方的士气也在逐渐跌落当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军久悬于外,运补艰难,粮秣就快要跟不上啦。

就在这个时候,又陆续传来了孙权已降、刘琦遁走,关羽、甘宁受阻秭归,不得寸进等消息,刘备懊丧地发现,时机已然错失,恐怕自己再没有机会马踏中原啦。

只是他不甘心啊,劳师远征,对大后方益州的损害极大,倘若得不到足够的实利即返,恐怕真必须要“十年生聚”才可能再次北伐中原了——但是曹操会给他这段休养生息的时间吗?曹操既得荆、扬,一旦稳固,实力亦将更上一个台阶,到那时候,就如同公孙述之对刘秀,即便连派遣刺客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都频繁用出来,终究也未能挽回败亡的命运啊。

所以刘备才会希望能够求得吕布的援军,以图雷霆一击,再作最后的拼搏。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怎么可能不对吕布低声下气呢?吕君侯你既然想要地盘儿,那好,我把大头都给你,你就光给我留下可以出兵东向的通道便可。等到真的杀入中原,到时候回旋的余地就大了,要不要跟你撕破脸,可以到时候再说。

商谈的结果,吕布还是挺满意的,甚至头脑一热之下,当即承诺,将由凉州兵作为主攻力量,你们益州人也很辛苦了,跟后面捡漏就成。

然后转过头来,吕布又如约去见了曹操。

魏军预先在浅浅的雍水上搭起了一座小小的浮桥,曹操和吕布分从两岸登桥,然后相隔丈余便对面立马。吕布可以算是单骑赴会,身后十名健将,全都离得远远的;曹操没他那么大胆子,虽然亦有十将远随,他身边却多带了一个许禇——吕布这家伙要光起火来,可不会管什么信义,说不定直接就冲过来拿人了,不可不防啊。

刘备比吕布的名位低,可是曹操比吕布的名位高,按照道理来说,应当是吕布先向曹操行礼。可是两马才刚立定,吕布那儿还没动作呢,曹操倒抢先拱一拱手:“奉先,契阔数岁,不想今日能得再睹君颜。”

吕布这人容貌似虎,其实性格象猫,你得顺着他的毛来捋,你横他更横,你要是以礼相待呢,他当面也就拉不下脸来。所以曹操先揖了,吕布赶紧还礼,曹操既然不论名位,而称他的表字,吕布也同样奉还:“孟德,前在定陶,君尚肥壮,何今之瘦耶?”

曹操闻言,心里不禁微微一颤,心说不好,我说错话了。我跟吕布说咱很久没见了啊,这本是平常的寒暄之辞,可是就疏忽了上回见到吕布,还是在定陶城下,吕布来夺兖州,被自己奋力给赶跑了的时候……不要让吕布就此记起前仇来了吧?

赶紧把年月再往前推:“前在雒阳温氏园中,亦曾相见,奉先记得否?”吕布摇一摇头:“吾忘之矣。”

想当初董卓率军进入雒阳,抢夺了袁绍等人诛灭宦官的胜利果实,不但杀丁原、何苗,收吕布、吴匡,还顺道挟持了天子。袁绍当即就跑路了,可是曹操没跑,他还想瞧瞧董卓究竟是何如人也,能不能安定汉家社稷。可是就这么一停留,董卓还以为这家伙有心投靠,当即表其为骁骑校尉,曹操这才慌了——我靠老董你着的什么急啊,我还没打算上你的贼船呢——赶紧落跑。此后才有了矫诏关东,联军讨董之事。

所以就曹操逃跑之前那一小段时光,他跟吕布等董卓亲信还是有过交往的,就是为了观察一下这个新兴的武力集团是否可以依靠以成大事。

在原本的历史上,曹操最终在白门楼擒获吕布,根据《英雄记》所载,吕布见面就问:“明公何瘦?”曹操不禁疑惑:“君何以识孤?”吕布说:“昔在雒,会温氏园。”曹操于是答道:“然,孤忘之矣。所以瘦,恨不早相得故也。”那是吕布为了活命,才不得不从脑海深处挖出古老的回忆,想先跟曹操套套近乎。

而在这条时间线上,情势逆转,这回是曹操有求于吕布——求你赶紧撤兵吧——所以他先提起这事儿来了,而吕布的回答也很干脆:“吾忘之矣。”立场不同,记忆力满来个拧个儿。

曹操心说你这态度不对啊,刘备究竟给你灌了什么*汤,让你如此敌视于我?好吧,既然想先拉近感情失败了,那咱们就直入正题吧——“奉先何以来东?”

“为刘益州所邀,特来伐国贼耳!”(未完待续)

ps:电脑出点儿小毛病,才修好,今天更新晚了,还请诸位原谅。

第20章 谋划江东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章 远方来客第7章 魏亦有亡第29章 伏地气绝第7章 名士该杀第28章 长沙张羡第21章 海上仙山第3章 姻不如族第18章 陶牧拜表第22章 天下太平第19章 血战赤阪第6章 此胡匪也第9章 周平王事第18章 盖章生效第30章 以魏代汉第8章 愿为云敞第8章 我等自取第6章 一时俱反第10章 并案讨夷第15章 请为纪信第18章 盖章生效第5章 今古不同第23章 幼平奋威第11章 幽州水师第26章 取而代之第26章 直取葭萌第22章 爪牙股肱第26章 城门射的第24章 风传虚证第18章 行猎遇贼第27章 柱节立门第1章 继嗣之争第16章 讨袁绍檄第16章 举贤任能第15章 请为纪信第17章 州郡罢兵第16章 管他何人第6章 自编自导第13章 东海都尉第9章 反逆蟊贼第28章 悬危之计第34章 阵前车悬第13章 会温氏园第19章 擅出奇兵第3章 假途灭虢第23章 幽州谄臣第21章 虑胜虑败第20章 是郎才尽第33章 长矛如林第14章 倭使入觐第19章 枭雄入蜀第1章 啖肉豪客第15章 解衣衣之第11章 幽州水师第20章 大科学院第3章 夷寇临城第22章 未尽善也第36章 谁人祖道第24章 城上易帜第23章 百口莫辩第12章 观其决断第25章 修仁之战第29章 国乱先兆第36章 蜮蚓岂龙第21章 家国国家第31章 大战余波第9章 建藩封国第4章 人言可畏第26章 何必三策第5章 幽州之战第24章 首山之战第31章 曹氏麟儿第11章 财政危机第11章 幽州水师第30章 标名青史第3章 祸不旋踵第28章 古代科技第3章 四方贵半第3章 秘计有三第26章 南郑病龙第13章 深肖乃父第8章 公达三策第29章 舌灿莲花第18章 长生丹药第6章 双亲罹难第12章 尚书空台第24章 要当磔也第23章 阵前诡言第14章 再作冯妇第26章 熹平石经第23章 两重要隘第27章 直面刺奸第26章 酒泉烈女第24章 续汉记事第12章 城外相见第19章 难从死志第14章 败得甚好第17章 命促早终第19章 朕惧是卿
第20章 谋划江东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章 远方来客第7章 魏亦有亡第29章 伏地气绝第7章 名士该杀第28章 长沙张羡第21章 海上仙山第3章 姻不如族第18章 陶牧拜表第22章 天下太平第19章 血战赤阪第6章 此胡匪也第9章 周平王事第18章 盖章生效第30章 以魏代汉第8章 愿为云敞第8章 我等自取第6章 一时俱反第10章 并案讨夷第15章 请为纪信第18章 盖章生效第5章 今古不同第23章 幼平奋威第11章 幽州水师第26章 取而代之第26章 直取葭萌第22章 爪牙股肱第26章 城门射的第24章 风传虚证第18章 行猎遇贼第27章 柱节立门第1章 继嗣之争第16章 讨袁绍檄第16章 举贤任能第15章 请为纪信第17章 州郡罢兵第16章 管他何人第6章 自编自导第13章 东海都尉第9章 反逆蟊贼第28章 悬危之计第34章 阵前车悬第13章 会温氏园第19章 擅出奇兵第3章 假途灭虢第23章 幽州谄臣第21章 虑胜虑败第20章 是郎才尽第33章 长矛如林第14章 倭使入觐第19章 枭雄入蜀第1章 啖肉豪客第15章 解衣衣之第11章 幽州水师第20章 大科学院第3章 夷寇临城第22章 未尽善也第36章 谁人祖道第24章 城上易帜第23章 百口莫辩第12章 观其决断第25章 修仁之战第29章 国乱先兆第36章 蜮蚓岂龙第21章 家国国家第31章 大战余波第9章 建藩封国第4章 人言可畏第26章 何必三策第5章 幽州之战第24章 首山之战第31章 曹氏麟儿第11章 财政危机第11章 幽州水师第30章 标名青史第3章 祸不旋踵第28章 古代科技第3章 四方贵半第3章 秘计有三第26章 南郑病龙第13章 深肖乃父第8章 公达三策第29章 舌灿莲花第18章 长生丹药第6章 双亲罹难第12章 尚书空台第24章 要当磔也第23章 阵前诡言第14章 再作冯妇第26章 熹平石经第23章 两重要隘第27章 直面刺奸第26章 酒泉烈女第24章 续汉记事第12章 城外相见第19章 难从死志第14章 败得甚好第17章 命促早终第19章 朕惧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