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铁券丹书

这“振威将军”,既非曹魏军号,也非蜀汉军号,乃是前汉建安六年,曹操以汉天子之命,策拜益州牧刘璋之号。√∟,秦宓说就怕成都城破,自家主公也不得保全,是勋心说你家主公是谁了?肯定不是刘封啊,应该也不是刘禅——蜀汉若灭,刘禅不死也要做阶下囚,罪有应得,怎么说得上是“玉石俱焚”呢?那么就只可能是一个人——蜀中故主刘璋刘季玉是也。

马谡为是勋打探蜀中风俗人情,早就有了回报,说蜀人多思刘璋。其实刘璋跟刘备压根儿没法比,后者是凤凰,前者是草鸡,刘璋治蜀的时候,蜀人也大多不服他,思得明主而取代之。可是谁想到等刘备上台以后,很多蜀人反倒又转过头来思念起刘璋来了。

刘璋对于蜀人来说,本是外来户,重用东州士——那是他老爹留下来的旧班底,不重用也不成啊——抑压巴蜀大姓。然而刘备同样是外来户,不但同样重用东州士,还带来了大批荆州士和原从将领,把蜀人给压制得更狠。说白了,刘璋治下的蜀地土著是二等公民,等刘备入川以后,更降格变成了四等公民。

而且刘璋统治的后期,为了平衡麾下势力,控制逐渐尾大不掉的东州士,隐隐有重用巴蜀土著之意,刘备可一丁点儿这种想法都没有。所以虽说刘璋暗弱,刘备仁厚,可是土著士大夫反倒更倾向于刘璋——至于老百姓,刘备连年征战,尚且得不到足够休养生息的时间。百姓并无得利。故此也未必倾心相服。

在原本历史上。要到诸葛亮治蜀以后,始得民心归附——当然啦,被抑压的封建地主还是不满意,时不时要搞点儿小动作出来。对于地主阶层来说,谁管国家是否昌盛,政治是否清明啊,只要给我足够的上升通道,可以保证家族安泰即可。

再加上刘备已经死了。而曹魏大军压境,则蜀地土著改换门庭的心思,比那些荆州士、东州士都要强烈得多。只是要想成事,进而在新统治者麾下谋得足够的好处,就必须拧成一股绳,并且推一个领袖出来才成啊,谁可为领袖呢?刘备的旧敌、蜀中的故主,那便是一面天然的旗帜可资利用啊。

是勋因问秦宓:“子敕家乡何处?”关于秦宓的出身,史书上当然也有所记载,只可惜是勋记不清了。秦宓回答道:“宓即广汉绵竹人也。”是勋点头。心说果然,这也是一个蜀地土著老地主啊。

于是好言抚慰。说:“振威将军本前汉忠臣,牧守益州,天子为汉臣时,亦尝贡奉,无亏臣节……”其实这话纯是扯淡,打从刘璋他老爹刘焉开始,就借口“米贼拦路”,停止了对汉朝的进贡,关起门来在益州做土皇帝;等到刘璋上台,本也“三年不改于父之道”,后来瞧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越来越强横,而蜀中倒因为赵韪之乱日趋衰弱,这才装模作样地遣使贡奉了一回而已。当时曹操尚无意于西土,还怕刘璋跟刘表联起手来,将来难以制约,故此才奏请拜刘璋为“振威将军”,以暂时羁縻、安抚之。

“……叵耐刘备背盟相攻,横夺此土,而囚振威将军,天子每尝思之,云:‘若振威在蜀,必能归从王化,使巴蜀安靖也。’”当然啦,曹操压根儿就没有说过这种话,他差点儿都快把刘季玉彻底给忘记了,不过是勋这谎话是张嘴就来啊,而且还面不改色心不跳——“今卿等若能辅振威而从王师,平蜀之日,必裂土相封也!但未识卿等有何计使我得入成都耶?”

他知道就靠秦宓一介文士,肯定没这能量也没这胆量拥戴刘璋,欲图里应外合,那一定是蜀地土著官员的普遍意愿,并且应该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秘密团体啦,故此直言“卿等”。

果然秦宓就说啦:“前吴懿杀关羽而拥刘禅,无奈用我蜀人……”吴、李纯粹是为了团结更广大的力量以与刘封相抗衡,这才被迫重用了一批蜀地土著——“今张任、泠苞等已得兵权,即密戴吾主,寻机起事。请大都督暂退绵竹,则刘封当面之敌势去,必南向以约合吴、李……”刘封不会那么傻,敌人才刚稍退就下手跟吴、李火并,就算他脑子抽了,身边不是还有黄权呢嘛。但他必定想要利用这一短暂的喘息之机,尽快通过谈判来收服吴、李,或者起码达成更有利的同盟条件——“然吴、李闻封欲杀尽彼等,必不肯从也……”

双方都想趁此机会统合蜀汉的残余军力,但刘封可以玩软的,吴、李却必须要来硬的,刘封可以暂时妥协,吴、李却绝对不敢妥协——这还是马幼常散布谣言的功劳哪。秦宓说啦:“李正方阴狡狠毒,黄公衡正人耳,必无以相抗,则刘封必死。吾等即可趁势拥戴吾主而乱成都,大都督即自绵竹来,内外相合,蜀可定也。唯期得一手书,以安吾等之心。”

这是提条件了,你得承诺善待我等,起码用重封刘璋来做表态,我们才能踏下心来,归附魏朝。是勋闻言,不禁沉吟良久——秦宓这是真话吗?还是受李严所教,特来诈降以诓骗于我,使我暂且退兵,他们好趁机统合蜀中最后的力量呢?若然中计,等到雒城、成都统合为一,再想攻打难度就增大了好几倍呀。

可是再一琢磨,蜀地难治,只有当初刘焉仗着余威仍在的汉朝中央政府为其靠山,才能勉强加以镇定,其后刘璋、刘备时代,土著全都被压在底层,大捣乱无胆是小捣乱不断。即便我攻取了成都,也要面对这群地头蛇同时也是封建毒瘤,要是把他们逼得彻底心向刘禅,恐怕取之易而定之难啊。

以势以情而论,秦宓所言都象是真话,并且一旦成功,日后的好处无穷之大。倘若不听秦宓之言,那就必须硬攻雒城,然后是成都——是勋确实被这一路的艰险搞得有点儿神经衰弱了,若有智取之计,实在不想再拼人命去强攻。再一想绵竹距离雒城不过五十多里地,朝发而可夕至,我就算暂且后退,只要情报准确,看准机会杀回来也并不为难——你李严就真能一夕之间彻底翻盘吗?

筹思良久,最终还是决定冒这么一个险,于是亲笔写下手书,承诺平蜀之后,即任命刘璋为益州刺史——作为全军统帅、持节都督,他有这个权限。不过曹魏在各州皆命刺史,而无州牧之任,刘璋终究无法再恢复过往的权势啦;而且在曹魏新的行政区划下,把汉中、房陵、武都等郡从益州分割出来,单设梁州,刘璋的统治区域也大有缩水。

此外,还承诺上奏天子,封予刘璋显爵——这就超越他的权限范围了,只能表示我会帮忙说话而已——凡相助有功之士,皆重封赏。

秦宓揣好是勋手书,欣喜而去,是勋转过头来就下令暂退绵竹。其实他本可以找出更靠谱的理由来说服众将的——就他那张嘴,指黑道白,嘘枯吹生,有何难哉——但是偏偏不过脑子,随口敷衍,以使诸将起疑。这是为了给秦宓的行动铺平道路,相信必有蜀地奸细探查后密报给吴、李知道。

只是是勋心中尚且有所犹疑,这才一返回绵竹,便去探望沮授,将前后情事合盘托出,等到得着沮子辅的赞同,这才放下心来,欢欣而待。

再说秦宓返回成都,面见吴懿、李严,假称已经动摇了是勋之心,对方将会延缓攻势,暂时后退。秦宓说了:“宓言吾等不愿降魏,恐嗣主(刘禅)难保,若是公自立蜀中,并安嗣主且用吾等,则可降是也……”李严一皱眉头,说你这话说得有点儿过了:“是宏辅智谋之士,果能信否?”秦宓笑道:“彼岂肯信,但犹疑耳,故将暂退,以观吾等如何取刘封之首级也。”

吴懿说了:“此必是宏辅欲取渔人之利也。然吾等果能速平刘封耶?”咱们要是能够快速吞并刘封势力,那一切都好说,只要稍有迟延,纷乱未息之际,是勋必将亲率大军杀来,到时候局势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啦。

李严笑道:“其计安能瞒我?此正为使其暂退耳——危亡顷刻,故不得不用险矣。至于取刘封首级,黄公衡适遣使来,正好将计就计……”

黄权派人过来,并请徐庶关说,要求吴懿、李严打开成都大门,归从刘封,承诺刘封继位之后,即立刘禅为太子,并仍使吴、李掌握军权,至乃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于宗庙,永不加罪。当然啦,这只是权宜之计而已,丹书铁券之类的玩意儿,刘邦是最早搞的,可是他日后杀起功臣来也压根儿没有手软过,即便没有马谡散布谣言,吴、李也未必会天真到信之不疑。

所以吴、李也要提条件,说我们可以打开成都城门,放刘封进来,但你不能多带人,只能领五百兵,进来以后先跟我们去宗庙盟誓,颁赐了丹书铁券,我们才能信你。

就人情方面而言,这条件非常合情合理,然而刘封不敢相信——我若才将五百兵入城,如孤身而探虎穴也,设汝等暗藏奸谋,乃可以轻松取了我的性命去。当即讨价还价,说我先入城盟誓是可以的,但带五百人太少,须得五千之数。他的想法,只须分三千军守备城门,两千军自卫,就不怕尔等暴起伤人啦。

最终还是秦宓前往雒城,去跟刘封、黄权谈判,秦子敕一番侃侃而谈,说国家都到这般地步了,你们还在互相猜疑,何其短视乃尔!当然啦,仅靠口舌之利,以大义相责,或能说动黄权,终究是说不服刘封的,好在秦宓随即取出了徐庶的手书呈上……(未完待续。)

第9章 察考诸子第14章 未之闻也第28章 邺下舌战第2章 飞龟舞蛇第18章 姻戚之重第26章 羽扇纶巾第16章 管他何人第27章 直面刺奸第15章 扰会惊吴第13章 必擒是勋第6章 自编自导第21章 儒者之心第11章 官场狡诡第12章 汝之不慧第11章 熟悉剧情第29章 屯田小吏第14章 明算之弊第14章 将相不和第26章 钓桥无益第25章 万人敌也第30章 系铃解铃第12章 赵达弹状第31章 不可遽废第28章 阵前杀将第6章 宁我负人第25章 所忠者天第33章 城下遇难第17章 初试金手第16章 岂忍招赘第19章 朕惧是卿第5章 汉语拼音第4章 西走而王第16章 临阵三射第15章 新野之宴第5章 白波谷前第11章 放下屠刀第9章 惊雷投箸第18章 盖章生效第15章 生而异象第1章 分州荆襄第4章 彼采葛兮第3章 微末小技第18章 姻戚之重第22章 军泛马訾第14章 龙旗九旒第25章 五火鬼兵第33章 青囊何在第16章 历史惯性第17章 吾何有私第30章 养疾自重第25章 谁堪伯仲第27章 烫手山芋第15章 不王而王第38章 谋国谋身第30章 以魏代汉第15章 难兄难弟第27章 旧相新相第11章 官场狡诡第9章 请救无辜第26章 同灭吴寇第11章 霸王之死第8章 我等自取第26章 羽扇纶巾第9章 煮豆燃萁第11章 蝼蚁草芥第17章 子桓发礮第7章 吾青州人第19章 若奸若忠第14章 再会枭雄第32章 唯才是举第36章 蜮蚓岂龙第17章 外御其侮第12章 观其决断第14章 封藩凉州第10章 并案讨夷第26章 甄氏佳妇第16章 城下轒辒第6章 人月团圆第10章 月黑杀人第12章 阿承丑女第16章 临阵三射第8章 曹氏之强第13章 十命可受第13章 人之大欲第10章 月黑杀人第11章 自由心证第35章 咄咄逼人第18章 陶牧拜表第9章 察考诸子第28章 便有如何第21章 六气之毒第34章 疏不间亲第3章 假途灭虢第4章 闭门课徒第16章 数算之道第22章 飞将奄至第20章 图穷匕见第17章 披发叫天第11章 天生猛将第14章 无奈窃国
第9章 察考诸子第14章 未之闻也第28章 邺下舌战第2章 飞龟舞蛇第18章 姻戚之重第26章 羽扇纶巾第16章 管他何人第27章 直面刺奸第15章 扰会惊吴第13章 必擒是勋第6章 自编自导第21章 儒者之心第11章 官场狡诡第12章 汝之不慧第11章 熟悉剧情第29章 屯田小吏第14章 明算之弊第14章 将相不和第26章 钓桥无益第25章 万人敌也第30章 系铃解铃第12章 赵达弹状第31章 不可遽废第28章 阵前杀将第6章 宁我负人第25章 所忠者天第33章 城下遇难第17章 初试金手第16章 岂忍招赘第19章 朕惧是卿第5章 汉语拼音第4章 西走而王第16章 临阵三射第15章 新野之宴第5章 白波谷前第11章 放下屠刀第9章 惊雷投箸第18章 盖章生效第15章 生而异象第1章 分州荆襄第4章 彼采葛兮第3章 微末小技第18章 姻戚之重第22章 军泛马訾第14章 龙旗九旒第25章 五火鬼兵第33章 青囊何在第16章 历史惯性第17章 吾何有私第30章 养疾自重第25章 谁堪伯仲第27章 烫手山芋第15章 不王而王第38章 谋国谋身第30章 以魏代汉第15章 难兄难弟第27章 旧相新相第11章 官场狡诡第9章 请救无辜第26章 同灭吴寇第11章 霸王之死第8章 我等自取第26章 羽扇纶巾第9章 煮豆燃萁第11章 蝼蚁草芥第17章 子桓发礮第7章 吾青州人第19章 若奸若忠第14章 再会枭雄第32章 唯才是举第36章 蜮蚓岂龙第17章 外御其侮第12章 观其决断第14章 封藩凉州第10章 并案讨夷第26章 甄氏佳妇第16章 城下轒辒第6章 人月团圆第10章 月黑杀人第12章 阿承丑女第16章 临阵三射第8章 曹氏之强第13章 十命可受第13章 人之大欲第10章 月黑杀人第11章 自由心证第35章 咄咄逼人第18章 陶牧拜表第9章 察考诸子第28章 便有如何第21章 六气之毒第34章 疏不间亲第3章 假途灭虢第4章 闭门课徒第16章 数算之道第22章 飞将奄至第20章 图穷匕见第17章 披发叫天第11章 天生猛将第14章 无奈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