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江东

第175章 江东

烟波浩渺的大江东奔而去。

瓜州渡口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渡口上力夫、仆役忙碌着装卸货物。

江东被东吴经营百年,衣冠南渡后,大量没有“衣冠”的百姓也跟着南渡,让江东如烈火烹油一般繁荣起来。

不过跟渡口边停泊的小船相比,江面上的那艘五层赤楼帛兰船异常显眼,船上旌旗林立,士卒披甲持矛而立,船身饰以锦帛,桅杆上悬着一面“征北大将军的”的大纛,随着江风徐徐飘扬。

江东最有权势者并非王谢荀殷,而是征北大将军、都督徐、兖、青、扬诸军事、兼任徐兖二州刺史的褚裒。

其女是当今太后,其外孙便是当今江东之主司马聃。

尚书令顾和、扬州刺史殷浩皆是其故旧。

其妻谢真石乃谢氏女,小舅子正是西中郎将、假节、督扬州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谢尚。

早年康帝驾崩,新君司马聃年幼,王胡之、何充等人便上书建议让褚裒总揽国政。

褚裒惧遭人猜忌,便上疏请求出镇京口。

楼船之上,褚裒望着浩浩荡荡江水,心中也不免激荡起来,就在五日之前,羯赵的扬州刺史王浃以淮南投降江东。

西中郎将陈逵进兵,乘势收复寿春。

压在江东头顶上的一把利剑就此折去。

不止是寿春,徐州也暗中投附褚裒,还有羯赵豫州刺史张遇也派人联络江东。

江东形势一片大好,仿佛整个中原都在渴望东晋北伐。

褚裒此番南下,正是为了游说江东朝廷,乘羯赵将乱,主动北伐,一举收复故都。

而南下之前,他就已经派前锋督护王颐之直奔淮北重镇彭城,督护麋嶷进军下邳,赵军望风而溃,麋嶷兵不血刃拿下下邳。

“大都督此番北伐必定马到功成!”一旁的谢肃恭维道。

谢、褚情同一家,谢肃兵败黑云山之后,被送到了荆襄桓温处,桓温又送回建康,谢家颜面尽失,免去了散骑常侍之职,贬到京口大营担任参军。

“吾秣兵历马六载,麾下将士皆是北地侨人,勇烈善战,今可一战而克洛阳,再战而直捣邺城!”

这并非是褚裒的狂言。

衣冠们都南渡了,压制江东士族,占据建康朝堂,而北地南下的流民大多被安置在江北侨郡之中。

褚裒麾下四万精兵,粮草充足,装备齐全,部将王颐之、麋嶷、王龛、李迈勇冠三军。

“大都督此时进兵略有不妥。”谢肃拱手道。

褚裒正在兴头上,却被人打断了,不悦道:“这是为何?”

“中原百战之地,大都督已得寿春、彭城、下邳等重镇,亦屯兵淮北,坐观北国之衅,召聚流民,石虎虽卒,然其爪牙姚弋仲、蒲洪、段龛等依旧犀利,今石遵首作俑者,其后必有人效焉,大都督只需作壁上观,便能坐收渔利也,待羯赵国力耗空,大都督提淮北流民北伐,必事半功倍!”

谢肃原本底子并不差,兵败之后,经过挫折,人也沉稳多了。 褚裒为人谦和,不然当初也不会辞去录尚书事之职,而效仿郗鉴出镇京口,远离朝堂是非之地,“识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也,汝言甚合时势,此去建康,禀明陛下之后,吾便提兵北上彭城,坐观中原大战!”

与褚裒一同上表请求北伐的还有江陵桓温。

灭掉成汉之后,桓温并未在蜀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占领成都仅仅一个月,便提兵返回江陵,只是将蜀中人口迁出一部分到荆襄。

这也导致蜀中空虚,成汉余孽时叛时降,王誓、隗文各拥兵万余,不过都成不了什么气候。

此刻桓温更关注的是江东。

当初出兵蜀中,并未得到江东朝廷的允许,桓温便与征虏将军周抚、辅国将军司马无忌率军西进。

成功之后,威势大胜,建康忌惮不已,担心其日后难制,会稽王司马昱推举与桓温齐名的殷浩,参与国事,以期能制衡桓温。

但此刻的桓温占据蜀中、荆襄富庶之地,还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麾下五十万大军,自然不会将一个殷浩放在眼中。

不过朝廷一直不答复桓温的北伐请求,让他深感郁闷和不满,“前者灭成汉,朝廷本欲封吾豫章郡公,却因荀蕤劝止,最终封了一个临贺郡公,孰为可恨!殷浩志大才疏之辈,焉能与某相抗?”

两晋的郡公都是实封,可以郡立国,封国置相,世袭罔替。

虽然都是郡公,但豫章是秦汉以来的大郡,在荆襄之侧,桓温得之,如虎添翼。

而临贺郡则在岭南大山之中,为孙权所置,荒无人烟,遍地蛮人。

桓温连望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新招募的征西府椽郗超道:“朝廷是担心明公再建奇功,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灭亡成汉让桓温尝到了巨大甜头,而如今石虎卒,诸子夺位已成定局,羯赵必然大乱,若能收复洛阳,朝廷会如何封赏?

桓温心中一片火热,治下荆益二州,名义上还都督关中、中原、汉中诸州,手握二十万大军,近千万之民,没有野心肯定是不可能的。

主簿王珣道:“羯赵大乱,何必急于一时?褚裒、谢尚、殷浩之流皆清谈文弱之士,安能与北国虎狼相抗乎?公有大功于晋室,天下皆知,不妨稍待时日,褚裒、谢尚、殷浩铩羽之事,便是明公恢弘宇内之时!”

心腹大将袁乔再灭成汉后不久便病逝了,桓温伤心不已,恰好此时郗超来投,桓温很少称赞别人,却对郗超咋不绝口,遂引为谋主,与王珣同受器重。

王珣的话虽然一半是在阿谀奉承,但另一半却正中天下实势。

wωω ●t t k a n ●¢ Ο

羯赵将乱未乱,此时北伐无利可图,反而会吸引羯赵重病来攻。

桓温捻须而笑,“卿所言是也,朝廷重用此等人物,焉能成事?”

早年在建康时,桓温便与褚裒、谢尚、殷浩打过交道,对三人品行多有了解,清虚空谈之士而已,名声大,却并未有实才。

一个是靠裙带关系,一个是靠家族荫蔽,还有一个隐居十年,因与桓温齐名而被重用……

(本章完)

第72章 将才第339章 阴霾600.第598章 水火651.第649章 退第251章 宴会651.第649章 退第376章 飞虎第183章 东进第183章 东进629.第627章 附第286章 生擒第66章 野心756.第754章 装糊涂第289章 北渡第11章 围山第372章 不动第446章 守势第137章 先攻545.第543章 上国第116章 合兵第198章 豪强第101章 扰动530.第528章 放归640.第638章 不敌第283章 取舍第446章 守势第771章 都护第432章 西取第217章 劫掠第13章 杀贼第387章 白波谷第137章 先攻第441章 陷阱第344章 胜第326章 招贤656.第654章 募军第124章 初战699.第697章 离巢596.第594章 虚实第458章 捭阖第6章 截杀第228章 顶点503.第501章 权臣742.第740章 小战745.第743章 忠义第409章 离间第189章 生擒679.第677章 威第90章 内500.第498章 名士第202章 吞狼681.第679章 纽带第297章 来往677.第675章 计582.第580章 请退515.第513章 掠夺462.第461章 内乱第363章 思变第278章 战起586.第584章 挣扎591.第589章 质子607.第605章 旱灾591.第589章 质子第272章 雄心737.第735章 想通第64章 兵变第299章 棋局第51章 对峙517.第515章 公道467.第466章 登基第231章 翻脸496.第494章 伐旗第72章 将才第251章 宴会526.第524章 名正第301章 诡计599.第597章 龟缩第327章 大才第74章 敌手第371章 膨胀524.第522章 偏安739.第737章 东风第233章 人情752.第750章 棉衣第384章 争抢599.第597章 龟缩543.第541章 废立第83章 胜第203章 北上589.第587章 略第104章 渡河第349章 停战597.第595章 樊城第777章 大结局657.第655章 乱570.第568章 薛氏第344章 胜第177章 传话708.第706章 会盟第52章 贼
第72章 将才第339章 阴霾600.第598章 水火651.第649章 退第251章 宴会651.第649章 退第376章 飞虎第183章 东进第183章 东进629.第627章 附第286章 生擒第66章 野心756.第754章 装糊涂第289章 北渡第11章 围山第372章 不动第446章 守势第137章 先攻545.第543章 上国第116章 合兵第198章 豪强第101章 扰动530.第528章 放归640.第638章 不敌第283章 取舍第446章 守势第771章 都护第432章 西取第217章 劫掠第13章 杀贼第387章 白波谷第137章 先攻第441章 陷阱第344章 胜第326章 招贤656.第654章 募军第124章 初战699.第697章 离巢596.第594章 虚实第458章 捭阖第6章 截杀第228章 顶点503.第501章 权臣742.第740章 小战745.第743章 忠义第409章 离间第189章 生擒679.第677章 威第90章 内500.第498章 名士第202章 吞狼681.第679章 纽带第297章 来往677.第675章 计582.第580章 请退515.第513章 掠夺462.第461章 内乱第363章 思变第278章 战起586.第584章 挣扎591.第589章 质子607.第605章 旱灾591.第589章 质子第272章 雄心737.第735章 想通第64章 兵变第299章 棋局第51章 对峙517.第515章 公道467.第466章 登基第231章 翻脸496.第494章 伐旗第72章 将才第251章 宴会526.第524章 名正第301章 诡计599.第597章 龟缩第327章 大才第74章 敌手第371章 膨胀524.第522章 偏安739.第737章 东风第233章 人情752.第750章 棉衣第384章 争抢599.第597章 龟缩543.第541章 废立第83章 胜第203章 北上589.第587章 略第104章 渡河第349章 停战597.第595章 樊城第777章 大结局657.第655章 乱570.第568章 薛氏第344章 胜第177章 传话708.第706章 会盟第52章 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