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七章 穆棱河之战(十三)

人民军的炮击差不多维持了30分钟的时间,而向俄军的阵地足足倾泄了1万多发炮弹,俄军东面,北面的阵地几乎被炮弹完全清理了一片。

虽然俄军也在阵地中挖出了战壕,不过俄军战壕的深度只有2米左右,也没在侧壁上挖防炮洞,因此对炮击的防御力十分有限,这到不是俄兵懒,而是这个时代各国的军队普遍对战壕的理解还不足,并没有认识到战壕的防御作用,仅仅只是把战壕当作一般的掩体。另外人民军的火炮以大中口径居多,炮击的威力也远非中小口径火炮可比。由于俄军战壕的深度不够,一发280毫米的炮弹形成的冲击力足可以将炮弹落点方圆20余米范围内的俄兵造成不同程度的杀伤。

结果人民军的炮击给阵地里的俄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在炮击结束之后,俄军的伤亡接近3成,而且阵地的防御也被毀坏了4成左右,随后人民军才向俄军的阵地发动了地面进攻。

虽然阵地里剩余的俄军依然借助残余的阵地,奋力的进行着抵抗,但人民军的进攻并不是一味的靠人来堆,而是充份发挥人民军火力的优势,因为人民军的迫击炮,掷弹筒、通用机枪等武器都是可以随同步兵一起进攻的,因此可以轻易的突进到靠近俄军阵地300-500米的位置布置,给进攻的步兵提供火力压制支援。

由通用机枪、迫击炮,掷弹筒组成的火力还是相当强大的,除非是俄军使用火炮才能压制,但俄军的炮兵阵地在刚才人民军的炮击中己被毁损大半,剩余的火炮也都起忙隐蔽了起来,现在只能靠在阵地里布置的士兵用步枪和人民军的火力对抗,当然俄军也还有一部份马克沁机枪,到是可以给俄军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但一来是马克沁机枪的数量太少,全军也只有十几挺,根本不够用;二来人民军一但发现马克沁机枪的火力点,就会集中几门迫击炮,进行连续密集炮击,很快就能将马克沁机枪火力点打掉,因此俄军阵地的火力根本无法和人民军的火力相抗衡,在马克沁机枪火力点被逐步打掉之后,顿时就被人民军的火力完全压制住了。

而人民军的陆军也趁势发动最后的突击,首先突破攻入俄军的兴旺屯阵地,和守卫阵地的俄军展开了白刃战,而紧接着兴盛屯、兴龙南屯也都相继被人民军突入,这时的战争模式也从互相火力对射转变成为以白刃作战为主的阵地争夺。

俄军的士兵当然知道,现在战事进行到了关健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再不能顶住人民军的进攻,被人民军彻底的赶出阵地,那么这一战也就是输定了,而且俄军在火力上比拼不过人民军,但在白刃战一向都是俄军最擅长的作战方式,俄军的士兵对自己的白刃战能力也有充份的信心,自然是勇气倍增,因此俄军这时也是人人奋勇,个个拼死力战。

不过人民军也不甘示弱,都己经攻入到了俄军的阵地里,当然没有理由再退缩回去,何况经过前面战斗的礳砺,人民军的白刃战能力也大幅提高,而且还有*、96式手枪这样可以在白刃战中发挥大作用的武器,因此同样也是斗志高昂,一时间和俄军杀了个难分难解。

可以说在白刃战刚开始的时候,双方的士兵都表现出相当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在每一寸阵地上都在进行着激烈的争夺,有的阵地甚致会反复的易手数次;不少士兵甚致都扭打在一起,在地上来回的翻滚,撕打而且也不仅仅是只用刺刀,还有石块、木棍甚致是拳打脚踢、头撞牙咬等,反正只要是能够用得上的武器和方法,就全都用上;前面战士倒下,后面马上就有人接替上来;而且双方战死士兵的尸体己经在阵地中交错在一起,鲜血染红大地,又被泥土砂石吸收,活着的战士却仍然不住手,继续进行着殊死的战斗。

但在激战之中,人民军还是渐渐的占到了上风,首先是战斗开始时的炮火打击和火力对射,给俄军造成了较大的伤亡,本来俄军在人数上就处于劣势,这一来双方在人数上的差距也近一步的拉大;其次是俄军的白刃战能够虽然比人民军要胜出一筹,但人民军有不少辅助的武器,因此这样此消彼涨,人民军反到是能在同等条件下占到一定的优势,这毕竟不是冷兵器时代,可以单纯的靠个体战斗力取胜。

结果俄军的阵地不断被人民军挤压、侵蚀,失守的阵地也很难再夺回来,只能逐步的后退;而人民军的推进虽然不快,但却十分坚决,占领一块阵地就牢牢的守住,决不再丢失,逐步逐步的扩大自己的优势,并牢牢的将战斗的进程把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且随着人民军逐步的扩大着自己的优势,全军的士气斗志也越来越高,俄军的抵抗力也在逐步的削弱。

这时在南线俄军的指挥部里,俄军的主将第2师师长列维斯塔姆少将,第71师师长艾克少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乱转,因为从战争一开始,两人几乎就没有接到过好消息,不是有阵地失守,就是军队伤亡惨重,再不就请救增援的报告传来,现在两人己经把手头上所有的预备队都派上去了,包括大部份的警卫队,现在两个师加起来也只剩下两个连的警卫兵力。

忽然一个通讯兵冲进指挥部,道:“报告,兴盛屯阵地的守军伤亡惨重,普莱西科夫旅长请救增援一个团的兵力。”

列维斯塔姆怒道:“不是在一个小时前刚给他增援了一个团吗?怎么现在又来要增援?”

艾克也道:“告诉普莱西科夫,我们这里己经没有增援的军队了,让他无论如何也要自己想办法顶住。”

话声未落,又有一个通讯兵跑进来,道:“报告,董家沟阵地快顶不住了,请指挥部派军队支援。”

艾克大怒道:“董家沟阵地基本没有遭到炮击,损失最小,怎么就会顶不住呢?这分明是涅捷夫斯基作战不力,告诉涅捷夫斯基,我这里没有援军,如果他守不住阵地,那就和阵地同存亡吧。”

就在这时,又一个通讯兵气喘吁吁的跑来,道:“报告,兴旺......兴旺屯阵地,失守......失守了。”

列维斯塔姆和艾克听了,都不禁大惊,列維斯塔姆将手中的铅笔狠狠的摔在地上,叫着兴旺屯阵地指挥官的名字骂道:“废物,沃卡诺夫斯基真是一个废物,实在是有辱家族的名誉......”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只见警卫连长布钦切夫少校匆匆向走进指挥部,道:“师长阁下,兴旺屯阵地己经被人民军突破,现在人民军的先头部队离我们的指挥部只有6、700米的距离,和我们布置的防线已经交火,这里己经不安全了,请两位师长立刻转移指挥部。”

列维斯塔姆和艾克互相看了一眼,两人都明白,这个时候的“转移指挥部”实际就是从战场上撤离,只是这一撤离就意味着彻底放弃了这场战争,难到说战争真的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了吗?就在这时,只听外面传来“轰轰”两声爆炸的声音,听得出爆炸的地点距离指挥部的位置很近,绝不超过100米,布钦切夫也有些急了,道:“这是人民军的炮击,他们己经发现这里了,正在向这里炮击,师长,快转移吧。”

其实这时到也不用布钦切夫多劝,刚才的两声爆炸己经让列维斯塔姆、艾克看到了危险,他们两人当然不会再冒险留在指挥部里,因此列维斯塔姆一挥手,道:“撤,快撤。”说着带头第一个速步走出了指挥部。

来到外面列维斯塔姆才发现,只见到处都是乱窜的士兵,而且枪声己离指挥部很近,并又有几发炮弹落到附近周边,原来是兴龙南屯阵地也被人民军突破了。而列维斯塔姆、艾克也知道,现在的战局己经不可再挽回,是到了撤离战场的时候,如果这时再不走,可就晚了。

于是列维斯塔姆分辩了一下方向,又侧耳倾听了一下枪炮的声音,一指西南方向,道:“从这边撤退。”

俄军的东北方面阵地都相继被人民军突破,而且俄军的指挥部也从战场上撤离,其余各阵地的俄军也都无心再继续战斗下来,纷纷从战场上撤离,最终成了全线溃败的局面。而人民军则趁势追击、分割包围败逃的俄军,抓获俘虏,缴获物资,扩大自己的战果。

到下午4点钟左右的时候,战场上的大局基本己定,只剩下少数地方还有一点零星的战斗,而大部份人民军的士兵则己经开始清理战场,清点缴获的物资,收容俘虏,并对伤员进行紧急的战场救治。

人民军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彻底击溃了南线的俄军,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并且使整个战局的天秤倒向人民军的一方。

第二一零章 奇袭威海卫(四)第二零二章 蒙古攻略(五)第七十八章 军事发烧友(上)第四八四章 登陆作战(六)第二九六章 胁迫(一)第六七七章 大获全胜(八)第七二四章 归国(四)第一二七章 电报第五二六章 反围剿(六)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乱(五)第一三九章 渤海海战(八)第一四九章 徳国之行(六)第一六七章 天津新区第二三六章 访日舰队(七)第六五八章 远东远征军(五)第一八一章 开平煤矿(中)第十四章 舰炮发威第一八六章 护侨行动(八)第四三二章 进攻北京(十一)第五六九章 进驻县城(二)第六一二章 朝见风波(四)第一八四 商务招标(二)第五七三章 谈判(一)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四六九章 迎击俄军(六)第三六零章 徳国特使(八)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九十九章 新根据地(二)第三八四章 对马海战(十)第一七二章 德国之行(四)第五二二章 反围剿(二)第四十章 火炮阵地第五八一章 青岛密约(上)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一五五章 回师(下)第二七零章 根据地(十二)第六零九章 满洲里战役(二)第六零八章 满洲里战役(一)第五六二章 美国(五)第六零九章 朝见风波(一)第二二五章 舞会(下)第六三九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十一)第四一七章 辽河之战(三)第十一章 遭遇日舰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抚(五)第三四二章 军事计划(上)第一一七章 农村调查(三)第六七九章 大获全胜(十)第一零六章 考查(三)第七一零章 日本的选择(四)第六六零章 台湾海峡之战(一)第七十九章 陆军编制(三)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三零九章 备战(三)第三七五章 对马海战(二)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第七十七章 陆军编制(一)第三八八章 新闻发布会(二)第一六二章 农业部的运作(三)第七十四章 来访者(二)第一五二章 新农村建设(三)第一一零章 造舰(五)第四五四章 外交斡旋(十一)第六八三章 结束战争(四)第八十九章 青州之乱(二)第二六七章 根据地(九)第二十二章 接管济南(十五)第四二二章 停战期(三)第二七八章 五人会议(二)第三十九章 谈判(下)第三八零章 对马海战(七)第五三四章 第二次鸭绿江之战(五)第三七四章 上海(二)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战(七)第二二五章 清廷求和(八)第一二五章 秋收行动(十四)第一二五章 秋收行动(十四)第一八四章 护侨行动(六)第六二七章 登陆日本(九)第四七六章 外交争斗(五)第七零九章 日本的选择(三)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九)第一三零章 海军假期(一)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二八三章 旅顺口作战(三)第一八一章 护侨行动(三)第十一章 五年规划(二)第二零二章 作战计划(下)第一一八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四)第三一五章 军队扩编计划(三)第一章 最终协商第六章 设伏计划第三八七章 新闻发布会(一)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区(五)第五十八章 歼灭(三)第四十八章 上海新区(一)第一四九章 徳国之行(六)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击(一)
第二一零章 奇袭威海卫(四)第二零二章 蒙古攻略(五)第七十八章 军事发烧友(上)第四八四章 登陆作战(六)第二九六章 胁迫(一)第六七七章 大获全胜(八)第七二四章 归国(四)第一二七章 电报第五二六章 反围剿(六)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乱(五)第一三九章 渤海海战(八)第一四九章 徳国之行(六)第一六七章 天津新区第二三六章 访日舰队(七)第六五八章 远东远征军(五)第一八一章 开平煤矿(中)第十四章 舰炮发威第一八六章 护侨行动(八)第四三二章 进攻北京(十一)第五六九章 进驻县城(二)第六一二章 朝见风波(四)第一八四 商务招标(二)第五七三章 谈判(一)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四六九章 迎击俄军(六)第三六零章 徳国特使(八)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九十九章 新根据地(二)第三八四章 对马海战(十)第一七二章 德国之行(四)第五二二章 反围剿(二)第四十章 火炮阵地第五八一章 青岛密约(上)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一五五章 回师(下)第二七零章 根据地(十二)第六零九章 满洲里战役(二)第六零八章 满洲里战役(一)第五六二章 美国(五)第六零九章 朝见风波(一)第二二五章 舞会(下)第六三九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十一)第四一七章 辽河之战(三)第十一章 遭遇日舰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抚(五)第三四二章 军事计划(上)第一一七章 农村调查(三)第六七九章 大获全胜(十)第一零六章 考查(三)第七一零章 日本的选择(四)第六六零章 台湾海峡之战(一)第七十九章 陆军编制(三)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三零九章 备战(三)第三七五章 对马海战(二)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第七十七章 陆军编制(一)第三八八章 新闻发布会(二)第一六二章 农业部的运作(三)第七十四章 来访者(二)第一五二章 新农村建设(三)第一一零章 造舰(五)第四五四章 外交斡旋(十一)第六八三章 结束战争(四)第八十九章 青州之乱(二)第二六七章 根据地(九)第二十二章 接管济南(十五)第四二二章 停战期(三)第二七八章 五人会议(二)第三十九章 谈判(下)第三八零章 对马海战(七)第五三四章 第二次鸭绿江之战(五)第三七四章 上海(二)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战(七)第二二五章 清廷求和(八)第一二五章 秋收行动(十四)第一二五章 秋收行动(十四)第一八四章 护侨行动(六)第六二七章 登陆日本(九)第四七六章 外交争斗(五)第七零九章 日本的选择(三)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九)第一三零章 海军假期(一)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二八三章 旅顺口作战(三)第一八一章 护侨行动(三)第十一章 五年规划(二)第二零二章 作战计划(下)第一一八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四)第三一五章 军队扩编计划(三)第一章 最终协商第六章 设伏计划第三八七章 新闻发布会(一)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区(五)第五十八章 歼灭(三)第四十八章 上海新区(一)第一四九章 徳国之行(六)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