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七章 谈判(五)

霍必澜道:“这当然是不同的,北京是我们的军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攻下来的,因此在没有和清国谈成条约之前,我们是绝对不会将北京交给任何人的。天籁小说”

秦铮针锋相对道:“你们攻占北京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因此在谈判结束以后,就应该立刻撤出北京,我们和淸国虽然沒有上下属关系,但我们是中国人,完全有资格接管北京,这一点我们绝不会退让,如果你们觉得北京是你们的军队通过战争攻占了,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战争,把北京再夺回来。”

霍必澜也不甘示弱,道:“好啊,你们就去进攻北京,看能不能夺下北京。”

眼看着双方又要谈僵了,李鸿章赶忙道:“这样吧,即然你们两方就北京的问题暂时难以达成一致,那么不访先把这一条放一放,讨论后面的条款。”

其实在谈判中对某一条款双方互不相让,进入僵持,是常有的情况,而通常的解决办法就是先把难以妥协的条款放下来,转而去讨论其他的条款,先把容易达成一致的条款谈好,然后再回头来讨论难谈的部份,这一来是在推动谈判不断进行下去;二来也是尽可能先找到双方的共同点,减少分歧,有利于后面对困难部份的讨论。因此穿越者和各国对李鸿章的提议均没有异议,不过由于第二条和第一条是紧密相关的,于是双方跳过了第二条,而直接讨论第三条。

不过随后的讨论仍然进行得相当不顺利,虽然双方对后面条款的对立程度没有前二条那么大,但仍然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对于赎俘的问题,各国方面虽然同意出赎俘费用,但却提出了费用的上限,也就是一口价,赎回所有的俘虏,而且愿意付出的赎俘总费为1oo万两白银。

这一点自然遭到了穿越者的拒绝,因为这个费用和穿越者的预期相差得太大了。在谈判条款中,穿越者并没有向各国提出赔款的要求,但指望靠赎俘大赚一笔。因此穿越者主张按照相应的计算公式来确定赎俘费用,并且将赎俘费用分成两个部份,一部份是赎俘的直接费用,这是按照俘虏的军街不同,直接费用也是不同的,军衔越高,赎俘的费用自然也就越高,一名将军的赎俘费用要抵得上近百名普通列兵;另一部份则是在被俘期间的管理、生活、伙食费用,这是按时间计算,被俘的时间越长,需要支付的费用就越高,另外,谈判每拖一天,费用也会增加一天。

虽然穿越者没有计算出如果按照自己提出的方案,最终需要多少费用,预计至少在5oo-6oo万两白银左右,甚致会更多,而这远远过了各国的预期,自然不能被各国所接受。结果双方又展开了激烈的争辩,互不相让,最终只能确定各国应支付赎俘费用,但如何确定赎俘费用,则放到以后再讨论。

对于第四条,天津、威海卫、青岛租界废除的问题,本来是没什么可争议的,因为各国都明白,被海外华人吞下的地方,就别想他们再吞出来,各国真正的打算是从清廷那里获得补偿,因此各国给清廷的谈判条款中有获得新租界这一条。

不过各国也不会让穿越者轻松过关,而是要利用这一条为其他的条款谈判增加筹码,因此各国提出租界可以让给穿越者,但穿越者必须向各国支付一定的费用,以弥补各国的损失,但这自然而然的遭到了穿越者的断然拒绝,租界都己经被我占了,还想要我出钱,门都没有。

第五条的讨论也和第四条差不多,基本都属于各国准备放弃的东西,只不过是没理也要搅三分,因此最终都只能阁致再议。

只有第六条、第七条双方的分歧并不大,因为这两条都照顾到了各国的利益,基本属于双方互惠互利的,因此也基本可以确定下来,当然在细节方面,还有需要再详细讨论的地方,但大原则是可以定下来了。

总体来看,穿越者提出的七条谈判条款中,存在巨大分歧的有二条;有异议,但还需要再进行讨论谈判的有三条;而基本可以确定下来的有两条,这在谈判中属于基本正常的情况,毕竟这只是最初的讨论,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全部确定下来。而这也说明穿越者提出的谈判条款还是大体靠谱的,并没有向各国那样胡乱的开高价。

这时上午的时间结束,对穿越者提出的谈判条款的初步讨论也告一段落,三方在静安寺里吃过了午饭之后,下午二时又开始继续下午的谈判,而下午讨论的是各国对清廷提出的条款。

不过在上午受够了各国胡搅蛮缠的穿越者也终于等到了扬眉吐气的时候,对各国提出的八条条款全部否决掉,而且态度相当的坚拒,根本就不容再讨论。

穿越者到是爽了一把,但却让各国方面感觉到十分恼火,这那里是来谈判的,分明就是来搅局啊。因此谈到后来,霍必澜也有些沉不住气了,道:“秦政委,你们的态度根本就不像是来谈判的,我很怀疑贵方谈判的诚意啊。”

秦铮道:“我们是非常有诚意的来谈判,因此才从天津来到上海?领事先生这么说,是对我们最大的污辱,因此我希望领事先生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霍必澜道:“既然是谈判,那么就要允许对双方提出的方案进行讨论,而贵方不仅将我们提出的谈判条款全部否定,而且还坚持不许再讨论,那有这样谈判的,因此我怀疑贵方的谈判诚意,是绝对有根据的。”

秦铮冷笑了一声,道:“领事先生,我认为做为一个外交家,您应该十分清楚,谈判并不是做买卖,你漫天要价,我就地还钱,最后双方各让一步,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贵方提出八项谈判条款全部都是不合理的条款,而且全部都过了我们的底线,原因在刚才逐条讨论的时候,我们都说过了,因此就不在重复。但我们要全部否定,这一点是匆用置疑的。“

眼看着双方又要谈僵了,这时白藻泰道:“刚才我们谈了半天,但都没有征求一下清国的意见,这也未免有些失礼了,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听一听清国方面的意见。”

霍必澜听了,立刻就明白白藻泰的用意,就是在碰不动海外华人的情况下,从清廷这边寻找突破口,因此也不问穿越者,转向清廷一方,道:“李中堂,我们刚才的讨论都是和清廷有关的,因此我们希望听一听贵方的态度?”

从谈判开始直到现在,清廷只是在穿越者和各国之间快谈僵的时候出言周旋,缓和,但并没有对双方讨论的实质内容表任何意见,而是在一边傍听。如果不知道的人见了,还以为清廷是这次谈判的调停方,而不是参与方。李经方跟着李鸿章一起干外交也有十几年的时间,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而听着两方讨论清廷的事务,甚致争得不可开交,清廷的谈判人员心里也不好受,有两次李经方想表自己的意见,但都被李鸿章拦了下来。

现在霍必澜主动来询问清廷的态度,李经方等人也不由得精神一振,总算轮到自己言了。这时李鸿章道:“老夫实话实说,这次谈判我们虽然也位列一方,但却是由你们两方主导,我们不便喧宾夺主,此刻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只等你们两方谈出结果来,老夫再将结果上报朝廷,由朝廷决定。”顿了一顿,又道:“今天的天色己晚,各位也谈了不少,依老夫之见,今天不如就此作罢,大家回去休息一夜,等明天再接着谈吧。”

李鸿章心里清楚,霍必澜表面是尊重清廷,但实际上是想把自己架到火上烤,无非就是希望让自己接受各国的条件来压制海外华人,不过李鸿章也明白,海外华人又岂是糊弄的,因此这一滩浑水自己可千万不能去趟,于是李鸿章来了一个装孙子两不得罪。

霍必澜显然对李鸿章的态度十分不满,不过在这个时候也不能再说什么了,而今天谈到了这一步,也确实再谈不出什么东西来,因此霍必澜也点了点头,道:“这样也好,今天就谈到这里,明天我们再接着谈呢,秦政委以为如何呢?”

秦铮笑道:“我沒有意见,那就明天再谈吧。”

三方都同意今天的谈判就此结束,于是各自收拾东西,纷纷离开了谈判室。

秦铮等一行人来到外面,正要上车回礼查饭店,只听李鸿章在身后道:“秦政委请留步。”

秦铮转过身,道:“李中堂有事吗?”

李鸿章道:“今天多谢贵方为朝廷争取利益。”

虽然说穿越者并没有把清廷当一回事,但在今天的谈判中,在客观上确实是帮清廷维护利益,因此李鸿章无论是不是真心,但先也要向穿越者道谢。

秦铮道:“李中堂太客气了,我们也是炎黄子孙,自然要維护中国的利益。”

李鸿章又道:“不过今天谈判的內容,老夫都要如实上报给朝廷,因此还请秦政委多包涵。”

秦铮明白,所谓谈判的內容就包括各国向清廷提出的谈判条款,别看穿越者据理力争,维护中国的利益,但清廷未必会重视这些利益,说不定为了早日谈成,而放弃其中的一些利益。但李鸿章这样做也是无可厚非,秦铮也没有理由阻拦,因此道:“这是中堂份內之事,不过也请中堂把我们的态度也详细上报朝廷。”

李鸿章道:“这是自然。”

第一四六章 徳国之行(三)第三八三章 对马海战(九)第七十三章 义和团(下)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四二六章 停战期(七)第三三一章 李鸿章来访(八)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四七四章 外交争斗(三)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动(一)第二三八章 遇袭(下)第四三零章 战争再启(一)第六章 无畏号战列舰第一二四章 学校(三)第二一一章 奇袭库伦(五)第七一一章 腰带计划(下)第一五三章 上任(七)第九十三章 天津战役(六)第九章 接管济南(二)第五八二章 青岛密约(二)第二八四章 会谈(下第三四三章 李鸿章之死(四)第一三八章 合肥见闻(二)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战(二)第三十九章 谈判(下)第一九零章 登陆爪哇(二)第六一五章 满洲里战役(八)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纲(下)第四十八章 上海新区(一)第四八五章 登陆作战(七)第五七九章 进攻沈阳(三)第四零二章 谈判破裂(三)第二八二章 立项之争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争(中)第三三四章 海归(五)第一二五章 秋收行动(十四)第六三零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二)第三九一章 新闻发布会(五)第二三六章 作战计划(四)第二九一章 情报机构(上)第三四五章 财政工作报告(二)第一二二章 学校第一八三章 护侨行动(五)第五九八章 济南众态(七)第四十九章 投降第四零三章 全面开战(十二)第三三一章 李鸿章来访(八)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九十九章 巡视(四)第二四八章 天诛(五)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五八三章 青岛密约(三)第三八零章 对马海战(七)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三四四章 欧洲危机(上)第一八九章 登陆爪哇(一)第六七一章 大获全胜(二)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一七一章 德国之行(三)第二五二章 创业(五)第六章 设伏计划第一六六章 新舰下水(二)第一七八章 德国之行(十)第一零二章 天津租界(九)第一九八 超强硬对强硬第九十二章 安置营(八)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第五六六章 阴谋(四)第五二四章 反围剿(四)第五三八章 袁世凯复出(下)第十八章 海军编制(二)第五六四章 美国(七)第五五一章 接受谈判(三)第三一二章 结局第五九七章 上海租界(九)第四一零章 旅顺攻略(七)第二四九章 天诛(六)第五零一章 清廷出兵(一)第八十六章 战前准备(三)第三六三章 大战之前(十)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二零六章 正面进攻(四)第三七六章 对马海战(三)第五一五章 穆棱河之战(十一)第六零一章 西安之行(一)第六一六章 归途第一四五章 访问(五)第二二三章 清廷求和(六)第四一五章 北京攻略(十一)第十八章 接管济南(十一)第三一三章 军队扩编计划(一)第三八一章 对马海战(七)第二六八章 进城(四)第二百章 英国干涉(二)第二三二章 各方反应(六)第二三零章 访日舰队(一)第四四五章 辽阳之战(七)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战(二)第四七八章 山海关之战(七)第六五七章 远东远征军(四)第四八七章 登陆作战(八)
第一四六章 徳国之行(三)第三八三章 对马海战(九)第七十三章 义和团(下)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四二六章 停战期(七)第三三一章 李鸿章来访(八)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四七四章 外交争斗(三)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动(一)第二三八章 遇袭(下)第四三零章 战争再启(一)第六章 无畏号战列舰第一二四章 学校(三)第二一一章 奇袭库伦(五)第七一一章 腰带计划(下)第一五三章 上任(七)第九十三章 天津战役(六)第九章 接管济南(二)第五八二章 青岛密约(二)第二八四章 会谈(下第三四三章 李鸿章之死(四)第一三八章 合肥见闻(二)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战(二)第三十九章 谈判(下)第一九零章 登陆爪哇(二)第六一五章 满洲里战役(八)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纲(下)第四十八章 上海新区(一)第四八五章 登陆作战(七)第五七九章 进攻沈阳(三)第四零二章 谈判破裂(三)第二八二章 立项之争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争(中)第三三四章 海归(五)第一二五章 秋收行动(十四)第六三零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二)第三九一章 新闻发布会(五)第二三六章 作战计划(四)第二九一章 情报机构(上)第三四五章 财政工作报告(二)第一二二章 学校第一八三章 护侨行动(五)第五九八章 济南众态(七)第四十九章 投降第四零三章 全面开战(十二)第三三一章 李鸿章来访(八)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九十九章 巡视(四)第二四八章 天诛(五)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五八三章 青岛密约(三)第三八零章 对马海战(七)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三四四章 欧洲危机(上)第一八九章 登陆爪哇(一)第六七一章 大获全胜(二)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一七一章 德国之行(三)第二五二章 创业(五)第六章 设伏计划第一六六章 新舰下水(二)第一七八章 德国之行(十)第一零二章 天津租界(九)第一九八 超强硬对强硬第九十二章 安置营(八)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第五六六章 阴谋(四)第五二四章 反围剿(四)第五三八章 袁世凯复出(下)第十八章 海军编制(二)第五六四章 美国(七)第五五一章 接受谈判(三)第三一二章 结局第五九七章 上海租界(九)第四一零章 旅顺攻略(七)第二四九章 天诛(六)第五零一章 清廷出兵(一)第八十六章 战前准备(三)第三六三章 大战之前(十)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二零六章 正面进攻(四)第三七六章 对马海战(三)第五一五章 穆棱河之战(十一)第六零一章 西安之行(一)第六一六章 归途第一四五章 访问(五)第二二三章 清廷求和(六)第四一五章 北京攻略(十一)第十八章 接管济南(十一)第三一三章 军队扩编计划(一)第三八一章 对马海战(七)第二六八章 进城(四)第二百章 英国干涉(二)第二三二章 各方反应(六)第二三零章 访日舰队(一)第四四五章 辽阳之战(七)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战(二)第四七八章 山海关之战(七)第六五七章 远东远征军(四)第四八七章 登陆作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