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 超强硬对强硬

日本要求恢复天津领事馆的请求,经过临时执委会的讨论,最终决定答应日本方面的要求,允许原日本驻天津领事馆成员重返天津,并且仍然使用原来的日本驻天津领事馆,但同时也要求日本方面,不得提出租界的要求,而且必须尊守穿越者的制定的法令。日本方面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其实在讨论会上,有不少人都反对日本恢复天津领事馆,原因也很简单,在旧时空里,没有几个人对日本有好感的。因此除了动漫和爱情动作片以外,一切与日本有关系的事情,有些愤青就是不加思索的反对。

不过五名常务委员、还有执行委员毕竟不都是愤青,这大局观还是有的,尽管这个时候日本己经取得了甲午战争的胜利,并且通过【马关条约】,从清廷获得了.亿两白银的赔偿,及割占了台湾岛,但就本时空里的目前来,对中国威胁最大、伤害最深的国家并不是日本,而是俄国。

而穿越者要分化八国联军,日本也是一个可以突破的方向,因为日本在天津的利益有限,在穿越者的下一个目标山东也基本没有什么利益。

另外,现在穿越者的一个重要情报来源就是窍听、破译各国的电报,这也是穿越者允许各国领事馆仍然在天津存在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现在天津就缺少日本领事馆,因此穿越者无法获得日本方面的情报,如果日本领事馆重开,无疑是给穿越者补上了这个缺陷。

福岛安正是在穿越者设定的答复日期的最后一天到达天津,而各国对穿越者提出的谈判原则并未做出集体的答复,只有俄、德两国在此前以本国的名议表示过不接受穿越者的谈判原则。

不过就在第二天,局势发生了变化,驻守北京的八国联军出兵攻占了宣化府、张家口等地。

而在太原暂居的清廷大为震惊,原来以为被己被海外华人击败的八国联军己是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余力发动进攻了,甚致还有人向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请令,出兵去收复北京。结果这一下全都惊呆了,这才知道尽管八国联军被海外华人打得损失惨重,但还是有相当的战斗力。

尽管宣化府、张家口距离太原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己成为惊弓之鸟的慈禧太后也住不下去了,于当天就下令起架西行,到西安去。同时又发电李鸿章,要求李鸿章想尽办法,与各国议和,各国提出的一切条件均可以做主答应。虽然光绪向慈禧请求,自己留在太原,主持和各国的谈判事宜,但慈禧太后自然不会让光绪脫离自已的掌控,强令光绪随架起行。

收到了朝廷的电报以后,李鸿章也松了一口气,心里也颇有些幸灾乐祸,你们以为洋人打了几个败场就好对付了,现在知道洋人的厉害了吧,想和洋人谈判,还得靠我李鸿章,同时又有些担心,不知道这伙海外华人会怎样应对八国联军的进攻呢?他们会出兵进攻北京,还是在天津按兵不动?

原来八国联军的这一次进攻,是经过了各国的反复协商,同时又征求了八国联军的指挥官们的意见,做出的决定。由于前段时间八国联军在军事上连续失利,使各国十分被动,尽管大部份国家都有与海外华人谈判,结束战争的想法,但按海外华人提出的条件谈判,显然是捞不到什么好处,想要在谈判桌上多抢些利益,就必须在军事上有所建树才行。

现在八国联军肯定是没有足够的实力进攻天津,但去打清廷还是绰绰有余的,这样一来可以给清廷制造压力,让他们知道八国联军可不是好对付的,另外可以通过淸廷,给海外华人施加压力。因此各国才决守,让驻守北京的八国联军才发动了进攻宣化、张家口的战役,为自己争取主劧。

而各国到并不担心海外华人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借此会发动进攻北京的战役,尽管现在各国还不知道海外华人的历史,但通过前一阶段在天津收集的情报分析,这伙海外华人的海军实力明显要高出陆军,他们拥有六七艘大型的水面战舰,火力强大,而且射击精准,因此连续在海上取得了好几场十分辉煌的胜利,比如全歼大沽口的八国联军舰队,击败徳国舰队。

但相对来,海外华人的陆军就要比海军还要弱一些。一方面海外华人的陆军人数只有一千余人,尽管整体素质不差,但毕竟人数太少;而另一方面海外华人在天津大肆征兵,也从另一个侧面明,海外华人的陆军较弱。

而进攻天津失利,八国联军退回到北京,现在大约还有一万三千多的军队,并且在北京周边修建了大量的防御攻势,因此联军的军官们有充份的信心,完全可以守住北京。甚致还希望海外华人真的会向北京发动进攻,好在防御战中打击海外华人的气势,也为自己出一口恶气。而事实上海外华人己攻占了天津近两个月的时间,并没有继续进攻北京的意图,估计海外华人也清楚,以自己的陆军实力很难攻克北京,假如海外华人一鼓作气攻占了北京,恐怕各国也就不得不接受海外华人的谈判原则了。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因素,各国才最终决定,以强硬的态度来应对海外华人提出的谈判原则,让海外华人知道,别以为你们打了几个胜仗就可以得意忘形了,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实力。想要谈判讲和,就必须在谈判桌上服软,做出让步来。

各国的应对态度提出之后,下一步就看海外华人如何回应。

而福岛安正当然知道各国对海外华人的应对,而且他也认为各国的应对手段确实十分得体,一方面海外华人没有足够的把握进攻北京;另一方面让清廷去做海外华人的工作,各国反到可以置身于事外,尽管海外华人并没有太把清廷当一回事,但毕竟是打着回归中华的名议,因此也不能完全将清廷的态度置之不理。福岛安正考虑的是在一个什么样的适当时候,向海外华人提交各国的谈判条件。

不过谁都没有想到,海外华人的回应来得非常快,仅仅只过了一天的时间,海外华人以临时执行委员会的名议发布了公开声明,首先强烈的指责八国联军进攻宣化、张家口的帝国主义军事行动,指明这是在破坏和平,明各国根本就没有谈判解决战争的诚意,只不过是借谈判拖延时间,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做准备,而且这也再一次表明,这一次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各国的霸权主义心态,而不是中国发生的义和团运动。同时宣布,暂时全面停止与各国的谈判活动,并且将会保留下一步进行一切还击手段的权力,而此后发生的一切事情,后果都将由各国负责。

老实,这份声明的措词严厉,态度坚决,确实有些出乎各国的意料,他们原以为海外华人就算是对八国联军的行动不满,也会在私下里和各国进行协商,毕竟现在海外华人和各国之间己经有了几条联络的渠道,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却没有想到,海外华人竟然会以超强硬的态度来应对各国的强硬,而且主动的终止了与各国正在进行的谈判接触,这也等于就是宣布了双方将继续开战。

对此有些国家自然是十分兴奋,如俄国、德国本来就希望将战争继续下去,而英、法、美等国却都十分失望,其实他们并不希望战争继续下去,只是希望用强硬的态度,迫使海外华人做出让步,好使自己在谈判桌上多获得一些好处。因此这时也有些后悔,早知如此就不该用这么激烈的手段。

其实如果是在欧州,是断断不会发生这种双方己经正式开始进行谈判接触的时候,而一方又发动军事行动,除非是某一方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像穿越者这样,在军事上占了绝对优势的国家,更是绝对不会接受这种结果。

但在各国的潜意识里,还是把海外华人当做是清国,因此尽管现在穿越者己经在军事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但各国却仍然不愿面对这个现实,结果导致了现在双方的谈判接解彻底破灭。

不过事己致此,后悔也沒有用了,现在谁都不可能主动后撤,那么只能在战场上见个真章,但在短时间内,各国显然是无法向八国联军提供有效的支持,毕竟増援两三千人,几万发孑弹的意义并不大,既然八国联军有信心守住北京,那么也只能相信八国联军的信心,因此各国只能向北京发电,要求八国联军做好准备,打一场北京保卫战。

而在天津的福岛安正也十分郁闷,因为到了这个时候,自己再去找海外华人,提交各国的谈判条件就是自找没趣了,现在也只能静观其变。

大战的气氛顿时云集在上海、北京两地,各国都在等待着海外华人的进攻。

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二一七章 青岛战役(二)第七十七章 规划(三)第五七六章 情报分柝第八十二章 八国联军的动向(上)第五七四章 谈判(二)第一九五 访问天津(七)第六零九章 满洲里战役(二)第三三五章 工业成就(一)第三六七章 军营釆访(下)第一六一章 日本的访问(四)第五四六章 镇南浦登陆(六)第一六五章 庆贺大会(三)第二六零章 根据地(二)第二九四章 开荒(二)第六八零章 结束战争(一)第一九六章 访问英法(七)第三七零章 余波未平(七)第十六章 接管济南(九)第一八一章 护侨行动(三)第七二一章 归国(一)第三一六章 军队扩编计划(四)第五零二章 调查(上)第一八一章 军事交流(三)第二三二章 各方反应(六)第九十九章 新根据地(二)第四一二章 北京攻略(八)第一七九章 护侨行动(一)第四十六章 锦州之战(四)第一零九章 接管天津第六九五章 求和(二)第二零九章 战争规则(四)第二七零章 根据地(十二)第五八五章 隔空交手(一)第五四九章 土地改革(四)第七一九章 上海谈判(六)第四零五章 北京攻略(一)第二四一章 王家寨(三)第一三九章 合肥见闻(三)第一六七章 新舰下水(三)第五九四章 上海租界(六)第六一二章 满洲里战役(五)第三九五章 谈判(三)第一二六章 反击(下)第九十二章 安置营(八)第四三二章 战争再启(三)第四八四章 清廷朝议(上)第三九八章 全面开战(七)第四二五章 停战期(六)第一二五章 秋收行动(十四)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区(四)第四零一章 谈判破裂(二)第五五五章 土地改革(十)第四三二章 进攻北京(十一)第二三零章 访日舰队(一)第五四八章 土地改革(三)第一九三章 巴达维亚(一)第一一二章 秋收行动(一)第六七八章 大获全胜(九)第三五四章 大战之前(一)第三七九章 上海(七)第八十五章 造舰竞标(二)第一八二 开平煤矿(下)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击(四)第二三三章 访日舰队(四)第二十章 海军编制(四)第六零六章 东北战事再起(四)第二四四章 第一家族(三)第七一八章 上海谈判(五)第五三八章 联合军演(三)第三零六章 南线,北线(四)第十六章 日舰逃跑第十五章 舰炮对决第三一七章 锦州(五)第六零八章 西安之行(八)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击(一)第四九五章 舆论风向第八十章 陆军编制(四)第一四五章 访问(五)第四八三章 统一商界(五)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二零三章 从军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一五七章 天津见闻(二)第四十七章 天津分治(五)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战(一)第五八零章 进攻沈阳(四)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二四五章 王家寨(七)第五八三章 青岛密约(三)第七十一章 金融(二)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战(下)第三一四章 军队扩编计划(二)第四二七章 进攻北京(六)第八十八章 天津战役(一)第五九三章 上海租界(五)第三十三章 联军的实力第三十六章 换装(下)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战(二)
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二一七章 青岛战役(二)第七十七章 规划(三)第五七六章 情报分柝第八十二章 八国联军的动向(上)第五七四章 谈判(二)第一九五 访问天津(七)第六零九章 满洲里战役(二)第三三五章 工业成就(一)第三六七章 军营釆访(下)第一六一章 日本的访问(四)第五四六章 镇南浦登陆(六)第一六五章 庆贺大会(三)第二六零章 根据地(二)第二九四章 开荒(二)第六八零章 结束战争(一)第一九六章 访问英法(七)第三七零章 余波未平(七)第十六章 接管济南(九)第一八一章 护侨行动(三)第七二一章 归国(一)第三一六章 军队扩编计划(四)第五零二章 调查(上)第一八一章 军事交流(三)第二三二章 各方反应(六)第九十九章 新根据地(二)第四一二章 北京攻略(八)第一七九章 护侨行动(一)第四十六章 锦州之战(四)第一零九章 接管天津第六九五章 求和(二)第二零九章 战争规则(四)第二七零章 根据地(十二)第五八五章 隔空交手(一)第五四九章 土地改革(四)第七一九章 上海谈判(六)第四零五章 北京攻略(一)第二四一章 王家寨(三)第一三九章 合肥见闻(三)第一六七章 新舰下水(三)第五九四章 上海租界(六)第六一二章 满洲里战役(五)第三九五章 谈判(三)第一二六章 反击(下)第九十二章 安置营(八)第四三二章 战争再启(三)第四八四章 清廷朝议(上)第三九八章 全面开战(七)第四二五章 停战期(六)第一二五章 秋收行动(十四)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区(四)第四零一章 谈判破裂(二)第五五五章 土地改革(十)第四三二章 进攻北京(十一)第二三零章 访日舰队(一)第五四八章 土地改革(三)第一九三章 巴达维亚(一)第一一二章 秋收行动(一)第六七八章 大获全胜(九)第三五四章 大战之前(一)第三七九章 上海(七)第八十五章 造舰竞标(二)第一八二 开平煤矿(下)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击(四)第二三三章 访日舰队(四)第二十章 海军编制(四)第六零六章 东北战事再起(四)第二四四章 第一家族(三)第七一八章 上海谈判(五)第五三八章 联合军演(三)第三零六章 南线,北线(四)第十六章 日舰逃跑第十五章 舰炮对决第三一七章 锦州(五)第六零八章 西安之行(八)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击(一)第四九五章 舆论风向第八十章 陆军编制(四)第一四五章 访问(五)第四八三章 统一商界(五)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二零三章 从军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一五七章 天津见闻(二)第四十七章 天津分治(五)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战(一)第五八零章 进攻沈阳(四)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二四五章 王家寨(七)第五八三章 青岛密约(三)第七十一章 金融(二)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战(下)第三一四章 军队扩编计划(二)第四二七章 进攻北京(六)第八十八章 天津战役(一)第五九三章 上海租界(五)第三十三章 联军的实力第三十六章 换装(下)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