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三章 全面开战(十二)

日本内阁又经过了1个多小时的协商,终于商议出了5条应对之策:

一是海军军令部尽快统计联合舰队的损失,重新组织剩余舰队,尽快恢复海军的战斗力,当然现在是能够恢重多少是多少,因为日本是个岛国,对海上运输依赖极大,因此绝对不可以没有海军,那怕只是支弱小的海军,也可以用来牵制吸引华东政府的海军力量,并且利用日本的周边复杂海域和华东政府的海军舰队周旋,尽力确保自己的海上运输线。

二是海军失败的消息是封锁不住的,但可以在俱体的数量内容上做文章,对外只宣布联合舰队在俄国舰队交战时,受到华东政府舰队的偷袭,损失了2艘战列舰,2艘装巡洋舰;但同时还宣布,由于联合舰队的奋力抵抗,共计击沉了华东政府的6艘军舰,还有在此前与俄国舰队的交战中,还击沉了12艘俄舰。其余被击沉的军舰就说成是在船厂维修,这样就可以淡化海军的失败,并且不会对民众的士气造成大的影响,同时着力宣布华东政府的偷袭行为,以激起民众的同仇敌忾之气。而陆军的消息则暂时隐瞒不报。

三是责令陆军部、海军部马上根据目前的局势,重新拟定陆、海的作战计划。由于华东政府的参战,彻底打乱了目前辽东半岛的局面,而原来日本的作战计划显然是已经不合适了,必须重新制定。

不过山本权兵卫提出一个问题,新的作战计划是以什么为目地来制定?是彻底击败俄国和华东政府的军队?还是维持俄国的局面,仅击败华东政府?再或者是尽力的维持现在辽东3强鼎立的局面,等着日本政府用外交手段来解决现在的战争局?最后是从辽东半岛撤退。

而内阁的成员听了,也都面面相觑,无言以对,老实说现在谁都知道现在日本在辽东半岛的局势最危险,能够维持住现在的局面已经是十分困难了,根本不要去想击败那一方,最好是平安的从辽东半岛将近百余万军队和后勤人员撤回来。但撤军就意味着这次战争彻底的失败,无论是谁都是承担不了这个后果,因此自然是不能考虑的。

最后是桂太郎表示,可以按照前三个目标,分别制定三个作战计划,只是不考虑撤军,然后根据局势的发展,再考虑采用那个计划,海陆军听了,到也没有过于纠结,这才算是免强的应付过去了。

四是尽快和英国进行协商,要求英国对日本进行实质性的支持,并且以【英日同盟条约】为依据,要求英国出兵增援日本。

而这时伊藤博文到是提了一个建议,认为这时可以和俄国联系,协商停战的事宜,甚致可以说服俄国和日本一起联手对付华东政府。虽然日本和俄国打得不可开交,但华东政府参战,打出的旗号是收复东北三省,实际上是把俄国也列为了敌人,这对俄国也同样是不利,因此日本和俄国是有联手的基础。相信俄国政府里也有明白人,能够认识到在目前的局势下,日俄联手是最好的选择。另外英国和俄国的盟友法国关系正在加强,还可以通过英国进行周旋,对俄国施加影响力,如果日俄联手,那么在辽东地区到是可以和华东政府一战。

内阁考虑了一下之后,虽然有人并不认为伊藤博文的这个建议有很高的可行性,但至少也是可以试一试的,反正现在也是病急乱投医,什么法子都要试试因此也将伊藤博文的这个建议列在第四点里。

五是要尽快发表一份日本政府声明,对华东政府进行指责,重点在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重要性,说白了就是为英美两国打的,当然也抱括清廷,这样就可以凸显华东政府参战的不正当性,是对其他国家利益的严重损害,并且尽量突出华东政府不宣而战,是违反国际关系的准则,尽管这分声明是不可能阻止华东政府的军事行动,但至少能够表明日本的态度、决心,并且赢得国际同情,争取得到国际的支持和帮助。

这5点对应之策决定下来之后,日本政府也立刻行动起来,海、陆军的高层聚在一起讨论军事计划,桂太郎则进宫去向天皇进行汇报,而伊藤博文、小村寿太郎则连袂去拜访英国驻日大使麦克唐纳。

而得知伊藤博文、小村寿太郎来拜访,麦克唐纳自然就明白他们的来意,这时己是中午,麦克唐纳也早就得知了华东政府的公开声明,老实说麦克唐纳也是十分震惊,没想到海外华人到真是敢干。他当然知道国内肯定对华东政府的参战袖手傍观,毕竞英国不希望看到华东政府在远东崛起,而且日本还是英国的盟友,老实说华东政府的参战,己经是可以触去【英日同盟条约】的参战条款了。

当然麦克唐纳十分清楚,虽然英国和日本签定了同盟条约,但其实是并不想卷入这场战争的。因此国内到底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麦克唐纳也判断不出来,虽然他己发电回国内询问自己应采取的立场,但现在英国还是在夜晚,而且内阁还需要讨论,因此恐怕要等到明天才会有结果出来,自己现在也给不了日本什么承诺。

不过麦克唐纳还是十分热情接待了两人。小村寿太郎代表日本政府,向麦克唐纳转达了日本政府的态度,并且表示华东政府参战,对英国的利益同样是巨大的损害,希望英国对日本给予有力的支持,否则日本输掉这场战争的话,无论是俄国还是华东政府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对英国的利益都是十分不利的。

麦克唐纳则表示,英国对日本的支持不会改变,他己经辽东战场发生的变化转告给国内,现在国内正在进行紧急的协商讨论应对之策,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对此伊藤博文、小村寿太郎到也没有异议,毕竟这样重大的事情,英国国内肯定是要进行认真的讨论,不过伊藤博文又向麦克唐纳提出,希望麦克唐纳能够以英国的名议,发表一份对日本支持的声明,但麦克唐纳则表示,自己无权以国家的名议发表任何的声明,这需要国内的授权才行,当然自己会向国内提出申请。

其实麦克唐纳作为驻外国大使,当然是有权力代表国家表态的,但这是在一般的情况下,而现在显然不是一般的情况,因此这个时表态,一定要慎重,如果表错了态,那么自己的政治前途也就完了。

对麦克唐纳的回答,伊藤博文和小村寿太郎都有些失望,但这是别国的内政,两人也不能强求,不过随后伊藤博文向麦克唐纳提出,日本希望和俄国协商停战的事宜,希望英国能够从中进行调解,并且向俄国施加影响力。而麦克唐纳一听,立刻就明白了日本政府的用意,这确实是目前日本的最佳选择,对英国也是有利的,因为日俄战争打到现在,英国己经在考虑和法国、俄国建立一个军事同盟,来遏制德国,而日本是英国的盟友,因此如果日本和俄国化敌为友,共同对抗华东政府,甚致还可以建立一个四国同盟,英、法、俄控制欧洲,俄、日控制亚洲。

于是麦克唐纳立刻表示自己非常赞赏这个提议,并且表示会向国内提出,并积极的推进。伊藤博文和小村寿太郎听了,心里也才有些欣慰,这才告辞离开。

而伊藤博文和小村寿太郎回到内阁的时候,政府声明的文稿己经出来,两人看过之后,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就这样正式发表出去。

其他各国由于时差的关系,都还没有对华东政府参战表态,因此华东政府也没有对日本政府的声明进行回复,准备是等明、后天,各国政府都表态之后再进行统一的回复,不过华东政府也做好了一场打舆论战的准备。

当然,在打舆论战的同时,华东政府在军事上的准备可一直都没有停止,就在下午2点,远洋号、瞭洋号两艘战列舰经过了短暂的修整,离开青岛港,驶向旅顺。而在下午5点,己经有一支先期出发的运输船队到达旅顺,将第1军所属的第1师、第6师及后备1团送上了旅顺的岸头阵地。

第1军的司令刘铁原来是第1师的副师长,罗岳去了海军陆战队之后,由他接任了师长,而组建第1军时,自然也是由他出任第1军司令。其实罗岳和第1军的不少高层军官都己共事了多年,又经过了不少的战场,说是生死之交也不为过,而现在众人又能一起并肩作战,因此也都十分高兴。

第1军到达以后,旅顺的人民军兵力已达到4万余人, 不过由于登陆地点的设施过于简陋,毕竟人民军登陆旅顺也才一天时间,不可以修建出什么有用的码头设放,因此现在只能将75毫米火炮运送上岸,而再大口径的火炮无法运输,但人民军装配了大量的迫击炮,而且罗岳还收到了青岛的通知,知道在凌晨5点左右,还有两艘战列舰到达,加上自己的火力,罗岳也认为进攻旅顺港的时机己到。

第四五四章 新闻发布(三)第十七章 接管济南(十)第四二零章 停战期(一)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五四八章 镇南浦登陆(八)第三七七章 上海(五)第一五零章 新农村建设(一)第二五九章 根据地(一)第六十四章 大沽口会议(五)第五七四章 谈判(二)第三四五章 欧洲危机(二)第五四二章 镇南浦登陆(二)第七零四章 求和(十一)第一零九章 流言蜚语(下)第一三四章 海军假期(五)第四七一章 战前(三)第一六九章 新舰下水(五)第三五八章 徳国特使(六)第一七九章 护侨行动(一)第五七三章 北洋议事(三)第三九八章 谈判(六)第五十章 海军陆战队归来(一)第四八九章 登陆作战(十)第二三四章 访日舰队(五)第一九零 访问天津(二)第七二八章 决策(二)第一二九章 分矿计划(下)第三三零章 李鸿章来访(七)第五八七章 农场巡视(二)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二一零章 奇袭威海卫(四)第五三六章 联合军演(一)第一六五章 庆贺大会(三)第一五三章 新农村建设(四)第四四五章 外交斡旋(二)第二五八章 访问(下)第二九二章 渔人行动(四)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二七八章 中立(二)第二六一章 根据地(三)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三零三章 南线,北线(一)第二三五章 进驻胶州湾第四十三章 导弹命中第二一九章 青岛战役(三)第十四章 接管济南(七)第七十三章 进攻赤峰(上)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二一五章 爪哇之战(五)第四四五章 辽阳之战(七)第八十六章 安置营(二)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三九八章 全面开战(七)第四九七章 发展大计(下)第十一章 接管济南(四)第十六章 权力下放与权益保障(三)第四四四章 辽阳之战(六)第五七三章 预备会议(八)第二章 制度(一)第八十六章 战前准备(三)第六十四章 工业(一)第五四一章 俄国服软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第十章 五年规划(一)第二二八章 各方反应(二)第六七七章 大获全胜(八)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二二六章 清廷求和(九)第十六章 权力下放与权益保障(三)第四七六章 外交争斗(五)第四九八章 各方态度(一)第六六六章 台湾海峡之战(七)第一五三章 徳国之行(十)第五零五章 清廷招抚(二)第三六二章 大战之前(九)第一一二章 接管天津(四)第七章 诱敌战术第十四章 权力下放与权益保障(一)第一零一章 新根据地(四)第六七一章 大获全胜(二)第五六八章 预备会议(三)第五三七章 袁世凯复出(上)第二四七章 第一家族(六)第六一四章 朝见风波(六)第五二二章 外交施压第三零六章 南线,北线(四)第七零三章 求和(十)第六十章 远东战争结束(下)第二九六章 胁迫(一)第六一五章 满洲里战役(八)第一四六章 徳国之行(三)第三二二章 海参崴(五)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区(五)第五十四章 舰队汇合(二)第八章 接管济南(一)第五八五章 青岛密约(五)第三二八章 李鸿章来访(五)第四七三章 山海关之战(二)第三九七章 全面开战(六)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
第四五四章 新闻发布(三)第十七章 接管济南(十)第四二零章 停战期(一)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五四八章 镇南浦登陆(八)第三七七章 上海(五)第一五零章 新农村建设(一)第二五九章 根据地(一)第六十四章 大沽口会议(五)第五七四章 谈判(二)第三四五章 欧洲危机(二)第五四二章 镇南浦登陆(二)第七零四章 求和(十一)第一零九章 流言蜚语(下)第一三四章 海军假期(五)第四七一章 战前(三)第一六九章 新舰下水(五)第三五八章 徳国特使(六)第一七九章 护侨行动(一)第五七三章 北洋议事(三)第三九八章 谈判(六)第五十章 海军陆战队归来(一)第四八九章 登陆作战(十)第二三四章 访日舰队(五)第一九零 访问天津(二)第七二八章 决策(二)第一二九章 分矿计划(下)第三三零章 李鸿章来访(七)第五八七章 农场巡视(二)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二一零章 奇袭威海卫(四)第五三六章 联合军演(一)第一六五章 庆贺大会(三)第一五三章 新农村建设(四)第四四五章 外交斡旋(二)第二五八章 访问(下)第二九二章 渔人行动(四)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二七八章 中立(二)第二六一章 根据地(三)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三零三章 南线,北线(一)第二三五章 进驻胶州湾第四十三章 导弹命中第二一九章 青岛战役(三)第十四章 接管济南(七)第七十三章 进攻赤峰(上)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二一五章 爪哇之战(五)第四四五章 辽阳之战(七)第八十六章 安置营(二)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三九八章 全面开战(七)第四九七章 发展大计(下)第十一章 接管济南(四)第十六章 权力下放与权益保障(三)第四四四章 辽阳之战(六)第五七三章 预备会议(八)第二章 制度(一)第八十六章 战前准备(三)第六十四章 工业(一)第五四一章 俄国服软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第十章 五年规划(一)第二二八章 各方反应(二)第六七七章 大获全胜(八)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二二六章 清廷求和(九)第十六章 权力下放与权益保障(三)第四七六章 外交争斗(五)第四九八章 各方态度(一)第六六六章 台湾海峡之战(七)第一五三章 徳国之行(十)第五零五章 清廷招抚(二)第三六二章 大战之前(九)第一一二章 接管天津(四)第七章 诱敌战术第十四章 权力下放与权益保障(一)第一零一章 新根据地(四)第六七一章 大获全胜(二)第五六八章 预备会议(三)第五三七章 袁世凯复出(上)第二四七章 第一家族(六)第六一四章 朝见风波(六)第五二二章 外交施压第三零六章 南线,北线(四)第七零三章 求和(十)第六十章 远东战争结束(下)第二九六章 胁迫(一)第六一五章 满洲里战役(八)第一四六章 徳国之行(三)第三二二章 海参崴(五)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区(五)第五十四章 舰队汇合(二)第八章 接管济南(一)第五八五章 青岛密约(五)第三二八章 李鸿章来访(五)第四七三章 山海关之战(二)第三九七章 全面开战(六)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