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八章 决策(二)

这些都是好的方面,但现在东北地区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目前东北地区的问题大体可分为4个方面,首要的问题当然就是俄国的威胁。

在华东**与英法日荷等国谈判的时候,俄国虽然没有什么动作,但一直在向远东地区调兵遣将,根据人民军的侦察,在秦铮离开沈阳时,俄军己在赤塔集结了超过30万的庞大兵力,当然其中还有相当部份的后勤人员,因此作战军队不会超过20万。这样的兵力当然不足以对东北地区发动反击,但也足以给东北地区造成巨大的威胁,导致华东**将不得不在东北派驻大军及大量后勤人员驻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当然,这段时间里华东**也没有闲着,一方面在山东加紧生产,一方面向东北地区运送各种物资,现在东北聚体的物资可以确保人民军发动3-4次10万规模级别的战争。而且人民军也不会一味的消极防守,东北战区司令部已经制定好了对俄国的进攻作战计划,主要的思路是西守东进,放弃俄军重兵把守的西线,在俄军守备空虚的东线,主要是乌苏里江地区发动进攻。目地就是要压制俄国,迫使俄国对华东**让步,赔款。

俄军在这一带地区的守备相当空虚,基本不会给人民军的进攻造成大的阻碍,能够阻止人民军的是自己的后勤能力和人力资源,但对俄国来说,失去的都是自己的领土,不大可能等到人民军达到扩张的极限,打不动了自己停手,因此最终向华东**妥协的可能性很大。

这份作战计划已经得到了军委的认可,只是前阶段华东**的主要目标是对付英法日本,因此才没有批准,现在英法日本都已经摆平了,华东**也可以集中精力来对付俄国,可以说现在只要军委一声令下,东北的人民军就可以向俄国发动进攻。当然,要迫使俄国屈服,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变数,过程和时间都不会太短。

其次是土匪问题。虽然华东**在东北地区的剿匪工作成就斐然,但土匪并没有彻底的根除,大股土匪虽然被剿灭,或是化整为零,并还存在着大量的小股土匪,他们不敢在大城市、县城,重要的乡村、庄镇活动,但仍然可以在边远的小村庄进行掠劫袭扰,反而比以前更加难以对付,因为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山多林密,土匪们可以藏身的地方有太多,要想彻底清除土匪,还需要相当的时间才行。

而且面对这样的小股土匪,出动人民军进行征剿,实在是用牛刀杀鸡,而且正规军队过多的参与国内的战斗也并不是正常现像,同时也会降低自身的战斗力,毕竟这种战斗的强度太低,除了能给新兵积累一定的战斗经验,实在是对军队没有什么益处。在旧时里,美军就是陷入治安战,导致整个军事思维发生了重大错识,制造出一批华而不实,性效比过差的武器,如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滨海战斗舰等。

但警察的力量又不足以对付土匪,毕竞警察的主要功能是负责维持社会治安,而不是战斗。因此秦铮建议,应该成立一支专门付责国家内部安全保卫任务的武装部队。

其实这在华东**里,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华东**成立之初,山东也面临着严重的土匪问题,当时就有人建议过,成立国民警卫队,内部安全保卫任务。不过那时人民军也才刚刚组建不久,连海军陆战队都没有成立,而且还打算拿土匪让人民军练手,因此成立国民警卫队也就搁置了下来。不过现在的情况和华东**刚成立时己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是否成立国民警卫队,也有必须进行认真的讨论了。

而东北面临的第三个问题就是蒙古,现在华东**实际已经占领蒙古地区,如重兵把守的满洲里,因此也不可避免会和蒙古的势力有所接触,而现在蒙古地区被俄国渗透得非常严重,由其是在外蒙,上层势力几乎全部亲俄,而且独立势头很强,对中国,对华东**的态度都相当敌视,在人民军与俄军交战时,就有蒙古势力协助俄军作战,虽然现在蒙古的势力有所收敛,主要是被人民军的战斗力震住,而且他们背后的俄国势力也不够给力,但从长远来看,蒙古始终是东北地区的一大威胁。

在旧时空里,在日俄战争之后,受俄国扶持的陶克陶胡、白音大赉、牙什等武装势力曾次入侵东北劫掠,因此在战争结束之后,俄国很有可能会采取类似的战术,不直接与华东**为敌,而扶植蒙古势力与华东**为敌的代理人策略,并支持蒙古势力与东北的土匪勾结,不断的给华东**制造麻烦。那厶现在必须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制定相应的对策。

如果说前三个问题都还只是外部问题,那么第4个问题则是出在华东**的内部,就是人手严重不足。

人手不足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东北地区的人口本来就不足,根据清廷的官方数字,这个时代辽宁的人口是1500万,吉林是320万,黑龙江是120万;而三个省的人口加起来,还没有山东一个省多,清廷的官方数字,山东省的人口是3000万,而华东**的人口普查,实际己经达到了3500万,隐瞒人口约占2成左右。

而且东北地区不仅人口不多,三个省的人口分布也极不平均,面积最小的小辽宁省却是人口最多,是黑龙江、吉林两省的3倍,而面积却只两省的1/5左右。黑龙江、吉林两省的人口少,地方却极大,因此存在着巨大的劳动力缺口。

虽然华东**利用抓捕的俘虏,以及从日本又抓捕了大量的人员,到是可以暂时缓解黑龙江、吉林两省的劳动力不足问题,但这并不是长久之策,一来是只有大量能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定居的人口,才能有效的改变两省的人口数量,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而无论是俘虏还是从日本又抓捕的人,实际都等同于是囚犯,虽然可以开荒种地,进行基础建设,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却并不大,毕竟他们不是居民,也没有正常收入,消费能力有限;二来这一批人毕竞都是外国人,穿越者的大多数都不是极端民族主义者,但对外国人还是难以信任,由其是日本人。

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黑龙江、吉林两省人口少的问题,只能靠移民来解决,旧时空里著名的闯关东,就是一次向东北地区的大规模移民行动,现在己经进行了数十年之久,而移民的主要人员来自河北和山东两省,也有部份山西。如张作霖的祖籍就是河北省大城县南赵扶冯庄,曾祖父张永贵就是在道光年间,由于发生水灾,于是带着儿女,闯关东谋生,来到了辽宁的凌海立身,开荒种地,养家糊口。

原本在日俄战争之后,会迎来一个闯关东的**,平均每年向东北移民的人口数量在50-60万之间,这还是在有极大的死亡率的情况下的数字,毕竟移民们基本全是靠两条腿步行,而且一路上也没有什么保障,大部份移民都是边赶路、边讨饭完成闯关东的历程,因此移民的过程,是相当危险的。不过现在历史己经发生了改变,虽然现在山东省基本不会向东北大规模移民,但河北、山西还是会有大量移民,而华东**应该出面负责做好移民组织、接应及安顿工作,这样可以减少移民的死亡。当然,靠移民改变东北的人口结构,是一个长期过程,至少是以10年为周期的行为。

人手不足的另一个方面,也是指华东**的管理人员不足,现在东北地区的非军人穿越者大约有400人左右,其中200人是在最近3个月内来到东北,而按照清廷对东北地区的行政划分,东北三省共有26个府、8个州、58个县,另外华东**还要建立大量的农场,因此需要大量的基层官员。

按照现在山东省的情况,县一级的地方官员都是由穿越者担任,归化民只是作为穿越者的下属成员,既使按照一个府州5名穿越者主导,一个县3名穿越者主导,以目前在东北地区的穿越者人数,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是作为穿越者的下属成员,数量也都有极大的空缺。毕竞东北的地方实在太大了。

而且在东北的穿越者及归化民大多在以前都没有从事过地方的管理工作,现在也是赶鸭子上架,既使是这样,目前华东**只能确保一个府州有3-4名穿越者坐镇,然后铺以20名左右的归化民,并由人民军协助管理,并且不得不启用了相当一部份原来清廷的地方官员、吏员等人协助,而除了少数重要的县城之外,一般的县城则只能由军队代管,或是由原来清廷的地方官员暂时代管。

在短时间内,这样的模式还可以维持下去,但时间长了肯定是不行的,不过要确保华东**对东北地区的全面控制,秦铮估算至少还需要增加500左右的穿越者,其中有地方的管理工作经验的,要占到一半才行。

第四八零章 登陆作战(二)第六零二章 应对计划(下)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四十四章 锦州之战(二)第五九二章 济南众态(二)第一二四章 学校(三)第一四三章 访问(三)第一七八章 南洋巨富(五)第五十八章 歼灭(三)第三一零章 备战(四)第三六七章 军营釆访(下)第四六五章 武昌之行(六)第一四八章 徳国之行(五)第三十六章 换装(下)第六二二章 登陆日本(四)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六一五章 皇帝与太后(上)第八十七章 战前准备(四)第五二八章 攻占哈尔滨(三)第五七零章 进驻县城(三)第五七二章 北洋议事(二)第七二四章 归国(四)第五六四章 美国(七)第一二九章 德国舰队第四九零章 激烈博弈(四)第四三三章 进攻北京(十二)第一百章 天津租界(七)第五六七章 预备会议(二)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六六八章 台湾海峡之战(九)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五一五章 试演(上)第四七一章 战前(三)第四二三章 进攻北京(二)第五一一章 清廷招抚(八)第六四七章 日本本土作战(七)第二百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六)第五五六章 土地改革(十一)第四四一章 进京(八)第五章 收关行动(五)第三八八章 新闻发布会(二)第三三一章 李鸿章来访(八)第五七二章 预备会议(七)第二六一章 反扑(一)第四五七章 围歼日军(一)第四一四章 旅顺攻略(十一)第六章 无畏号战列舰第三二八章 奉天会战(下)第四零九章 旅顺攻略(六)第六零二章 应对计划(下)第二一二章 奇袭库伦(六)第六八六章 结束战争(七)第一一四章 秋收行动(三)第一四六章 徳国之行(三)第一六五章 年终(下)第六四三章 日本本土作战(三)第一六三章 庆贺大会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四九七章 发展大计(下)第二四九章 鉴定图纸第三六三章 媒体(一)第一五一章 徳国之行(八)第一七九章 军事交流(一)第六十四章 德国使团(四)第七十章 海军顾问(上)第五四五章 镇南浦登陆(五)第一四四章 徳国之行(一)第三十八章 造舰计划(二)第一九二 访问天津(四)第六二零章 登陆日本(三)第六一七章 满洲里战役(十)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战(三)第一三八章 合肥见闻(二)第一三六章 外调(十)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十二章 五年规划(三)第五六八章 进驻县城(一)第四三三章 进攻北京(十二)第二八四章 协商(上)第六八九章 反制(三)第六一五章 皇帝与太后(上)第三八九章 对马海战(十五)第二一七章 爪哇之战(七)第二三一章 总结(上)第一八零章 护侨行动(二)第六一一章 朝见风波(三)第六十三章 大沽口会议(四)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乱(四)第四十五章 导弹与炮弹(下)第一二六章 绿林大会(上)第十四章 舰炮发威第七二三章 归国(三)第二二四章 舞会(上)第一四四章 徳国之行(一)第八十九章 安置营(五)第二八一章 旅顺口作战(一)第六一五章 满洲里战役(八)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五七八章 进攻沈阳(二)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战(七)
第四八零章 登陆作战(二)第六零二章 应对计划(下)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四十四章 锦州之战(二)第五九二章 济南众态(二)第一二四章 学校(三)第一四三章 访问(三)第一七八章 南洋巨富(五)第五十八章 歼灭(三)第三一零章 备战(四)第三六七章 军营釆访(下)第四六五章 武昌之行(六)第一四八章 徳国之行(五)第三十六章 换装(下)第六二二章 登陆日本(四)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六一五章 皇帝与太后(上)第八十七章 战前准备(四)第五二八章 攻占哈尔滨(三)第五七零章 进驻县城(三)第五七二章 北洋议事(二)第七二四章 归国(四)第五六四章 美国(七)第一二九章 德国舰队第四九零章 激烈博弈(四)第四三三章 进攻北京(十二)第一百章 天津租界(七)第五六七章 预备会议(二)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六六八章 台湾海峡之战(九)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五一五章 试演(上)第四七一章 战前(三)第四二三章 进攻北京(二)第五一一章 清廷招抚(八)第六四七章 日本本土作战(七)第二百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六)第五五六章 土地改革(十一)第四四一章 进京(八)第五章 收关行动(五)第三八八章 新闻发布会(二)第三三一章 李鸿章来访(八)第五七二章 预备会议(七)第二六一章 反扑(一)第四五七章 围歼日军(一)第四一四章 旅顺攻略(十一)第六章 无畏号战列舰第三二八章 奉天会战(下)第四零九章 旅顺攻略(六)第六零二章 应对计划(下)第二一二章 奇袭库伦(六)第六八六章 结束战争(七)第一一四章 秋收行动(三)第一四六章 徳国之行(三)第一六五章 年终(下)第六四三章 日本本土作战(三)第一六三章 庆贺大会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四九七章 发展大计(下)第二四九章 鉴定图纸第三六三章 媒体(一)第一五一章 徳国之行(八)第一七九章 军事交流(一)第六十四章 德国使团(四)第七十章 海军顾问(上)第五四五章 镇南浦登陆(五)第一四四章 徳国之行(一)第三十八章 造舰计划(二)第一九二 访问天津(四)第六二零章 登陆日本(三)第六一七章 满洲里战役(十)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战(三)第一三八章 合肥见闻(二)第一三六章 外调(十)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十二章 五年规划(三)第五六八章 进驻县城(一)第四三三章 进攻北京(十二)第二八四章 协商(上)第六八九章 反制(三)第六一五章 皇帝与太后(上)第三八九章 对马海战(十五)第二一七章 爪哇之战(七)第二三一章 总结(上)第一八零章 护侨行动(二)第六一一章 朝见风波(三)第六十三章 大沽口会议(四)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乱(四)第四十五章 导弹与炮弹(下)第一二六章 绿林大会(上)第十四章 舰炮发威第七二三章 归国(三)第二二四章 舞会(上)第一四四章 徳国之行(一)第八十九章 安置营(五)第二八一章 旅顺口作战(一)第六一五章 满洲里战役(八)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五七八章 进攻沈阳(二)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