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三章 土地政策(一)

当然这里的依附于清廷,并不是指穿越集团真的融入到清廷的体系中,而是指在组织结构上采用清廷的模式,也就是完全采用清廷的官职体系,比如穿越集团接受清廷策封的山东巡抚为最高的官职,而山东的地方官员,如省一级的布政司、按察使,次一级的知府、知州,再次一级的知县等等官职全部都由穿越者担任,整个穿越集团虽然在军政财上完全独立,但却是按照清廷的职官体系来运。而且以现在穿越集团的实力,要求清廷接受将山东的地方官员全部换上穿越者,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用清廷的职官体系来掩盖穿越集团的独立性,并且可以很快的融入到这个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容易被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接受,由其是穿越集团在山东地区的统治基本也不会遭到什么阻力,而且在舆论上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压力。而坏处在于和清廷的联系过于近密,而且由于是釆用的清廷职官体系,在无形中也为清廷提升了一定的声望,也不利于宣传推行穿越集团实际的政治纲领、主张,由其是将来和清廷彻底决裂的时候,会给民众以举旗反叛的印像,搞不好会弄成袁世凯称帝那种里外都不是人的局面。

而不依附于清廷,也就是指不釆用清廷的职官体系,仅仅只接受山东巡抚、布政司、按察使等几个最高的地方官职应对清廷,而在山东省内部,则另起炉灶,釆用穿越集团自己的职官体系。而对清廷的山东地方官员,就将他们全部架空。这样从一开始就是以独立的姿态出现,不仅可以毫无顾忌的宣传推行穿越集团实际的政治纲领,甚致可以明确提出推翻清廷,建立共和国的主张,而在将来和清廷撕破脸,也会不让民众觉得意外;而不利之处就在于尽管我们有山东巡抚、布政司、按察使等几个最高的地方官职,但要稳定的统治山东地区,还是会花上一段时间,其中很有可能会遭到山东的地方官员、豪强势力的强烈反,甚致必须要釆用铁血手段才能压制住。

秦铮讲说完这两种模式的优缺点以后,人事部部长张玉明先言道:“秦政委,如果采用不依附于清廷,我们自己另搞一套的模式,不就是和清廷撕破了脸吗?这是不是对我们不利啊。”

建设部的部长游明钱摇了摇头,道:“刚才政委不是说了吗?我们还有山东巡抚、布政司、按察使这几个最高的地方官职,这就是用来应付清廷的,所以不会和清廷撕破脸的。”

张玉明道:“我可不这么认为,清廷也不是没有明白人,慈禧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绝对是一个聪明人,还有李鸿章、荣禄、袁世凯这些都是人精,那会看不出来。我们可不能把古人想得太傻了,这大半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并沒有主角的光环,因此凡事不能太想当然了。”

秦铮却点了点头,道:“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清廷确实可以看破我们的用意,但我可以保证清廷也不会和我们撕破脸,因为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清廷和我们撕破脸,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兵来进攻我们吗?现在的清廷连区区两万八国联军都打不过,敢和我们开战吗?因此我才可以肯定,只要我们只需要这一张皮来应付清廷就够了,其他的方面清廷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将自己什么都沒有看见,能撑一天是一天,等到我们不需要这张皮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把它一撕。”

张玉明道:“我明白了,如果是这样,我就没有别的意见了。”

夏博海又问了一遍,见没有人再言,更宣布投票,结果以19票赞同,4票弃权,o票反对通过了反对依附清廷的决议。

其实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因为除了少数迷恋格格、阿哥的穿越者之外,绝大多数人对清廷都没什么好感,因此在私下的闲聊中不泛有人认为应该直接和清廷彻底撕破脸,并且正式宣布穿越集团的政治纲领就是推翻清廷,建立共和国,而更有激进者甚致主张干脆派出一支军队直接打到西安去把清廷彻底灭掉完了。

当然,各位执行委员的头脑还是十分清醒,而且眼光也要比普通穿越者看得远一些,虽然也厌烦清廷,但也知道现在还不能和清廷撕破脸,但也不想和清廷有过深的联糸,因此既然秦铮说既使选择不依附清廷,也不会和清廷撕破脸,那么自然大多数人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来。

第一个议题十分顺利的讨论完毕,而会议马上进入第二个议题,就是穿越集团的土地策政。也就是穿越集团到底是采用土地公有制,还是土地私有制。

其实这个议题在穿越集团里是一个老生长谈的话题,而且分为势均力敌的两派,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几乎每次讨论这个问题,都引成互相撕逼。在执委会议上,土地问题也被多次提到过,不过执行委员们毕竟要持重得多,土地策政关系重大,而且穿越集团对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也不太了解,因此也不敢轻易的做出决定。当然这也和穿越集团登岸以来,一直都没有真正稳定下来,也有一定的关系。

其实穿越集团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在占领天津之后,实行的就是土地公有制,而且后来又占领青岛,也是在胶州湾地区推进的土地公有制,由其是在胶州湾地区还打掉了一个大地主王家寨。并且在这两个地区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不过在这些实行土地公有的地区也都是有一定的特殊情况,这两个地区都是被外国占领,甴其是天津,受八国联军的洗掠,造成人口大量流离,土地基本都空置出来,因此穿越集团将土地收为国有,再分配给农民都没有受到什么阻力,而王家寨更是一个地方恶霸,民忿极大,穿越者打掉王家寨,将王家的土地收为国有再分给农民,自然是广受农民的欢迎。

而除此之外,穿越集团在其他地区的行动就十分慬慎,现在穿越者己经在胶州湾以外控制了上百个村庄,人口达2o余万,但也没有再推行土地公有化了。当然这些经历,也为穿越集团了解这个时代的情况,明确土地政策提供了参考和经验。

但现在土地问题己经到了拖不下去,必须确定下来的时候,这一方面是军队的政治工作的需要;而叧一方面也是穿越集团自身展的需要。

穿越集团己经决定在山东地区进行扩张,而且在未来不久,就会正式从清廷获得山东地区的管理权,这样一来到底实行什么样的土地政策,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否则就无法展开工作。

秦铮简单说明了一下两种土地政策的内容情况,就宣布众人可以自由表意见。

审计部的部长张子辰,道:“我是主张实行土地公有制的,这一点是在旧时空里己经证明过的,没有必要再有什么质疑。”

司法部的部长顾瑞鹏道:“如果实行土地公有制,那么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怎么办,是釆用赎买还是没收。”

张子辰道:“当然是没收,别看我们在北京了一笔财,但这钱要用在关建的地方,我们需要完成工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我们现在的贮备资金,用来展工业化还差得很远,因此这个时代的中国要想展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实行土地公有制,把基层政权建立在乡村,消灭地主阶级这个中间阶层,代替地主管理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直接向农民收集经济剩余。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而且我们然后实际上拿到的税收总额还要比清廷高的多,然后利用工农业剪刀差和人口优势来展工业,最终完成工业化。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办法。”

教育部的部长贾文波道:“这样强行没收地主的土地,不就成了国家暴力行为了吗?这是非常危险的苗头啊。其他人会怎么看待我们,而我们还怎么取信于民呢?”

顾瑞鹏也道:“我并不反对实行土地公有制,但不主张釆用强硬手段来沒收地主的土地,这也有违法律,还有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最好还是采用赎卖的方式。”

张子辰道:“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虽然不懂法律,但有一点是明白的,任何法律都不可能是绝对公立,而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如果要讲究合法性,那么现在中国的合法政府是清廷,我们干嘛还要推翻清廷,不如跪在地上欢呼皇上万岁算了。”

监察部部长丁兴华也道:“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不是要改良,而是进行一场革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风花雪月,不是激情浪漫,而是铁血的暴力,中今古外,有那一场革命不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的。所以想要建成一个强大的国家,而又不想使用激烈的手段,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二六九章 根据地(十一)第四七六章 外交争斗(五)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访问(三)第二七一章 根据地(十三)第三四五章 欧洲危机(二)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战第十六章 权力下放与权益保障(三)第六十三章 英日同盟(三)第七十四章 进攻赤峰(中)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长崎事件(五)第十章 五年规划(一)第五十九章 歼灭(四)第三五七章 大战之前(四)第一八七章 德国海军战略(五)第三三四章 海归(五)第六七六章 大获全胜(七)第五十八章 远东战争结束(上)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一二三章 学校(二)第四十二章 出击第三三七章 工业成就(三)第五五五章 土地改革(十)第四五一章 外交斡旋(八)第三八四章 对马海战(十)第五七五章 力排众议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区(五)第二九六章 革命者(一)第三七三章 余波未平(十)第六六二章 台湾海峡之战(三)第一四零章 上海新区(四)第十二章 军舰出击第二零八章 奇袭库伦(二)第五七五章 谈判(三)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战第七十四章 进攻赤峰(中)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二一一章 奇袭威海卫(五)第二零四章 正面进攻(中)第五六六章 预备会议(一)第五二三章 谈判(一)第三一五章 军队扩编计划(三)第六一零章 朝见风波(二)第四四九章 辽阳之战(十一)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二六四章 根据地(六)第一一八章 农村调查(四)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争(中)第一七七章 德国之行(九)第五零三章 调查(下)第六零二章 应对计划(下)第五一五章 穆棱河之战(十一)第五三一章 第二次鸭绿江之战(二)第十六章 日舰逃跑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五六一章 美国(四)第一零五章 布局海外(下)第二一零章 奇袭威海卫(四)第二三六章 考察队第四九三章 联盟终结(上)第一零八章 流言蜚语(中)第一八五章 德国海军战略(三)第七十八章 军事发烧友(上)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三十二章 市长上任(四)第五四六章 镇南浦登陆(六)第二三一章 访日舰队(二)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议(下)第七十一章 海军顾问(下)第六百章 联合远东远征军(下)第三零二章 制定计划第一九一章 访问英法(二)第二三八章 遇袭(下)第三五七章 徳国特使(五)第四六六章 武昌之行(七)第三十九章 造舰计划(三)第十三章 接管济南(六)第四二一章 停战期(二)第五五八章 美国(一)第四十一章 叙旧(下)第五二二章 反围剿(二)第七一六章 上海谈判(三)第六二八章 登陆日本(十)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纲(下)第一三三章 海军假期(四)第二五四章 圈套(二)第四三五章 战争再启(六)第九十三章 安置营(九)第三四六章 财政工作报告(三)第三一四章 锦州(二)第三一三章 锦州(一)第一八八章 护侨行动(十)第四三一章 战争再启(二)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战(三)第一零九章 流言蜚语(下)第二百章 英国干涉(二)第三七七章 上海(五)第六一三章 满洲里战役(六)第五二八章 谈判(六)第三十九章 谈判(下)第一八四章 护侨行动(六)
第二六九章 根据地(十一)第四七六章 外交争斗(五)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访问(三)第二七一章 根据地(十三)第三四五章 欧洲危机(二)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战第十六章 权力下放与权益保障(三)第六十三章 英日同盟(三)第七十四章 进攻赤峰(中)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长崎事件(五)第十章 五年规划(一)第五十九章 歼灭(四)第三五七章 大战之前(四)第一八七章 德国海军战略(五)第三三四章 海归(五)第六七六章 大获全胜(七)第五十八章 远东战争结束(上)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一二三章 学校(二)第四十二章 出击第三三七章 工业成就(三)第五五五章 土地改革(十)第四五一章 外交斡旋(八)第三八四章 对马海战(十)第五七五章 力排众议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区(五)第二九六章 革命者(一)第三七三章 余波未平(十)第六六二章 台湾海峡之战(三)第一四零章 上海新区(四)第十二章 军舰出击第二零八章 奇袭库伦(二)第五七五章 谈判(三)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战第七十四章 进攻赤峰(中)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二一一章 奇袭威海卫(五)第二零四章 正面进攻(中)第五六六章 预备会议(一)第五二三章 谈判(一)第三一五章 军队扩编计划(三)第六一零章 朝见风波(二)第四四九章 辽阳之战(十一)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二六四章 根据地(六)第一一八章 农村调查(四)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争(中)第一七七章 德国之行(九)第五零三章 调查(下)第六零二章 应对计划(下)第五一五章 穆棱河之战(十一)第五三一章 第二次鸭绿江之战(二)第十六章 日舰逃跑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五六一章 美国(四)第一零五章 布局海外(下)第二一零章 奇袭威海卫(四)第二三六章 考察队第四九三章 联盟终结(上)第一零八章 流言蜚语(中)第一八五章 德国海军战略(三)第七十八章 军事发烧友(上)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三十二章 市长上任(四)第五四六章 镇南浦登陆(六)第二三一章 访日舰队(二)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议(下)第七十一章 海军顾问(下)第六百章 联合远东远征军(下)第三零二章 制定计划第一九一章 访问英法(二)第二三八章 遇袭(下)第三五七章 徳国特使(五)第四六六章 武昌之行(七)第三十九章 造舰计划(三)第十三章 接管济南(六)第四二一章 停战期(二)第五五八章 美国(一)第四十一章 叙旧(下)第五二二章 反围剿(二)第七一六章 上海谈判(三)第六二八章 登陆日本(十)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纲(下)第一三三章 海军假期(四)第二五四章 圈套(二)第四三五章 战争再启(六)第九十三章 安置营(九)第三四六章 财政工作报告(三)第三一四章 锦州(二)第三一三章 锦州(一)第一八八章 护侨行动(十)第四三一章 战争再启(二)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战(三)第一零九章 流言蜚语(下)第二百章 英国干涉(二)第三七七章 上海(五)第六一三章 满洲里战役(六)第五二八章 谈判(六)第三十九章 谈判(下)第一八四章 护侨行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