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海军假期(三)

超市在这个时代能够迅速被市场接受,除了能提供大量的商品之外,也是完开放的

自选式经营模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顾客可以完全自主选购所需要的商品,并且明码标价,然后统一到柜台上去结帐。不过初次接触这种经营模式的本土人却容易陷入大量的商品中,难以做出选择来。赵平在超市里转了足有一个多小时,就被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看得花了眼,不知道该买些什么适合。

最终赵平给赵维忠买了一全套现在青岛最流行的干部制服,其实这个制服式就是旧时空里的中山服基础,进行小幅修改,是行政人员的标准制式服装,有几个穿越者合资成立了一家服装厂,将这个样式的服装推向市场,很快就广受市场的欢迎,成为青岛最流行的男式服装,因为华东市场的行政人员都被称为干部,因此民间将这种样式的服装称为“干部服”。另外还买了一条纸卷烟,这当然也是由海外华人带动的流行用品。

而给赵维忠的女儿赵水兰买了一匹绸缎和一套笔墨用品,因为他知道现在赵水兰在天津希望学校里担任教师,因此笔墨用品正适合她用。

这样赵维忠父女的礼物总算是买齐了,赵平又买了一些简单物品,这是准备送给赵维忠家里的下人,而最后赵平踌躇了半天,终于又买了一对纯银的手镯,准备送给赵水兰的贴身待女秋晴的。其实这是赵平心里埋藏的一个秘密,虽然赵平对何新说自己独身一人,无牵无挂,并不急于成家,但实际上赵平心里早就有了目标,就是秋晴。

不过虽然同是下人,但赵平只是赵维忠的一个亲随,而秋晴却是赵水兰的贴身待女,地位也是有高有低的,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赵水兰出嫁的时候,秋晴很有可能就是陪嫁的丫鬟,将来多半就是给赵水兰未来的丈夫当个小妾。自己能够娶到秋晴的机会并不大,因此赵平有时候还为此懊恼不己。

但现在自己的身份不同了,是人民军的少尉,对应清廷的军制就是把总,这可是正七品的官阶,当然清廷的官制是以文官为尊,因此武将的品级往往要比文官底一品,但对赵維忠这样没有功名的人,还是足够了。正是与何新的一席话,勾起赵平的心思,觉得如果现在自己去向赵维忠讨要秋晴,大半还是可以成的。于是才专门给秋晴买了礼物。而想到这里,赵平又给赵维忠买了两株人参。

最后一算帐,这些礼物足花去了赵平22.28元钱,用去了积蓄的1/3强,也让赵平颇有些肉痛,不过想到难得回去一趟,多花些钱也是应该的,而且自己在军营里用不了什么钱,何况自己还有大事要办。

买到了礼物以后,赵平又找了家饭馆吃了饭,这才返回码头,取回了自己的行李,登上了回天津的轮船。

第二天清晨6时多的时候,轮船到达大沽口,这时天色才刚刚有些微亮。下船的以后赵平才发现,原来在大沽口下船的人还真不少,而且在候船室里还有很多人正在等着下一班出发的轮船,心里也不禁有些感叹,原来的天津虽然也算是繁华热闹,但那有这么多人来往出港。

赵平随着下船的乘客走出了码头,只见在码头前是一个很大的广场,正中树立着个高大的石碑,四个方向都持挂着一面巨大的时钟,这时路灯都还亮着,因此也可以看得十分清楚。在广场的两侧都开了不少商铺,这时都己开门营业,而且人群进出不绝;左右的道路边上搭着一排长蓬,写着“乘车点”三个大字,下面还分别写着畜力车、人力车、货车等字样,在蓬里按顺序、种类停着不少马车、驴车、人力车,有不少乘客正在那里依次排队上车。

这时只见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走到赵平身边来,道:“军爷,您要坐车吗?就坐小人的车吧,又便宜又舒......”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只听身后有人己大叫道:“不许在广场上拉客,到乘车点去等着。”

赵平回头看时,原来是一个身穿保安制服,带着藤条帽的年轻人,匆匆的跑了过来,对那年轻人道:“马六,原来又是你在广场上拉客,上个月罚了你2元多钱,怎么还是累教不改,这个月还想挨罚吗?”说着,从口装里掏出一个小本孑,在上面记录着什么?

马六赶忙陪着笑脸道:“小哥,小哥,我下次再不敢了,下次再不敢了,这次就别罚我了。”

保安道:“那可不行,港口有港口的秩序规则,要载客必须到乘车点去排队等着,教过你多少次了,怎么就是记不住呢。要是人人都像你这样,在广场上乱拉客人,不是就乱套了吗?”说着从本子上撕下一张纸,交给马六,道:“今天下午去交罚款,还有你上个月的违规己经超过了10次,这个月要再超过3次,你的运营执照就要被吊消了。”

马六吓了一跳,禁不住把抱怨道:“还要吊消我的执照,这也太严了吧,在我前面还排着十几辆车啊,要等多久才能轮到我啊,还不如让我到广场来拉一个快啊,定这破规则干嘛,真是给自己找麻烦,我看应该改一改才对。”

这时赵平道:“这位师傅,您这话就说得不对了,码头制定这些规则是为了给我们大家带来方便的,并不是故意要为难你们,您觉得到广场拉客人快,那是因为其他的车师傅都在尊守规则排队,如果人人都到广场来拉客人,大家互相争抢,完全没有规则,那还快得起来吗?我看您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守规则。”

保安连连点头,道:“听到没有,还是人民军的首长思想觉悟高,说得多有道理。赶紧排队去,以后不再挨罚了,执照也就不会被吊消了。”

马六也没有话说了,只好接过了罚单,去乘车点去排队。那保安又对赵平道:“长官,谢谢您,还是您懂的道理多啊。”

赵平心里也颇为满意,因为在部队里他接受的教育就是即使是,出了军营仍然要保持军队的作风,并且尽力的在社会上维护人民军的形像,刚才自己表现的该是算不算的,于是笑了一笑,道:“这些是我应该做的,这些人也是为讨生活不容易,对他们要多点耐心,多讲道理。”

保安连连点头,道:“您说得太对了,刚才您说的那些道理我都记住了,下次一定会耐心的讲说,您这是要去那儿,要我帮忙吗?”

赵平道:“你知道现在有火车去天津新城吗?”

保安看了看挂钟,道:“七点整有一趟,还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您现在赶去还来得及。”然后又告诉赵平火车站的位置。

谢过了保安之后,赵平赶到火车站,果然赶上了七点的火车。等火车到达天津新城的时候,己是早上九点多钟了,而一年未回天津,赵平只觉得天津比自己参军离开的时候更热闹了,多了好几条自己都不认识的路。好在是赵维忠的府宅所在的街道还沒有太大的变化,因此赵平很快就来到了赵维忠的府宅门前,搞打门环。

来开门的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他看着一身军服的赵平,怔了好一会儿才问道:“这位军爷有什么事吗?”

其实赵平早就认出他来,这是赵家现在的管家赵全,原来自己都是叫他全叔的,于是笑道:“全叔,我是赵平啊。”

赵全听了以后,这才认出了赵平,道:“原来是平哥儿,差点都认不出来了,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赵平道:“正好部队里有几天假,所以就回来看看。”

赵全道:“好啊,好啊,老爷这几天还念叨你呢,快进来,快进来,有话进屋说去。”说着,先关好大门,然后帮着赵平拎起藤条箱子,走进了屋子。

赵平一边跟赵全进屋,一边道:“老爷在家里吗?”

赵全道:“不在,一大早就出去了,说是到市政府去开会去了,现在咱们家在这天津城里可有面子了,曹老板、郑老板、梁老板他们对老爷可都要恭恭敬敬的。”

赵平知道,赵全所说的曹老板叫曹剑秋,原来是北洋水师学堂轮机机械专业的学生,由于通晓外语,在租界里充当翻译,并经营一家商行;郑老板叫郑翼之,是太古洋行买办;梁老板叫梁炎卿,是怡和洋行买办,因为他们过去都和洋人的关系不错,因此在天津商界里都是风云人物,是以前的赵维忠仰视的人物,想不到现在己和他们平起平坐了,甚致还要稍胜一筹,这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这时两人己来到堂屋里,赵全招呼赵平坐下,又叫人给沏茶来,赵平坐下之后,又道:“大小姐呢?还在学校里当女先生吗?”

赵全在呵呵笑道:“大小姐现在可了不得了,咱们家的面子,有一半都是大小姐挣的。在政府里有个叫高珺的女干部,虽然是个女的,但官可不小,在天津新城里起码也是排名前五的官员,大小姐现在不光是在学校里当女先生,还给她当文书呢?现在每天都去市政府里当差呢?”

赵平到是听说过高珺的名字,知道她是海外华人的女官员中较为有名的一个,想不到赵水兰竟会给她当文书,当然在海外华人那里,叫秘书,大概是指管理机密文书的意思,中国自古就是官商不分家的,赵维忠没有儿子,但女儿却当了官,也算是不错的结果。

这时茶己沏好,赵全道:“你坐一会,我给你去安排屋子,派人去给老爷送个信,看老爷中午回不回来。”

赵平心里一动,道:“秋...晴在家吗?我给大小姐买了些礼物,正好给秋晴收起来。”

赵全道:“在家,就在大小姐的屋里,我让人去通报一声,你自己去吧。”

第四九五章 袭取海参崴(四)第一九八章 蒙古攻略(一)第九章 村民第一五七章 对日谈判(二)第七章 德国策划结盟第六一二章 满洲里战役(五)第一七九章 军事交流(一)第三五五章 大战之前(二)第四九七章 发展大计(下)第二五零章 美国舰队来访(上)第二零四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十)第二九五章 开荒(三)第四六一章 围歼日军(五)第一零五章 布局海外(下)第三五四章 徳国特使(二)第六二二章 登陆日本(四)第八十七章 造舰竞标(四)第五一八章 突击行动(上)第三七二章 德国的收获(下)第七十章 海军顾问(上)第四五一章 外交斡旋(八)第四九零章 登陆作战(十一)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二三零章 后续影响(五)第六二零章 登陆日本(三)第六百章 联合远东远征军(下)第三五二章 上海警戒(五)第三一九章 海参崴(二)第十四章 接管济南(七)第一五三章 新农村建设(四)第二九五章 开荒(三)第一五五章 新农村建设(六)第五九九章 联合远东远征军(上)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一五七章 天津见闻(二)第六八五章 结束战争(六)第二五五章 工作组(三)第三九九章 谈判(七)第四零五章 旅顺攻略(二)第二七零章 根据地(十二)第三三零章 海归(一)第七章 移交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三九一章 对马海战(十七)第五十八章 远东战争结束(上)第五十七章 海军陆战队归来(八)第六一七章 满洲里战役(十)第四二六章 停战期(七)第一五一章 新农村建设(二)第五八六章 农场巡视(上)第一二九章 分矿计划(下)第一一七章 农村调查(三)第三六九章 余波未平(六)第一一九章 农村调查(五)第一六八章 决议第三七三章 余波未平(十)第三三三章 海归(四)第四一七章 北京攻略(十三)第六九一章 再度出击(二)第一四七章 徳国之行(四)第二五四章 工作组(二)第四六一章 围歼日军(五)第三一二章 备战(六)第八章 接管济南(一)第四五五章 山海关(一)第一七五章 德国之行(七)第一七七章 南洋巨富(四)第四三零章 进攻北京(九)第四五二章 新闻发布(一)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五五六章 土地改革(十一)第五十五章 海军陆战队归来(六)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一二一章 晚餐(下)第三十九章 造舰计划(三)第六七五章 大获全胜(六)第二四零章 王家寨(二)第二八二章 立项之争第八十六章 安置营(二)第二零三章 正面进攻(上)第三四二章 军事计划(上)第十七章 追击日舰第二五二章 八国联军分裂(下)第六三三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六)第六八一章 结束战争(二)第六一六章 归途第二零二章 英国干涉(四)第十六章 日舰逃跑第五十八章 歼灭(三)第二零三章 正面进攻(上)第三二一章 骑军(五)第四七八章 外交争斗(七)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一四八章 进攻杨村第五零三章 调查(下)第八十八章 安置营(四)第一二七章 绿林大会(下)第四零八章 旅顺攻略(五)第五六九章 进驻县城(二)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
第四九五章 袭取海参崴(四)第一九八章 蒙古攻略(一)第九章 村民第一五七章 对日谈判(二)第七章 德国策划结盟第六一二章 满洲里战役(五)第一七九章 军事交流(一)第三五五章 大战之前(二)第四九七章 发展大计(下)第二五零章 美国舰队来访(上)第二零四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十)第二九五章 开荒(三)第四六一章 围歼日军(五)第一零五章 布局海外(下)第三五四章 徳国特使(二)第六二二章 登陆日本(四)第八十七章 造舰竞标(四)第五一八章 突击行动(上)第三七二章 德国的收获(下)第七十章 海军顾问(上)第四五一章 外交斡旋(八)第四九零章 登陆作战(十一)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二三零章 后续影响(五)第六二零章 登陆日本(三)第六百章 联合远东远征军(下)第三五二章 上海警戒(五)第三一九章 海参崴(二)第十四章 接管济南(七)第一五三章 新农村建设(四)第二九五章 开荒(三)第一五五章 新农村建设(六)第五九九章 联合远东远征军(上)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一五七章 天津见闻(二)第六八五章 结束战争(六)第二五五章 工作组(三)第三九九章 谈判(七)第四零五章 旅顺攻略(二)第二七零章 根据地(十二)第三三零章 海归(一)第七章 移交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三九一章 对马海战(十七)第五十八章 远东战争结束(上)第五十七章 海军陆战队归来(八)第六一七章 满洲里战役(十)第四二六章 停战期(七)第一五一章 新农村建设(二)第五八六章 农场巡视(上)第一二九章 分矿计划(下)第一一七章 农村调查(三)第三六九章 余波未平(六)第一一九章 农村调查(五)第一六八章 决议第三七三章 余波未平(十)第三三三章 海归(四)第四一七章 北京攻略(十三)第六九一章 再度出击(二)第一四七章 徳国之行(四)第二五四章 工作组(二)第四六一章 围歼日军(五)第三一二章 备战(六)第八章 接管济南(一)第四五五章 山海关(一)第一七五章 德国之行(七)第一七七章 南洋巨富(四)第四三零章 进攻北京(九)第四五二章 新闻发布(一)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五五六章 土地改革(十一)第五十五章 海军陆战队归来(六)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一二一章 晚餐(下)第三十九章 造舰计划(三)第六七五章 大获全胜(六)第二四零章 王家寨(二)第二八二章 立项之争第八十六章 安置营(二)第二零三章 正面进攻(上)第三四二章 军事计划(上)第十七章 追击日舰第二五二章 八国联军分裂(下)第六三三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六)第六八一章 结束战争(二)第六一六章 归途第二零二章 英国干涉(四)第十六章 日舰逃跑第五十八章 歼灭(三)第二零三章 正面进攻(上)第三二一章 骑军(五)第四七八章 外交争斗(七)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一四八章 进攻杨村第五零三章 调查(下)第八十八章 安置营(四)第一二七章 绿林大会(下)第四零八章 旅顺攻略(五)第五六九章 进驻县城(二)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