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八章 外交争斗(七)

相比于德国的务实态度,美国向华东政府提出派遣军事观察团的要求,则更务虚一些,但其想法和目地也更为复杂。

美国当然是不希望看到华东政府借这场战争而崛起,不过对英法二国一味压逼华东政府的做法也非常不满,因为过去几年的情况证明,华东政府不是清廷,让它屈从于外部压力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除非是英法二国能够直接出兵,彻底在战场上打败华东政府,因此这种施压的结果只能逼华东政府扩大战争的规模,甚致是让局势失摆。美国政府认为,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英法二国的身上,自己也必须有所做为才行。

现在美国的军事力量并不强大,当然现在的美国也没有看谁不顺眼就打谁的习惯,因此就直接排除了军事干涉或军事施压的选项。其实美国和华东政府的关系一直保持得不错的,但双方的关系主要是在经济领域。尽管现在华东政府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德国,其次才是美国。但华东政府和德国的经济关系有很大一部份是由政府主导,而纯商业性的贸易关糸,美国要远大于德国。不过在军事、政治上美国和华东政府的关系基本为零。

但现在美国正处由大转强的阶段,尽管国内的孤立主义思想仍然很大,但有远见的政治家则希望美国更多的参与国际政治,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东亚地区有美国重大的经济利益,虽然有诸多的势力交织,但欧洲诸国却鞭长莫及,因此也成为美国登上国际舞台的一个重要支点。

近10余年来,美国一直都在参与亚洲的事务,从1894年怂慂日本挑起甲午战争,1898年挑起美西战争,夺取菲律宾为亚洲的立足点,1900年加入八国联国侵华战争,再到1904年全力支持日本发动日俄战争,美国实际己一步一步加强了对东亚洲地区的干涉。

而华东政府是东亚地区新崛起的一个政治势力,美国自然不满足只和华东政府保持经济关系,而希望能和华东政府发展军事、政治关系,这样也有利于美国对东亚地区的干涉。因此美国对华东政府参战的态度十分微妙,并不像英法那样强烈反对,从一定程度上说还有一定的支持,其实就是希望华东政府参战,把水搅得更浑,好趁机浑水摸鱼。在华东政府参战之前,美国允许华东政府在美国发行了价值1500万英磅的债券,这既是支持华东政府参战,同时也为和华东政府发展军事、政治关系创造了条件。就凭这个关系,美国也有资格提出派遣军事观察团的要求。

不过美国要求派遣军事观察团的目地首先是试探华东政府的态度。如果华东政府签美国的要求,则表明华东政府也愿意和美国发展军事、政治关系,这样当然是正中了美国的下怀,让美国可以较深入的介入到辽东的战争中,并且在战争进行必要的阶段,美国可以凭借着和三方都有较好的关系而出面调停,促成三方进行和平谈判。这样不仅可以为美国争取利益,还能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

同时美国也考虑到目前辽东的战局是以华东政府的优势最大,将来华东政府就算不能全占辽东,但也有一席之地,因此美国从现在开始,也有必要和华东政府建立较好的政治关系,这不仅有利于美国对东亚地区的干涉,也有利于美国扩大在东亚的经济利益,毕竞美国是以商业立国的国家,一切政治行动归根到底是为美国能够获取更大更多的经济利益。

原来美国一直都希望能在中国的辽东地区进行商业开发,因为辽东地区有丰富的资源,潜力巨大,只是俄国从1898年强租旅顺之后,就将辽东地区视为自己的禁脔,不允许他人染指。而华东政府的态度要比俄国开放得多,在山东就和美国有许多合作的项目,并且大力的邀请美国资本进入,虽然有较严格的条件限制,但也提供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现在所有强国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压力,美国由于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因此压力小些,但也不能不早作准备,何况一块新市场,你不去占领,别人可就要去占领了。

现在华东政府击败俄国,无论是将来独占辽东,还是部份占据辽东,都能为美国资本进入辽东地区赢得了机会,如果美国能够在辽东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开发,对美国消化产能,扩大经济都将会大有益处的。因此美国提出向华东政府派遣军事观察团,是有着极为复杂的背景。

接到了德、美两国的申请后,华东政府的高层也觉得有些意外,徳国到也罢了,由其是没想到美国会提出派遣军事观察团的要求。不过在行政会议上进行认真协商之后,众人都认为这对华东政府并没有什么坏处。因为军事观察团到来,也是要受华东政府的管治,不会让他们肆意胡来,而且还可以借军事观察团的到来,向英法日俄等国施压,因为按照惯例,只有关系好的国家才会互派军事观察团的。

虽然德、美两国都会极力的澄清,派遣军事观察团不表示支持华东政府,但英法日俄等国恐怕都是不会轻易相信。而且以后的行为多少都会有一些顾忌,当然华东政府也会充份利用这一事件,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另外借军事观察团的到来,和美国发展军事、政治关系对华东政府来说也是好事,毕竟华东政府十分清楚,虽然现在美国大而不强,但潜力巨大要远超过欧洲国家,而且现在美国和欧洲国家也不是铁板一块,因此华东政府和美国还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华东政府的最终目地是要推翻清廷,自己当家做主,但新国家是需要其他国家承认的,虽然说只要自身的实力达到也就足够了,毕竟淸廷都完了,其他国家也只能承认,但如果国家之间的关系好,当然是会尽早承认的。基于这些理由,华东政府其实也是完全有必要和美国发展政治、军事关系的。

于是两天以后,华东政府也向德、美两国进行了回复,表示欢迎两国派遣军事观察团来到华东政府,并会立刻安排人员,和两国领事馆就观察团的人员,安排、规则等事项进行协商。同时华东政府也向两国提出,希望在两国各增加发行价值1500英磅的债劵,并且以出售债券的收入,直接从两国购买物资。

其实现在华东政府还并不缺钱,毕竟参战的时间不长,上次在德、美两国发行的共计价值3000万英磅的债券收入现在还没有用完,而且华东政府又已在上海发行债券,首期计划发行1000万两白银,现在销售也十分火爆,因此目前华东政府的财政状况还十分良好,并不急需资金。不过这场战争在短时间内结束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日俄两国已经打了近1年半的时间,华东政府估计自己参战之后,至少也要打一年,也许更多,因此华东政府是做好了提长期战争的准备,资金的准备自然是必须要未雨筹谋。

而且筹集资金的目地当然是为了购买物资,因此与其积累资金,到不如直接积累物资。华东政府计划向德国购买一批火炮,炮弹、步枪,装甲钢板,舰用钢材,蒸汽机、锅炉及零配件、材料等,一方面是用来补充目前华东政府的军工产能不足;另一方面华东政府在对马海战中俘虏了大量的军舰,而维修军舰的零配件大倍份都还不能自行生产,需要从德国进口。其实在开战之前,华东政府向德国购买了一批军舰用的零配件及材料,只是没想到在对马海战中俘虏的军舰太多,加上从旅顺港里打捞上来的几条军舰,共计有近30艘,前期购买的零配件及材料根本就不够用,只能再向德囩增加购买。

而向美国购买的物资则是药物、布匹、普通钢铁、木材及生产机器等等,这些要么是战争需要的物资,要么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必妄物资。尽管目前华东政府还不缺这些物资,但有备无患,多储备一些总是没有错的,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有钱买不到东西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

华东政府的回复发出之后,德、美两国的领事也都不敢怠慢,立刻将华东政府的要求发回国内,让国内做决定。其实华东政府提出的这些要求并不过份,而且对德、美两国都是相当有利的,不仅是购买华东政府的债券是有利可图的,还能销售本国产品,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只不过在这个关建的时刻,这样做无疑是有支持华东政府的嫌疑,尽管德、美两国都无需看英法的脸色行事,但也没有必要过于得罪英法,因此也需要慎重的考虑谋划,衡量得失成败,才能答复华东政府。

随电报不断的在各国之间来往穿棱,各方在外交方面的争斗也日益的激烈,在台面以下,各方都在施展浑身解术、合纵连横,威逼利诱,为自己争取利益。

第四三三章 进攻北京(十二)第二五三章 工作组第一三二章 海军假期(三)第二二八章 近乡情怯第五五三章 土地改革(八)第六四零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十二)第七十五章 来访者(三)第四七五章 山海关之战(四)第一七三章 投资考察(四)第四一五章 北京攻略(十一)第二六九章 进城(五)第十二章 接管济南(五)第四六零章 武昌之行(一)第六四九章 撤侨(一)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四九一章 归附(上)第十一章 遭遇日舰第二五零章 鉴定图纸(下)第二零一章 蒙古攻略(四)第三一九章 骑军(三)第七百章 求和(七)第一六九章 德国之行(一)第三二六章 海参崴(九)第四十八章 登陆作战(下)第四九七章 袭取海参崴(六)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区(五)第二七五章 战争开始(四)第八章 俄国求和(上)第一一四章 失踪(下)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八十八章 天津战役(一)第四一一章 旅顺攻略(八)第四六三章 围歼日军(七)第三四二章 军事计划(上)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一七二章 德国之行(四)第一八三章 德国海军战略(一)第二章 制度(一)第十八章 海军编制(二)第四四五章 辽阳之战(七)第三二四章 李鸿章来访(一)第六八一章 结束战争(二)第二二一章 青岛战役(五)作者发言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七二九章 决策(三)第六九五章 求和(二)第五三八章 联合军演(三)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一九一 访问天津(三)第三零七章 反制行动(五)第三九七章 全面开战(六)第二零八章 奇袭库伦(二)第六十章 远东战争结束(下)第六七八章 大获全胜(九)第一七九章 护侨行动(一)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赛(七)第五一七章 穆棱河之战(十三)第三一二章 结局第一九五章 巴达维亚(三)第三九七章 全面开战(六)第八十八章 安置营(四)第一零六章 电报(下)第十章 接管济南(三)第四九一章 归附(上)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争(中)第四一七章 辽河之战(三)第三三六章 工业成就(二)第三八五章 对马海战(十一)第四一四章 旅顺攻略(十一)第三六七章 军营釆访(下)第五一三章 清廷招抚(十)第三一八章 海参崴(一)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战(下)第四五五章 山海关(一)第七一六章 上海谈判(三)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二六四章 根据地(六)第三二六章 李鸿章来访(三)第四九二章 袭取海参崴(一)第五十二章 上海新区(五)第七一八章 上海谈判(五)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第二五四章 圈套(二)第一四一章 震动(下)第三六五章 媒体(三)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战(二)第七十二章 义和团第一八六 商务招标(四)第八十七章 安置营(三)第三八七章 新闻发布会(一)第五十九章 远东战争结束(中)第五一六章 试演(下)第一九二 访问天津(四)第三七四章 对马海战(一)第七二七章 决策(一)第六五四章 远东远征军(一)
第四三三章 进攻北京(十二)第二五三章 工作组第一三二章 海军假期(三)第二二八章 近乡情怯第五五三章 土地改革(八)第六四零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十二)第七十五章 来访者(三)第四七五章 山海关之战(四)第一七三章 投资考察(四)第四一五章 北京攻略(十一)第二六九章 进城(五)第十二章 接管济南(五)第四六零章 武昌之行(一)第六四九章 撤侨(一)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四九一章 归附(上)第十一章 遭遇日舰第二五零章 鉴定图纸(下)第二零一章 蒙古攻略(四)第三一九章 骑军(三)第七百章 求和(七)第一六九章 德国之行(一)第三二六章 海参崴(九)第四十八章 登陆作战(下)第四九七章 袭取海参崴(六)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区(五)第二七五章 战争开始(四)第八章 俄国求和(上)第一一四章 失踪(下)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八十八章 天津战役(一)第四一一章 旅顺攻略(八)第四六三章 围歼日军(七)第三四二章 军事计划(上)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一七二章 德国之行(四)第一八三章 德国海军战略(一)第二章 制度(一)第十八章 海军编制(二)第四四五章 辽阳之战(七)第三二四章 李鸿章来访(一)第六八一章 结束战争(二)第二二一章 青岛战役(五)作者发言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七二九章 决策(三)第六九五章 求和(二)第五三八章 联合军演(三)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一九一 访问天津(三)第三零七章 反制行动(五)第三九七章 全面开战(六)第二零八章 奇袭库伦(二)第六十章 远东战争结束(下)第六七八章 大获全胜(九)第一七九章 护侨行动(一)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赛(七)第五一七章 穆棱河之战(十三)第三一二章 结局第一九五章 巴达维亚(三)第三九七章 全面开战(六)第八十八章 安置营(四)第一零六章 电报(下)第十章 接管济南(三)第四九一章 归附(上)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争(中)第四一七章 辽河之战(三)第三三六章 工业成就(二)第三八五章 对马海战(十一)第四一四章 旅顺攻略(十一)第三六七章 军营釆访(下)第五一三章 清廷招抚(十)第三一八章 海参崴(一)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战(下)第四五五章 山海关(一)第七一六章 上海谈判(三)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二六四章 根据地(六)第三二六章 李鸿章来访(三)第四九二章 袭取海参崴(一)第五十二章 上海新区(五)第七一八章 上海谈判(五)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第二五四章 圈套(二)第一四一章 震动(下)第三六五章 媒体(三)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战(二)第七十二章 义和团第一八六 商务招标(四)第八十七章 安置营(三)第三八七章 新闻发布会(一)第五十九章 远东战争结束(中)第五一六章 试演(下)第一九二 访问天津(四)第三七四章 对马海战(一)第七二七章 决策(一)第六五四章 远东远征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