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太优秀也是错

帝国的问题其实并不在德国,既然帝国已经决定使用核武器,德国就根本不是问题,这是宋彪皇帝在近期并没有过多关注德国和欧洲问题的原因,他考虑更多的还是如何更为长久稳定的维持帝国在亚洲的领导权。

中东国家是靠不住的。

帝国只有牢牢控制住南亚才能真正避开各种危机,真正的长久控制住亚盟的领导权,进而强有力的维持帝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导地位。

一个大国必须要有一堆小国愿意围着你转,一个世界霸主则更要如此,新成立的朝鲜民国就恰好是这样的国家之一,不过此次宋彪皇帝前往朝鲜访问的真正最为重要的目标是同日本工人革命党的领导人野坂参三会面。

如果不出意外,帝国会正式在今年内推动日共上台,彻底放弃现有的这个由日本右翼民主人士组织的临时政府,此前的各种谈判也早已停止,帝国在日本的政策正将迎来一次离奇的转折,而帝国中央军情部同日本革命党也达成了一致的密约。

日本苏维埃革命党将会全盘接受帝国的停战条约,废除天皇制,承认日本此前所犯的一切军国主义侵略罪,他们也将在帝国中央军情部的支持下重新武装起来,以消灭日本国内一切极右翼势力为己任。

同时,帝国承诺认可日本的社会主义革命。

帝国当然会一直支持下去,为此还专门从战俘营里为日本挑选了四百多名涉及到政治、情报、军事、治安各个方面的前苏联专家。这些坚定的苏维埃革命党们将在日本找到最后的革命同志。

前苏联的专家们正在积极帮助日本制定新的《国民宪法》,这个伟大的新宪法会有效保证日本革命党的专政地位。建立他们自己的契卡和国民革命监察委员会。

……

同日本一样,朝鲜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国家。

wWW●TTKΛN●¢ ○

这是一个潜力无穷的盟国,以愿意干脏活而著称,在日本,驻日朝鲜国防军派遣了25个步兵师,总员45万,为东北国防军承担了超过一半的镇压暴乱的工作,在朝鲜国内。他们也建立了六十多个战俘营监押日本战俘和暴乱分子,为中国解决了三百多万日本战俘的收押和监管问题。

朝鲜现在有几个特别重要的城市代表着华商最为云集的区域,分别是南浦、丹东和仁川,这是华人最为集中的地区,在朝鲜的华人大约有140万,南浦就占了一半。

在中国过去三十年的控制下,南浦也一直是朝鲜真正的经济之都。第三次中日战争爆发之前,汉城、仁川、釜山的经济水平也勉强能和南浦抗衡,但在此战结束后,朝鲜所剩下的唯一大城市也就剩下南浦和平壤了。

现在的南浦不仅是朝鲜最好的工业城市,也是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和国际港口,当然。这里也是华商资本控制朝鲜的平台。

和控制其他南亚国家一样,帝国首先迫使朝鲜民国承认双重国籍的合法性,使得华商在朝鲜拥有合法的国民身份,再在此基础上大规模投资朝鲜的金融、矿产、工业和商贸产业,如果要评选朝鲜最富有的一百人名单。毫无疑问,这一百人都是华人。

这就是朝鲜的问题。但在目前,这还不能算是朝鲜的问题,即便是,他们也不能说出来。

宋彪皇帝和新的野坂总书记约在平壤会面,但他并没有急于前往平壤,乘坐专机抵达南浦后,宋皇帝会在南浦停留一天,晚上接见了朝鲜信贷银行的总董郑大方等在朝鲜特别显赫的几位大华商。

说起郑大方,很多人都会想到山东著名的商号同泰和,郑家很早就开始在朝鲜和日本经营生意,神武元年之后,郑家就将同泰和商号的主要营生都转移到南浦,早期是经营纺织、五金、杂货,后来才开办了南浦房地产公司和泰和银号,这是朝鲜信贷银行的前身。

郑大方继承了家业之后,逐步将泰和银号扩大为朝鲜信贷银行,还在南浦经办纺织厂、港口和船厂,在朝鲜的华商中并不算是最有钱的,但他很早就开始资助朝鲜自由党,同现朝鲜政府内部的很多要员都有特殊的交情,如今也是朝鲜华商会的会长。

日本财团在朝鲜南部的势力已经彻底崩溃,所有日本资产都被朝鲜政府没收拍卖,大体也都落入华商手中,现在看朝鲜的经济基本就是四大财团在主持,远东、江南两大财团占据主体,基本控制了朝鲜的主要经济命脉,此后就是纺织大王郑大方和煤炭大王李甘霖。

其实,郑李二人的生意经都是很灵活的,在煤炭、铁矿石、铜矿、纺织、港口、地产都有大规模的投资,两人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其他的华商和他们也差不多,只要赚钱的买卖都会做一手。

这似乎是所有华商都会有的特点。

当然在朝鲜这个市场上,真正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绝对不是纺织大王、煤炭大王,也不是其他的地产大王、船王、五金大王,而是远东和江南两大财团,它们才是朝鲜经济背后的绝对控制者,也是南浦特区郡的实际控制者。

以华资在朝鲜的布局,朝鲜未来不管怎么折腾,只要它在军事上不敢同帝国对峙,它的未来就不会比泰国、印尼好到哪里去,总都还是在华资的控制之中。

至于日本,帝国本意是想利用战争打掉日本所有财团,将日本经济也控制在帝国手中,现在则是索性放弃了,机械设备全部搬光,哪怕本土不要也都做为赔偿白搭给朝鲜,留下一个彻底贫困的日本给日本苏维埃革命党。

日本革命党完全没有同帝国谈判的任何资本。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上台执政,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实施无产阶级革命。而帝国给予他们这个宝贵机会的同时,也将日本西海岸的男女群岛、大隅诸岛、屋久岛、黑岛都做为战争赔偿,割让给帝国,加上硫磺群岛、北海道的割让,帝国已经将海岸线彻底推进到整个日本本土周边地区。

苏维埃政党的特点还是很厉害的,只要能上台,卖起国来比谁都狠。

……

虽然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南浦这个城市还是很繁华。在战争中其实也没有受到太多的威胁,它是朝鲜半岛上华人比例最高的地区,本地接近90%人口是华人,在南方经济被战争摧毁后,南浦经济占整个朝鲜民国GDP的份额也达到了一半的规模。

在这个地方几乎很难看到朝鲜民国的痕迹,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中国的城市,而这样的城市在整个东南亚是非常多的。在这个时期,帝国的国民教育水平是非常高的,华人到了东亚各国后的主要流动方向都是城市,也是东亚各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推进者。

在接见了朝鲜民国的多位华商领袖后,宋皇帝晚上就在南浦住下来,次日上午才乘坐火车前往平壤接见野坂参三。

日本国内现在有两个左翼组织。一个是日本工人革命党,另一个是日本社会党,前者是极左,后者是左翼民主党派,也就是所谓的布什维克和孟什维克。

因为这两个组织的实力都还是比较弱。加起来才有六百多人,帝国中央军情部就资助他们合并成日本社会主义革命联盟党。也就是“日本社盟党”,而党的总书记就由极左派的野坂参三担任,野坂参三在日本极左派中又属于相对较为温和的领导人,这也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选,这个人的政策和政治主见较为温和,但他的手段还是够厉害的。

中央军情部选了十几个人选后,最终就选定了他,并且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日本社盟党已经从最初的六百余人扩大到了三万名党员的规模,他们这些人组织的日本武装革命队在镇压右翼和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事情上,手段比帝国东北国防军还要狠很多,甚至连朝鲜驻军都不如他们厉害,那真是杀起同胞绝不眨眼。

帝国当然是纵容他们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不仅委派前苏联顾问团提供各种建议和培训,中央军情部也大量参与到日本武装革命队的建设中,提供各种枪械弹药。

有了他们的崛起,帝国就可以安心的准备撤离了,至于帝国驻军撤离之后,日本社盟党要在国内怎么折腾,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他们自己提出一个要求,想要将昭和天皇和日本皇室成员都抓起来,自己举行人民审判,判处极刑,就怕帝国不答应,其实对帝国来说,这简直是他妈的太好了。

日本此前之所以敢于拒绝签署帝国提出的停战条约,正因为他国内是铁板一块,你选米内光政当临时首相,他不同意签署,换一个人,结果还是不签署,他所有的军政阶层和财团寡头都是一条心,很难搞。

帝国即便占领整个日本也没有办法逼迫他们签署停战条约,他们确实是接受无条件投降,承认战败,承认一切战争罪责,军队都解散了,武器也缴了,就是死活不签字。

签字可以,要么保留天皇制度,要么不割让国土。

帝国现在也是被逼无奈,索性放弃了原有控制日本经政界的想法,直接扶持起另外一派左翼革命联盟,让他们自己内部厮杀,你不同意可以,他总是会同意的吧,他一上台不仅会同意所有条件,还会将你们全部杀光。

跟帝国比狠,小日本真是找错了目标。

在乘坐火车前往平壤的途中,宋彪皇帝的心情也是非常复杂的,他今天访问朝鲜就是要拍板这一切的,只要他今天同野坂总书记达成最后的一致意见,帝国就将得到自己想要的所有条件,体面的正式结束这场战争,而留给日本的将是几十年的腥风血雨。

这里面存在着太多的未知数。但正是日本右翼将宋彪皇帝和帝国中央政府逼到了这一步,也是他们活该。

比之南浦的富裕繁华。平壤做为朝鲜民国的首都倒是要平淡很多,没有朝鲜王国遗留的任何气息,即便是这里也大约生活着超过20万的华人。

朝鲜民国政府在火车站为宋彪皇帝准备了非常盛大的欢迎仪式,前来欢迎的人群在铁轨两侧延伸了数公里之长,两侧夹道欢迎,锣鼓齐鸣,热闹极了。

宋皇帝从火车里走出来,看着月台上的朝鲜民国政府的高官和身穿朝鲜民族服饰的大量民众。他心里有种不会说出口的鄙视,他显然是很不喜欢朝鲜人。

朝鲜民国总统李庆勋正是在这种热烈的欢迎声中,激动的大步走到宋皇帝身前,握手的同时半躬身敬礼,恨不得抱着宋皇帝嚎啕大哭的感觉让宋皇帝感到厌恶。

李庆勋曾经是中央军情部培养的一个人,但今天的他已经是朝鲜民国的开国总统,地位崇高。在朝鲜国内也有着极高的声望,他的妻子是前帝国陆军资深上将蒋雁行的女儿,所以此前陆续有多次机会见过宋皇帝,只是每一次的见面都让宋皇帝感觉这个人很虚伪。

宋皇帝能够敏锐的感觉到,在李庆勋热情仰慕和无条件服从的背后,隐藏着一颗近乎自大盲目的自尊心。在增派兵力去日本镇压暴徒之前,李庆勋曾经试图同顾维钧首相讨价还价,想要洽谈收回济州岛,以及重新对长白山边境划界,只是被顾维钧无情的予以拒绝。

这件事的背后实际上已经暴露了李庆勋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在此之前,中央军情部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很有能力。也很适合的傀儡,其实是军情部被他的演技所欺骗了而已。

这不重要,因为李庆勋和朝鲜民国还没有任何实力敢于挑战帝国,而宋皇帝也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不管怎么说,宋皇帝毕竟是李庆勋总统的长辈,面对着对方难以形容的激动之情,宋皇帝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也还是很难得的客套了几句。

表面上,宋皇帝此前就是要到朝鲜首都访问,同野坂总书记的会晤只是穿插在中间安排,在同李庆勋的陪同下抵达朝鲜民国的新总统府后,宋皇帝也还是要和李庆勋总统就中朝之间的一些问题进行一轮简单而客套的交谈,象征性的给予朝鲜民国一些新的援助,算是回报朝鲜驻军在日本的辛勤努力。

新总统府是刚刚建成,因为有华商在背后资助,修建的颇为气派恢弘,在北京生活多年的李庆勋有着极其难以舍弃的北京中央特区情怀,也仿效北京中央特区,在整个平壤中心都划出独立的中央区修建总统府和其他中央政府机构,而将城市的工业区和居民区都迁移到中央区的四周。

可惜是手里没有钱,除了总统府外,中央自由广场和其他的政府建筑都还没有建成,一眼望去就像是个大工地,只是眼下都临时停工,紧急装扮一番就用来迎接华皇陛下的来访。

中央军情部给朝鲜选择的这个开国总统,说实话不可能是什么真正的民主领袖,小人得志,好大喜功也是再所难免。

宋皇帝自然不会将这一切都放在眼里,他也不在乎,如果李庆勋想要做一个忘恩负义之人,他一道电令就能让李庆勋滚出朝鲜半岛。

李庆勋的模仿和抄袭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在总统府里也设立了办公厅和国政厅,还有宣政厅、国宾厅,不管是在装饰,还是布局上都有明显的模仿中央宫的痕迹。

真是滑稽呢。

宋皇帝还以为自己又回到了中央宫,只是主客颠倒了而已。

在国宾厅里受李庆勋总统的邀请坐下来后,宋彪皇帝也是很有意思的环顾一番,想笑,但是没有任何表情,李庆勋则迫不及待的用一口流利的汉语再次问好,表述自己对宋皇帝的仰慕和尊崇之情,以及朝鲜人民对宋皇帝和中华帝国的感激之情等等,又说及中朝千年友谊如青山一般巍巍不朽,绿水长流。

宋皇帝只是沉默的听着。神情严肃,并没有任何附会对方一起客套的意思。以他在国际世界的身份和地位,他也没有必要去附和任何人。

华皇陛下啊。

这个世界的实际控制者。

李庆勋只能不停的讲述着自己对中朝关系的美好看法,如下属臣子一般汇报自己和朝鲜自由党未来建设朝鲜的雄伟计划,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堆,潜台词其实就是想和中国要援助。

要援助哪个国家,援助多少,这一直都是中央内阁和中央军情部负责的工作,宋彪皇帝还很少过问这些事情。李庆勋也有点像是盼望奇迹发生一般,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很是希望能得到宋皇帝的一个正面的回复。

稍等了片刻,宋彪见对方似乎是真要有所答复,就颇有感慨的答道:“朝鲜的发展对帝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朝鲜刚建国的初期给予必要的援助是应该的,但就我这些年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发展还是要基于市场的自由,中央政策研究局这些年也一直在提倡自由市场理论。我记得四十年前,我在东北主政之时提倡扩大东北出口,减少东北进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尽可能的将外资和其他所有自由资本都吸引到东北。做为当时的地方总督和总督府实际上并没有去管太多事情。现在会过头去看那五年时间,反而是东北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也奠定了帝国未来三十五年的强国之路。我今天看到你就想到了四十年前的我,所以,我今天将过去的那些事提起来。想要与你共勉,也希望你能继续坚持自由市场理论。鼓励资本和贸易的自由发展,至于你说要学习我国在一五时期的大工业计划,建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的计划,我认为是不现实的,但如果你说朝鲜想要在某些领域成为强大的国家,我认为倒是现实的,所有的东西都想要抓起来,你可能最后是什么都没有抓起来,如果能集中精力抓某一部分,成效反而会很快。”

他这番话说的不能讲是很真诚,甚至还是没有太多的感情色彩,很无情的反驳了李庆勋试图复制中国成功之路的好大喜功心态,但他说的也很可观很理智。

李庆勋很谦虚的连连点头,颇有一番学习到无上真经般的赞叹道:“陛下高明之至,我能听得这样的话,真是胜读数十年之圣贤书。陛下,以您来看,我们朝鲜可否重点发展机械和汽车产业?”

宋彪问李庆勋道:“为什么不可以呢?制定一个好的计划,用三十年的时间慢慢调整总是能够实现的,但最有效率的事情还是让市场自由选择,开放资本的自由流通是最基础的工作。做为过来的人,我对你和朝鲜自由政府的建议倒是很简单,你看中美两国的发展就大体能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中美首先都是从农业和矿产业的发展起步,你首先要让老百姓吃得饱,鼓励国内外资本的自由投资,减少不必要的进口,通过矿产业这样起步基础低的产业增加出口,积累国家和国民财富,有了这些基础,你才有可能慢慢发展起来。市场是很简单的,有销售才能有生产,如果你建立的工厂却不能卖出订单,那这个工厂就没有任何意义,即使你建一千个工厂,也不可能让朝鲜成为现代工业国家。”

李庆勋连声称是。

虽然不喜欢这个人,宋彪皇帝毕竟是长辈,该可观说的东西呢,他还是要说,而且在这番话之中,宋彪皇帝也驳回了李庆勋想要大口讨要援助的借口。

李庆勋想要抄袭175项工业计划,以此为理由从帝国借款发展朝鲜民族自己的现代工业,帝国怎么可能会同意呢?

帝国肯定是要给朝鲜民国一部分长期的援助计划,搞一搞农业水利建设,加强基础建设和矿产业建设是可以的,想要扶持朝鲜本族人口发展民族工业,那真是连门都没有。

帝国其实面临着很强的反华压力,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一个朝鲜人,看着整个国家的资源和工商业、银行都控制在华人手中,他们享受着繁华而优质的生活,而你只能过着贫穷的生活,你会如何思考这些问题?

你是会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和勤奋,竞争不过别人,还是会觉得华人抢走了本该属于你的一切?

在这个狭隘的世界上,太优秀反而是一种错误。

第59章 圣乔治勋章第100章 特殊的中国首富第99章 旧部第83章 有炮无弹第30章 青木宣纯大佐(下)第142章 奉票风波第9章 武装七步论第63章 谁不想做军阀?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礼物第54章 战争财第138章 一叶之舟第197章 金州船厂第317章 西南,阿萨姆第241章 帝国海军向前冲第52章 勇夺沈旦堡(二)第102章 四个现代化第121章 秋山真之(一)第256章 1958第321章 机械之王第184章 中日战争之总战略第112章 豆子的无敌时代第183章 来吧,真正的战争第203章 这一年,一战之前第29章 青木宣纯大佐(上)第345章 卡萨布兰卡第302章 父子第214章 对决奥匈第97章 东北新军和远东陆军士官学校第110章 奉天巡抚荫昌第227章 尚武、光复、现代第165章 和谈第162章 第四步兵师第169章 非战而屈人之兵第306章 导弹反击(一)第352章 核武第270章 领导亚洲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253章 蜀山剑侠传第184章 中日战争之总战略第14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宫第29章 青木宣纯大佐(上)第346章 中德对峙第223章 自由价更高第190章 将星闪耀之全歼第152章 蒙匪第247章 即将成为名将的新一代第349章 帝国只能是世界第一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礼物第302章 父子第177章 统一,再统一,宋教仁第230章 幸运与不幸第197章 金州船厂第327章 尔等臣民第15章 刘铜炮的阴招第247章 即将成为名将的新一代第94章 辽阳会战(三)第72章 红土崖(一)第58章 蒋家窑战役(二)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144章 抚顺的刺痛第326章 致我们的祖国第170章 神一样的队友第52章 勇夺沈旦堡(二)第316章 釜山之战第51章 勇夺沈旦堡(一)第249章 陈光甫第213章 国家地位是打出来的!第81章 新师团的豪华阵容(一)第61章 宋彪的造反梦第193章 战略第276章 盘古第134章 远东财团(二)第327章 尔等臣民第284章 去殖民化第117章 总揽三省大权第349章 帝国只能是世界第一第252章 201S第257章 集 权的优势第296章 精英云集第93章 辽阳会战(二)第314章 有爱有野心第328章 有钱才是霸主第102章 四个现代化第273章 帝国的腹黑第131章 因为独裁,所以臭味相投第222章 功成身退第51章 勇夺沈旦堡(一)第29章 青木宣纯大佐(上)第25章 又要杀人越货了第101章 恐宋症第339章 台湾,台湾第308章 金道岭的反击战第352章 核武第172章 围攻北京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66章 乔治国王
第59章 圣乔治勋章第100章 特殊的中国首富第99章 旧部第83章 有炮无弹第30章 青木宣纯大佐(下)第142章 奉票风波第9章 武装七步论第63章 谁不想做军阀?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礼物第54章 战争财第138章 一叶之舟第197章 金州船厂第317章 西南,阿萨姆第241章 帝国海军向前冲第52章 勇夺沈旦堡(二)第102章 四个现代化第121章 秋山真之(一)第256章 1958第321章 机械之王第184章 中日战争之总战略第112章 豆子的无敌时代第183章 来吧,真正的战争第203章 这一年,一战之前第29章 青木宣纯大佐(上)第345章 卡萨布兰卡第302章 父子第214章 对决奥匈第97章 东北新军和远东陆军士官学校第110章 奉天巡抚荫昌第227章 尚武、光复、现代第165章 和谈第162章 第四步兵师第169章 非战而屈人之兵第306章 导弹反击(一)第352章 核武第270章 领导亚洲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253章 蜀山剑侠传第184章 中日战争之总战略第14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宫第29章 青木宣纯大佐(上)第346章 中德对峙第223章 自由价更高第190章 将星闪耀之全歼第152章 蒙匪第247章 即将成为名将的新一代第349章 帝国只能是世界第一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礼物第302章 父子第177章 统一,再统一,宋教仁第230章 幸运与不幸第197章 金州船厂第327章 尔等臣民第15章 刘铜炮的阴招第247章 即将成为名将的新一代第94章 辽阳会战(三)第72章 红土崖(一)第58章 蒋家窑战役(二)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144章 抚顺的刺痛第326章 致我们的祖国第170章 神一样的队友第52章 勇夺沈旦堡(二)第316章 釜山之战第51章 勇夺沈旦堡(一)第249章 陈光甫第213章 国家地位是打出来的!第81章 新师团的豪华阵容(一)第61章 宋彪的造反梦第193章 战略第276章 盘古第134章 远东财团(二)第327章 尔等臣民第284章 去殖民化第117章 总揽三省大权第349章 帝国只能是世界第一第252章 201S第257章 集 权的优势第296章 精英云集第93章 辽阳会战(二)第314章 有爱有野心第328章 有钱才是霸主第102章 四个现代化第273章 帝国的腹黑第131章 因为独裁,所以臭味相投第222章 功成身退第51章 勇夺沈旦堡(一)第29章 青木宣纯大佐(上)第25章 又要杀人越货了第101章 恐宋症第339章 台湾,台湾第308章 金道岭的反击战第352章 核武第172章 围攻北京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66章 乔治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