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第407章 言谈妥当薛宝钗

十月初三,只用了八天时间,金陵的消息陆续传到京城。

当前金陵的状态,可以认定为激出了民变,接下来就看朝廷如何应对。

所谓朝廷如何应对,说穿了就是内阁如何应对,在政事上皇帝如今很尊重内阁意见。

又过来两天,来自金陵的消息越多,当情况已变得更复杂时,针对知府贾雨村的弹劾也越多。

大批官员联名上奏,希望将知府贾雨村罢免问罪,以此来平息民愤化解危局。

然而和以往相同,所有奏疏皆如泥牛入海,根本没有激起半分浪花来。

文渊阁,位于皇宫东侧,与干清宫相隔不远,故而被用为内阁值班房。

此刻在文渊阁东厅内,两位内阁大臣正在议事。

面对应天府的局面,两位阁臣意见并不统一。

首辅赵玉山的意思是,让应天府和金陵按察司细致调查案件,将真相公之于众使百姓归家,在此过程中令金陵都司严加戒备。

而次辅陈锦昀对此不以为然,他更倾向于现将涉事官员免职,待朝廷派员调查清楚后发落。

显然陈锦昀没安好心,一旦将贾雨村等人免去职务,那很多事情就说不清了。

对此赵玉山表示坚决反对,而后亲自以首辅之位强压,独自一人票拟了意见。

他如今很受皇帝信任,所以才会做出此等行为,正常来说很少有首辅这样干。

“赵阁老,你这样做……只怕引出更大的麻烦来!”陈锦昀叹息道,仿佛真再为赵玉山担心。

“陈阁老……你的办法也未必是好法子!”

“那就拭目以待吧……我也是为了你好!”

面带微笑,陈锦昀徐徐说道:“伱我身居高位便该有壮士断腕之决心,小小的应天知府若能平息众怒,暂时让他受些委屈也无妨,事态平定后再补偿他就是了!

端起茶杯,赵玉山笑着道:“我只怕一步退,步步退……想必陈阁老也明白,世事犹如风云变幻莫测,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往后的事谁能说得清楚!”

“此言有理,有理!”陈锦昀答了一句。

此刻阁臣仅有他二人,新上任的三辅郑志清报病在家,近些日子的风暴他并未参与。

这位三辅此前乃是户部尚书,其本人对赵玉山的改革谈不上反对,但也绝对没有支持的意思。

郑志清觉得应该改,但现如今时机不太对,得等到内外皆定后着手变革。

但如果按他这思路来,只怕再过五十年都没机会,因为和平稳定本就是相对而言的,绝对的和平基本很难出现。

且说赵玉山的票拟递到司礼监,很自然转呈到了干清宫。

对于此事如何处置,这两天朱咸铭也有思考,只是随着消息传回来的越多,他的想法也在逐渐转变。

如今赵玉山给出意见,虽然和他的看法有些出入,但他还是决定尊重赵玉山的意思。

其实所谓处理方式,到了这个层次很难有对错之分,其中关键的不过是取舍而已。

赵玉山选择力保贾雨村,保的其实是新政的锐气,保的是天下对新政的看法。

贾雨村就是新政的一面旗帜,他若是被弄脏或撕拦乃至于倒下,就会极大增强反对派的气焰。

但力保贾雨村的风险也很大,一旦应天府局面失控,从民变转化为叛乱的话,也极有可能在朝野内外掀起风暴,足以将新政绞杀在萌芽中。

所以此刻,选择尊重赵玉山的意见,朱咸铭也等于是选择了风险。

“必要时,或可拿贾化泄民愤,如此虽对新政不利,却也能避免更大灾难……”朱咸铭暗暗想道。

“只是要把握好时机,等到最后时刻出手拿下!”

到最后时刻才将其拿下,等于是将最大程度利用贾雨村,最后实在不行才抛弃他。

为了朝廷大政,让贾雨村受点儿委屈,在朱咸铭看来很划算。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来了!”

从摇椅上坐其身来,朱咸铭徐徐说道:“嗯……让他进来!”

几息之后,太子朱景源走进了殿内,正好见到老爹在喝茶。

“儿臣叩见父皇!”

“起来吧,何事?”朱咸铭放下茶杯,而后又躺回了摇椅上。

起身之后,朱景源拿出怀中奏本,说道:“这是儿子近来的体悟!”

太子每日翻看旧章奏批答,可不是看了就过去了,每隔一段时间他都得给出体悟,而且是要言之有物的那种。

从朱景源手中接过奏本,朱咸铭简单看过之后放在一旁,而后问道:“近日金陵应天府的事,你可都知道了?”

这件事如今在朝廷影响极大,东宫学士们自然也有议论,所以朱景源不但知道而且对此有思考。

此刻皇帝问起,明显又是一次“随堂测验”,朱景源打起精神答道:“儿臣知道一些!”

“此事你觉得该如何处置?”朱咸铭问得很直接。

朱景源也不迟疑,按照学士们提出的对策进行回答,却听得朱咸铭皱起眉头。

如果朱景源开了上帝视角,就会发现他的办法和陈锦昀类似,都是要先将贾雨村拿下平息事态。

东宫学士们这样想很正常,他们就是代表士大夫利益说话,这也是太子拥有广泛支持的根基。

这一点朱咸铭也明白,于是他又问道:“这是你的看法,还是你手下那些人的看法?”

“是……是学士们的意见!”

“你就没自己的意见?”朱咸铭不满道。

还别说,朱景源真有自己的看法,于是他答道:“儿子觉得,或可从朝廷派出钦差查案,如此一则可使朝野信服,二则能尽快协调各方,将此事平息下去!”

客观来说,朱景源的想法还算妥当,可见其本人绝非一无是处。

但可惜的是,即使他的设想中规中矩,但其说出时仍显底气不足,看得朱咸铭格外的不满。

距应天爆发民变已有十几日,消息延后至少有七八天,如今情况究竟如何朝廷根本不知道。

朝廷派钦差也好,依赵玉山的意见也罢,等安排传到应天时可能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这意味着,朝廷必须把各种情况考虑到,然后做出充分的安排。

“太子既有此念,那便由你举荐一人前往金陵,全权负责处置此事!”

去年朱景源去金陵,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显示出他做实事能力有欠缺。

但做皇帝,更重要的是学会用人,此刻朱咸铭就在考验太子的用人水平。

“你不必着急答复,明天……明天再说结果!”

“是!”朱景源松了口气。

“好了……没事你就退下吧!”

“儿子……还……还有事!”

难得见太子还有事,朱咸铭便问道:“何事?”

“十三弟忙于农事,儿子想去看看他!”

太子纵然有诸多不足,对兄弟友爱却是难得的闪光点。

所以当他提出这一请求,朱咸铭只是稍微考虑一番,便点头允许了。

…………

应天府的民变,从九月二十五爆发,其实只持续了五天时间。 也就是消息传回朝廷前的两天,这些人因为食物等各种原因,以及贾雨村所代表的官府好言相劝,此事稀里糊涂就被化解了。

归根结底来说,士绅们敢弄出民变,却未必敢真的造反。

如果他们那样整,那么无论朝廷顶着多大压力,都会把他们全部追究清算。

可即使百姓们退了,却也给应天府衙落下口实,朝野上下的反对者皆以此为契机,开始了对贾雨村的弹劾风暴。

在隐忍大半年后,这场本就注定的政治风暴,终究是还是无法避免发生了。

只不过这些个破事,跟朱景洪半分关系都无。

此刻的他正坐在地里,看着远处朱景淳二人锄草翻地。

近十天他已很少干活儿,起到的是监工的角色,任务全派给了朱景淳二人。

每天累死累活的干着,朱景淳二人最盼望的,就是宝钗来送茶水,那样他们可以轻松一些。

正常来说,这个时候宝钗也该来了,可今天连个人影都没有,所以此时他们望向了住处。

虽相隔不过百米,但因为中间有树木遮挡,小院的情况根本看不清楚。

“又偷懒?”朱景洪呵斥道。

被他训斥之后,朱景淳二人立马又干了起来,这段时间他们可被朱景洪训怕了。

见这二人忙碌起来,朱景洪也看向茅屋方向,嘀咕道:“宝钗也该来了!”

然而此时茅屋处已有宦官到来,通知宝钗太子和睿王来了。

本来是太子求的恩典,睿王得知后也一道过来了,没有人能指责他友爱兄弟的行为。

“四哥,前面就是了吧!”

辇轿上,朱景渊起身看向前方,不远处就是两处另类的茅屋。

“嗯!”朱景源应了一声,此刻他不想搭理朱景渊。

他俩后面跟着两辆马车,分别是元春和陈芷,这次他们是两家人过来,隐约间又有较劲的意思。

当宝钗迎出茅屋时,朱景源一行已经靠近,乃至于此刻他们都已下了车轿。

看着远处迎出农妇装束的宝钗,在场几人虽早有心理准备,可亲眼见了还是有些吃惊。

宝钗乃是皇家娶回的亲王妃,如今却是这般的窘迫模样,让朱景源几人皆有物伤其类之感。

他们虽贵为太子亲王,可若一旦继承不了大位,往后结局只会比朱景洪夫妇更惨。

“拜见四哥,四嫂,见过六哥,六嫂……”

虽然宝钗是布衣荆钗,但在场宦官宫女都认得她,自然无人敢阻拦她上前来。

此处宝钗的称呼也很细腻,称哥嫂是为了拉近关系,只是太子要更尊重一些,所以他说的是“拜见”。

“哎哟……我的妹妹,你何故这幅打扮,这里的奴才未免太放肆,竟敢如此怠慢于你!”

此时称宝钗为“妹妹”的,不是元春而是陈芷,后者为此刻先声夺人,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元春不甘落后,立马上前拉住宝钗另一只手,说道:“宝钗……近日你可受苦了!”

没等宝钗答话,陈芷紧接着说道:“四嫂……我们住在皇城外,好多事情都力有未及,你和四哥就该多看顾些差事,人家宝钗可是你姨表姊妹!”

陈芷什么目的元春知道,夹在中间的宝钗更是明白。

“六嫂……我和王爷能为全父皇归农之意,乃是承受了天大的恩典!”

宝钗只用一句话,就化解了两位嫂子的争斗,这一手当事人还不觉得有啥,却让旁观的朱景渊二人心生惊异。

有此女在,再想引诱十三弟做蠢事,只怕就没这么容易了……朱景渊如是想到。

和他的损人心态不同,太子只为老十三感到安心,庆幸对方娶到心爱且聪慧的女子。

“十三弟如何不在?”朱景源突然发问。

“回禀四哥,王爷他此时在地里干活儿,我现在就去叫他回来!”

宝钗正要转身离去,却听朱景源开口道:“不必了……我去地里看看,他在何处?”

“这……”

“说吧!”

“王爷就在那边树林处!”宝钗只能道出。

“好!”

朱景源往地里去了,朱景渊也只能跟过去,这个时候他就不可能缺席。

等这兄弟二人离开,宝钗正想着接下来如何应对时,便听元春说道:“宝钗……你们就住这里?”

“正是!”

没等元春接话,一旁陈芷开口道:“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此处虽显简陋,却又半山先生高雅之意趣!”

明明自己跟宝钗说话,你这贱人来插什么话?就你知道王荆公的诗文?显得你有学问对吧?

拉着宝钗往茅屋走去,元春笑着说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宝钗这般品格高洁寄居此处,虽是茅檐草舍却也熠熠生辉!”

“两位嫂子,你们可别夸了,我本愚陋之人……岂敢与先贤相比!”

“能与王爷打理好这些土地,能让庄稼顺利丰收……我就心满意足了!”

宝钗说话之间,她们三人已来到小院外,里面此刻已被宦官宫女占据,他们正在摆放座椅陈设等物。

进了院子里,地上满是泥土,陈芷和元春都觉得难以下脚,而宝钗已处之如平常。

“实在是简陋,两位嫂嫂还是站外面吧……屋子里更没法看!”宝钗难得有些窘迫。

“这有个什么,我们虽未能同住,但看一看你们的难处,总还是应该的……”

走到门口扫了一眼,陈芷回过头说道:“此后回了宫去,我等也好禀于母后跟前,让他老人家知道你们有多难!”

这时元春也不甘示弱,当即答道:“宝钗……为了搭救你们,太子可没少跟父皇求情,今日我们能来探望你们,就是太子独自求来的恩典!”

“多谢太子,多谢四嫂!”宝钗行礼答谢。

我居然输了一筹……陈芷暗暗说道。

紧接着陈芷说道:“宝钗……听说你们都是粗茶淡饭,今天我专程带了府上大厨来,各样食材也带了新鲜的来,你要吃什么都说出来!”

这次她带了八名厨子,顺道还带了炉具案板等物,可以同时间做八道菜。

“来来来……我们先入座吧!”

说话间,陈芷从元春手中“抢”过了宝钗,拉着她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

此刻用餐的桌椅已摆放好,为了防风四周还摆了帷幕,上方拿起顶棚为防下雪。

“来……先喝一杯茶!”陈芷亲自给宝钗递了茶水。

作为太子妃,元春不可能如此礼遇宝钗,这一刻她觉得自己吃亏了。

“多谢六嫂!”宝钗接过了茶杯。

虽是象征性的喝下一口,但宝钗也不得不感慨,已许久没喝过这样的好茶。

第91章 事情真相27.第27章 好风凭借力第584章 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327.第327章 夹板气第133章 难兄难弟第579章 朝鲜世子妃44.第44章 口谕第135章 乾清宫的夕阳第557章 戏妙玉第536章 兄弟317.第317章 北静王的烦恼第570章 小姨子261.第261章 别出了岔子463.第463章 宁焕祥第599章 长渊城内的火光第516章 暂避锋芒389.第389章 情歌第588章 皇家儿媳不好做290.第290章 拿捏其其格第506章 媳妇德薄78.第78章 阁臣189.第189章 甄琴的委屈14.第14章 震慑264.第264章 服也不服第95章 上架前的话365.第365章 艰难的厂卫288.第288章 攀比哥哥390.第390章 崔秀青第496章 乾清门外478.第478章 宝钗: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第492章 运筹帷幄朱景洪第555章 为了神教大业294.第294章 父子秘谈344.第344章 探黛玉宝钗半含酸第89章 厮杀第86章 密林中253.第253章 野心不小第501章 夜袭第100章 林如海的难处387.第387章 遥遥领先第591章 登陆作战第19章 锦衣卫256.第256章 脸怎么红了426.第426章 侧妃第116章 鸡飞狗跳的贾家第57章 判案391.第391章 王妃终选第544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129章 看火器265.第265章 功成31.第31章 召见都司318.第318章 两兄弟第155章 父子相疑312.第312章 晋身之阶第121章 夜问英莲454.第454章 你也不想被宝钗知道吧!第588章 皇家儿媳不好做378.第378章 后知后觉贾元春第104章 定有厚报第497章 朱家儿媳478.第478章 宝钗:要么不做要么做绝273.第273章 跟宝姑娘一个味道17.第17章 护官符326.第326章 多喝热水第67章 火铳第521章 薛蟠的惶恐391.第391章 王妃终选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状309.第309章 腊八节第156章 宁寿宫内第116章 鸡飞狗跳的贾家第597章 朱景洪的意志第536章 兄弟第499章 战前354.第354章 姓朱真好480.第480章 军心在我第178章 上林苑内第619章 侧妃归府21.第21章 英莲475.第475章 第九次廷议第149章 不过是个登徒子罢了269.第269章 宝钗告假第499章 战前379.第379章 老六两口子第613章 关系变动451.第451章 大胆的甄琴200.第200章 秦可卿366.第366章 儿子护您周全229.第229章 拿人手短427.第427章 去京营311.第311章 阁楼上有火药103.第103章 出发310.第310章 爱极必伤也第145章 被改变第497章 朱家儿媳417.第417章 可知侧妃缺了一位第586章 谁赞成?谁反对?386.第386章 复选第86章 密林中352.第352章 我来担着
第91章 事情真相27.第27章 好风凭借力第584章 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327.第327章 夹板气第133章 难兄难弟第579章 朝鲜世子妃44.第44章 口谕第135章 乾清宫的夕阳第557章 戏妙玉第536章 兄弟317.第317章 北静王的烦恼第570章 小姨子261.第261章 别出了岔子463.第463章 宁焕祥第599章 长渊城内的火光第516章 暂避锋芒389.第389章 情歌第588章 皇家儿媳不好做290.第290章 拿捏其其格第506章 媳妇德薄78.第78章 阁臣189.第189章 甄琴的委屈14.第14章 震慑264.第264章 服也不服第95章 上架前的话365.第365章 艰难的厂卫288.第288章 攀比哥哥390.第390章 崔秀青第496章 乾清门外478.第478章 宝钗: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第492章 运筹帷幄朱景洪第555章 为了神教大业294.第294章 父子秘谈344.第344章 探黛玉宝钗半含酸第89章 厮杀第86章 密林中253.第253章 野心不小第501章 夜袭第100章 林如海的难处387.第387章 遥遥领先第591章 登陆作战第19章 锦衣卫256.第256章 脸怎么红了426.第426章 侧妃第116章 鸡飞狗跳的贾家第57章 判案391.第391章 王妃终选第544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129章 看火器265.第265章 功成31.第31章 召见都司318.第318章 两兄弟第155章 父子相疑312.第312章 晋身之阶第121章 夜问英莲454.第454章 你也不想被宝钗知道吧!第588章 皇家儿媳不好做378.第378章 后知后觉贾元春第104章 定有厚报第497章 朱家儿媳478.第478章 宝钗:要么不做要么做绝273.第273章 跟宝姑娘一个味道17.第17章 护官符326.第326章 多喝热水第67章 火铳第521章 薛蟠的惶恐391.第391章 王妃终选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状309.第309章 腊八节第156章 宁寿宫内第116章 鸡飞狗跳的贾家第597章 朱景洪的意志第536章 兄弟第499章 战前354.第354章 姓朱真好480.第480章 军心在我第178章 上林苑内第619章 侧妃归府21.第21章 英莲475.第475章 第九次廷议第149章 不过是个登徒子罢了269.第269章 宝钗告假第499章 战前379.第379章 老六两口子第613章 关系变动451.第451章 大胆的甄琴200.第200章 秦可卿366.第366章 儿子护您周全229.第229章 拿人手短427.第427章 去京营311.第311章 阁楼上有火药103.第103章 出发310.第310章 爱极必伤也第145章 被改变第497章 朱家儿媳417.第417章 可知侧妃缺了一位第586章 谁赞成?谁反对?386.第386章 复选第86章 密林中352.第352章 我来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