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盛世无饥馁

第824章 盛世无饥馁

增订律法并不简单,要跟重臣详细商议,才能拿出可行方案。

这件事可以慢慢做,但清查士绅强买强卖,拿出一批典型来平息民愤,进而杀鸡儆猴抑制兼并。

其实朱景洪也在想,在摊丁入亩都做完的情况下,是否还有必要加大力度抑制兼并,毕竟前后朝廷税收区别不大。

但这些没了地的百姓如何安排,却又成了新的难题,把他们转移出去占地方虽好,可故土难离人家未必愿意。

发展生产力增加岗位,可那要五年十年乃至才能见效,期间谁去种地谁去“进厂”,又将是数百万乃至千万百姓的血泪史。

考虑到当下仍是农业国,那就还得遵照千年来的惯例,所以抑制兼并是必须要做的事。

否则若真的放开手兼并,要不了多久全国就只剩大地主了,到时也就该改朝换代了。

二月十四,朱景洪谕旨到了江北,命李自恒彻查兼并之事,尤其要严惩威逼利诱,强取豪夺之权贵。

有了这份谕旨,李自恒可就能放开手脚了,然后他的动作就激进起来。

查案首先是要查账,尤其是近几年土地变更,在没有电子表格的时代,要对方不配合的情况下,从各府县衙门筛出有用的东西,其难度和登天也差不多了。

这非常耗费时间,在截止之后半个来月,他可以说是毫无进展。

一方面是人手不够,另一方面则是账目太乱,而且其中还有打掩护的东西,反正梳理起来简直没法儿弄。

而在三月初,朱景洪增派了东厂和北镇抚司的人来,便极大的加强了李自恒的“算力”,让他的清查工作总算有了起色。

朱景洪派皇室家奴来,表面是为了给李自恒帮忙,但本质上是对此事进一步表明态度。

土地兼并不只有江北,天下二十多个省肯定都有,借着推行清丈和摊丁入亩,地方士绅不伸手才是怪事,甚至于现在还在进行。

这样的现象必须要遏制,所以朱景洪必须强力表明态度,江北的案子就必须要严办。

时间进入三月,李自恒的查案稳步进行中,而且他已网住了一条大鱼,及凤阳本地大族陈家。

这个陈家可不简单,百年前穆宗(世祖的祖父)在位时,陈家老太爷便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七十年前世祖继位时,陈家现任家主的爷爷官至礼部尚书,世祖登基时颁布的诏书便是其草拟。

这个传承百多年的大族,如今族中还有三人做官,其中职位最高者为陈家大房老二,如今已是河南布政司参议。

陈家家主陈裕盈官至成都知府,虽比不上他二儿子优秀,但也超越了官场上许多人。

老陈头如今很郁闷,因为锦衣卫已三次登门,取走了他家里的田契地契。

他家近些年确实买了不少土地,当然本家只购进入一万两千亩,各支脉及姻亲“代持”的才是大头,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两万四千亩。

换言之,近十年内陈家兼并了三万六千亩地,加上其原本就有的田地,其土地已有近四万五千亩。

这样的庞然大物,首先被查到是必然之事,所以在半个月前谕旨到时,陈裕盈就料到了这一天。

所以这半个月,他也没有一直闲着,派出族人各处奔走,跟一些世交们商议对策。

陈家如此,其他大族也是如此,包括那些几千或过万亩的中小地主们,也一样靠自己的方式打点一切。

即使如此陈裕盈仍非常忧虑,于他而言李自恒并不可怕,包括他的后台王培安也一样。

真正让他寝食难安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皇帝,那是能让他们全家去南洋种土豆的存在。

虽然在自救,但陈裕盈也知此番凶多吉少,眼下不过是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坐在后园凉亭内,看着远处湖光春色,陈裕盈叹了口气。

“爹,北边出事了!”

来人是陈裕盈的小儿子,其本人读书不够刻苦,所以如今只是个秀才,四十来岁的老秀才。

可出生在这种大家族,即使陈老七是只是个秀才,但其气度仪态远非寻常生员能比。

“出了什么事?”陈裕盈问道。

“刚传来的消息,泗州段运河工地上出了骚乱,变乱中打死二百余人,已被临近驻军队弹压,但附近粮库遭人哄抢并放火,损失赈济粮近三万石!”

听到小儿子这番话,陈裕盈难得露出了笑容,这下李自恒该要倒霉了。

他李自恒除了查案,还是主管赈灾之事的官员,民变之事他怎么也得承担责任。

除此之外,泗州段运河有灾民上万,如今赈济粮被焚毁,如何补上缺口不饿死人,则是第一个麻烦事。

民变来得这般及时,陈裕盈便知苦于李自恒的人不少,如今这只是开胃菜而已。

凤阳府城,北镇抚司江北千户所内,李自恒皱紧了眉头。

这段时间,他都是在江北千户所办公,清流官员和厂卫搅在一起,怎么看都显得很违和。

李自恒不在意这些,于他而言只要把差事办好就行。

突如其来的民变给了他沉重一击,让他不得不分心解决这些麻烦事,首当其冲的便是堵住粮食缺口。

当然,民变的事也得查清楚,此事他交给了江北千户所,至于东厂来人和锦衣卫缇骑,则是继续清查兼并之事。

“泗州的粮食缺口,可以挪用其他各处粮食应急!”

朝廷以工代赈,除了安排了人在泗州疏浚运河,其他还有好几个赈济点,组织灾民修路、挖渠及开荒。

从其他点匀一些给泗州应急,是比较具有可行性的办法,这样便可以腾出时间堵上缺口。

李自恒奉旨负责赈灾,所有赈灾粮他都可以调配,所以这些事他自己都能决定。

于是他立刻签发公文调粮,然后其本人便去了泗州,一是安抚人心二是调查情况。

当然,他还有一件事要办,那就是到了老朋友那里化缘。

所谓老朋友便是冯渊,这位做官还不到五年时间,就已担任金陵巡按都御史,可见其升迁速度之快。

冯渊是状元,但即便是状元,升这么快也很少见。

冯渊升得这么快,完全是因为他把准了风向,做任何事都懂得体会上意,而且身体力行。

三月初五李自恒到泗州,待了两天还没查到什么,就收到了其他地方民怨陡增的消息。

民怨增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有人传言说他从各处调粮,就是想把其他人饿死。

这种谣言很低级,但其传播却非常迅速,而且自动升级版本越传越歪,然后李自恒想调粮也调不动了。

没办法,他只能修书求到石崇,这位负责平叛的总督,希望他能暂调军粮给泗州应急。

然后,李自恒骑马赶往了应天,泗州到应天他又耗费了两天,在三月初九上午来到了巡按御史衙门。

按理说借粮该找布政司,但现任金陵布政司被停职了,好像是在朝中被人弹劾,具体原因李自恒也不清楚。

布政使位置虽空着,但布政司还在运转,唯有钱粮之事暂由冯渊代管,说来也是奇也怪哉之事。

巡按都御史后堂,冯渊亲切会见了李自恒,这位老朋友和上官。

他们是老朋友不必说,而上官的说法也不是玩笑,佥都御史比巡按御史级别高,何况李自恒还是钦差。

“你在江北闹的动静可不小,说句你不太爱听的话,如今到处可都人心惶惶!”

冯渊和李自恒交好,才可直言不讳说这些话,也算帮许多人道出了心声。

李自恒神色淡定,说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心感惶恐之人……多是行事不法之徒!”

“可惜这世上,身正的可不多!”冯渊叹道。

李自恒放下茶杯,郑重道:“这次我过来,不是跟你叙旧,而是想请你帮忙!”

“你可难得求到我,需要我如何帮你?”冯渊笑问。

“你如今代管金陵钱粮,我想让你给江北增调三万石粮!”

听到这话,冯渊脸上的笑容消失,在沉默一会儿后,答道:“府库钱粮非我私产,若非正常开支或旨意,我不敢随意处置!”

“我是钦差,陛下命我主管江北赈灾之事,金陵要为江北转运二十五万石粮,我不要你额外给我增调,提前预支还运抵的粮食总不算坏规矩!”

金陵调拨二十五万石粮,并非是一次性全部支付,赈灾这么久也才给出十七万,剩下还有八万石粮需要转运。

从这里面预支三万,是李自恒早就想好的对策,他也不想让冯渊为难。

然而,现在的冯渊却更为难了,因为这个不好拒绝的理由,让他得想新的理由来拒绝。

沉默几息后,见冯渊不说话,李自恒追问道:“怎么?这你也不愿意?”

“这没有先例,所以得请旨,我立刻……”

 

李自恒语气急促道:“我前天就已请了旨,批复快也得十天才来,可江北的灾民等不了那么久!”

“自恒兄,你也曾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万事都得按规矩来……”

“可还有个事叫事急从权,你放心……出了事我来担着!”

这对挚友已有争执之意,于是冯渊安静了下来,随后起身走向了门口。

李自恒以为他是要躲,正要跟着起身而去时,却见冯渊把门给关上了。

随后便见冯渊折返,神色严肃走到了李自恒面前,脸上同时还带有几分纠结。

好一会儿后,冯渊叹了口气,说道:“事已至此,我也只能跟你说实话了!”

“非我不愿给你调粮,而是官府仓内已无粮可调,这也是前任布政使被革职的缘故!”

“金陵富庶,冠绝天下,你告诉我无粮可调?”

“府库该有存粮五十万石,但实际只有二十万石头,给江北调拨之后,如今只剩三万石!”

“你们江北余下八万石粮,到现在都还没着落,相关情况我已于五天前上奏朝廷!”

“粮食都去哪儿了?被谁贪墨了?谁这么大胆?”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冯渊全部都知道,但在没有旨意之前,他不会对任何人说,尤其是李自恒这样的人。

事实上,即便金陵库粮与实际不符,地方官也有办法化解,给江北备足需要的赈济粮。

之所以玩脱了,其实是受是高层党争影响,再说透些其实是贾雨村跟何顾谨的事。

为争内阁那把椅子,贾雨村弄掉了江北布政使,直到宋子瑜到任江北巡按,何顾谨才确定是这厮捣鬼。

他是自己那一党人头头,吃了亏如果不找补回来,人心散了垮台会更快,所以何顾谨瞄准了金陵。

金陵布政使是贾雨村的门生,几年前他担任工部尚书时,负责重建应天东都,为方便行事所以安排自己做布政使。

而本次何顾谨出手,便瞄准了金陵的亏空,用以收拾金陵布政使然后牵连贾雨村。

而这亏空的产生,又跟营建东都有关系,是一笔不太好算的账。

总而言之,无论是高层的政斗,还是亏空的缘由,冯渊都不能主动去碰,更不能捅给李自恒这战斗机。

眼下,冯渊告知其相关亏空之事,其实就已经是非常够朋友,毕竟这是拿前途乃至身家性命在赌。

“我不能说,你也最好别多问,该你知道的时候你会知道!”

贾何二人是重臣,更是平衡朝局的关键,这些破事要不要深究,深究到哪种程度去,这确实需要皇帝权衡。

说得更确切些,贾何二人及其门人,都是皇帝的铁杆支持者,对这些人动手等于皇帝自废武功,当然也可说是刮骨疗毒,但无论哪种说法都很疼。

“所以我是白跑一趟了?”

“余下的三万石粮,乃是金陵最后的应急储备,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动!”

如果真的只剩三万,李自恒便不好再要了,毕竟金陵也需要一定储备,用以应对各种突发风险。

“好,我这就走!”

虽然心里松了口气,可没帮到忙冯渊仍是很惋惜,于是他安抚道:“先歇一晚吧,你我许久未见,怎么也得叙叙旧才是!”

“我有御赐美酒,一直都没舍得喝,今晚你我一同享用!”

叹了口气,李自恒道:“多谢你了,但灾民们还等着米下锅,我还得替他们找活路!”

冯渊劝道:“事情要做,身体也得顾着,你若累垮了……只会让更多人受苦!”

看着李自恒风尘仆仆,比起以往衰老太多的样子,冯渊心里也很为朋友担心。

做了几年官,冯渊结交了不少人,但真心朋友也就李自恒一人,所以不愿看他太苦。

“我挺得住,告辞了!”

…………

三月十五,是非常特殊的日子,因为今日乃朱景洪的生日。

皇帝生日被称为万寿节,正统年间因有太上皇在,所以万寿节都是简单庆贺。

之后老皇帝死了,朱咸铭为表孝道依然是简办,当然这样做也是为了节省开销。

没几年朱咸铭也去了,朱景洪继位前三年为表孝道,万寿节也是简单庆贺。

也就是干盛四年,庆贺规模扩大了许多,而那时朝廷南北都在用兵。

今年干盛五年,朱景洪已满三十岁整,虽然地方上有些小问题,但如今外患已除大局安定,那自然是要大局操办。

所以早在二月末,礼部在贾雨村的主导下,便已在为万寿节做准备,户部尚书何顾谨则充分供应钱物。

这俩人也是好玩,虽说已是水火不容,但该合作时毫无芥蒂,甚至平日见了都是有说有笑,只苦了下面人得拿身家性命陪玩。

经过各方精心准备,耗费将近五十万两的万寿节,展现了大明的兴盛气象,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盛会。

诸番邦使臣、外国使节等,再度见证了大明的强盛,往后也会更规矩许多。

外廷的万寿节结束了,但内廷在皇后组织下,则在重华殿设了家宴,要再次给朱景洪过寿。

宴会之上,朱景洪端坐于上位,在他一侧是宝钗的席位,然后之下才是一众妃嫔。

皇室家宴,虽然比不上国宴盛大,但其珍馐美味、装饰器物、声色娱乐等,全都是当今时代顶级,其中耗费自是海量。

此刻,站在朱景洪面前的人,是他七岁的嫡次子朱慕梴,在众人瞩目之下给他背诗。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听到这句,最先触动的是黛玉。

这是她多年前做侍读的应制诗,基本没有什么传诵度,连她的亲儿子都不知道,如今却从朱慕梴口中道出。

第542章 我也想要啊!第67章 火铳202.第202章 宝钗的态度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285.第285章 要不你说要不我说第579章 朝鲜世子妃281.第281章 杨静婷的感觉393.第393章 胆大妄为第748章 变局已至第529章 正统十三年第793章 腊月之末第644章 谜团44.第44章 口谕397.第397章 再至金陵436.第436章 女真愿为陛下忠犬第491章 第零:此战我将亲自领兵235.第235章 兄弟之国第180章 王子腾第639章 父子君臣374.第374章 再至襄王府第148章 正式整肃第740章 八月十四第556章 双修第821章 编修宋子瑜259.第259章 这怎么可以第538章 孙绍祖归京第819章 金杯共汝饮第529章 正统十三年277.第277章 什么叫规矩317.第317章 北静王的烦恼407.第407章 言谈妥当薛宝钗第677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第721章 苦朱赵二人久矣364.第364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30章 密议第776章 辞拒弗获407.第407章 言谈妥当薛宝钗343.第343章 邓安的手段第601章 大明襄王抵达恭顺的汉城第667章 京城之事136.第136章 摔下御阶第740章 八月十四351.第351章 英雄豪杰的定义175.第175章 宝姐姐,我要审你!251.第251章 宁荣街第32章 当好人436.第436章 女真愿为陛下忠犬231.第231章 朱景渊的处置第710章 太子多病,汝当勉励之!217.第217章 准噶尔使团第20章 入夜第578章 中秋之宴第781章 帝御奉天殿第162章 抛开事实不谈第33章 银子开路第176章 初训435.第435章 治家第565章 张小月254.第254章 劝降358.第358章 我来得不是时候第83章 歇脚处第633章 高端局第29章 一纸诉状第29章 一纸诉状第180章 王子腾第711章 元春心很累235.第235章 兄弟之国第66章 高书言的忌惮第493章 流言起第538章 孙绍祖归京第33章 银子开路第796章 人不如故274.第274章 宝玉被逼第168章 我十三哥配不上你?第145章 被改变343.第343章 邓安的手段265.第265章 功成第690章 皇帝:有没有搞头?312.第312章 晋身之阶第121章 夜问英莲第634章 吕宋求援第678章 夕阳无限好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第778章 诸女之事第628章 大王来抓我啊!第683章 黛玉:我怕十三爷误会!346.第346章 你这是作死第566章 去辽东第613章 关系变动第144章 贾家权斗258.第258章 首见王熙凤第560章 案情突破第4章 知府是谁?283.第283章 哪有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贵第584章 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第795章 乾盛元年244.第244章 东厂的考量293.第293章 只怕你教不会294.第294章 父子秘谈
第542章 我也想要啊!第67章 火铳202.第202章 宝钗的态度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285.第285章 要不你说要不我说第579章 朝鲜世子妃281.第281章 杨静婷的感觉393.第393章 胆大妄为第748章 变局已至第529章 正统十三年第793章 腊月之末第644章 谜团44.第44章 口谕397.第397章 再至金陵436.第436章 女真愿为陛下忠犬第491章 第零:此战我将亲自领兵235.第235章 兄弟之国第180章 王子腾第639章 父子君臣374.第374章 再至襄王府第148章 正式整肃第740章 八月十四第556章 双修第821章 编修宋子瑜259.第259章 这怎么可以第538章 孙绍祖归京第819章 金杯共汝饮第529章 正统十三年277.第277章 什么叫规矩317.第317章 北静王的烦恼407.第407章 言谈妥当薛宝钗第677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第721章 苦朱赵二人久矣364.第364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30章 密议第776章 辞拒弗获407.第407章 言谈妥当薛宝钗343.第343章 邓安的手段第601章 大明襄王抵达恭顺的汉城第667章 京城之事136.第136章 摔下御阶第740章 八月十四351.第351章 英雄豪杰的定义175.第175章 宝姐姐,我要审你!251.第251章 宁荣街第32章 当好人436.第436章 女真愿为陛下忠犬231.第231章 朱景渊的处置第710章 太子多病,汝当勉励之!217.第217章 准噶尔使团第20章 入夜第578章 中秋之宴第781章 帝御奉天殿第162章 抛开事实不谈第33章 银子开路第176章 初训435.第435章 治家第565章 张小月254.第254章 劝降358.第358章 我来得不是时候第83章 歇脚处第633章 高端局第29章 一纸诉状第29章 一纸诉状第180章 王子腾第711章 元春心很累235.第235章 兄弟之国第66章 高书言的忌惮第493章 流言起第538章 孙绍祖归京第33章 银子开路第796章 人不如故274.第274章 宝玉被逼第168章 我十三哥配不上你?第145章 被改变343.第343章 邓安的手段265.第265章 功成第690章 皇帝:有没有搞头?312.第312章 晋身之阶第121章 夜问英莲第634章 吕宋求援第678章 夕阳无限好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第778章 诸女之事第628章 大王来抓我啊!第683章 黛玉:我怕十三爷误会!346.第346章 你这是作死第566章 去辽东第613章 关系变动第144章 贾家权斗258.第258章 首见王熙凤第560章 案情突破第4章 知府是谁?283.第283章 哪有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贵第584章 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第795章 乾盛元年244.第244章 东厂的考量293.第293章 只怕你教不会294.第294章 父子秘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