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教育[上]

当司马懿攻下桂阳郡的捷报送到我这时,朝中的各个部门已经开始正常运作,这封捷报是由兵部转呈到我这的。我先是分别给刘巴和司马懿去信褒奖了他们一番后,又让他们严守领地,训练军士,不要再主动的进攻吴国。随后又让兵部尚书李严给司马懿发去奖赏,并又向二人传下相同內容的军令。

此时的蜀国几处前线都在与敌相持,战事也暂时停了下来。对于前线的这些主将的能力,我是很放心的,无论是马超、李恢,刘巴、姜维还是司马师、诸葛乔,都在征战中证明了自已的能力,孔明和司马懿就更不用说了,只是我已经把蜀国能征惯战的将领都用在前线了,内部只剩下赵云这位老将和向宠二人在稳定四方。

我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了这时蜀国的人才上的匮乏。要想有所改变,培养人才,选拨人才是当务之急。之前我就有了举行科举的想法,现在这个想法就更为强烈了。要举行科举,前提是要有大量的读书之人,而现在我虽然知道在成都府有了不少的新式学堂,可较果如何?全国的情况如何?我就不太了解了。

为此我找来了新任的国子监祭酒李撰。通过在御书房中和李撰的一番对答,我才了解了蜀国如今的教育状况。成都府中有新式学堂十处,这十处学堂的学长都是当年我在宫中教过的那些孩子。当年因我要南下,没时间再教这些孩子,所以十六个学生中,只在宫內留下了刘泉和李梅二人,其余的十四个孩子都给了一笔钱放出宫去了。

没想到的是这十四个学生全部用这笔钱办起了同宫里一样的学堂,还包括二处女子学堂。其中以黄贵所办学堂规模最大,已有六百学生在他的学堂内上学。成都府外只有三个州府有这样的新式学堂,也是我的三个学生回到祖籍后办起来的。经过了几年的发展,成都府的新式学堂已经渐渐取代了老式的官学。可成都府以外仍然以老式官学为主。

学堂中培养的孩子,一多半也在学堂中担仼师长,少部分回到家族中做事。听了李撰的一番话,让我了解了蜀国的教育现状,我当时就要求李撰在蜀国范围內大办新式学堂,渐渐取代老式官学,学堂中所用之课本也要由国子监统一印制。所需钱粮我会去和户部尚书杜微去说,让他支持。李撰得到了我的授意后,告退去着手去办此事。

李撰走后,我坐在书桌后,半天没有说话,我在自责这几年来我的确疏忽了许多事。这时安公公走了过来问道:“陛下,您这是怎么了?老奴见您似乎精神不太好,是否要休息一下?”我没有回答安公公,只是自言自语的问道:“朕这几年竞然疏忽了当年的那些学生,朕是不是太薄情了?”

安公公听明白了我的话说道:“陛下切莫过于自责,陛下日理万机,处理的都是军国大事,那些不过是些孩子,陛下一时想不到也是正常的,何况老奴用了宫内作坊所得之一部,在帮着这些孩子。”安公公的话给了我一个惊喜。我对宫中作坊所得利益,从未过问过,一方面是我对安公公比较信任,一方面我对线财也没什么欲望,只要有事时能有钱用就行。

今天听到安公公说拿出宫中作坊的利益来帮补那些孩子,不由的高兴的说道:“安公公此举大善也!以后仍需如此,朕有思虑不周之处,你当提醒于朕才是。午后,你陪朕去看看那些孩子和他们所办之学堂,记得备些礼品。”安公公自然答应下来。

下午,我坐上御驾,在安公公的陪同下出宫而去。我去的第一处就是黄贵处,车驾刚到了学堂门前,我就听见学堂內传来了孩童清脆的读书声。我下了车子,示意侍卫等在门口,只带着安公公向学堂內走去。

进了挂着“学堂”二字门匾的大门后,我看到这座学堂还真不小,除了有一个和宫內学堂差不多的操场外,还有五排瓦房,一排是宿舍和办公室,另四排都是教室。读书声正是从教室中传来,听內容是我以前编的《三字经》。我和安公公往那几排教室走去。

我们刚来到第一排的办公室前,从办公室內走出一年青人。这人见到我和安公公这二个身穿常服之人,打量了一下后,疑惑的问道:“二位是何人?来此何干?”我笑着答道:“你是这里的师长吗?我今日来找黄贵学长。”那年青人一听是找黄贵学长,脸上的疑惑尽去,答道:“我是这里的数学老师,黄贵学长正在上课,你们进屋稍等,他一会下课后就回来了。”说完引着我们走进了挂着“学长室”牌子的办公室。

我走进办公室后,看到的是一间整洁而淡雅的房间。房间内没有什么装饰物,一张书桌,几把椅子,书桌上整齐的放着几本书和笔、墨、纸、研,桌子后是一面墙的书架,摆放着书籍。正面的墙上有一副字,写着“厚德载物”四个隶书大字。

我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坐桌上拿起一本书一看是一部郑玄所写的《论语注本》,我坐在椅子上看了起来,安公公立在我身后。过了一会,听见外面传来敲钟声,听着这熟悉的钟声,我知道下课了,果然屋外传来喧闹声。不一会门外那年青人的声音响起:“黄学长,有人找你,我引到你的办公室去了。”另一个熟悉的声音也响起来:“啊,我知道了,谢过李老师。”

接着房门打开,一个人走了进来。我朝进来的人看去,此人正是黄贵,虽有六年未见,黄贵已长成了二十岁的青年人,可必竞朝夕相处了一年多,我一眼就认出了他来。黄贵进门见到我和安公公,愣了一下,似乎不取相信,等反应过来后,一下颤抖着跪在了我的面前,嘴里喊着:“恩师在上,学生黄贵叩见恩师!”说着连磕了几个头。

我忙扶起黄贵,此时的黄贵已是泪流满面。我的眼睛也有些发涩,问黄贵道:“好几年了,我这个当老师的都没能来看看你,你不会怪我无情吧?”黄贵低头说道:“学生不敢,恩师所操心的皆是国之大事,学生眼见我蜀国越来越好,越来越强盛,心中只为恩师而自豪。学生也曾想去拜见恩师,却怕打扰了恩师,且学生所做之事简陋,也实在无颜面对恩师。”

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雨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六十六章 救济第五十五章 新币第十八章 教师第四十八章 夜谈第六十一章 坐镇第一百零九章 决胜第一百一十四章 争夺第一百一十四章 争夺第一百五十章 鸣冤第一百三十七章 陵园第一百二十九章 扩军第二十章 火药第七十九章 练兵(上)第四十三章 赵广第一百四十一章 旱灾第一百零八章 决战[下]第十二章 香烟第一百二十九章 扩军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雨第五十章 会面第一百章 平静第一百零八章 决战[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九十四章 许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取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砂糖第五十五章 新币第六十七章 名声第一百五十四章 破城第二十章 火药第六十四章 围困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一百四十五章 援助第一百四十九章 公祭第一百零五章 夺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鲁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惩第三十九章 试刀第十二章 香烟第七十九章 练兵(上)第一百五十章 鸣冤第一百五十一章 结案第八十五章 游园第二十四章 店铺第一百三十八章 攻魏第一百六十章 用度第五十三章 过年[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财路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吴第一百一十五章 取城第六十六章 救济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二章 丞相第七十四章 再攻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吴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阳第四十七章 孟节第三十八章 操练第九十二章 江陵第八十一章 贤才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十五章 准备第五十五章 新币第一百零二章 马钧[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谯郡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计第一百零七章 决战[上]第七十三章 援军第十章 见官[下]第四十四章 南行第一百四十九章 公祭第七十五章 整军第四十章 琪儿第一百七十五章 围困第一百七十五章 围困第一百四十二章 影响第一百零二章 马钧[上]第七章 出宫<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胜第一章 穿越第五十七章 准备第七十四章 再攻第一百零九章 决胜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吴第三十六章 后勤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十一章 条例第十八章 教师第十章 见官[下]第二十三章 后宫第一百一十章 捷报六十二章 大捷第三十八章 操练第八十章 练兵[下]第三十二章 马超第三十二章 马超
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雨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六十六章 救济第五十五章 新币第十八章 教师第四十八章 夜谈第六十一章 坐镇第一百零九章 决胜第一百一十四章 争夺第一百一十四章 争夺第一百五十章 鸣冤第一百三十七章 陵园第一百二十九章 扩军第二十章 火药第七十九章 练兵(上)第四十三章 赵广第一百四十一章 旱灾第一百零八章 决战[下]第十二章 香烟第一百二十九章 扩军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雨第五十章 会面第一百章 平静第一百零八章 决战[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九十四章 许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取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砂糖第五十五章 新币第六十七章 名声第一百五十四章 破城第二十章 火药第六十四章 围困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一百四十五章 援助第一百四十九章 公祭第一百零五章 夺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鲁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惩第三十九章 试刀第十二章 香烟第七十九章 练兵(上)第一百五十章 鸣冤第一百五十一章 结案第八十五章 游园第二十四章 店铺第一百三十八章 攻魏第一百六十章 用度第五十三章 过年[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财路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吴第一百一十五章 取城第六十六章 救济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二章 丞相第七十四章 再攻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吴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阳第四十七章 孟节第三十八章 操练第九十二章 江陵第八十一章 贤才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十五章 准备第五十五章 新币第一百零二章 马钧[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谯郡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计第一百零七章 决战[上]第七十三章 援军第十章 见官[下]第四十四章 南行第一百四十九章 公祭第七十五章 整军第四十章 琪儿第一百七十五章 围困第一百七十五章 围困第一百四十二章 影响第一百零二章 马钧[上]第七章 出宫<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胜第一章 穿越第五十七章 准备第七十四章 再攻第一百零九章 决胜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吴第三十六章 后勤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十一章 条例第十八章 教师第十章 见官[下]第二十三章 后宫第一百一十章 捷报六十二章 大捷第三十八章 操练第八十章 练兵[下]第三十二章 马超第三十二章 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