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围困

一行人来到中军大帐,此时蜀国水军仍在清点缴获的物资,不时的有将士前来中军大帐向司马师等人汇报战果。赵广见此,对司马师说道:“贺喜司马将军,此次攻下吴国江夏水寨,收获颇丰,实是大功一件啊,战果上奏之后,相必陛下定会多有奖赏啊。”

司马师笑道:“此次得以顺利攻下吴国江夏水寨,圣上所造新船功不可没,若无新船和船上火炮之利,要想攻下此处,恐是要费些手脚啊。此次光是吴军楼船就俘获八条之多,完好之艨艟舰也有数十条,这下吴国水军怕是有一多半舰船都折损于此了。”

赵广又一次恭贺过司马师后,又闲谈了一会,方才告退。司马师这边在统计完战果之后,立刻派快船日夜把捷报向成都府送了过去。赵广领着一万军士回到江夏城后,也同样是一份报捷奏章用快马直送成都府。并且按司马懿安排的留骁骑将军孟越和越骑校尉吴洋二人领三万人马守卫江夏城。

而自己和厉锋将军沙摩云领着余下的四万军士向柴桑城而去。二人领着四万人马,带足了粮草物资,一路上晓行夜宿,八日后来到了柴桑城下。此时的柴桑城,司马懿领着七万军士攻打东门,护军将军黄安和步兵校尉武周领着三万人攻打南门。

柴桑城的四道城门口,东、南、西三门都适合攻击,只有北门,北门外不足二十里就是江边,吴军在江边亦有一水寨,虽然不如江夏水寨那么大,也有数十条战舰,五万军士。如在北门攻城,则吴军水寨出兵后,会从背后攻击攻城之军士。当赵广和沙摩云二人一同进入了司马懿的中军大帐时,司马懿正在苦思破城之策。

司马懿见到赵广和沙摩云二人很是高兴,问起江夏城的情况。赵广向司马懿详细的说了如何设伏后生擒吴将甘宁,司马师将军又如何领水军攻下吴国江夏水寨,并收获颇丰的。听到精彩之处时,司马懿也是两眼有光,伸手扶髯,笑道:“善!大善!果不出我所料也。”

赵广此时说道:“军师将军神机妙算,一切尽在将军囊中也。”司马懿笑道:“甘宁,有勇无谋一匹夫是也,对付他实不难也。然此柴桑城又多有不同,守将乃吴国大将丁奉是也,且有老将程普相助。程普在江夏城时领教过威武大将军炮之利,对我攻城之法尽知,故此柴桑城难攻也。”

想了一下后司马懿又说道:“此柴桑城城高且固,威武大将军炮射于城墙之上,亦只有浅坑而己,吾已命人多造楼车、冲车。然若想破此城,非四门齐围,使其物资耗尽,方可破之。然北门与江中水寨相距不足二十里,若于此门攻城则江中水寨必会来援,若不于此门攻城则此城为活城。吾亦无良策可速破此城也。”

赵广答道:“不如令江夏水寨中司马师将军引水军先破其水寨,后再四门围攻,不知可否?”司马懿说道:“吾亦作此想,既然赵将军与吾相至一处,吾这就派人传令与司马师,命其修整之后,调集船只前来攻打吴军水寨。”然后司马师又说道:“现黄将军领军三万正在南门攻城,沙摩云将军,你可引你本部二万军士,吾再补你一万人马,共三万人马前往此城东门驻扎,听令攻城。”

沙摩云起身躬身抱拳答道:“未将遵令。”司马懿对赵广说道:“吾再调二万人马与你,你可驻兵与此城北门,不须攻城,只要能断其与水寨之联系便可。吾再派折冲将军麋威相助与你。”赵广也躬身答道:“未将遵命。”赵广和沙摩云二人离开司马懿的中军大帐后,分别点齐手下军士,一驻东门,一驻守北门。

驻守北门的赵广和麋威二人带着四万军士来到了北门之外,赵广向柴桑城看去,此城城墙高有十丈以上,全是用巨石彻起,巨石之间紧密无丝毫缝隙。城头之上还有向外伸出的护城塔楼,军士可藏于此塔楼內用弓箭对爬城之人进行射击。

看着眼前这座大城,赵广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向身边的麋威问道:“此城中有多少吴军?”麋威答道:“据司马将军所言,此城中有吴军十五万人之多,其中有四万是原江夏城中败退至此的。”赵广说道:“果然如司马将军所言,若破此城,恐只有四面围困,待城中物资耗尽方可了。”

看完城池,赵广对麋威说道:“我等引军四万至此,司马将军之令是让我等断其城与水寨之联系。不若这样,你我二人分别领军安营扎寨。你领军一万五千面对水寨驻扎,我领军二万五千面对城池驻扎,二营相连,如此则既可互相呼应,又可各司其职。”

麋武抱拳答道:“但凭将军吩咐。”于是二人分别领军安营扎寨。两营相连,却分别面对二边。扎营时也是在各营的正面多设路障、陷阱,以防吴军偷营劫寨。如此一来司马懿的十四万军士把柴桑城四面围住,让柴桑城成了一座孤城。柴桑城位于现在的九江市,也是水陆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吴国在定都建邺之前,一直以柴桑城为都城,因此柴桑城也被孙权修筑得高大坚固之极。

当吴王孙权得知江夏水寨失于蜀国之手,大将甘宁被俘,十几万水军全军覆没,如今蜀军正全力攻打柴桑城的消息之后,愤怒的把龙案上的物品全部扫落于地。这个消息对孙权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江夏水寨中,集中了吴国一多半的水军,并且甘宁也是自己寄以厚望之人。

而如今水军全军覆没,甘宁也被俘,那自己用什么来和蜀国相抗?孙权怎么也想不眀白,为何只是数年时间,蜀国就由三国中最为弱小而一变成为最为強大了呢?据自己所知当年辅佐刘备打下天下的孔明如今都不问政事,全力在外征战,而朝中之事全凭那刘阿斗一言而决,那刘阿斗又有何能,能让蜀国強大至此呢?

第六十章 太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击第四十五章 路上第六十章 太子第八十章 练兵[下]第九十九章 谈判第八十一章 贤才第八十四章 军营第十四章 测试第一百章 平静第一百零五章 夺城第六十五章 长安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主第三十九章 试刀第三十章 南征第十三章 收徒第十三章 收徒第一百二十五章 游园第一百六十二章 砂糖第一百二十三章 精品第一百七十六章 鲁王第二十七章 游街[三]第六十五章 长安第四章 造纸第二十章 火药第一百零三章 马钧[下]第八章 出宫<下>第三十一章 军校第九章 见官[上]第六十七章 名声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五十二章 封官第一百零九章 决胜第八十八章 结果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一百七十五章 围困第四十一章 婚约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利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计第一百一十四章 争夺第三十九章 试刀第四十一章 婚约第八十四章 军营第一百七十五章 围困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兵第八十三章 阅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三十章 南征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二十三章 后宫第九章 见官[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香水第八十三章 阅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山越[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黎阳第四十二章 丰收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坊第九十章 船厂第二十三章 后宫第九十九章 谈判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阳第一百三十五章 府库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击第一百一十四章 争夺第五十章 会面第一百一十二章 山越[下]第七十六章 立志第四十二章 丰收第一百五十章 鸣冤第一百一十二章 山越[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惩第十一章 条例第一百三十九章 谯郡第一百章 平静第七十二章 败仗第一百三十八章 攻魏第六十七章 名声第一百四十二章 影响第六十七章 名声第四十三章 赵广第七十七章 回蜀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吴第四十五章 路上第二十五章 游街[一]第八十九章 刘巴第七十二章 败仗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一百一十八章 教育[上]第二十二章 张苞第九十三章 进攻第五十三章 过年[一]第六十一章 坐镇第六十章 太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利第一百六十一章 债券第十五章 准备第一百五十九章 财路第六十四章 围困第五十三章 过年[一]第四十四章 南行
第六十章 太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击第四十五章 路上第六十章 太子第八十章 练兵[下]第九十九章 谈判第八十一章 贤才第八十四章 军营第十四章 测试第一百章 平静第一百零五章 夺城第六十五章 长安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主第三十九章 试刀第三十章 南征第十三章 收徒第十三章 收徒第一百二十五章 游园第一百六十二章 砂糖第一百二十三章 精品第一百七十六章 鲁王第二十七章 游街[三]第六十五章 长安第四章 造纸第二十章 火药第一百零三章 马钧[下]第八章 出宫<下>第三十一章 军校第九章 见官[上]第六十七章 名声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五十二章 封官第一百零九章 决胜第八十八章 结果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一百七十五章 围困第四十一章 婚约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利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计第一百一十四章 争夺第三十九章 试刀第四十一章 婚约第八十四章 军营第一百七十五章 围困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兵第八十三章 阅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三十章 南征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二十三章 后宫第九章 见官[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香水第八十三章 阅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山越[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黎阳第四十二章 丰收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坊第九十章 船厂第二十三章 后宫第九十九章 谈判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阳第一百三十五章 府库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击第一百一十四章 争夺第五十章 会面第一百一十二章 山越[下]第七十六章 立志第四十二章 丰收第一百五十章 鸣冤第一百一十二章 山越[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惩第十一章 条例第一百三十九章 谯郡第一百章 平静第七十二章 败仗第一百三十八章 攻魏第六十七章 名声第一百四十二章 影响第六十七章 名声第四十三章 赵广第七十七章 回蜀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吴第四十五章 路上第二十五章 游街[一]第八十九章 刘巴第七十二章 败仗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一百一十八章 教育[上]第二十二章 张苞第九十三章 进攻第五十三章 过年[一]第六十一章 坐镇第六十章 太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利第一百六十一章 债券第十五章 准备第一百五十九章 财路第六十四章 围困第五十三章 过年[一]第四十四章 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