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幼军之议

第193章 幼军之议

翌日。

朱雄英来见朱元璋,他的步履稳重,心中却有一丝忐忑,毕竟今日要汇报之事,也是他之前种下的因果。

“拜见皇爷爷。”他恭敬地行礼道。

正在批奏疏的朱元璋抬起头,眼睛里有点血丝,显然睡得晚起得早,让他这种铁人也有些生理不适,实际上这会儿虽然换算过来才早晨五点多,但朱元璋已经工作了好一阵子了。

“英儿回来了。”

朱元璋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示意他近前说话。

朱雄英走近了,没看桌案上的奏疏,而是自然地给朱元璋捏了捏肩,一边捏一边说道。

“皇爷爷孙儿昨日拜访了曹国公李文忠、郑国公常茂、魏国公徐达三位国公的府邸。”朱雄英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曹国公李文忠叔叔特地嘱托孙儿,希望我能去开导开导表哥。”

朱元璋微微皱眉,问道:“景隆那孩子,近来如何?”

“表哥他”朱雄英有些迟疑,但终究还是实话实说,毕竟这些事情一查都能查出来,“他近来颇为颓废,意志消沉。”

朱元璋闻言不悦道:“这等心性,岂能成大事?自古以来,英雄豪杰何曾像他那般,稍遇挫折便自暴自弃?而且这还不是什么挫折,不过是闲置罢了,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道理都不懂吗?正是修养身心磨砺本领的时候,竟然如此不堪,实在是让咱失望。”

说罢,朱元璋又随口给他讲起了一段往事:“当年咱得了重病,在濠州城里昏迷了半个月才醒过来,一听咱醒了,郭元帅就拄着拐杖从咱床榻边上过,乃是因为城外有支义军将投未投嗐,说是义军,其实就是聚在一起的盗匪,那时候咱怕郭元帅觉得咱这个干女婿是吃白饭的,就领了这差事去游说,一共身边带了十一个人,两个骑兵,九个步兵,这么多年过去了咱都记得清清楚楚,大家伙见了人家黑压压的阵仗都想走回头路,可少一露怯,那不就被人瞧出来虚实了?咱强撑着病体进了人家的营,后来一番波折,火并了首领,收编了这支义军,这三千人就是咱明军的根基,没有这三千人,咱当不了管军总管,也克不了滁州。”

“你想想,那时候咱多难?城外的元军、贼寇城里的各路义军,甚至郭元帅,又有哪个好相与的?李景隆这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朱雄英心中暗叹,知道皇爷爷对李景隆的期望很高,曾经也是觉得李景隆是一位青年才俊的,知晓了他今日模样难免有些失望。

但朱雄英还是劝慰道:“皇爷爷,表哥毕竟还年轻,人生阅历尚浅,遇到挫折也是在所难免。” 大约觉得这话他说出来有些怪,朱雄英随后话锋一转说道:“更何况,那残页上的预言,也未必就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不能仅凭一张纸片,就否定了表哥的所有努力和可能性。”

朱元璋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眉宇间依旧带着几分担忧,只道:“咱是怕大明后继无人啊,老一辈的开国勋贵们都开始渐渐上不了战场了,即便能上战场,身体也都不容乐观,若是到了你这代,连几个能征惯战的将军都没有,咱怎么放心把大明交到你手里?”

说罢,朱元璋靠在龙椅上,神情间有些惆怅:“而且,想想咱当年从郭子兴元帅那里离开的时候,身边还有二十四个兄弟,有这些生死交托的兄弟帮忙,咱才能从那种困境里挺过去,一个好汉尚需三个帮,难道以后你只能指望李景隆这种将军吗?”

朱元璋提及的这件事情,是三十六年前,也就是至正十四年正月初一的时候,朱元璋因为义军内斗而离开时带在身边的二十四个人,包括徐达、汤和、郭英等人在内,日后均有所成就,鲜少有庸碌无为之辈,可以说堪比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了。

而朱元璋的担忧也确实有道理,除了蓝玉、沐英这种少年从军参与了统一战争,并且在后续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名将以外,大明的中生代将领可以说相当匮乏,最起码勋贵家的孩子里即便是素有将名的徐辉祖、李景隆,在朱元璋看来也确实远逊父辈,或许老四燕王朱棣是堪战的,但其他的呢?也就一个平保儿算是有些名将之姿,还有残页上提到,但现在还寂寂无名的盛庸。

故此,朱元璋不得不为朱雄英以后的事情多做考虑,毕竟培养军中心腹,都是长年累月的事情,而且最好还要聚集在一起才能形成共同的利益关系,仅靠拜访走动是不可能拉拢勋贵的。

“等你手头的事情做完,咱有意扩大府军前卫下辖幼军的规模,也让你接触接触军旅之事。”

府军前卫,在洪武朝的亲军上十二卫中位居第三位,仅次于锦衣卫和旗手卫,是一支独特的侍卫禁军,早在朱元璋当年创建卫队之初,便特设带刀舍人。

而洪武开国时府军前卫更是负有特殊使命,也就是训练幼军,幼军作为府军前卫下辖的单位,由府军前卫全权掌管其的选拔、训练诸事宜,而所谓的幼军,其实就是少年预备军队,直到经过了数年的训练,正式成为府军前卫卫士的,才能称为“带刀官”,也就是所谓的御前带刀侍卫嗯,其实也没那么御前,不是站在皇帝身边,而是在外围警戒。

而幼军里面也不乏少年勋贵子弟进入其中历练,这些年纪还不够的勋贵子弟,在幼军里面训练后,一般会转入锦衣卫的编制里(但实际上并不归锦衣卫管理)成为勋卫散骑舍人,也就是俗称的贵族卫队,是由公、侯、伯、都督、指挥诸人的嫡次子组成的,勋卫散骑舍人的象征意义也远多于侍从意义,朱元璋并不依赖他们确保安全,而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基本的训练和工作环境,后面有什么造化就不一定了,相当于专门给勋贵子弟打开的一个稳定上升通道。

听闻此言朱雄英也是心头一震,他当然明白这里面的重要意义.幼军一直都有,但在他之前的历史上,洪武朝并没有得到大力发展,而是在永乐朝,朱棣为了捧朱瞻基而进行的扩军。

很明显,朱元璋这是要给他培养武装力量了,毕竟在朱元璋看来,等这批开国勋贵凋零以后,明军将领的素质可能不太乐观,所以还是要加强培养,然后把那几个在未来或许能够大放光彩的将领,都调到幼军里面,如此一来,才能确保日后江山稳固。

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149章 五爪龙床,僭越之罪!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65章 来自龙虎山的线索第241章 教官到来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148章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第48章 来自姜老师的解答第192章 父与子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30章 蓝玉案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151章 来自朱樉的怨恨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174章 应天府第13章 医学奇迹,戴思恭的震惊!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105章 扪心自问,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161章 朱允熥第179章 蓄水池之论,朱元璋的赞叹第67章 徐达背疽!第151章 来自朱樉的怨恨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159章 东宫属官们的劝谏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207章 刘日新:有一处新的阴阳炁海第21章 名为“空印案”的未来天机信息!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4章 我原来是穿越者?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69章 时空虫洞的秘密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业垄断调查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惧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67章 徐达背疽!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164章 登录在野谋士:道衍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234章 皇室海上贸易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60章 愤怒的朱元璋【求首订!】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130章 蓝玉案第232章 五京之议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状第154章 认亲只是个开始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预言第140章 杀身之祸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30章 朱棣的求证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业垄断调查第179章 蓄水池之论,朱元璋的赞叹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梦降临!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
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149章 五爪龙床,僭越之罪!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65章 来自龙虎山的线索第241章 教官到来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148章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第48章 来自姜老师的解答第192章 父与子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30章 蓝玉案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151章 来自朱樉的怨恨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174章 应天府第13章 医学奇迹,戴思恭的震惊!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105章 扪心自问,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161章 朱允熥第179章 蓄水池之论,朱元璋的赞叹第67章 徐达背疽!第151章 来自朱樉的怨恨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159章 东宫属官们的劝谏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207章 刘日新:有一处新的阴阳炁海第21章 名为“空印案”的未来天机信息!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4章 我原来是穿越者?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69章 时空虫洞的秘密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业垄断调查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惧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67章 徐达背疽!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164章 登录在野谋士:道衍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234章 皇室海上贸易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60章 愤怒的朱元璋【求首订!】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130章 蓝玉案第232章 五京之议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状第154章 认亲只是个开始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预言第140章 杀身之祸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30章 朱棣的求证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业垄断调查第179章 蓄水池之论,朱元璋的赞叹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梦降临!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