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

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由户部侍郎傅友文亲自抓总,对京城的各行各业都进行了行会登记,而除了完善了行会制度,应天府还推出了一系列在莫愁湖市场生效的小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商人,同时还加强了对于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买卖的公平公正。

而在朱雄英背后的努力下,京城的商业氛围日益浓厚起来,各行各业的行会登记彻底完成,会费也收缴了上来。

在皇宫的奉天殿内,朱元璋正在批阅奏疏,听到马三保通报朱雄英求见,顿时加快了手中的动作。

等到朱雄英进来,他正好放下了朱笔,脸上露出了笑容,对于这个他最疼爱的孙子,他总是寄予了极高的期望。

朱雄英步入奉天殿,恭敬地向朱元璋行礼后,便直截了当地汇报了最近他在京城推行行会登记制度的进展。

当说到通过行会会费创造了二十三万贯的收入,填补了一部分因为修筑长江入海口堤坝而造成的财政窟窿时,朱元璋的眼睛为之一亮,这可是固定收入,只要各行各业的劳动人口始终在京城,那就每年都能收到,这笔钱已经不算少了,大明全国才八百万贯的财政收入,每个布政使司平均下来也就是六十多万贯的税收,大部分还都是麦稻绢丝等实物税而不是铜钱,这相当于直接创造了一个布政使司,或者说相当于三四个府的一年税收。

“好!好!好!”朱元璋连声赞叹,看着朱雄英的目光充满了赞赏,“咱听高府尹也说了,这阵子着实抓了不少逃犯,大孙,你这次做的事情,不仅解决了财政问题,还改善了京城的治安,真是功不可没啊!”

朱雄英谦虚地说道:“都是皇爷爷教导有方,孙儿只是依样画葫芦而已。”

“哈哈,你这葫芦画得好啊!”朱元璋大笑道。

接着,朱元璋详细询问了朱雄英关于行会制度的具体运作现状,以及对于京城商业的长远规划,朱雄英一一作答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让朱元璋频频点头。

朱雄英斟酌片刻后,详细地跟朱元璋提到了自己接下来的想法。

“孙儿认为既然目前已经基本调查清楚了京城各大商人涉足的产业,那么除了要通过反垄断来让皇室的资金进入这些关键行业参与控制,进而保证民生,以及让内帑的财富能够增长,另一方面,也要发展工业。”

货币的事情,朱雄英暂时没有提及,因为大明宝钞现在基本已经烂完了,实际币值只有纸面币值的十分之一不到,大家在交易过程中使用的都是铜钱,嗯,在大明其实宝钞是主要货币,铜钱是辅币,但是现在这个情况也没办法,大明缺金缺银,铜其实也缺,甚至需要进口,但也只能用铜钱来承担流通货币的责任了。

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是,虽然双方没有官方贸易往来,但日本其实常年从大明进口铜钱,而出口的却是铜块

总之,宝钞属于屎山级别的代码库,虽然看起来BUG一堆,但起码现在还能维持勉力运行,在没有万全的把握进行换钞之前,能不碰它最好不碰它。

而且换钞是件麻烦事,一个不小心执行起来就容易变成恶意收割百姓财富,而且涉及的范围实在是太广,整个大明十三布政使司都得跟着折腾,所以现在朱雄英并不打算对货币动手。

而中央银行,倒是可以考虑在工商业大发展以后建立起来,不过现在市场还是相对狭小的,融资需求太小,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也不大,现有的金融体系完全玩得转。

因此,让能够完全受控制的皇室资本去插手商业,以及建立初步的工业基础,才是朱雄英的当务之急。

“皇爷爷,孙儿认为,商业的繁荣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工业则是未来大明能够快速发展的根基,因此,孙儿想让皇室能够插手商业,同时在京城挑选合适的位置,借助交通便捷有水源和人口的条件,来建立起一批工厂。” 朱元璋听后,沉思片刻,然后郑重地说道:“大孙你的想法很好,等到堤坝修筑完成以后,这些事情尽管放手去做咱会全力支持你。”

得到了朱元璋的支持,朱雄英心中顿时充满了信心,而后,朱元璋继续说道:“不过除了这些事情,还有些事也得上上心。”

朱雄英一怔,不知道朱元璋打算具体给他安排些什么。

“一件事是府军前卫里的幼军,咱打算调些人过去,英儿你得晓习军旅之事,这是免不了的;另一件事是你的老师,上次你跟咱说的那几个人,都没问题等过段时间人都齐了,便跟着这些老师学习方面方面的知识。”

朱雄英点了点头,把他往允文允武的方向培养,这倒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就在这时,马三保步履稍显急促地走了进来,手中还拿着一张电文。

“说。”朱元璋示意他但说无妨。

“陛下,凉国公蓝玉急电,声称秦岭处的阴阳炁海已经再次开启了。”

当初朱雄英穿越虫洞的时候,就已经在虫洞的出口埋下了定位器,在离开西安前往南京的时候,他给蓝玉留了一个对应的追踪器并且描述了大概的位置,以明军的人力,找一个并非深入深山老林的地方自然不难。

因此,秦岭的虫洞始终是有驻扎在那里的明军全天候看守的,而且还开辟了道路,一旦开启,就会快马向蓝玉汇报。

而如今朱雄英穿越已经有了数月,不过对于现代世界,可能只是短短几天,所以这次虫洞开启,其实间隔算是挺短的了。

朱雄英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报平安,第二件事是要物资。

需要的物资也不复杂,首先就是傅友文前阵子跟他提到的那个问题,也就是蓝玉的大军如果要通过河西走廊远征哈密的话,那么后勤补给相当成问题,毕竟河西走廊沿途大部分地段都非常荒芜缺少人烟,很难进行就地补给,而且位于关中的后勤基地哪怕再往前移,最终的出发点也只能设立在甘肃凉州。

补给线如此漫长又如此脆弱,再加上民夫长途跋涉运输补给所需的食水是非常惊人的,谁也不敢保证,让民夫队伍裹足不前的一场风暴会不会就能让大军彻底断粮。

而朱雄英正好有个解决方案多带压缩饼干就完事了。

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33章 坏了,爷爷不记得前世记忆了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梦降临!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136章 初遇解缙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105章 扪心自问,回到大明的理由第78章 下下签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85章 穿越倒计时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请第164章 登录在野谋士:道衍第105章 扪心自问,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183章 长夜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75章 世界地势图!震撼无比的大明众人!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13章 医学奇迹,戴思恭的震惊!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196章 保险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209章 众志成城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152章 抵达京城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21章 名为“空印案”的未来天机信息!第161章 朱允熥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这么个皇太孙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207章 刘日新:有一处新的阴阳炁海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222章 《西凉伎》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58章 清朝是怎么回事?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192章 父与子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69章 时空虫洞的秘密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78章 下下签第58章 清朝是怎么回事?第172章 朱雄英的谋划第238章 幼军演习
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33章 坏了,爷爷不记得前世记忆了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梦降临!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136章 初遇解缙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105章 扪心自问,回到大明的理由第78章 下下签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85章 穿越倒计时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请第164章 登录在野谋士:道衍第105章 扪心自问,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183章 长夜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75章 世界地势图!震撼无比的大明众人!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13章 医学奇迹,戴思恭的震惊!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196章 保险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209章 众志成城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152章 抵达京城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21章 名为“空印案”的未来天机信息!第161章 朱允熥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这么个皇太孙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207章 刘日新:有一处新的阴阳炁海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222章 《西凉伎》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58章 清朝是怎么回事?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192章 父与子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69章 时空虫洞的秘密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78章 下下签第58章 清朝是怎么回事?第172章 朱雄英的谋划第238章 幼军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