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

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

“终于回来了,让咱好好看看大孙。”

朱元璋上下打量着朱雄英,眼中满是喜悦,他伸手拍了拍朱雄英宽阔的肩膀:“好大孙,这些年你在那边受苦了。”

对于朱元璋,他本来是有一些敬畏心理的,然而此时此刻,感受到肩头的那份温暖,朱雄英的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他抬头看着朱元璋慈祥的面容,心中的陌生感和紧张感顿时消散了许多。

朱雄英看着朱元璋那满是沧桑却努力显得慈祥些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感动。

一个念头从他的脑海里划过——这位历史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洪武大帝,此刻正将他当作失而复得的珍宝。

在来到南京的路上,朱雄英就已经知道了大明世界这些年发生的事情,他也明白自己在阴差阳错之下,产生了一个误会。

其实一直以来跟自己通话的,都不是自己的监护人爷爷,而是他的亲生爷爷朱元璋。

正因如此,他才在机缘巧合之下,给大明带来了如此之多的改变,甚至在江南江北,各处都有祭祀自己的“圣孙祠”。

说实话,当知道这个真相的时候,朱雄英的心中可谓是百感交集。

一方面,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监护人爷爷的一片苦心,虽然从小他都是被当做一个贫苦家庭的普通孩子来培养,但监护人爷爷一定是知道比沐胜更多的秘密的,因此,监护人爷爷把最后的爱留给了他,这份能够彻底改变人生命运,甚至一个世界的馈赠,是如此的珍贵,却从未向自己提起。

或许在监护人爷爷的眼中,爱总是无声的,而这份馈赠,也需要朱雄英自己去揭晓,他把朱雄英是否要回到原本世界的抉择的权力,交到了朱雄英自己的手里,无论朱雄英如何选择,都是他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以“为你好”的理由来由别人帮他决定。

另一方面,曾经他的举动,在他的眼里其实仅仅是出于帮助爷爷,但是朱雄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究竟做了多么重要的事情,当他亲眼看到江北的贫苦农民因为土豆而得以饱腹,亲眼看到从天花肆虐中幸存下来的百姓认真而虔诚地祭拜着圣孙祠的时候,朱雄英感到了无比的震撼。

原来,自己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竟然能够影响一个世界里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原来自己的力量是如此之大,并非自己认为的那般渺小。

他能做的事情,他能改变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他轻轻握住朱元璋的手,微笑着说道:“皇爷爷,孙儿没有受苦,只是很想念您和奶奶。”

马皇后在一旁看着,眼中闪烁着泪光,她走上前,轻轻地把朱雄英搂在怀里,声音略显颤抖:“英儿,你终于回来了,让奶奶好好看看伱。”

朱雄英感受着马皇后温暖的怀抱,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仿佛第一次感受到了“温馨”是什么气味。

从上高中开始,他就是一个没有家人的人。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而是认同了自己本来作为古代人的身份,真真切切地融入了这个时代,成为了朱家的一份子。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一幕,眼中也泛起了泪光,他转过身去,悄悄擦了擦眼角,然后转过身来,对着朱雄英说道:“大孙,你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以后咱们一家人,再也不分开了。”

朱标站在一旁,看着两人相拥而泣,心中也充满了感慨。

他走上前,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英儿,你皇爷爷和奶奶都很想你,以后咱们一家人好好在一起。”

朱雄英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眶也有些湿润,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明白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责任和使命,他知道自己将要用现代的知识和理念,去影响和改变这个伟大的时代。

寝宫里,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朱元璋和马皇后拉着朱雄英问长问短,仿佛想要把这几年来的思念都倾诉出来,而朱雄英也耐心地回答着他们的问题,讲述着自己在那个世界的所见所闻。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只剩下这一家人的温馨和幸福。

朱雄英知道,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也找到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家人和使命。

收回了这些说起来纷繁复杂,其实不过是一念之间发生的想法,朱雄英轻轻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然后微笑着说道。

“皇爷爷,孙儿这些年虽然在另一个世界,但并未受太多苦楚。只是所经历的事情,实在有些匪夷所思,不知从何提起。”

朱雄英这番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而蓝玉之前没有刨根问底,是因为自己刚刚回到大明世界不方便问,而且有观音奴这个队友打掩护,但现在则没有了这些条件,如果还是继续遮掩,支支吾吾总会惹人怀疑,反倒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讲出来。

而且对于自己的身份,虽然已经初步确认,但朱元璋必然会对一下只有他俩知道的细节,所以到时候很多相关的问题,依旧不可避免的会被问到。

怎么都是要讲,自己选择先讲,不仅坦诚,而且主动。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他挥了挥手,让干清宫内的宦官和宫女都退下,只留下他和马皇后、朱标。

“大孙,咱本不欲问,怕你心里难过,不过若是能讲,也给你皇奶奶和父亲听听,你在地府都经历了什么。”

朱雄英并不奇怪,他知道朱元璋误解了他的意思,甚至大明世界的所有人都误解自己是从地府归来的,而“圣孙能够窥探天机”的说法,也被人们所接受,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加深这种印象,给自己披上神权的光环如此一来,自己在大明的政治合法性和神权影响力相加,将起到1+1>2的效果。

毕竟,窥探天机还能让这个时代的人理解成神秘学,但很多科技产物,在这个基础科学趋近于零的时代,根本就不是科技而是魔法,所以还不如用神秘学先带过,以后科技进步了,自然就慢慢理解了。

——至于地府的经历,反正也没人知道地府啥样。

朱雄英微微颔首,开始缓缓讲述“他在地府的经历”,嗯,其实就是换个角度讲了一下现代生活。

“.再往后,就是在一个特殊的地方发现了这阴阳炁海竟然能够连通大明,并且孙儿还在地府得遇奇人,这些奇人他们掌握着许多先进的东西,除此以外透过一些秘境,还能窥探到未来天机。”

朱元璋听得入神,不禁问道:“哦?那他们还有些什么先进的东西?”

朱雄英心中一动他知道自己不能说得太过惊世骇俗,于是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一些现代科技,比如电力、互联网等。

“他们驯服了‘电’作为力量,就是无线电台的更高层次应用,这种力量可以点亮黑夜,推进物体,妙用无穷。而且还有可以让不同天地互相连接在一起的东西,可以无视距离及时传递信息。”

朱元璋和马皇后、朱标听得目瞪口呆,他们虽然无法理解这些东西的原理,但能感受到朱雄英所描述的神奇,因为无线电台的妙用,他们是亲眼见证过的。

“那那大孙你是怎么还阳的?”朱元璋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朱雄英微微一笑,继续编造道:“自然是皇爷爷告诉我有那么一扇‘门’的存在,我开启了那扇‘门’,便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大明,周身都是茫茫的山林。”

历史类最高均订作品,你绝对不能错过的好书!

第175章 鬼市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连锁反应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239章 李战神问对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36章 告白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151章 来自朱樉的怨恨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139章 观音奴的心病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177章 安置房项目交付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第34章 神器试验成功,国公们的震惊!第179章 蓄水池之论,朱元璋的赞叹第207章 刘日新:有一处新的阴阳炁海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第179章 蓄水池之论,朱元璋的赞叹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第92章 郭桓案后续,严刑之下为何无法除贪?第91章 《赤脚医生手册》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192章 父与子第105章 扪心自问,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业垄断调查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196章 保险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130章 蓝玉案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154章 认亲只是个开始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91章 《赤脚医生手册》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78章 下下签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67章 徐达背疽!第67章 徐达背疽!第23章 如何解决空印案?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84章 朱雄英的长命锁第187章 老朱力排众议第2章 咱的大孙,还活着?!第149章 五爪龙床,僭越之罪!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183章 长夜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
第175章 鬼市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连锁反应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239章 李战神问对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36章 告白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151章 来自朱樉的怨恨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139章 观音奴的心病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177章 安置房项目交付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第34章 神器试验成功,国公们的震惊!第179章 蓄水池之论,朱元璋的赞叹第207章 刘日新:有一处新的阴阳炁海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第179章 蓄水池之论,朱元璋的赞叹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第92章 郭桓案后续,严刑之下为何无法除贪?第91章 《赤脚医生手册》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192章 父与子第105章 扪心自问,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业垄断调查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196章 保险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130章 蓝玉案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154章 认亲只是个开始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91章 《赤脚医生手册》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78章 下下签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67章 徐达背疽!第67章 徐达背疽!第23章 如何解决空印案?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84章 朱雄英的长命锁第187章 老朱力排众议第2章 咱的大孙,还活着?!第149章 五爪龙床,僭越之罪!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183章 长夜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