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救驾状元媒

潘仁美恨七郎杨延嗣在擂台打死三儿潘豹,本想趁太宗下河东之机公报私仇,借刀杀人,以消心头之恨。没想到这次围攻太原,杨家没出面交战,归顺后又大受太宗厚待,心中很不是滋味。借口身体不适,连欢迎杨家的宴会也不参加,闷冉冉回到帅营,对干儿子黄龙道:“目前朝中文有左班丞相王延龄,右班丞相赵普,左枢密使杨光美,新科状元御使吕蒙正。武有开国王曹彬、常胜王石延超、东平王高怀德、东征王高怀亮、汝南王郑印以及步兵太尉党进等。为父虽贵为掌朝太师,权势仍显孤单。杨家受先帝、圣上两代看重,这次进京必然重用。呼延赞这次下河东屡建战功,回京也会封高官。以后朝中更显得潘家势孤、、、、、、因此为父心中十分不快,吾儿才智过人,有办法削弱一下他们的势力吗!”黄龙摇头晃脑地沉思片刻,对潘仁美道:“朝中文官的势力得找机会才能下手清除!武将嘛,眼下就有个好机会摆布他们!”“计将安出?”潘仁美惊喜地问道。黄龙道:“太宗好大喜功,即位以来,事事以太祖为榜样,全无开拓、创新之举。你老如劝其现在攻取幽州,干太祖未竟之壮举,必投其所好!届时不让老谋深算的杨继业领兵,派只有匹夫之勇的呼延赞、高氏兄弟、冲锋陷阵!一旦战场出现危机局面,那曹、石、郑诸王爷、党进、王全节、李明之流还怕不拼命死战,以显其忠呼!自古是:瓦罐不离井台破、将军难免沙场亡。我就不信如此一场大战下来他们还能保全!若能伤折一二人,剩下刚刚投诚的杨继业还不好对付吗?”“妙计!妙计!绝妙之计呀!”潘仁美乐的拍案叫绝,激动不已。

第二日,太宗在行宫集众文武大臣,安排班师回京事宜。潘仁美出班奏道:“河东地控幽、燕,太祖皇帝数次亲征者,意在得其地理,为灭辽做准备尔!今圣上已得河东,且有杨家将归诚,可谓:天时、地理、人和俱备!如现在挥得胜之兵,平定辽东、收复云、燕,当可建不世奇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望圣上三思!”太宗面露喜色问其他武将看法,呼延赞,高氏兄弟都认为是一劳永逸之事,赞同潘仁美的建议。杨光美奏道:“臣以为河东初定,民心未安、吏治未纳入正规,恐怕担负不起支持数十万大军、旷持日久的平辽大战役!如将其作为依托发动平辽战役,似有不妥。莫如班师回京,从长计议为善”。太宗龙眉微皱不语。八王千岁奏道:“将士征战日久,皆有归乡之心!时近秋末,天气渐寒冬装也是问题,侄臣认为光美之议为上策!”太宗不悦道:“吾意已决,皇侄不必再言!”随下旨令潘仁美为‘平辽行营都招讨使’,呼延赞、高怀德兄弟为破敌先锋大将,杨家留杨延平、王贵、杜国显及众女将守代州外,其余全体随军作战。

大军从娘子关离河东,浩浩荡荡,气势汹汹直扑易州。辽军守将刘宇与副将郭兴议道:“宋军大军突至,易州兵微将寡,以区区八千士卒对抗数十万大军,无疑是驱羊斗虎,徒死无益!莫如投降彼军算了!”随开城迎接宋军。太宗大喜封刘宇为易州团练使,郭兴为副使,继续守易州。大军直下涿州。涿州守将刘厚德,副将鲜于淳持勇出战,鲜于淳勇斗呼延赞至十五合,被赞一鞭打死,刘后德急忙要撤回城内时,被掩杀过来的高怀德一枪挑死在护城桥上,高怀亮领兵一拥而入,占领了涿州。宋军出兵旬日连克二州,士气大振,认为辽兵不堪一击,兵将都产生轻敌情绪。素知辽兵心性的杨继业认为不妥,因是刚来不便多言,仅私下与八千岁说道说道。八千岁道:“潘仁美是当今的西宫岳父,皇上把他当成没眼的珍珠——瞎宝贝用,对他向来是言听计从,本王也不便扫皇叔的兴头。潘仁美不派杨家任务,恐怕是想自己出一下风头,显显能!说你刚来,未沐皇恩,不宜出战云云都是屁话!不过,这样也好,留公父子在御营护驾,我更放心!冲锋陷阵、攻城掠地的事就让潘仁美去指挥吧!杨家能护好皇上也是大功一件”。又过数日,呼延赞打破定州大军已离幽州不远。

却说辽邦现在的郎主是‘天庆梁王耶律尚‘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朝中大权实际掌握在其母萧太后手中。萧太后的父亲萧贤,原是中原前朝的不得第秀才,年轻时爱好研究各民族语言,通晓契丹人、蒙古族、藏族等五六种文字,因当时天下朝代更替频繁,没有开科取士,所以,他虽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也无用武之地,只能在汴京南门外‘禹王台’旁的茅草房中教私塾渡时光。辽太宗耶律得光统治中原时,急需通晓各国文字的翻译人才,经地方‘里甲’举报,强行聘用了他。契丹人退出中原时,耶律得光将他全家带回幽州,封的官名叫‘通译平章’,负责起草、翻译各民族的来往书信。平时在家闲着,有事才到宫内去忙一次。他闲来无事就把心全放在培养女儿萧芷烟的身上,萧芷烟十六岁时,已成了幽州城里四书五经、天文地理、琴棋书画、诸子百家无不通晓的女秀才。其时,辽后‘鲜于氏’病故,有人密告萧通译的女儿贤慧貌美,辽帝强纳入宫。其实,辽宫还有两名明媒正娶的妃子,萧芷烟入宫时,身份在她们之下。后来由于那两名契丹族妃子,在相貌、年龄、文化素质诸方面都比不上萧芷烟,最差的是都没生育男孩子。萧芷烟入宫不久就取得辽帝的宠爱,一年后又为辽帝生了个太子‘耶律尚’,就被封为正宫娘娘。辽帝驾崩后萧芷烟有了野心,想学唐朝武则天。以色相取得皇叔耶律德重的支持,借口太子年幼无知,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数年内将其娘家叔父萧鞑赖、表弟萧天左、萧天佑等七八人陆续提拔进了朝中,分别委以重任。加之她长袖善舞,貌美心狠混得比先皇还有威信。

宋太宗亲征辽国、连克三州的消息传来,萧太后先是大吃一惊,而后喜在心间,对大臣们道:‘孤自摄政以来,整理朝纲、招兵买马、屯集粮草,不断派兵袭击雁门关、娘子关就是为了能据有河东,作为与宋对抗的有利基地,最终达到再占中原的目的。刘继元无能投降宋国,使我丧失了抗宋的有利地理,孤十分心疼。本想发兵攻打汴京,又担心腹背受敌。现在,宋太宗竟然不顾宋军将士久征河东之苦,率疲劳之军攻我大辽,已犯兵家大忌。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能活捉宋太宗,迫其投降,我大辽重返中原有望!众卿可愿助孤吗?”群臣齐声高喊:“恭听太后懿旨!活捉宋朝皇儿!”萧太后大喜,旨令左丞相萧天左为兵马总粮草官,右丞相萧天佑为监军,皇侄耶律休哥为大元帅,无敌大将军耶律沙、耶律奚底为先锋,耶律衲、耶律齐、雪里青等二十多名战将为牙将,发兵十万去定州迎敌。同时令大将军韩匡嗣、耶律学古领兵五万悄悄去燕地‘三关’埋伏,以断宋军退路。

探马将消息报入宋营,潘仁美聚将商议道:“辽兵鼓噪而来,应该先挫其锐气,明日哪位将军出马宰敌立头功?”道罢目示呼延赞。赞应声道:“小将愿往!”高怀德也道:“末将愿同呼延将军一同出战!”潘仁美心中暗喜。

次日两军对阵,辽将耶律奚底出战,呼延赞拍马迎上抡鞭就打,激战二十余合不分胜负。高怀德见辽将凶猛催马上前夹攻,辽将耶律沙扬刀截住。只见四匹战马奔腾、八条胳膊飞舞、鞭斧相碰、火星四溅,刀来枪往、耀目生辉,战鼓咚咚、震耳欲聋,杀声阵阵、响彻云霄,自古多少将军战,哪有今日打的凶!四人狠斗多时,马儿力乏,各自罢战。

高、呼二将回到大营对潘仁美道:“敌将凶悍,难以取胜!”潘仁美道:“耶律沙、耶律奚底都是辽国有名上将,岂是易与之辈!所幸者我方不胜,亦不败矣!明日二位将军出阵,分头缠住二将,本帅与高怀亮领大军掩杀,敌将慌乱便可取胜”。太宗闻知对潘仁美道:“明日朕亲临战阵,留德芳与杨家父子守城!”

辽营主帅耶律休哥对众将道:“宋军高、呼二将久历战阵,骁勇无比,力战难以取胜!杨无敌如出战、我军就不能稳操胜卷矣!故,明日改变战法。先有二将军挑战诈败,引其来追,有耶律衲领弓箭手围射之。密告耶律学古将军领兵偷袭宋军后队,在乱中活捉宋太宗赵匡义。”

次日,太宗头戴闹龙金盔,身披锁子黄金甲,骑一匹骅骝逍遥驹,得胜钩上挂一杆赤铜刀。在柴秀英、党进等大将的拥护下来到阵前。三通鼓罢,辽军耶律奚底出战呼延赞,耶律沙出战高怀德。激战二十回合后,辽将出现败势,二将同时败走,高怀德觉的有诈,停骑不追,哪知潘仁美已经指挥大军冲杀过来,只好带头冲向辽阵,双方展开混战、、、、、、。辽帅耶律休哥见宋军中计,暗暗指挥辽军边战边退,渐渐将宋军引入埋伏圈。

太宗在阵前见辽军节节败退,心中大喜,正要指挥御营兵将支援潘仁美。猛听得阵后一声炮响,有无数辽兵冲杀过来。他毕竟久经沙场,闻惊不乱,指挥护驾将官与来敌接战。哪知,辽军早已定下调虎离山计。正面战场只有耶律沙、耶律奚底、耶律衲及耶律休哥诱敌,其余战将都调到耶律学古的军中。结果是,辽军来一名战将,太宗派出一名护驾将军迎战,等到太宗身边已无将可派时,辽军勇将兀环奴、兀里奚并骑来捉太宗。太宗也是个临危不惧的马上皇帝,毫不犹豫地扬刀亲战兀环奴。柴秀英虽然是初次上阵,看到皇上有难也奋不顾身地举起日月双刀截战兀里奚,

在城门楼观战的杨继业,见战场情况突变,对八千岁道:“末将守城有责,不能违令出战!二、三、四、五郎分守四门,也不便出去,让六、七郎出城救驾,八郎紧跟千岁以防不测!”八千岁道:“今日全仗卿家力挽狂澜!”

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出城不远就被耶律学古拦住去路。杨延昭一看有辽将截道,就对延嗣道:“七弟挡住来将!为兄杀入重围救驾!”七郎大喊一声:“六哥放心!我杀了来将就去接你!”说罢挺枪与耶律学古战在一起。杨延昭拍马冲入包围圈,一手挺枪、一手拿鞭,如狮子摇头、猛虎发威,枪挑、鞭打杀的众辽军人仰马翻,旗倒血溅,哭爹喊娘,纷纷让路。纵观战场,见宋军十几名战将与辽将捉对拼杀,一时难分胜负,只有一名白袍少年将军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忙拍马冲上一枪直刺敌门面,趁辽将拨枪之机,一鞭将辽将的头扫掉半拉。转身问小将道:“圣上在何处?”小将道:“西北黄龙旗附近!”杨延昭顾不得问名,喊了声:“且随某救驾去!”拨转马头向西北冲去。

被救战将名叫潘昭瑞,是潘仁美的二侄儿。潘仁美利用手中兵权,先是把大侄潘昭祥弄到军营委了名游击将军,结果在太行山被呼延赞打死。二侄潘昭瑞要替哥哥报仇,也投入军中,潘仁美怕再出事,就把他安排到御营暂委名‘千总’【相当现在的团长】本以为跟着皇上打仗拼命机会少,升官发财机遇多。没想到中计皇上被围,也得出马拼命。别看这小子顶盔贯甲,威风凛凛,其实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杨延昭如果迟救半刻时光必死无疑。

且说太宗与兀环奴交手多时,本无胜败之分,原因是兀环奴虽然比太宗技高一筹,但接到的命令是:只能活捉,不能杀死。是故太宗能久战不败。意想不到的是,太宗的战马被乱箭射中,一时失了前蹄将太宗摔落马下,兀环奴一见喜从天降,用刀指着太宗喝令辽兵绑人。这时杨延昭恰好赶到,一枪把刀挑飞,再一枪把人也挑落马下。本应下马救驾,因见柴君主被兀里奚追的危机万分就转身对潘昭瑞道:“你下马救驾!我去救郡主!”拍马向兀里奚追去。

要说柴秀英的功底可以列入中上等,但与兀里奚相比差的就不可道以里计啦,前十合她打的有板有眼,满像回事,往后就成了铁匠的砧子——挨打的料!恰遇兀里奚是个好色的蛮子,一心想活捉她玩玩,二人才打了好半天。柴秀英是打又打不过、跑也跑不掉,耳内还得听脸红心跳的污言秽语,在又羞、又急、又恼、又无奈之际杨延昭挺枪赶到,放过柴郡主直刺蛮将。兀里奚措手不及被一枪刺个透心凉。君主见杨延昭是个英俊潇洒、武艺高强的年少将军,就忙问尊姓大名,当得知是有名的杨家六郎时,不由钩起来自己的心事。就羞答答地道:“将军救奴家于危难之中,无以为谢!有祖传‘针珠衫’一件奉送将军,且有四句偈语要牢记在心!回京与八千岁共参详——‘先帝曾留言,贤王作周全,如得事成就,还须一状元.。’”

道罢随杨延昭杀向太宗被围之处。半途迎着一拨宋军,领头之人正是潘昭瑞,他见郡主已获救对延昭道:“圣上已被呼延赞、杨令公护驾回城!末将奉旨接郡主回去!”杨延昭道:”既是如此你且护送郡主回城,我去救应众将!”转身又杀向包围圈。

回头再说呼延赞与高怀德正在追赶败将,忽听身后炮响,回头看到有大批辽军攻击后阵,逃跑的辽军也卷土重来,高怀德已知中计。忙对呼延赞道:“我军中计,形势凶险!趁蛮子兵未合围之际,将军速杀回御营护驾进城!我去帮潘招讨突围!”呼延赞冲到御营时,杨继业也奉八千岁令带八郎出城救驾,二将随保护太宗回城。

潘仁美发现中计之时,高怀亮已领二万人马完全进入了辽兵的埋伏圈,通知撤兵也来不及,仅把自己领的人马招呼在一起,各自为战,也不管圣上及高怀亮的死活。高怀德冲到时,潘仁美的战马已被弓箭射死,正在狼狈不堪地徒步指挥潘龙、潘虎拨打四周射来的雕翎、、、、、、.高怀德杀散一队辽兵弓箭手,抢了一匹马给潘仁美骑上,掩护潘家父子冲出包围。这时才得知兄弟怀亮仍在包围圈内,就翻身又冲入重围,在圈内寻找多时,不见怀亮。后在草丛中寻得宋军一个伤兵,得知兄弟已被耶律沙回马刀劈死。高怀德一听不由气冲斗牛,如疯虎般在包围圈内来回冲杀多次,要找耶律沙替弟报仇,先后杀死辽军千夫长以上将官五人,也没找到耶律沙,只好向外围冲去。哪知此时包围圈内活着的宋军,已只剩下他一人,耶律沙在圈外指挥耶律衲带的弓箭手,集中力量射他一人,高怀德舞动双鞭,拨打雕翎、上护身、下护马冲了多次都被箭雨挡回,不幸战马被射倒卧地不起,怀德心想:战马一死,突围无望,身为大宋一家王爷,岂能被俘受辱!随拔剑自刎。真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可怜南征北战二十余年,为赵家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的高氏兄弟,竟被缺智少谋、阴险毒辣的潘仁美借刀害死!

潘仁美收拾残军,但见死尸遍地、血流成河,宋军折兵八万余人,丢失军械、粮草无数,所得涿易二州复归辽邦。耶律休哥大获全胜,收兵回幽州庆功。

太宗逃入定州,众将参见请罪时太宗道:“今日作战多亏‘白袍小将军’救驾!杨继业父子奋勇杀敌,才使朕转危为安,回京后朕定要封赏!”八千岁奏道:“此一役我军误中敌人奸计,不仅损兵八九万,更可惜的是,损折了高家两位王爷。目前士气已失,粮草不继,莫如暂时收兵回京,从长计议伐辽战略。”太宗准奏,即日下诏班师。

太宗回汴京休息三日后设朝,先拨库银万两为高氏兄弟治丧,当殿册封高怀德的儿子“高琼’、高怀亮的长子‘高麟’世袭乃父王位,随朝伴驾;次之高风为‘孝义侯’在家侍母。封杨继业为‘无佞侯’代州刺史,杨家诸子皆封为代州团练使,王贵、杜国显封雁门关总兵。另赐杨继业金银各一提、宫女十名,全家搬入天波无佞府居住。呼延赞下河东战功显赫封‘铁鞭王’赐王府一座居住;李建忠、耿忠、耿亮,柳雄玉等封为参将,御营服役;其余随征官兵升赏不一。唯对潘昭瑞之功当殿未封。

原因是,战场上太宗跌下

马时被龙袍盖住了脸,一时揪扯不开,没看到是杨六郎救的驾,潘昭瑞将他扶起上马,就误以为是潘小将救的驾。当杨继业、呼延赞到时太宗对潘昭瑞道:“柴郡主被辽将追杀的不知下落,小爱卿如能将其救回,回京当招为郡马!”潘小子喜从天降,遵旨去追杨延昭,他知杨家儿郎个个武功高强,定能将郡主救回,自己只要接住护送回城,就表明她是自己所救,杨六郎新归宋营谅也不敢与自己争功,这个郡马就稳做了。也是他运气好,路上碰上郡主,就护送回城。太宗本想当殿封他为郡马,突然想起先王对柴郡主的婚事有遗昭給八王,还须与皇侄赵德芳议定一下,就当殿未提此事。下朝回宫后,听内侍传报八千岁宫外侯旨,心中大悦,即传进宫。八千岁何以刚下朝又进宫呢?

原来,杨延昭回京后,将柴郡主的话告诉了母亲佘夫人,夫人叫他去南清宫请教八千岁。千岁思考有倾道:“先王对秀英宠爱有加,曾对本御言道:‘将来秀英皇儿的婚事须,珠衫为聘、状元为媒、将帅之才、天子主婚’。现在御妹将珍珠衫赠与你,不言而喻是对你有意思!哈哈!看来你我君臣要变成郎舅之亲了!你且回府侯佳音,本御现在就进宫奏明叔王。”

太宗给赵德芳赐坐后道:“朕此次在幽州被辽将兀环奴所困,命若悬丝之际,天降白袍小将枪挑兀环奴,救出朕躬,又追杀兀里奚救回秀英皇儿。朕以为功高莫过救驾,为酬其功,朕已许其为郡马,不知皇侄意下如何?”八王道:“救驾小将父子英杰,,将来必是朝中国家栋梁!叔王金口许婚,更显皇恩浩荡,侄臣万分赞同!为遵先王之意,可下旨新科状元吕蒙正为媒。”内侍即宣吕状元进宫。吕蒙正乃吴下才子,少年聪慧过人,可惜官运不佳,数科不第。去岁王丞相主考,见其文笔刚劲、立意新颖、论事观点独特老道,就取其文章为甲卷,呈太宗御笔亲点头名状元。蟾宫折桂时年已三十有二,晚成大器,行事谨慎,身列朝班不久,就获得朝野好评。此次奉旨做御媒更是格外小心,因为杨延昭去请教八千岁时,恰巧他也在场,所以不等太宗说出男家是谁就领旨出宫,直奔杨府而去。

佘夫人得知吕状元来意,自然喜从天降,急令杨洪大摆酒宴,要盛情款待大媒人状元公。吕蒙正道::“慢来!慢来!吕某为令郎保媒,喜酒自然要喝,不过不是现在,当务之急是夫人应携杨延昭进宫谢圣上赐婚之恩才是!”夫人道:“状元公所论极是有理!老身即带六郎进宫,隔天再向状元公道乏!”

太宗闻奏佘赛花携子进宫谢婚,先是一愣,而后龙颜大怒,质问八王是怎么回事。八千岁奏道:“杨六郎救驾有功,圣上亲许郡马,吕状元奉旨做媒,佘赛花进宫谢恩乃是顺理成章之事!不知叔王气从何来?侄臣甚是不解!”太宗道:“救驾小将是潘府昭瑞,与杨府何干?尔等假传圣旨,愚弄朕躬!意欲何为?真是岂有此理!”叔侄正在争论,内侍奏报:“潘太师携侄潘昭瑞宫门侯旨”

潘仁美出于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劝太宗驱劳乏之兵平辽,阴谋得逞枉害了两位王爷的性命。但他作为三军统帅虑事不周、中敌埋伏、损兵折将毕竟不是光彩事。回京后一直担心太宗降罪,借故养伤不敢上朝。听得圣上亲许潘昭瑞为郡马,就像吃了一副兴奋剂,马上来了精神。他也不问明事实真相,更不考虑凭潘昭瑞那两手三脚猫、鬼画符功夫,能不能杀死辽国大将?救下圣上与郡主!只管携侄进宫谢恩。

太宗见潘、杨两家都来谢恩,气的哭笑不得,堂堂帝王家郡主,一女许配两家大臣,传出去笑话就闹大啦!不由恼羞成怒,拍案大骂吕蒙正道:“堂堂新科状元,耳不聋、眼不花,也不问清谁是救驾之人,就稀里糊涂做起媒来,真乃昏庸之极!如今使朕进退维谷,如不借你项上人头以平事端,皇家脸面何在?来呀!将吕蒙正绑出午门斩首!”八千岁忙奏道:“叔王息怒!听侄臣一言,再杀吕状元不迟!叔王明鉴:秀英许婚一事,牵涉两家大臣,事关朝廷颜面。既然潘、杨两家都说是救驾之人,那其中必有一家是冒功邀赏,这就关呼到朝政赏罚律例,必须查证清楚!吕蒙正机智过人、善断疑案,莫如将秀英、潘、杨两家都宣上殿来,有吕蒙正当场审断。如断的清、判的明将功赎罪;判断不明,二罪并罚,叔王龙意如何?”太宗见事成骑虎之势,只得准奏.

看到气呼呼站在旁边的两家大臣,刚去鬼门关走一趟回来的吕状元,擦去脸上的冷汗开始问案:“潘昭瑞!你救驾之时所杀辽将,叫什么名字,使用什么兵器?”潘昭瑞心想:当时远远看见杨延昭枪挑辽将落马,并未见双方通名报姓,。随便报个名字,料也无妨!兵器嘛,,辽人多使狼牙棒,于是就答道:“辽将名叫‘巴若里’使用兵器‘狼牙棒’。”杨延昭则道:“辽将名叫‘兀环奴’,是萧太后的站殿将军,贯使厚背大砍刀”。太宗一听,知是潘昭瑞记错就道:“潘小将记错了,朕与他交过手,名字就叫兀环奴,使用的是‘泼风刀法’。”吕状元又道:“敢问小将,追杀郡主的辽将叫什么名字?用什么兵器?其相貌特征如何?郡主给你说过什么话没有?”潘昭瑞道:“辽将未通名即被小将打死,他长得又白又胖,身穿铁叶甲,跨下黄膘马,手拿八角双锤。在护送郡主回城的路上,郡主道:”救驾之功,回京奏明叔王,定有重酬!”杨延昭答道:“辽将名叫兀里奚,长得豹头环眼,连面红胡须,身穿蛟皮软甲,跨下乌椎马,手使九环八窍鬼头刀。末将救下郡主后,郡主言道:“先王曾留言、贤王做周全、如得事成就、还得一状元。”吕状元转身问郡主道:“请郡主判定二小将所言何虚?何实!”郡主道:“杨将军所言,句句属实!潘昭瑞乃一派胡言!”吕蒙正道:“如此说来、、、、、、”“且住!”潘仁美接言道:“万岁!战场之上兵慌马乱,救驾之急,刻不容缓,臣侄救驾心情急切,哪有功夫去观察敌将相貌、衣着!臣以为杨延昭所言不足为凭,望圣上做主!”八千岁看潘仁美竟当面无耻狡辩,愤然接口道:“潘太师此言差矣!想你身为皇家招讨使,职掌军中赏罚,将士杀敌不问姓名,回营何以记功!况且,将军上战场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审时度势,方能百战不殆!如果连敌人拿什么兵器与你交战都看不清,如何应招?怎么杀敌?请叔王明鉴!”太宗哈哈一笑道:“二位爱卿都言之成理,想来此事也一时难以辩明。潘、杨二卿皆是朝廷弘股之臣!救驾之事都有功劳,何必细论孰大,孰小!郡马一事,朕既已许了潘小将,也无更改之理!秀英就这样定吧!”柴秀英在吕状元的暗示下,红着脸对太宗奏道:“叔王之命,秀英不敢有违!然,先王对侄女的婚事,早有昭示,侄女也不敢不遵、、、、、、奈何!”太宗道:“先王之意如何?”八千岁奏道:“启奏万岁,先王之昭是四句话:‘珠衫为聘、状元为媒、将帅之才、天子主婚’如今叔王主婚,蒙正为媒,小将之才不必说,就差珠衫为聘。秀英将珍珠衫交与何人,他就是真的救驾小将,也就是先王定的未来郡马。口说无凭,珍珠衫才是物证!”太宗想了想笑道:“既有先王的遗昭,朕也不便更改!潘、杨二小将,物证在谁手?可以拿出来了吧!”杨延昭道:“珍珠衫在此!请万岁,八千岁,吕大人,郡主验看!”潘仁美还想再奏,太宗拦住道:“潘爱卿不必再奏,卿侄昭瑞毕竟也有功劳!朕赐他做御林军都尉也就是了。杨延昭救驾有功,又有珍珠衫为凭,当做当朝郡马!来日朕亲自主婚为二人成礼。吕蒙正功过相抵,随佘夫人回杨府喝喜酒去吧!”

潘仁美看着欢欢喜喜随母亲下殿回府的杨延昭,暗暗咬牙、、、、、、对杨家的仇恨又增加了几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扬威幽州城”

(本章完)

第四回 河东且逍遥第五十三回文书生宗勉第六十九回老帅夜谈兵第七十二回神尼活菩萨第六回 杯酒释兵权第三十回风波毁长城第三十九回毒姑爷延顺第十一回 打擂结仇缘第二十回神童擒仁美第三十七回兄弟情义深第四十六回灭辽酬功臣第六十三回怒打招夫擂第二十八回 游龙戏双风第四十六回灭辽酬功臣第六十四回比武定君山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挂帅第十六回 扬威幽州城第六十五回小将掌大旗第二十七回 赌战惊敌酋第六十一回文广巡三湘第二十三回 英雄风云会第三十八回群英汇九龙第七十三回再显杨府威第二十六回遗孤神仙山第四十六回灭辽酬功臣第九回派 婚配女英豪第四十六回灭辽酬功臣第四十回不戒僧延德第六十三回怒打招夫擂第九回派 婚配女英豪第四十三回大破天门阵上第二十五回 智取金宝刀第二回 风雨火塘砦第五十二回杨宗兰下山第十回 龙虎初相会第七十七回一树分四支第六十四回比武定君山第十三回 呼延赞投宋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广第八回 代州杨无敌第七十三回再显杨府威第二十八回 游龙戏双风第二回 风雨火塘砦第五十四回古阳青天令上第五十三回文书生宗勉第十二回 敌对识忠良第六十八回绿钟馗张海第七十四回诸小闹庞府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烟起第五十一回探友伏苗王第二十三回 英雄风云会第三回 官拜火山王第六十九回老帅夜谈兵第五十六回一梧栖五凤第四十五回大破天门阵下第十六回 扬威幽州城第三回 官拜火山王第二十九回天波起风波第四十回不戒僧延德第二十七回 赌战惊敌酋第二十八回 游龙戏双风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二十九回天波起风波第六十一回文广巡三湘第十九回 御状告潘贼第十八回 血溅李陵碑第二十三回 英雄风云会第十四回 计收杨家将第十三回 呼延赞投宋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七十四回诸小闹庞府第六十四回比武定君山第三十回风波毁长城第四十六回灭辽酬功臣第五十六回一梧栖五凤第六十三回怒打招夫擂第五十五回古阳青天令下第五十四回古阳青天令上第四十五回大破天门阵下第二十三回 英雄风云会第六十七回帅帐闹花烛第七十八回杨金花征西(上)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门阵中第四十九回巾帼救须眉第五回 铜锤换玉带第二十一回 巧审潘杨案第三十三回寇准夜背靴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锤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锤第七十八回杨金花征西(上)第十四回 计收杨家将第六十回韶通府平乱第十三回 呼延赞投宋第四十二回斩子激女将第五十二回杨宗兰下山第六回 杯酒释兵权第八十二回虎将杨再兴(上)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广第八回 代州杨无敌
第四回 河东且逍遥第五十三回文书生宗勉第六十九回老帅夜谈兵第七十二回神尼活菩萨第六回 杯酒释兵权第三十回风波毁长城第三十九回毒姑爷延顺第十一回 打擂结仇缘第二十回神童擒仁美第三十七回兄弟情义深第四十六回灭辽酬功臣第六十三回怒打招夫擂第二十八回 游龙戏双风第四十六回灭辽酬功臣第六十四回比武定君山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挂帅第十六回 扬威幽州城第六十五回小将掌大旗第二十七回 赌战惊敌酋第六十一回文广巡三湘第二十三回 英雄风云会第三十八回群英汇九龙第七十三回再显杨府威第二十六回遗孤神仙山第四十六回灭辽酬功臣第九回派 婚配女英豪第四十六回灭辽酬功臣第四十回不戒僧延德第六十三回怒打招夫擂第九回派 婚配女英豪第四十三回大破天门阵上第二十五回 智取金宝刀第二回 风雨火塘砦第五十二回杨宗兰下山第十回 龙虎初相会第七十七回一树分四支第六十四回比武定君山第十三回 呼延赞投宋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广第八回 代州杨无敌第七十三回再显杨府威第二十八回 游龙戏双风第二回 风雨火塘砦第五十四回古阳青天令上第五十三回文书生宗勉第十二回 敌对识忠良第六十八回绿钟馗张海第七十四回诸小闹庞府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烟起第五十一回探友伏苗王第二十三回 英雄风云会第三回 官拜火山王第六十九回老帅夜谈兵第五十六回一梧栖五凤第四十五回大破天门阵下第十六回 扬威幽州城第三回 官拜火山王第二十九回天波起风波第四十回不戒僧延德第二十七回 赌战惊敌酋第二十八回 游龙戏双风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二十九回天波起风波第六十一回文广巡三湘第十九回 御状告潘贼第十八回 血溅李陵碑第二十三回 英雄风云会第十四回 计收杨家将第十三回 呼延赞投宋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七十四回诸小闹庞府第六十四回比武定君山第三十回风波毁长城第四十六回灭辽酬功臣第五十六回一梧栖五凤第六十三回怒打招夫擂第五十五回古阳青天令下第五十四回古阳青天令上第四十五回大破天门阵下第二十三回 英雄风云会第六十七回帅帐闹花烛第七十八回杨金花征西(上)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门阵中第四十九回巾帼救须眉第五回 铜锤换玉带第二十一回 巧审潘杨案第三十三回寇准夜背靴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锤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锤第七十八回杨金花征西(上)第十四回 计收杨家将第六十回韶通府平乱第十三回 呼延赞投宋第四十二回斩子激女将第五十二回杨宗兰下山第六回 杯酒释兵权第八十二回虎将杨再兴(上)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广第八回 代州杨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