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御状告潘贼

陈家谷一战历时十八天,辽军死伤大小战将十七人,兵士五千余人。韩昌在潘仁美的配合下,逼死辽国近三十年的头号强敌杨无敌;杨家将中武艺最高强,使韩昌最头疼、辽将最惧怕的将军杨延嗣枉死宋营,杨延昭跳崖无踪影,二千余名杨家军士兵全部战死在谷内。这对于韩昌,乃至辽邦全军来说是个空前的大胜利。萧太后闻奏,当着百官面大呼:“杨继业父子归天,强似歼灭宋二十万大军!自此,中原已成朕囊中之物矣!”韩昌兴奋之余,亲到陈家谷视察,看到沟豁中宋军将士的遗体,感叹地说:“杨继业人称无敌将,我看杨家兵也堪称无敌兵!”随下令道:“这些宋兵是敌人亦是英雄!不要让他们暴尸荒野,收集起来就地掩埋!这样的敌人死后是值得尊重的!”

在苏武庙,韩昌轻易而举找到令公的遗体,奏肖太后同意厚葬于辽东契丹贵族公墓红羊洞。令公的兵器‘金刀’做为国宝收藏内廷。

幽州没了杨家将,就像大厦去了顶梁柱。韩昌认为收复幽州的时机已到,就派韩五给潘仁美送密信,命他相机撤出幽州,退守三关,看太宗的反应如何。潘仁美与黄龙密谋后,将退出幽州的计划,交韩五带给韩昌。

潘仁美在杨令公被困,杨七郎被射死的当天就向全军宣布:“杨继业、杨延昭已投降番邦!”为防止代州来的杨家军里的同党做乱,把杨家军建制撤销,杨家兵全部插编到招讨军队伍里。为了拉拢人心,把原来的下级军官王世猛、王世勇、郎千、郎万、陈林、柴敢皆提升一级,都参为游击将军。当然,潘仁美也了知道,‘王家五英’是杨家的铁杆弟兄,必须寻机除掉;郎氏兄弟、陈林、柴敢则是刚投入杨家军不久的绿林人物,可以拉拢使用。他不知陈、柴、郎四人原是祁连山一带民间抗辽义士,专以盗取辽军军马为业。一次失手被一队骑兵围困,恰杨延昭去塞外购买军马,路见不平,挺枪相助,杀退辽军救了四人,叙谈之下惺惺相惜、意气相投,随成拜弟,齐呼杨延昭为六哥焉!且夜集手下二十人与杨延昭偷袭辽军养马场,获军马五百匹赶运代州作为投杨家军的见面礼。潘仁美信用他四人,不抵是养虎为患,非瞎眼而何?日后正是栽在他四人手中,这是后话不提。

且说韩昌接潘仁美密信,即率大军到幽州北门城下叫战。潘仁美传令王世猛、王世勇仅带五百军士出战。韩昌扬叉亲战王世猛,世猛在五英中力气最大,手中熟铜棍重八十斤,棍叉相交力重千钧,前三合把韩昌吓得够戗,又战几合已看出王世猛是力大招不精,第七合即把士猛叉死马下。王世勇提双锤拍马冲出,要替拜弟报仇,被躲在旗门里的耶律休哥暗射一箭,中咽喉而亡。韩昌令旗一挥,辽兵辽将冲杀过来,无将指挥的宋兵顶不住退向城内、、、、、、。按说城上守军应该用箭猛射辽军,掩护败军入城,必要时也可丢卒保车,及时关上城门。奇怪的是城上既无人掩护,城门也无人防守,竟任辽军任意追杀败兵,涌入城内、、、、、、潘家父子领近十万大军不做任何抵抗,竟大开南门逃跑,一气跑到三关才收拢队伍。辽军两个千人队跟在后边追了一天一夜,击溃宋军一万五千余人。

宋时所谓三关,是指雄州以南依拒地势、要道而修筑的三个相邻的关口。分别叫‘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并称三关。这三个关口以瓦桥关为中心,其他为羽翼。是宋时较长一段时间的宋、辽国境线,宋派有驻军防守。两国围绕三关,经常发生冲突。韩昌知道,如果辽军攻打或者越过三关,就意味着要大举进攻大宋。现在条件还不成熟,不能轻举妄动,是故,追兵追到三关附近即返回,给潘仁美以充足时间收拾败兵。

潘仁美明白,丢失幽州,没了杨家父子,这两件都不是小事情。如果没有合理的说法,朝廷一旦动疑,派人全面调查搞不好就会翻船。与黄龙商议后,由黄龙起草一份奏章,快马送往京城,奏章内容自然是‘阎王爷的告示——统篇鬼话!’上写道:圣上班师,杨副帅、呼延监军结党与臣掣肘,呼延赞借调粮离营,不知所踪。杨继业误卯傲上、携杨延昭、杨延嗣、与辽国擅自开兵被困投敌。不久,趁其火塘旧部游击将军王世猛、王世勇值守北门之际,引韩昌大军潜入城内。惊闻事变,臣父子奋抗不抵、折兵万余、边打边退至三关,整修关防、训练士卒,阻辽军深入焉!身为主帅,臣有不查之责!待罪守关,等候天责。

潘仁美为了防止呼延赞回营了解真情,派黄龙、潘昭瑞、带领家将,潘明、潘亮及两千精兵,假扮太行山强寇,埋伏相州城北百余里的时家营附近,趁夜伏击呼延赞的运粮车队,烧毁粮草,逼呼延赞无脸回大营。同时,密令给埋伏在相州道上的潘龙、潘虎及家将潘勇、潘霸、相机截杀呼延赞。派郎千、郎万、陈林、柴敢、在通往汴京的各路口、码头、设卡,捕获陈家谷未死之将士。在三关大营规定:凡妄议幽州之战者,同伍皆斩!可以说是做了万全准备。

却说宋太宗回到汴京,休息了三天后设朝对八王道:“朕以为此次幽州作战,杨继业父子功劳卓绝,损伤惨痛!朕欲重重嘉奖杨府,且追封为国捐躯的杨家诸将军,不然愧对杨夫人!”八千岁道:“臣有功、君有赏乃名君之道也!然,杨门大、二、三郎弃尸沙场固已确然,四、五、八郎则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无有下稍,圣上一旦追封朝野皆知,日后间或返回一二岂不成了笑料耶!臣以为再等月余,待幽州局势稳定,下诏令杨继业父子回京当面封赏更佳!”太宗准奏,仅以金银各一提、彩缎一车赐送杨府以示嘉奖。为免杨夫人哭殿,暂不宣众儿郎死节的消息。

潘仁美奏章到京,太宗阅章色变,怒不可竭地下旨:“速将呼延赞、杨继业两家在京人口押入天牢待罪!”百官皆莫名惊诧,不知所以,见万岁震怒,莫敢言者。唯八王出班奏曰:“侄臣敢问叔王何事如此震怒?”太宗将奏章扔给他道:“你自去看过,与大臣廷仪吧!”

待众臣传阅过奏章,八王奏道:“潘太师之本臣以为大有商酌、推敲之处!其一者,事关三家大臣,只有一家奏闻,其他两家何以默默无闻,无动于衷?且左枢密使也没接到军中密报,是否有一面之词之嫌?其二也,呼、杨二臣自归朝以来,忠心耿耿、屡立战功!不仅是先王慧眼所识,更是叔王亲封官职,朝野有目共睹。要冠他们‘逃亡、投敌’重罪似呼还需要人证、物证吧!其三是,呼延赞官居王位,杨继业满门受封,突然逃亡、投敌是为何来?难道萧太后愿意退位让贤!请呼、杨做辽邦郎主不成!更何况呼延赞妻儿,杨继业满门五百余口人都在京城,他们

不懂‘一人叛国,全家抄斩’的律条,能舍家投敌吗?还望叔王明鉴!”此时,太宗已经冷静下来,也觉得事有可疑,问其余大臣意见。丞相王延龄、大学士吕蒙正、东平王高琼、汝南王郑印、常胜王石延超、开国王曹彬全附议八千岁的意见。左枢密使杨光美奏道:“这么大的事情,军中密探竟无消息传来,臣也觉得事出有因,臣意暂将此本留中一个月,待臣探查后再议不迟!”太宗准奏。

旬日后,时值三更。赵德芳在南清宫为杨家之事烦闷难眠,近侍来报:“护宫御卫在后花园墙内发现一个昏过去的乞丐,用水喷醒后,说是有紧密事要面告千岁。不知千岁爷见否?”八王心烦本待不见,突然想起前敌之事,莫非、、、、、、忙改口道:“将其好生带来!”赵德芳细观此人,身材魁梧、发乱脸污、衣衫破烂、行走缓慢,好似劳累过度一般。就和气地问道:“叫啥名谁?欲见本御何事?”那乞丐看了看左右未言。八千岁喝退左右单留常随陈琳站在身后,道:“现在可以讲了吧!”那人膝行近前仰面道:“王兄千岁,难道你不认得兄弟杨延昭了吗?”八王大惊,细看真是杨六郎,忙下座扶起坐下,叫陈琳上茶侍候。待延昭喝过热茶才问:“郡马何以如此装扮,又夤夜跳墙入宫?”杨延昭气哽咽喉多时,才大放悲声道:“千岁王兄啊!臣弟冤枉死耶!”

原来,杨延昭在苏武庙后无奈跳崖,欲随父同赴九泉。不知此崖沟上宽、下窄,人迹罕至,沟壁上多年横生的老树枝杈几乎覆盖半个沟底,长年集叶厚达寻丈。杨延昭下落时,经几次树枝挡挂速度大降,故落地时仅皮肤挂伤多处,竟意外绝路逢生。因怕辽军来人搜索,摸索着寻路出山。哪知滚爬半宿竟找不到出路,仅发现一株野桃树,杨延昭饱食挂满枝头的桃子后,实在太累就在草中睡着。醒来已是凌晨,摘桃褁腹,仔细辨认方向往外摸,一个时辰后终于碰到一名当地猎人,就假说是打散的宋军士兵,用宝剑作抵换了一身山民衣服,一袋干粮,问明道路,昼伏夜行向汴京赶去。在骆沱河渡口被陈林认出,急拉入村店静室,告知:潘仁美射杀七郎、失陷幽州,四处设卡捉拿呼、杨的情况,建议六哥绕道进雁门关,从风陵渡过黄河入京告御状,并为他更换服装准备路费及一把短刀防身。杨延昭扮成契丹人,小心潜行到雁门关,见到叔父王贵,告之杨家这一段的悲惨遭遇及自己准备进京告状的打算。同时,提醒王贵小心潘仁美的迫害。王贵咬牙切齿地道:“贤侄专心告状,告倒老贼固然好极!告不倒也无妨,从现在开始老夫辞官不做,专一组织人手侦探老贼起居,届时京城、三关一起动手,不将老贼家杀个鸡犬不留,绝子断孙、誓不为人!”杨延昭道:“王叔之意小侄心领,做刺杀准备也可,但必须等再见吾面后一起行动,千万不可贸然行事!”王贵道:“那是自然!老夫不见到你绝不行动!”随与杨延昭开了两份不同身份的路引,备足银两,马匹。王贵送走延昭后,给太原总兵府递了一份‘年老有病不能在职的辞呈’带领火塘旧部五百余人返回火塘砦,精心筹划报仇一事。

杨延昭为掩人耳目,路过火塘不入,直接过黄河入潼关,夜宿‘关中老店’。时店中住客甚少,摆了七八张饭桌的餐厅,仅他一人要酒菜独酌。恰一游方术士收摊回店用餐,与杨延昭打招呼道:“兄台请了!若大一个餐厅,仅你我二人分桌独酌,如不嫌弃何不同桌共饮?”杨延昭微微一笑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有何不可!兄台请!”并桌后互通名姓,杨延昭自报姓木易、名璟,河东人氏。那人报姓王、名钦若,关中西凉人氏,以测字、相面为业。两人共话,甚是投机。杨延昭戏请为己测字,王钦若细看了延昭一眼,道:“此地不是测机之处,兄台屈体入我住房如何?”杨延昭代为结算酒资,王并不谦让。入房坐下王钦若道:“感兄一饭之德,为兄免费一测休咎!请选字可也!”杨延昭用食指沾茶水在桌上写了一个‘運’字。王钦若端祥有倾道:“兄台原是军中大将,二十天前遭逢身不由己之绝运,改头换面欲进汴京申达冤屈之事,但是,事有曲折,八十天方能达意,届时仍能在军中任独管一方的高职,以后如何?非此一字可看出也!另外,兄台本姓杨,乃杨令公第六子,不知山人测的如何?”杨延昭听得惊骇不已,道:“先生真乃神断也!不知如何从字上看出在下的身世?能为在下解惑否?”王钦若嘻嘻一笑道:“当然可以!‘運’字拆开乃为‘走车、軍’你身在旅途应在走车,‘軍’字就是你的职业也!‘軍’子拆开为‘秃宝盖、車’【读ju】車,乃象棋中,車马炮之首,故知你是上将焉;車再拆为上下双十,中一‘申’,双十者,盖示天地祸、福双绝也!兄既为上将,便装独行,落魄如此是祸非福?既有此祸,又离军流落市井,走车加‘井’为‘进’字,身陷灭顶之灾的人欲‘进’身。唯一的道路就是向上‘伸达’;军中上将欲申事,不进京谁能解决!‘伸’者,靠人帮助,与人相辩之意也!如此大事自然费时日久,‘車’字八笔写成,一笔十日故知八十天可也;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仍在军中任职,‘車’加秃宝盖为軍,秃宝盖意上无人管也!上将无人管,岂非是独管一方的高位。知兄姓杨是因为兄报名姓时,犹豫了一下,‘犹’者不便报真也!‘豫’者临时虚构焉!凡急且虚构假名姓者,往往是将真姓拆开,或用同音字替代。木、易本为杨,故推断兄姓杨。说兄排行第六系测机而得。兄在桌上沾茶水写字用的是食指,食指为六。随便再说一句,兄写让山人所测的‘運’字乃水写于桌,不长久就消失了,暗示兄一生官运坎坷、稳定性差矣!。”杨延昭道:‘先生又是怎样知道在下是二十天前出事?且身不由己?“王钦若道:”‘車’欲变‘申’必去掉上下两个‘十’字,故知二十天前出事,運字是‘軍’在走车中,车跑、车停、车栽沟,‘軍’全当不了家。非身不由己而何?”

杨延昭被王钦若一番推论说的心服口服,顿时把王奉为仙人,于是口没遮拦地把幽州之事向王细说一遍,复求王指点行事之法。王钦若道:“山人粗通文墨,略知律法,可为你代拟一份御状,你持状求人转达圣上御览,结果如何,看天命吧!”

第二日,王钦若将一份主题显明、结构严谨,有根有据、逻辑性强,引经据典、义正词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大状交与杨延昭,同时告诉他,自己十五日后去汴京住小南门外‘留仙居’客栈,如有事可去寻访。杨延昭也请王钦若到天波府做客,二人互道珍重而别。

过去中牟县后,杨延昭怕人认出身份,就在在荒岗装扮成乞丐。

傍晚进入京城,也不敢贸然回杨府,摸黑跳墙进入南清宫,本想直接去书房,恰巡夜护卫来到,只得假装昏迷、、、、、、。赵德芳听杨延昭讲出事实真相,气的怒发冲冠,恨不得立刻用金锏将潘仁美打死。郎舅商议多时,八王道:“朝中敢于站出来为你说话的人,只有本御一个,如果由我带你进宫告御状,以后就不便替你主持公道,别的大臣又不敢管这事、、、这、、、有啦!我表弟七王赵恒是万岁最喜欢的孩子,官封七千岁,近年来他到处拉拢朝中大臣,主动参与朝事,很得叔父看重,将来有继位的希望。你明早跟着我的轿去午朝门外侯着,等七王来上朝时你就拦住他的轿子喊冤,我假装看热闹敲他的边鼓、将他的军、激他带你上金殿面圣,那时本御就好说话了。今晚你也别回天波府,就在南清宫住下,也不要沐浴更衣,就这身打扮,说是沿途要饭进京。”

次日五鼓,陈琳带着杨延昭混在八千岁的仪仗队里,在午门外慢慢走,眼看七王的轿子已到就指使杨延昭上前拦轿。七王赵恒的护轿人员见一个人突然冲出,以为是刺客,大呼小叫地将他拦住,延昭跪在地上高呼冤枉!五鼓御街静,杨延昭的喊声早已惊动七王。按照大宋朝例,七王是无权接状理事的,赵恒为了向大臣们显示自己的才能,也会策略的管几件有利于名声的事。听得有人喊冤,正在考虑是否要管时,有人报喊:八千岁到!赵恒只得下轿与赵德芳相见,随从们见七王落轿,知他爱管闲事也就不再驱赶延昭。延昭见七王一出轿门,就马上将状子递上,为了顾及面子七王只得接在手中,还没看一眼,八王已到,笑着道:“七弟原来是在接冤状,我还以为是刺客,就赶紧过来,不知此人有啥冤枉?不到有司去告,竟拦住你的轿子,可见七弟是深得人心民望!可喜、可贺!亦可敬也!”七王明知八王是在与自己开玩笑,可也不能把已接到手的状子扔掉,只得硬着头皮看下去,哪知越看越惊心,说话也不顺畅了,结结巴巴地道:“你、你是何人?怎有这、这等大状!”延昭答道:“回千岁的话,罪臣是天波杨府六郎杨延昭,久闻七王爷肝胆照人,勇于主持正义,屡屡替民昭雪,望王爷替罪臣作主!”道罢磕头不已。七王道:“话虽如此,可郡马的案情重大,非是小王能接得下,我看、、、、、、”延昭忙道:‘那就请王爷代罪臣代奏圣上,臣满门皆感王爷大恩大德!”七王还要推托,八王道:“论起来杨郡马也是皇亲,七弟代奏也无啥不可!时辰不早,莫误了上朝,案情到殿上再说吧!”转身上轿就走。七王也只好说:“杨郡马请起,随小王午门侯旨吧!”

七王等其他朝事已毕出班奏道:“父王,儿臣有杨郡马冤状一张代为奏上,请父王御览!”宋太宗一听杨郡马三字,知道杨家的人终于出面了,不由暗骂儿子多管闲事,可又不能不看状子,接过细看,立刻头大如斗,心想,此状如属实,老岳父家就难留一个活口,统统得依律抄斩!将状子留中吧,又没有合适的说法。八千岁见太宗游移不定赶忙奏道:“杨延昭既已来京,何不传他上殿,当面问个明白,看他是如何投敌的!”太宗道:“也好,传他上殿吧!”

杨延昭上殿跪倒三呼万岁毕,悲切切声泪俱下,将金沙滩作战,潘仁美父子不战而逃;圣上幽州班师后,骗监军呼延赞相州押粮离开军中,潘仁美予先不告半夜突然点卯,屈打令公皮开肉绽还令出战;陈家谷被围半月之久,不发救兵,杨延嗣突围求援被射死高杆,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杨令公战至最后一人碰碑尽忠;臣跳悬崖欲尽忠,意外未死,躲追杀绕河东乞讨来京;杨家父子九人为国出征,如今只剩下臣一人回,望万岁替臣伸冤屈!杨延昭控诉已毕,听得文臣叹息心酸,武将咬牙瞪眼。太宗听了延昭字字血、声声泪的控诉,看到延昭的乞丐模样,也动了恻隐之心,拍案喊道:“潘仁美父子如此耍奸误国,残害忠良,真是罪不容诛!大理寺何在?”大理寺正卿刘天祥忙出班道:“臣在!”速派人去三关拘拿潘氏父子到案与杨延昭对质审理!”刘天祥正要接旨,八千岁道:“且慢!臣以为大理寺官员办不了此事!”“这却是为何?难道大理寺的人都是白吃饭的!”“话不是这样说,叔王英明!拘拿一般嫌疑犯罪官员,大理寺自然是手到擒来,毫无问题。潘仁美是手握十万人马的前敌大帅,他要是拥兵拒捕,大理寺的官员有能耐把他拘来吗?侄臣估计,潘仁美现在是首鼠两端,如走极端,杀钦差投辽是有可能的!”“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处置?”八王尚未回答,殿头官来报:“铁鞭王呼延赞见驾!”太宗心想:怎么今天他也来了,也好,看他又会说点啥,如果呼杨两家所奏不一样,潘仁美的事就有了转机。于是下喻:“传呼延赞上殿见驾!”

呼延赞一进殿太宗就乐了,只见呼王爷王帽歪戴、威武缨上还沾了根草、王帽上的倒卷帘护耳只剩下半拉、战袍撕开几道口子,满身都是泥土、、、、、、、这哪像朝廷的一品王爷!简直就是社戏中的‘锺魁’。太宗笑着问:“呼爱卿你不在前敌监军,弄成这个样子见朕何为?”呼延赞道:“臣来是为杨家喊冤的,杨令公父子都被人害死啦!”太宗听头一句话就不实在,觉得定有蹊跷。忙道:“呼爱卿不必激动,可将事情的始末细细奏来朕听!”呼延赞道:“圣上班师第三日,潘仁美用激将法诱臣去相州押运粮草,路经‘时家营’被一伙蒙面强盗纵火烧毁粮车,有四五个武艺还可以的蒙面人,将臣团团围住拼杀,激战一个时辰,臣打死一名拿画戟的贼子,冲出包围,回大营搬兵。路遇设卡的郎千、郎万才得知杨家父子已死,蒙面劫粮草的竟是黄龙、潘昭瑞所为!潘仁美四处设卡,要捉拿臣治臣丢失粮草之罪。臣为了向圣上奏报前敌实情,躲避潘仁美的追杀,只得绕道澶州、由原武县返京,望圣上做主。”太宗道:“杨家的冤杨延昭已来喊过。朕不怪你道听途说,风闻奏事之罪,现在呼、杨两家全告潘家父子,潘仁美不在朕也无法查证,朕欲派卿去三关把潘家父子拘押来京,卿可愿意领旨?”呼延赞想也没想就大喊:“臣领旨谢恩!”太宗道:“卿回府休息一天,后天就直接去三关吧!”呼延赞下殿后,太宗对赵德芳道:“派呼延赞去三关能办事吧!”八千岁是有苦难言,只得道:“皇叔英明!另外,今日廷仪之事涉及朝中三家大臣,内中尚有许多疑点待查,一旦传出,后果不堪设想。侄臣请叔王下旨:严禁宫内外谈传!”太宗准奏。

八千岁赵德芳心有何苦?胆大心粗的铁鞭王呼延赞,能否将老奸巨猾的潘仁美顺利拘押来京?请看下回“神童擒仁美”

(本章完)

第二回 风雨火塘砦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挂帅第八十回青面兽杨志(上)第五十二回杨宗兰下山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门阵中第三十八回群英汇九龙第二回 风雨火塘砦第五十五回古阳青天令下第八十回青面兽杨志(上)第十二回 敌对识忠良第五十六回一梧栖五凤第六十八回绿钟馗张海第六十九回老帅夜谈兵第二十五回 智取金宝刀第七十八回杨金花征西(上)第五回 铜锤换玉带第二十六回遗孤神仙山第十二回 敌对识忠良第五十九回杨宗英探亲第七十九回杨金花征西(下)第五十六回一梧栖五凤第八十四回英雄今安在第十八回 血溅李陵碑第三十一回 排风护京城第一回 救师风陵渡第二十五回 智取金宝刀第四回 河东且逍遥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门阵中第六十一回文广巡三湘第二十二回 雪恨斧头岗第七十九回杨金花征西(下)第五十六回一梧栖五凤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烟起第三十五回救驾晋铜台第六回 杯酒释兵权第八回 代州杨无敌第四十三回大破天门阵上第八十四回英雄今安在第二十八回 游龙戏双风第二十五回 智取金宝刀第三十七回兄弟情义深第八回 代州杨无敌第二十八回 游龙戏双风第四十二回斩子激女将第一回 救师风陵渡第二十七回 赌战惊敌酋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四十九回巾帼救须眉第五十三回文书生宗勉第六十五回小将掌大旗第十九回 御状告潘贼第六十八回绿钟馗张海第十回 龙虎初相会第五十六回一梧栖五凤第五十二回杨宗兰下山第六十一回文广巡三湘第四十七回将军叹太平第五十三回文书生宗勉第二十一回 巧审潘杨案第三十九回毒姑爷延顺第五十一回探友伏苗王第三十回风波毁长城第八十以回青面兽杨志(下)第六十回韶通府平乱第二回 风雨火塘砦第三十五回救驾晋铜台第七十七回一树分四支第七十九回杨金花征西(下)第十五回 救驾状元媒第八十以回青面兽杨志(下)第四十六回灭辽酬功臣第十八回 血溅李陵碑第三十五回救驾晋铜台第四十五回大破天门阵下第十三回 呼延赞投宋第一回 救师风陵渡第六十三回怒打招夫擂第四十回不戒僧延德第六回 杯酒释兵权第十九回 御状告潘贼第二十九回天波起风波第六十二回收服长沙王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烟起第九回派 婚配女英豪第三十三回寇准夜背靴第四十一回天王穆柯寨第七十七回一树分四支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六十回韶通府平乱第十一回 打擂结仇缘第三十九回毒姑爷延顺第八十以回青面兽杨志(下)第三十六回奇阵惊君臣第六十三回怒打招夫擂第八十四回英雄今安在第五十九回杨宗英探亲第六十一回文广巡三湘第八回 代州杨无敌第五十三回文书生宗勉第十七 回 金沙双龙会
第二回 风雨火塘砦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挂帅第八十回青面兽杨志(上)第五十二回杨宗兰下山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门阵中第三十八回群英汇九龙第二回 风雨火塘砦第五十五回古阳青天令下第八十回青面兽杨志(上)第十二回 敌对识忠良第五十六回一梧栖五凤第六十八回绿钟馗张海第六十九回老帅夜谈兵第二十五回 智取金宝刀第七十八回杨金花征西(上)第五回 铜锤换玉带第二十六回遗孤神仙山第十二回 敌对识忠良第五十九回杨宗英探亲第七十九回杨金花征西(下)第五十六回一梧栖五凤第八十四回英雄今安在第十八回 血溅李陵碑第三十一回 排风护京城第一回 救师风陵渡第二十五回 智取金宝刀第四回 河东且逍遥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门阵中第六十一回文广巡三湘第二十二回 雪恨斧头岗第七十九回杨金花征西(下)第五十六回一梧栖五凤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烟起第三十五回救驾晋铜台第六回 杯酒释兵权第八回 代州杨无敌第四十三回大破天门阵上第八十四回英雄今安在第二十八回 游龙戏双风第二十五回 智取金宝刀第三十七回兄弟情义深第八回 代州杨无敌第二十八回 游龙戏双风第四十二回斩子激女将第一回 救师风陵渡第二十七回 赌战惊敌酋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四十九回巾帼救须眉第五十三回文书生宗勉第六十五回小将掌大旗第十九回 御状告潘贼第六十八回绿钟馗张海第十回 龙虎初相会第五十六回一梧栖五凤第五十二回杨宗兰下山第六十一回文广巡三湘第四十七回将军叹太平第五十三回文书生宗勉第二十一回 巧审潘杨案第三十九回毒姑爷延顺第五十一回探友伏苗王第三十回风波毁长城第八十以回青面兽杨志(下)第六十回韶通府平乱第二回 风雨火塘砦第三十五回救驾晋铜台第七十七回一树分四支第七十九回杨金花征西(下)第十五回 救驾状元媒第八十以回青面兽杨志(下)第四十六回灭辽酬功臣第十八回 血溅李陵碑第三十五回救驾晋铜台第四十五回大破天门阵下第十三回 呼延赞投宋第一回 救师风陵渡第六十三回怒打招夫擂第四十回不戒僧延德第六回 杯酒释兵权第十九回 御状告潘贼第二十九回天波起风波第六十二回收服长沙王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烟起第九回派 婚配女英豪第三十三回寇准夜背靴第四十一回天王穆柯寨第七十七回一树分四支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六十回韶通府平乱第十一回 打擂结仇缘第三十九回毒姑爷延顺第八十以回青面兽杨志(下)第三十六回奇阵惊君臣第六十三回怒打招夫擂第八十四回英雄今安在第五十九回杨宗英探亲第六十一回文广巡三湘第八回 代州杨无敌第五十三回文书生宗勉第十七 回 金沙双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