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一)

一个人闷闷的过完春节,便又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朝廷要调任张之洞到湖广的消息也传得越来越靠铺了,姚兴华心理明白,张之洞在两广的日子,恐怕是真的干到头了。

根据史书记载,要接任张之洞两广总督位置的,是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一个有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大贪官,姚兴华相信,在他老人家的手下干事,只要肯花钱,自己在琼州)发展的既定方针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李瀚章可能不会再给自己如此多的特权开展洋务。

为了不被新总督束缚住发展的手脚,姚兴华决定再次高举送礼的大旗,一定要为自己谋一个琼州知府这样拥有实权的职位,只有这样,在这孤悬海外得岛上,自己才能不受干扰的全力发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姚兴华特别安排徐德昌亲自跑一趟北京城,一是给慈禧老佛爷送一奏章,其内容无非是一些标忠心的话语,在奏章的最后,姚兴华说自己家里前些日子新建了一个水泥厂,日前已经正式竣工生产了,产品质量可媲美西夷洋货,他姚兴华寻思着,这老佛爷要兴建颐和园,水泥实缺不了的呀,所以决定献上价值白银五万两的水泥,以资工程。

如此一来,他姚兴华光为了慈禧的养老园子,前前后后就一共进献了十五万两银子,这个数目不单单是京城的那些个王公大臣,一品大员也没法比,就是皇上的亲爹,军机大臣、铁帽子醇亲王也是比不了的。

二呢,就是给刚才提到的,当朝军机大臣,皇上的亲爹,铁帽子醇亲王奕譞送礼。礼物是姚兴华在广州城郊新记火柴厂50%的干股,按现如今广州新记火柴厂的产量及营业额计算,醇亲王奕譞每年都可以从广东新记拿到至少3万两以上的红利。虽然大眼一看,这没有多少,可是细水长流,日积月累下来,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贿赂了。

同样,在两次送礼的过程当中,姚兴华都没有叫徐德昌提出任何政治要求,只是一味谦卑的说自己深受皇恩,未及弱冠,却已是三品,无以为报,只能在心里感恩戴德忠心伺候云云。

姚兴华这么做,主要是考虑到自己堂堂三品,要屈就去做四品的琼州岛,只要花点钱,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唯一担心的,就是会有人拿自己的年龄来说事,讲一些什么不及弱冠,就主一方水土,一方百姓,若有差错,如何是好之类的话。所以早早给这大清国最有决定权的两位大人物送点礼去,不敢求他们会如何提携自己,但求他们不要刻意打压自己就好。

对张之洞即将调任湖广的这件事,姚兴华想法是一幅天真烂漫得简单,可是他却不知道,这件事因为他的意外出现,整个局势的运转轨迹发生了很大变化,此时的朝堂之上,这事件已成为各方势力的角力场。

这次较力,从表满来看,总共有三方势力参加,分别是以醇亲王为首的皇帝派,以李鸿章、李瀚章兄弟为首的淮军系和两广总督张之洞。实际上,除了上述三方之外,还有一股势力隐忍在暗处,伺机而动,这一股势力就是现如今这大清王朝真正的掌舵人,她慈禧老人家。

这几方势力纠葛在一起,为了两广总督的位子,也为了这朝堂之上的话语权,明争暗斗,一时之间倒也难分高下,不过无论这几方最终哪一方获得胜利,对于姚兴华来说,似乎都是好事,至于原因。

先说醇亲王奕譞,在收了徐德昌送来的新记火柴厂50%干股之后,迟迟没有等到姚兴华提出的愿望,这不由得不让醇亲王大人的心里犯起嘀咕来。

按说现如今这世道,花钱买官已不能说是很平常了,简直就是明码标价,姚兴华给自己送来这么一份大礼,要是说他一点所求都没有,就是打死他醇亲王,他也不会相信姚兴华是真的如此单纯,是真的仅仅想孝敬他这么简单。

为此,奕譞也曾和几个心腹干将谈起过这件事情,可不管是谁,都弄不明白姚兴华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要说这小子想要做京官吧,从他在琼州府广置田产、大兴厂矿的所作所为来看,似乎是一丁点进京的样子都没有,要说他想做广东巡抚吧,好像多去跑跑张之洞或者李瀚章的门路,要比跑他醇亲王更有效也更容易些,而且这阵子也没听说,他有给张之洞送过什么东西。如此说来,难不成这小崽子胆大妄为到竟想做两广总督不成?

如果真的是这样,这可就有点太大胆了,虽然奕譞和他的那些个干将也一致认为这个最有可能,可是仔细看两封来信地行文用语,再加上官场中一些有关姚兴华的风评,这小子似乎又不像是会有如此疯狂念头的人。

可是不管像不像,既然自己已经受了人家的银子,自然就的给人以相应的回报,否则以后还会有谁给自己送礼?所以,奕譞和他的那些个心腹干将最后拟定,在明天上早朝的时候,全力举荐姚兴华接任两广总督一职,最低限,也要给姚兴华某一个广东巡抚的差事做做。

第三十五章——钢甲巡洋舰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上)第九十二章——内忧第九十一章——国外订单(上)第十三章——兴业办厂(二)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鸿章(上)第一百零七章——济南会战(三)第九十三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上)一些话第四十章——工业化的石碌(上)第八十八章——相濡以沫序章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军(上)第七章——长工刘家第六十章——经济危机(上)第五十九章——美国人海趣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八十二章——朝鲜东学道(上)第三十二章——湖商同乡会第八十八章——相濡以沫第一百零一章——黄袍加身(上)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九十七章——后宫家事第一百零七章——1893年的春节(上)第八十三章——朝鲜东学道(中)第四十八章——拜见岳父第七十五章——硫球争端(六)第七十二章——硫球争端(三)第一百一十章——中情局第二十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一)第一百零七章——1893年的春节(上)第六十一章——经济危机(下)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七十六章——恭亲王出山第二章——下定决心尾章第八十章——南京合约第九十七章——两江危机(上)如果历史再给我们一次机会银子第二十五章——慈禧赐婚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尾章第一百零二章——货币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难题第三十三章——两江民兴银行第八十三章——进入北平第八十三章——朝鲜东学道(中)第一百一十二章——中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第九十六章——“南中国王”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难题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四十三章——北京之行第三十一章——两江银钱制造局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鸿章(下)第七十五章——硫球争端(六)第六十六章——琼州布防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师第九章——“金顺”典当行第一百零二章——货币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一百一十章——济南会战(六)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六章——落户广州第十六章——拜见张之洞(二)第六十三章——两江新军(上)第一百一十一章——监察部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第八十四章——中华帝国第四十七章——又见荣升第七十章——硫球争端(一)第六十三章——两江新军(上)第一百章——来自民间的声音第七十九章——大清皇家海军第五十一章——重返两江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难题第八十二章——后续效应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第二十二章——两江总督(一)第三十六章——两江上海科技园区第三十一章——两江银钱制造局第九十五章——行长盛宣怀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济大学(下)第七十四章——硫球争端(五)第三十九章——戴姆勒奔驰(下)第七章——长工刘家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上)第九十一章——国外订单(上)第三十六章——两江上海科技园区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二十四章——公主德龄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强新政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鸿章(下)第八十七章——朝鲜参将刘启山第五十章——新婚妇人第一百零四章——大跃进第六十一章——经济危机(下)
第三十五章——钢甲巡洋舰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上)第九十二章——内忧第九十一章——国外订单(上)第十三章——兴业办厂(二)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鸿章(上)第一百零七章——济南会战(三)第九十三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上)一些话第四十章——工业化的石碌(上)第八十八章——相濡以沫序章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军(上)第七章——长工刘家第六十章——经济危机(上)第五十九章——美国人海趣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八十二章——朝鲜东学道(上)第三十二章——湖商同乡会第八十八章——相濡以沫第一百零一章——黄袍加身(上)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九十七章——后宫家事第一百零七章——1893年的春节(上)第八十三章——朝鲜东学道(中)第四十八章——拜见岳父第七十五章——硫球争端(六)第七十二章——硫球争端(三)第一百一十章——中情局第二十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一)第一百零七章——1893年的春节(上)第六十一章——经济危机(下)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七十六章——恭亲王出山第二章——下定决心尾章第八十章——南京合约第九十七章——两江危机(上)如果历史再给我们一次机会银子第二十五章——慈禧赐婚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尾章第一百零二章——货币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难题第三十三章——两江民兴银行第八十三章——进入北平第八十三章——朝鲜东学道(中)第一百一十二章——中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第九十六章——“南中国王”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难题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四十三章——北京之行第三十一章——两江银钱制造局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鸿章(下)第七十五章——硫球争端(六)第六十六章——琼州布防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师第九章——“金顺”典当行第一百零二章——货币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一百一十章——济南会战(六)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六章——落户广州第十六章——拜见张之洞(二)第六十三章——两江新军(上)第一百一十一章——监察部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第八十四章——中华帝国第四十七章——又见荣升第七十章——硫球争端(一)第六十三章——两江新军(上)第一百章——来自民间的声音第七十九章——大清皇家海军第五十一章——重返两江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难题第八十二章——后续效应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第二十二章——两江总督(一)第三十六章——两江上海科技园区第三十一章——两江银钱制造局第九十五章——行长盛宣怀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济大学(下)第七十四章——硫球争端(五)第三十九章——戴姆勒奔驰(下)第七章——长工刘家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上)第九十一章——国外订单(上)第三十六章——两江上海科技园区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二十四章——公主德龄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强新政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鸿章(下)第八十七章——朝鲜参将刘启山第五十章——新婚妇人第一百零四章——大跃进第六十一章——经济危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