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家禽场

龙船老长,苗娃被孤零零丢在后边船中心十来米的位置,气急败坏地喊道:“喂!你们要不要这么坏?!”

王东方还出主意,少平少平你把船贴着岸开。

说完还扭头解释:“苗娃这样即使船沉了也好再捞,可真不是为了让河边的游客乡亲们看笑话啊!哈哈哈哈……”

何苗翻着白眼,东方叔你不解释我都没想到,你这一解释我什么都清楚了!

岸上的人也乐坏了,一个城里来的小朋友看得稀奇:“爸爸,那叔叔在干什么呀?”

这爸爸也不是个好人,一本正经地说道:“嗯,这叫龙舟,叔叔这是在划龙舟呢。你看他一个人用手划这么大一条船,都快赶上前边那艘机动船了,叔叔厉不厉害呀?”

小朋友立刻觉得这叔叔好了不起,跳着小脚高声喊道:“叔叔!加油!叔叔!加油!”

这就把节奏带起来了,一河岸的小朋友都来劲了,追着龙舟喊:“叔叔!加油!叔叔!加油!”

何苗卡在龙舟中间,两手捂脸,这特么丢人都丢响亮了!

来到久长居下,众人才嘻嘻哈哈把何苗从艇里拉出来,然后小心翼翼将龙船拖到岸上来。

苗娃到现在才反应过来:“东方叔你们骗人!这龙船隔成可几个舱,你当时拉我出来也沉不了!”

阿冲叔都已经在这里等着了,一看也是笑得不行:“你们这是在搞哪样?”

王焕邦对阿冲叔说道:“看吧,好不容易把龙船捞上来,就给苗娃一脚踩穿了!”

何苗大感冤枉,跳着脚高喊:“焕邦叔你又栽赃我!这船早都朽了!”

王东方对阿冲叔笑道:“总归这船是没法划了,阿冲今年我李家沟的龙船就靠你了,这可能要耽误你民宿的生意。”

阿冲叔摆着手:“耽误不了,擀面杖木碗什么的,家里那口子也不是不能教,这木器活路,三天不练手生,每年总要量几件大活才行。这龙船我大致有谱了,比我苗家的大杉木龙船其实还简单一些,都是拼活,工艺主要就是这一头一尾。”

阿音说道:“阿冲叔,我想让苗寨也参与龙舟赛,用我们苗家的龙舟行不?”

阿冲叔笑道:“用我们苗家龙船参与汉家龙船赛,这亏就吃大了。我们苗家龙船是子母船,整根木料刨制的,两短一场扎一处,在水里阻力太大,弄一艘展示表演是没问题的,不过不能拿来跟他们比赛。”

王焕邦笑道:“哟,这是起了夺魁的心思了!”

阿冲叔也笑道:“开玩笑,当年我们九黎之族那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你们是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真算起来,我们才是玩龙船的头家。”

王东方笑道:“那就打三条新船!一条苗家的用于表演,两条汉家的用于比赛,端午的时候一起点睛,是骡子是马,我们都拉出来溜溜!”

阿冲叔说道:“那行,待会去祠堂看看龙头龙尾,木料寨子里还有好些舍不得浪费的大陀杉料子,那是树大殿用的,一般也用不着,现在拿来造龙舟再好不过!”

一群人到久长居吃过饭,又簇拥着阿冲叔去祠堂看龙头龙尾。

四爷爷将李君阁苗娃几人带上阁楼,将小三米长的龙头龙尾小心翼翼地搬下楼来。

龙头龙尾雕镂精美非常,眼睛鼓出,鼻翼撑起,嘴巴大张,一副奋勇争先的模样。

这个龙和龙灯的造型大不相同,龙灯的龙头宽大和祥而庄重,这个龙头则显得紧窄勇猛而好斗。

龙头下方还有一小段的背脊和身子,由细到粗,背脊上还有鳞甲和背鳍,不过身子下方空着,是和身子一体雕镂出的榫卯结构,一看就是用来安放在船头上的。

龙头上的敷漆已经剥落了不少,露出底下深褐色的木纹。

阿冲叔接过老伯手里的大刷子,爱怜地刷着龙头上的灰尘:“好物件儿啊!这得两百来年的好物件啊!看看当年的手艺多好,而且这么多年一道裂纹都没有!非岩桑料不行……”

李君阁感觉这龙有些古怪,指着龙头顶上一个香蕉一样的突起说道:“阿冲叔,这龙怎么就一只角?”

阿冲叔拿手握了握那个突起,笑道:“这个不是龙角,这叫炸鳍,你钓过母猪壳应该知道,鲈鱼,母猪壳之类的鱼,一到出水或者争斗,它们的背鳍针刺就会炸起来,锋利的腮边也会张开,龙在争斗时也是这样。”

“这龙头有规矩的,平日里鼻球,龙须,龙舌头,龙珠都要单独放置,直到龙舟赛前请出来,一一安好点睛祭祀之后,这龙才算活了。”

四爷爷说道:“这些都在,单独用匣子放着的,阿冲你尽管放心。”

阿冲叔鼓掌笑道:“太难得了,这就是全须全尾的老物件啊!”

李君阁摇着脑袋:“原来一个龙船都这么讲究,这些当真是不知道了。”

阿冲叔拍着龙头:“这活得好好量,没说的,我苗家的龙头也得照这个来,这简直就是个龙样子啊!不过这么大的岩桑木那是想都别想了,我在山里寻寻有没有这么大的青冈头子吧。”

说完又道:“这事情还得拉上篾匠,整三艘大龙船,木料好说,不过这桐油,漆料,麻絮,消耗不是一点半点,这些都要提前备办起来。”

唐少平说道:“那我一会儿就去找篾匠叔去。”

阿冲叔说道:“一个月,等我回去将寨子里的木楼队伍拉下来,一个月搞定三艘龙船。然后你们就可以先练习起来了,接下来两个月我们搞龙头龙尾,准备彩漆,等船体稳定之后装点一番,这个端午,我们热热闹闹一起过一场!”

从祠堂出来,阿冲叔将几个鸟蛋交给李君阁。

这也是老规矩了,苗寨周围投喂点的聪明鸟儿,在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后,产卵的时间和批次都大为提高,每天从寨子里下来的人,总会送几个育爷爷和山上巡山队找到的鸟蛋下来。

想到家禽厂建立起来后,还没有去视察过,李君阁决定顺便和苗娃过去看看。

跟阿冲叔约好找日子去夹川别墅量尺寸定制家具后,李君阁和苗娃坐上电瓶车去忘忧谷。

忘忧谷家禽场,又是一个大型养殖基地,现在里边是小脚乌鸡的天下。

家禽场外面是一大片草坪,那里是每天乌鸡定时活动的场所。

草坪边上有一栋白色两层的小建筑,是孵化中心和科研基地。

王晓柏他爹,王东方的二儿子王庆华,是这里的负责人。

不过他这空军司令当了好久的光杆,之前就是负责村民建木楼时收集上来那些,到今年春节前一个月才算是鸟枪换炮。

伺候小脚乌鸡李家沟人是一把好手,以前没有孵化箱的时候,用棉被炭炉都能把人工孵化搞出来,现在那就更加不用说,王庆华带着村里一些闲不住的老大娘们在这里负责。

李家沟集团现在财大气粗,标准一升再升,做事一步到位,最后耗资一千两百多万,从德国引进主要设备,配备一整套全阶梯式不锈钢鸡笼、自动饮水系统、电动清粪系统、免疫防疫监控检测系统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全程工控系统。

还单配了一栋实验楼。

整个工程,可以实现自动添料、自动送水、自动控温、自动清粪、自动收蛋,以后还要引进全套生产线,实现自动屠宰,自动分割,自动包装。

理论上说,全部设备投入使用后将达到二十四万只鸡的养殖规模,属于大型家禽场,不过管理人员只需要四个人,而产蛋量一天却能高达四千公斤!

这还是因为小脚乌鸡为肉蛋两用鸡种,产蛋量不高的缘故,如果全部饲养蛋鸡的话,产蛋量还能提高三倍以上!

王庆华已经发现了小脚乌鸡里边有不少是爱下蛋爱长肉的,他准备将这一部分挑出来精养,比照猪场,将李家沟农开公司家禽场的种鸡谱系图建立起来。

李君阁知道后不由得偷乐,王庆华发现的那些,其实是自己偷偷在空间里孵化培育选种过好几代又偷偷混进去的。

可算是又成功作弊一回了!也!!

这个家禽场,同样是环能工程的一部分,鸟类消化系统不发达,所以鸡粪里边的营养成分还有百分之七十。

经过除味,添料,加工之后,鸡粪又可以变成种鱼饲料,还自动多了多种消化酶。

其余的污水,通过水道纳入沼气处理循环。

苗娃最讨厌的是猪场,可鸡场他却很喜欢,看来只要不是被迫怀孕的,他就能够接受。

他在家禽场最喜欢做的事情,那就是伺候小鸡们出壳。

育爷爷捡拾下来的鸟蛋基本上都是鸡类,全套孵化流程和小脚乌鸡差不多,王庆华操作起来那是轻车熟路。

两人将新到的卵送进孵化箱,然后开始打量实验室。

实验室里除了孵化箱,还有一溜保温箱,里边已经有不少叽叽叫着的小鸡苗了。

各种小鸡苗颜色,体态,大小都不一样,李君阁也分不清什么是什么。

苗娃勉强比李君阁强上一点,指着保温箱说道:“这个是锦鸡,这个是长尾雉,其它的……认不出来了。”

李君阁笑道:“可以啊你!现在都满嘴的学名了!怎么认出来的?”

苗娃指着保温箱上的鸟蛋图片:“鸡娃认不得,蛋倒是认得一些。”

李君阁说道:“所以说跑山匠的功夫,还是不能跟科学家比,太糙!科学家们可是连鲤鱼多少根骨头多少条肉都研究得清清楚楚,我们呀,还得学!”

苗娃抠着下巴看天花板:“你这要求也太高了点,老子想当科学家那年,还是我妈刚给我戴上红领巾的时候。”

第三百八十七章 黔州会馆第六百四十二章 寻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人气榜第二百九十五章 电影节提名第七百零四章 孩子般的小芷第七百五十九章 洗脚大娘第三百三十一章 钓鱼人的乐趣不光是钓第六百七十章 四灵卵翼第三百三十四章 猪儿粑第六百一十三章拜风猪儿第三百九十八章 嘉州画派第七百三十五章 受伤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岁羹第四百八十章 紫薯木瓜龙功果第五十三章 龙门阵第二十一章 赶场第七百九十五章 广告第六百三十四章 未雨绸缪第八百四十九章 故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学问人和手艺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抛洒才气(月票求一波)第二十六章 猎户叔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丰收第二百六十七章 熏腊肉第四百九十八章 山顶第五百五十九章 取香第九百八十章 舞与歌第五百零九章 二皮的童年第二百三十一章 寅日杀猪第六百一十章 教表嫂做买卖第二百四十四章 相声大师第九百一十五章 休假第三百六十九章 烧烤第八百三十章 栈道方案第五百五十三章 汇报和要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李家沟的女人和男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找外援第六百三十三章 PARTY第六十二章 月母鲫鱼汤(求推荐!)第三百八十二章 红外摄影机的收获第一百九十四章 起木楼第七百九十章 玉鹰奖第五百三十章 最后一期第三百章 观众的投票第四百四十三章 比猪大的鱼第六百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二百零六章 川菜泰斗第三十二章 守夜第一百六十六章开荒,种地第九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九百七十二章 孔雀第四百二十章 聊孩子呢第四百一十三章 又见司星准第九百一十一章 青云直上《李氏宗史?皮公君阁传》第五百零七章 水晶芋圆第八百六十四章 又热闹第二百零二章 好米吃出健康来第五十六章胖子的鱤鱼梦第二百零九章 体检第一百七十八章 冷锅鱼第六百二十章 考察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秀的荣耀第四百章 演练第八百二十九章 家禽场第六百九十二章 找补第九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四十三章 协议第二百八十五章 闹洞房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传片引发的讨论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个字的课程第二百七十六章 乡下婚俗第五百七十三章 出戏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鱼,灌香肠第九百二十九章 羊蝎子第九百零三章 瞎说瞎听第八百九十一章 捕猎第二百二十二章 掌墨师第九百三十七章 路亚大赛(求月票)第四百六十一章海滨度假第七百三十三章 进入第六百一十一章 下河李家坐不住了第九十三章 山中杂谈第四百八十一章 菜地,刨子第五百零二章 可怕的火锅第八百六十一章 原词第九百六十五章 游学结束第三百九十九章 五里侯第三百一十六章 蜀山的蛇第八百五十八章 出游第九百四十八章 老姜第六百三十六章 嫁接第八百七十三章 羊瘪汤(求一波票票)第八百一十一章 叙对夺茶第四百三十三章 打米第四百八十七章 树皮水壶第十一章 竹竿第九百七十六章 鼓第九百五十章 春秋笔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干烧鲫鱼
第三百八十七章 黔州会馆第六百四十二章 寻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人气榜第二百九十五章 电影节提名第七百零四章 孩子般的小芷第七百五十九章 洗脚大娘第三百三十一章 钓鱼人的乐趣不光是钓第六百七十章 四灵卵翼第三百三十四章 猪儿粑第六百一十三章拜风猪儿第三百九十八章 嘉州画派第七百三十五章 受伤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岁羹第四百八十章 紫薯木瓜龙功果第五十三章 龙门阵第二十一章 赶场第七百九十五章 广告第六百三十四章 未雨绸缪第八百四十九章 故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学问人和手艺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抛洒才气(月票求一波)第二十六章 猎户叔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丰收第二百六十七章 熏腊肉第四百九十八章 山顶第五百五十九章 取香第九百八十章 舞与歌第五百零九章 二皮的童年第二百三十一章 寅日杀猪第六百一十章 教表嫂做买卖第二百四十四章 相声大师第九百一十五章 休假第三百六十九章 烧烤第八百三十章 栈道方案第五百五十三章 汇报和要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李家沟的女人和男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找外援第六百三十三章 PARTY第六十二章 月母鲫鱼汤(求推荐!)第三百八十二章 红外摄影机的收获第一百九十四章 起木楼第七百九十章 玉鹰奖第五百三十章 最后一期第三百章 观众的投票第四百四十三章 比猪大的鱼第六百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二百零六章 川菜泰斗第三十二章 守夜第一百六十六章开荒,种地第九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九百七十二章 孔雀第四百二十章 聊孩子呢第四百一十三章 又见司星准第九百一十一章 青云直上《李氏宗史?皮公君阁传》第五百零七章 水晶芋圆第八百六十四章 又热闹第二百零二章 好米吃出健康来第五十六章胖子的鱤鱼梦第二百零九章 体检第一百七十八章 冷锅鱼第六百二十章 考察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秀的荣耀第四百章 演练第八百二十九章 家禽场第六百九十二章 找补第九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四十三章 协议第二百八十五章 闹洞房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传片引发的讨论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个字的课程第二百七十六章 乡下婚俗第五百七十三章 出戏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鱼,灌香肠第九百二十九章 羊蝎子第九百零三章 瞎说瞎听第八百九十一章 捕猎第二百二十二章 掌墨师第九百三十七章 路亚大赛(求月票)第四百六十一章海滨度假第七百三十三章 进入第六百一十一章 下河李家坐不住了第九十三章 山中杂谈第四百八十一章 菜地,刨子第五百零二章 可怕的火锅第八百六十一章 原词第九百六十五章 游学结束第三百九十九章 五里侯第三百一十六章 蜀山的蛇第八百五十八章 出游第九百四十八章 老姜第六百三十六章 嫁接第八百七十三章 羊瘪汤(求一波票票)第八百一十一章 叙对夺茶第四百三十三章 打米第四百八十七章 树皮水壶第十一章 竹竿第九百七十六章 鼓第九百五十章 春秋笔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干烧鲫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