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冬日风雪

回到华村,石路先挨个的给长老们打招呼,让他们先总结好全年的情况。然后在长老会议上讨论。

现在部落的事务越来越多,好多长老都忙不过来。加上华部落又不是传统的游猎部落,更非一般的农耕部落,所以长老们也没有什么经验。

普通的农耕部落里,族人都知道时节变化。何时播种、何时施肥除草、何时收割等活儿,不需要有人去指导。

шшш▲ t tkan▲ ¢O

可惜石路所处的时空,历法没有,懂得观察土壤的没有,准确掌握气候变化的人更没有。在短时期内,如果自己不监督着,带领族人解决,粮食根本种不出来。

巫倒是有一些知识,他的职业让他能够观察一些天象和水纹,这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可惜并不怎么可靠。正因为如此,尽管已经丰收,石路还不敢掉以轻心。

大部分时间,石路都是在长老们遇到困惑和瓶颈时才去想出解决的方法。长老会议基本上就是解答的时候。

石路也不敢直接就把自己知道的一知半解的管理知识传授出去,要真用这类方法,华部落早瓦解了!石路没办法一下子让这些人一下子就理解更深的内容,那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他只能采取游猎部族的复杂版的管理,然后慢慢的改善。每个长老实际上就是过去狩猎队长和采集队长的复杂版,所以长老们就容易进入职位角色。

为了让全族的管理者都能集中的提出问题以及诉求,石路决定这次长老会议让比长老低一级别的各队长和组长也参加会议。

这样,就需要给他们准备的时间。石路先吩咐长老们各自准备资料,然后再找时间讨论。他自己也得好好的休息和准备一下,看看还需要做哪些事儿。

交代完长老事情之后,石路就带着孩子去温泉了。他要在那里享受冬日的温暖,同时也是思考下一步的计划。

温泉如今成了石路自己专属的度假村。长老们除了要来附近忙活之外,都几乎没有时间来这休息。十多栋屋子不是存放农具就是仓库,剩余的都是空着的。

泉眼所在的盆地周围的丘陵上,如今种满了果树和苎麻,就连路边也是开垦为田地。过去繁茂的植被已经不见了,视野变得十分开阔。

在小盆地中间,是一条小溪和泥潭,溪水早已经被归入流入华村的那溪流。石路决定把一直未命名的溪水命名为禾溪,这是对巫的感谢。

至于盆地中间的那泥潭和溪水,石路一开始同意陆果在这里开垦土地。今年在这种了一小块豆麦后颗粒无收,于是就被闲置了下来。

石路决定把溪水的出口堵住,然后掏空泥潭。里面的污泥作为肥料拿去给果树施肥,然后在形成的池塘中种植莲花。这样,桑叶泉就成一个风景优美的园林。

这里的地形比华村还高些,西南部就是南面的南华山脉,东面和西面都是稍矮的丘陵。东北面就是华村,站在果园所在的小山顶上就能看到梅河。

现在果树还小,而且只有一些梅树和桃树。等以后发现了适合种植的果子之后,也会移栽一大部分过来。

等果树长大之后,这里就成为一个安静而舒适的度假地。冬天有梅花开放,春天桃花朵朵开,夏天荷花满池。到时候石路就可以经常来此常住,享受一下。

安全问题也需要考虑,附近野兽不时的出现,南华山的探索还未完成。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等周边开发的差不多了,防御设施就能跟上去。

族人们谁也没有族长大人的这份雅兴,多年的传统让大家也不会去专门琢磨欣赏的事儿。不过也没人反对,反正族长大人做事一向都让人猜不透,听他的指挥就成。

比起热闹的华村,这里就安静多了。空旷的屋子基本没人住,只有几个会在白天过来巡逻麦田和果园的族人。这个时空华部落还没有小偷一说,没有人会拿走这里的东西。

当然这并不是说华部落就是天堂一般,相反随时还是有危机。只不过众人刚刚从游猎时代进入农耕时代不久,大部分的旧观念还保留着。

随着生产的发展,这种状态也就保持不了多久。

石路在温泉的生活很惬意。虽然做饭和看孩子都得自己去干,没有人会来服侍他,但他乐此不疲。

兴已经两岁多了,长的很壮实,成天跑来跑去的,而且老是喜欢问些怪问题。桑她们也不会去理会他的问题,于是,他每次都找到同样是怪异的老爹寻求答案。

羚才一岁多,成天被她哥哥拖着到处跑,经常摔到,每次都哇哇大哭。但不跟着兴她又会闹,家里几个女人也就随她了。

至于教育问题他一概不管。反正一年中他老是忙忙碌碌的,全都扔给自己的女人们。他陪孩子的唯一目的,就是同他俩打闹着玩儿。

这次女人们没有专门陪他的,只是每天会来一个。好在路程很近,加上冬天刚刚开始,就算桑来,只要乘着马车就行。

桑虽然有了身子,却依然忙碌。毕竟她是长老之一,还是重要的副手。不过她的活儿可以不用到处跑,所以她能带着记录的竹片,一边计算,一边陪着石路泡温泉。

石路自己除了陪着孩子以外,也在琢磨未来要做的事儿。他准备总结一下,目前所需要的新的东西,以及能利用的物品。

铜在族内已经得到广泛使用,接下来只需要改进冶炼技术就成。砖瓦也基本成为建筑材料,至少族人分到的房子都是砖房,有火炕有家具。

家具中,简单的箱子和桌椅板凳都大量的使用。这些物品完全按照石路所知的样式,用竹木做成的。族人也都慢慢的习惯新的坐卧方式,很少再席地而坐了。

工具中,刀,锄头,犁等各种农具都基本改进过了。这也是这两年来开荒突飞猛进的原因。不过这些年每年消耗的工具数量很大,让工匠们都没有休息的时候。

石器依然在制作。这是由于铜依然不算充裕,冶炼时成品率不高造成的。而且石路还打算继续的制作一些石矛,支援自己的盟友。遇上合适的还能换取物品。

石路看着一大堆竹片,感觉特别费劲。另外还有一堆兽皮,上面刻满了自己随时回忆起的内容。“到底要不要造纸呢?”他想道。

“算了,连族人的衣服都不够,以后再说吧!”

想来想去,他突然意识到,马的问题。族里的马使用的很多,除了和那里之外,还有拉马车的。只是马蹄容易损坏,之前是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制作马掌,现在看来,就算是铜也得试试。

住在温泉的时候,有一晚石路发现油脂没了,照明极为不便。这也让他决定改善照明材料的计划。

一直以来,晚上照明用的不是火把就是动物油脂。这些东西烟大,气味难闻,不适合晚上看资料用。

油灯倒是好办,灯盏和灯芯很容易,只是燃料没有。

菜籽油本是个好的选择,只不过至少要等到明年才能用得上。今年夏天收获的种子都种下了,也没多少,离着全部落使用还早着呢。

那就只有寻找别的油料作物。因此石路给自己的计划中,明年开始寻找新的油料作物。不管是根、茎、叶或者皮,只要含有能用的油,他都打算想办法弄出来,然后再决定是否种植。

纸暂时是不造,不过还得改善卫生习惯。上厕所时,部落人还是没有养成好的擦一擦的习惯。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合适的材料,石路还得找到替代品。

油漆的问题也是一直困扰着他的难题,只是附近找不到漆树。石路也发现,到了这个时空之后,更多的时候他只能是遇到什么就想办法利用。

想了一些需要改进地方之后,石路就不再去想,只有等到需求时,他才会决定在哪些地方改进。

这时候,华谷开始下起了大雪,风也刮得厉害。这是一场自华部落定居以来遇上的最大的雪,连续三天,鹅毛大雪到处飞,远处还能听到枝条被压断的声音。

“雪灾啊!”石路叹气道。外面已经十分寒冷,他不但担心族人安全,还担心小麦和油菜。瑞雪兆丰年也许对小麦有利,油菜就可能遭殃了。

“明年把油菜放到华谷外种植!”石路想道。

从华村来温泉的路上都堆满了厚厚的雪,马车几乎都难上来。不过好在温泉里物资充足,石路不用担心生活问题

叶和梦带着一些东西来陪他,告诉他长老们已经把族人从外面撤回,不再忙碌。只是石路担心几个据点的族人。

新建成的百里村和煤村,由于时间的匆忙,建筑的质量不算太理想。石路不知道这两个地方是否能承受得住这场雪。

由于路途中积雪的深厚,运输基本中断,河也在这过程中冻住了。各个据点里有什么情况,也只能等到雪停了再说。

两个女人一直陪着他直到雪停下来。保暖的物品石路不担心,部落里虽然没有棉衣棉被,却有好多兽皮,屋里还有火炕。

大雪停了以后,石路马上赶回村里,检查受损的情况。不过一切都好,除了有部分堆放柴禾的草棚倒掉之外,没有别的事儿发生。

养殖的动物也安然无恙,石路去看时,那些牛正嚼着干草瞪着他呢。野猪依然在呼呼大睡,石路踢了一头肥猪一脚,这家伙哼哼了两声又呼噜了,一点都不像是野猪!

当然这也不是猪生病了,因为正好一族人拿来些煮过的麦麸和糠,倒进木槽子后,那胖家伙以最快的速度跳进去霸占地盘。

华村里没事,石路赶紧带着和,组成一支雪橇队,用了十天跑遍了所有的据点。神马谷没事,煤矿上的草棚全倒掉了。

百里村仓库出了些问题。仓库的房顶用的是草,这会儿都被压折了,雪直接堆在锡矿上。这主要是当初选择梁柱时匆忙,没有选好材料造成的。

桥那边也出了问题。一根巨木掉下去了,直挺挺的插在冰面上,这会儿可没办法弄上来。好在第一场雪之后,建造的工匠就停止劳作,所以没有人受伤。

南梅村和锡村那里并没有下暴雪,只不过是常见的雪,所以都安然无恙。这两地的负责人都在忙活自己的事儿。

南梅村的人,除了沿路清除积雪的以外,大部分人都集中在香栗村加工香栗。村长牛木有着较强的好胜心,一直想比锡村的林草干得好,才有这么一出。

林草的生活倒是惬意得很,在雪前他把周围的枫叶都弄到村里,每天都跟着枫糖作坊的人在忙活。

石路上次离开之前允许他们食用少量。于是,挖矿的那些族人,有空都去帮忙,为的就是吃糖~

石路就让牛木和林草等一同随他返回华村,准备开会的事儿。

检查完各个据点的事儿之后,石路让各村长赶紧把坏了的部分修理好,然后陆续的赶回华村开会。

华氏四年十一月二十的时候,石路回到了华村。他决定在五天后开长老大会,这也给外面据点的负责人们赶回的时间。

第九十章 糖酒扩产第十七章 华村初成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部战端第六十五章 年关准备第九十五章 长老会议第一百二十五章 医药改革第八十章 :北归华岛第一百零二章 创建宗教(1)第七十六章 访问南方第四十二章 历史性的丰收第三十四章 湖边小战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方盟军第一百零二章 创建宗教(1)第一百三十三章 华城落成第一百零六章 高山牧场第六十四章 部落律法第三十章 华坪山外收族人第九十六章 农业新规第四十九章 西南之敌第五十六章 接触狐部第一百二十五章 内政繁忙(1)第九十八章 建筑繁忙第十三章 定名华部第五十章 华桃联盟第六十章 新的野望第九十八章 建筑繁忙第六章 迁徙之路第八十四章:万人聚落第一百三十三章 华城落成第六十四章 部落律法第三章 思索振作第一百零八章 山麓遇战第八十九章 外安内忙第二十七章 探索东南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部工程第九十九章 运输扩充第二章 狩猎和生活第八十三章:桃部入华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行漫记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方纷扰第三十八章 养殖和扩建第一百零七章 野驴迷踪第五十三章 人口战略第二十五章 刀耕火种第八十三章:桃部入华第二十四章 丰收季节第二十四章 丰收季节第一百二十三章 冬日悠闲第五十二章 联盟初步第七十九章:迁徙战役第四十二章 历史性的丰收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会盟第八十二章:南方战略第六十一章 扩村建镇第一百一十六章 熊山棉田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风云第二十九章 分工初调第四章 弯弓射毒箭第三十一章 陆葱猎熊,温泉初现第八十章 :北归华岛第一百零二章 创建宗教(1)第一百一十五章 羚羊谷村第四十六章 新的食品第五十九章 部落新生第三十三章 捕马探路第一百零五章 文明输出第二十二章 竹排探险第一百零六章 高山牧场第一百二十三章 冬日悠闲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方纷扰第四十五章 纺织新工艺第八章 重组氏族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一百零一章 军事扩充第二十一章 六月盘点第十五章 治具制陶第四十二章 历史性的丰收第一百零六章 高山牧场第七十六章 访问南方第五十五章 湖西战役第四十七章 拓荒造船第四章 弯弓射毒箭第九十一章 织造新篇第十三章 定名华部第八十八章 北华盟约第二十二章 竹排探险第六十四章 部落律法第二十章 梅子黄时第七十一章 万亩田园第一百二十三章 冬日悠闲第六十七章 私有起步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会盟第七十四章 莲族来访第四十九章 西南之敌第九十章 糖酒扩产第八章 重组氏族第四十九章 西南之敌第二十章 梅子黄时第四十章 青铜时代的曙光第八十三章:桃部入华
第九十章 糖酒扩产第十七章 华村初成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部战端第六十五章 年关准备第九十五章 长老会议第一百二十五章 医药改革第八十章 :北归华岛第一百零二章 创建宗教(1)第七十六章 访问南方第四十二章 历史性的丰收第三十四章 湖边小战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方盟军第一百零二章 创建宗教(1)第一百三十三章 华城落成第一百零六章 高山牧场第六十四章 部落律法第三十章 华坪山外收族人第九十六章 农业新规第四十九章 西南之敌第五十六章 接触狐部第一百二十五章 内政繁忙(1)第九十八章 建筑繁忙第十三章 定名华部第五十章 华桃联盟第六十章 新的野望第九十八章 建筑繁忙第六章 迁徙之路第八十四章:万人聚落第一百三十三章 华城落成第六十四章 部落律法第三章 思索振作第一百零八章 山麓遇战第八十九章 外安内忙第二十七章 探索东南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部工程第九十九章 运输扩充第二章 狩猎和生活第八十三章:桃部入华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行漫记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方纷扰第三十八章 养殖和扩建第一百零七章 野驴迷踪第五十三章 人口战略第二十五章 刀耕火种第八十三章:桃部入华第二十四章 丰收季节第二十四章 丰收季节第一百二十三章 冬日悠闲第五十二章 联盟初步第七十九章:迁徙战役第四十二章 历史性的丰收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会盟第八十二章:南方战略第六十一章 扩村建镇第一百一十六章 熊山棉田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风云第二十九章 分工初调第四章 弯弓射毒箭第三十一章 陆葱猎熊,温泉初现第八十章 :北归华岛第一百零二章 创建宗教(1)第一百一十五章 羚羊谷村第四十六章 新的食品第五十九章 部落新生第三十三章 捕马探路第一百零五章 文明输出第二十二章 竹排探险第一百零六章 高山牧场第一百二十三章 冬日悠闲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方纷扰第四十五章 纺织新工艺第八章 重组氏族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一百零一章 军事扩充第二十一章 六月盘点第十五章 治具制陶第四十二章 历史性的丰收第一百零六章 高山牧场第七十六章 访问南方第五十五章 湖西战役第四十七章 拓荒造船第四章 弯弓射毒箭第九十一章 织造新篇第十三章 定名华部第八十八章 北华盟约第二十二章 竹排探险第六十四章 部落律法第二十章 梅子黄时第七十一章 万亩田园第一百二十三章 冬日悠闲第六十七章 私有起步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会盟第七十四章 莲族来访第四十九章 西南之敌第九十章 糖酒扩产第八章 重组氏族第四十九章 西南之敌第二十章 梅子黄时第四十章 青铜时代的曙光第八十三章:桃部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