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诏狱

bookmark

崇祯皇帝听到这样斩钉截铁的回答后,盯着许平看了看:“你很有胆量,果然不怕死,朕成全了你。”

刚才回答的时候,许平就估计到多半会把绝望中的明帝彻底触怒。

“来人啊。”

随着崇祯皇帝一声呼喊,几个太监就跑过来用刀枪对着许平,准备把他叉下去。

“臣不敢避斧钺,”许平站起身,面无惧色地进行了最后的劝降:“王公公所言果真的话,陛下已经竭尽心力,并无遗憾。此乃天命,大明国祚已尽,臣愿陛下三思,莫为一家一姓之荣耀,让天下生灵涂炭,而陛下之子孙,亦可安享富贵。”

中年男子摇头道:“此天下非朕之天下,乃太祖高皇帝之天下,不管是天命人力,朕守得住也要守,守不住也要守。至于朕之子孙,他们既然生在朱家,就得为祖先之业牺牲。”

许平轻轻叹口气,便打算和太监们一起退下。

“许平,你是少有敢和朕说真话的人,”中年男子突然喝住了许平:“你可有什么遗愿,朕或许可以答应你。”

许平大笑起来:“陛下若能以苍生为重,臣虽在九泉,亦无遗憾。吾主已经兵临城下,将开太平之世,臣又会有什么遗愿?”

“你没有什么想对家人说的话么?”

许平摇摇头,他在这个世上已经没有亲人:“臣没有放不下的人。”

“原来是个可怜人。”崇祯心里突然涌起这样一个念头:“怪不得这么胆大。”

王承恩躲在许平背后,向崇祯投来焦急的眼色。

崇祯知道王承恩是担忧杀了许平会导致顺王大肆报复,不过相比即将倾覆的大明社稷,崇祯对家人的安危已经不怎么放在心上。

“杀了许平一样无法让顺军退兵,”崇祯此时在心里最痛恨的已经是那些首鼠两端的臣子,现在他心里的盘算对王承恩也不曾明言:“许平替李闯立下大功,又这么胆大年轻,杀了他李闯必然心疼,必然大肆报复。若是这京师真的守不住了,等李闯进城多半会迁怒于朕手下的那些狗官,恨他们没救得许平。把这些卖主求荣的家伙们杀个精光,也算是替朕报仇了。”

崇祯并不打算自己动手去杀百官,因为他仍然抱着一线希望,担忧自己动手杀人会导致京师守卫突然崩溃:“而且若是朕动手,日后说不定还要把朕与赵构并列,会有些不晓事的酸儒说什么:假设不杀魏藻德,大明必然不灭。”

“拉出去,斩首,悬头京门。”崇祯短促的一声喝令,冲着许平发出最后一声冷笑:“朕不能守住祖宗之业,可以亡之。”

许平倒是不担心自己的守尸问题,等京师一破,顺王和自己的旧部自然会做这种事,不过崇祯最后的话倒是提醒了他。

“臣还有一请。”

崇祯微微皱眉,挥手示意叉住许平的太监们且慢。

许平从怀中掏出玉佩,对崇祯皇帝说道:“此物是臣祖传之物,敢请陛下将它系于臣首级之上。”

“为了等你的党羽将它和你的头颅合葬么?”崇祯轻轻嗤道,以目视王承恩,后者把玉佩从许平手中接过,呈递到崇祯面前。

许平不打算将玉佩的来历说出,不过崇祯随便扫了一眼那玉佩,便冷冷问道:“这似乎是禁中之物,如何到了你的手中?”

许平听到对方怀疑的语气,只要简要把玉佩的来历复述了一番。

“可惜忠良之后,奈何做贼?”崇祯不屑地评价一声,把玉佩丢在身边的桌面上:“好吧,朕许了你了。”随后崇祯吩咐道:“先给他饭吃,看在他太高祖父份上,朕不让做个饿死鬼。”

“谢陛下。”许平躬身一礼,退出凉亭。

等许平走远后,崇祯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阴沉,他只留王承恩在身边,然后轻轻将那玉佩举起,示给这个从他在藩王潜邸就跟着他的心腹太监看。

莫名其妙的王承恩仔细看了那玉佩两眼,突然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涌了出来:“臣罪该万死!”

“去查,他口中那个所谓的舅舅是谁?立刻去!”崇祯厉声喝道。

许平大口、大口地把崇祯皇帝赐给的食物吃完,最后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抬起头对周围监视的太监们说道:“几位公公带路吧。”

不过太监并没有把许平带去砍头,而是带到御花园后的一个偏殿关了起来,许平等了一会儿,觉得有些不耐烦便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戒备的太监们没有回答而是继续在殿周围警惕地站岗,其实就是他们的首领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刚才王承恩急匆匆地跑来交代说先关起来不杀,等待万岁爷的旨意。

一直等到午后,又有个太监给许平端来午饭,不过对他的问话仍是一言不发,不做任何回答。

此时御花园里,王承恩又独自跪在崇祯皇帝面前,他带回了一张纸,上面是根据许平街坊邻居描绘出的他的舅舅大概的面貌,还有年龄、身高、口音等等信息。

“臣,臣觉得,好像是奉圣夫人”王承恩吞吞吐吐地说着,如果有外人在一定会觉得很惊奇,因为在大庭广众之前,对客氏这样的魏逆党羽王承恩一向是直呼其名的。

“的管家。”崇祯不耐烦地打断王承恩,在潜邸的时候,信王常常在客氏的儿子镇国将军身边见到他,天启很喜欢这个人,给过他一些赏赐。

“朕用客氏的两个侄女换走了朕皇兄的两个怀孕宫人,那么应该有两个人才对,怎么只有一个?”崇祯自言自语道。

“可能是另外一位娘娘不幸”

“那应该有两块佩,而且这是朕赐给李妃的雌佩,王妃有孕在先,应该比李妃早生一到两个月。”崇祯摸着那块佩,脸色变的有些惨然:“难道真是天命不存我大明么?连皇子都会造反!”

“万岁,”王承恩突然叫起来:“万岁,万岁!”

“不必说了,他未必会信,而且就是信了,他手中一兵一卒皆无,又能济得什么事?”崇祯当年秘嘱王承恩把两个宫人放走,禁中并无第三个人知道此事,他也不想派人去跟踪两个宫人的下落,因为此事一旦曝光,崇祯觉得对大明社稷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朕这皇侄是个有能耐的人,嘿,有一天这天下还会是高皇帝的。”

“万岁爷!”王承恩急的还在乱叫乱嚷。

“你不必再劝了,就像皇侄说的,闯逆是不会退兵的,朕不能贪生,若是朕毁了他”崇祯皇帝又重复了一遍:“皇侄是个有能耐的人,他会取得这天下的,再说,若是皇兄能多不那么早大行,这天下本也该是他的。”

魏藻德等百官在紫禁城外一直等到黄昏,已经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是许将军自己要进去的,吾等苦劝不听。”不少人心里都转着这个念头,不知道将来顺王大兴雷霆之怒时自己能不能逃过那一劫。

正在大伙儿都惶惶不安的时候,王承恩又带着一群净军把许平押解了出来,后者对于崇祯为什么改变主意放过他也是不明所以。

王承恩当中宣旨,下令把许平关入诏狱。

听到这个圣旨后,大明百官都送了一口气,只要人没死就能想办法,他们满心欢喜地山呼万岁,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各自回家。

把许平关进诏狱后,王承恩又回来向崇祯复命。

“万岁爷打算什么时候告诉千岁他的身份?”

“朕得想一想,”崇祯知道如果北京城破,那自己只有一次机会说服许平,不过若是北京城不破,那就未必要让许平知道此事:“闯贼也不一定就能破城,朕不能鲁莽。”崇祯想了想,又冲王承恩道:“唤太子来。”

“遵旨。”

进诏狱后,许平立刻发现这里的锦衣卫对自己也是敬畏得很,负责诏狱的锦衣卫指挥姓陈,是个三十岁左右比自己年长不了多少的人。许平到了诏狱后,这个指挥就客客气气地来见过他一次,那次见面简直不像是典狱长和犯人会面,而是属下拜见长官。

接下来的三天,城外顺军一直继续攻打城门,不过并无尺寸的进展,他们每一次进攻都被北京的守卫者击退,但锦衣卫指挥对许平变得更加客气,而且还来和他拉关系,说什么他的先父也曾在黄侯的军中呆过,是长生岛监军副使,既然许平是黄石的弟子,那么诏狱的锦衣卫指挥认为他们两人应该类似世交或是近似同门师兄弟的关系。

三月初二,

城外顺军已经两天没有发动过进攻,守卫者依然警惕不过也稍微松了一口气。

突然,城外顺军的阵地上突然欢声雷同,十数万士兵的呐喊声就像是惊雷一般,一个接着一个,这突然起来的变故让守军们大吃一惊。那些换岗休息的明军士兵不少都呆在墙后昏昏欲睡,听到城外的欢呼声后也都被惊醒,跳将起来互相惊慌地询问着发生了什么事情。

顺王李自成在居庸关休息了两天后,就带着顺军主力沿着唐通的道路向京师进发,今天一早他和近卫、装甲和西首三营一起抵达京师郊外。随即李自成就在这一万多顺军精锐的簇拥下巡视彰义门外的前明京营部队,得知顺王终于抵达后,这些刚刚成为大顺军的官兵们争先恐后地向骑在枣红战马上的顺王欢呼致意,发出撕裂喉咙的呐喊声,唯恐不能充分地表达他们对大顺的忠诚和对顺王的竭诚拥戴。

一直因为徒劳无功而懊恼非常的李国帧等将领,也急忙丢下手中的所有事情赶去叩见顺王,唐通倒是显得比这些从未见过顺王的人冷静得多,他下令本部兵马坚守阵地,防备明军可能的逆袭,保持戒备直到顺王派来使者宣他觐见。

“这些鼠辈,真是无能至极。”

两天后,顺军的女营也和后军后卫营一起抵达,岳牧找到一个机会跑去见到了他的心上人,在刘姑娘面前毫无顾忌地大肆嘲笑道:“十多万大军,连一个小小的彰义门都迟迟拿不下。还是要看我们的,大王下令休息三天然后总攻,看我们近卫营明天一天就攻破京师,生擒昏君。”

“为什么不让他们继续攻下去?”刘姑娘对顺王的安排颇有不满,她看到郊外层层叠叠的顺军营寨:“我们都有了十几万大军了,怎么每次都要你们近卫营打仗?难道大王就只有你们一个营吗?”

“为什么还要拖下去?”岳牧不以为然地说道:“十多万大军在郊外喝风饮露,却让昏君和狗官们待在城里享福,明白人知道是那些明寇不中用。”虽然京营已经投降了大顺,但在顺军嫡系口中,他们仍然被唤作明军:“不明白的人还以为我们大顺奈何不了这小小的北京呢。”

刘姑娘心里虽然还有不满,不过口中已经不再说话。

“所幸大将军依旧安然无恙,”岳牧扶额庆幸道:“昏君也明白覆灭无日,不敢把大将军怎么样,当时听说大将军入京可真是把我吓坏了,好,等明日攻破北京,我们就能把大将军救出来了。”

顺王抵达的消息在城内同样激起巨大的波澜,今天吃过晚饭后,许平看到诏狱的锦衣卫陈指挥又跑来自己的牢房。

陈指挥全身披挂,他身后的其他锦衣卫一个个也都是顶盔冠甲,刀剑在身。

“大将军!”陈指挥全身甲胄,仍然坚持向许平行了一个大礼:“卑职和这里的弟兄们都商量好了,若是皇上要对大将军不利,我们就是拼却这条性命,也要护得大将军周全。”

陈指挥已经下令诏狱戒备,紧闭狱门,不少锦衣卫都登墙做好坚守准备,如果有人想来杀许平或是提许平入禁中,诏狱的锦衣卫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第97章 兵权 (1)第226章 默契 (1)第269章 友军 (1)第379章 决裂 (2)第166章 奔波 (1)第439章 召集第493章 直觉第537章 拦截 (2)第407章 兰台第60章 腐蚀 (2)第398章 王牌第103章 纷争 (1)第90章 三入第361章 剿匪第528章 战机 (1)第51章 将门 (1)第174章 新政 (1)第229章 交换 (2)第282章 应对 (1)第504章 道义 (1)第431章 官司 (1)第48章 条例 (1)第333章 追击第148章 行军 (1)第315章 冲锋 (1)第105章 孤军 (1)第269章 友军 (1)第16章 转折 (1)第142章 酝酿 (1)第176章 启蒙 (1)第26章 遗物 (1)第328章 误判 (1)第404章 禁旅第583章 开始 (2)第30章 干娘 (1)第427章 忠良第375章 东征第422章 杭州第207章 战后 (2)第422章 杭州第260章 志向 (2)第248章 内讧 (1)第127章 临战 (1)第239章 矛盾 (2)第517章 调任 (2)第526章 迎击 (1)第584章 开始 (3)第134章 回忆 (1)第204章 反击 (1)第48章 条例 (1)第56章 夺印 (2)第140章 交易 (1)第92章 贼x民 (2)第10章 犄角 (1)第296章 败像 (2)第508章 动摇 (1)第558章 上院 (1)第409章 诏狱第97章 兵权 (1)第332章 重逢 (2)第95章 闯王 (1)第341章 遗产 (1)第532章 落马 (1)第97章 兵权 (1)第370章 退意 (2)第466章 宽容第396章 代价第234章 前路 (1)第24章 世子 (1)第268章 赌博 (2)第17章 转折 (2)第121章 政务 (1)第200章 新年 (1)第452章 导游第64章 贪生 (2)第242章 危难 (1)第519章 假像 (2)第15章 死地 (2)第206章 战后 (1)第328章 误判 (1)第2章 序章 (2)第541章 缺口 (2)第382章 疑案 (2)第516章 调任 (1)第421章 决心第336章 政治 (1)第387章 民心 (2)第34章 失落 (1)第156章 颓势 (1)第462章 国卿第310章 等待 (2)第38章 邀请 (1)第574章 伟人 (1)第329章 误判 (2)第222章 善后 (1)第45章 迷惑 (2)第245章 内忧 (2)第333章 追击第479章 兄妹第127章 临战 (1)
第97章 兵权 (1)第226章 默契 (1)第269章 友军 (1)第379章 决裂 (2)第166章 奔波 (1)第439章 召集第493章 直觉第537章 拦截 (2)第407章 兰台第60章 腐蚀 (2)第398章 王牌第103章 纷争 (1)第90章 三入第361章 剿匪第528章 战机 (1)第51章 将门 (1)第174章 新政 (1)第229章 交换 (2)第282章 应对 (1)第504章 道义 (1)第431章 官司 (1)第48章 条例 (1)第333章 追击第148章 行军 (1)第315章 冲锋 (1)第105章 孤军 (1)第269章 友军 (1)第16章 转折 (1)第142章 酝酿 (1)第176章 启蒙 (1)第26章 遗物 (1)第328章 误判 (1)第404章 禁旅第583章 开始 (2)第30章 干娘 (1)第427章 忠良第375章 东征第422章 杭州第207章 战后 (2)第422章 杭州第260章 志向 (2)第248章 内讧 (1)第127章 临战 (1)第239章 矛盾 (2)第517章 调任 (2)第526章 迎击 (1)第584章 开始 (3)第134章 回忆 (1)第204章 反击 (1)第48章 条例 (1)第56章 夺印 (2)第140章 交易 (1)第92章 贼x民 (2)第10章 犄角 (1)第296章 败像 (2)第508章 动摇 (1)第558章 上院 (1)第409章 诏狱第97章 兵权 (1)第332章 重逢 (2)第95章 闯王 (1)第341章 遗产 (1)第532章 落马 (1)第97章 兵权 (1)第370章 退意 (2)第466章 宽容第396章 代价第234章 前路 (1)第24章 世子 (1)第268章 赌博 (2)第17章 转折 (2)第121章 政务 (1)第200章 新年 (1)第452章 导游第64章 贪生 (2)第242章 危难 (1)第519章 假像 (2)第15章 死地 (2)第206章 战后 (1)第328章 误判 (1)第2章 序章 (2)第541章 缺口 (2)第382章 疑案 (2)第516章 调任 (1)第421章 决心第336章 政治 (1)第387章 民心 (2)第34章 失落 (1)第156章 颓势 (1)第462章 国卿第310章 等待 (2)第38章 邀请 (1)第574章 伟人 (1)第329章 误判 (2)第222章 善后 (1)第45章 迷惑 (2)第245章 内忧 (2)第333章 追击第479章 兄妹第127章 临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