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渡江

bookmark

“马士英这个奸佞!”

自从得知马士英把部分兵马调去抵抗左良玉后,反对派就群情激愤,程度不在他们当初听说左良玉终于骑兵清君侧时的欢欣鼓舞之下。刚刚得知被寄托厚望的左良玉在庐州府被黄得功打得大败后更是如此,传闻顺军已经攻破扬州,史阁部生死不知,马士英这个奸佞居然还在抵抗左良玉的正义之师,是可忍、孰不可忍?

“马贼自顾个人荣辱,全然不管大明社稷,”最让反对派的气愤的莫过于马士英不顾大局:“左帅是清君侧,不是要推翻大明江山,就算是潞王登基这天下还是他们朱家的啊,又不会便宜了外人;而要是被闯贼得手,那大明不就完了吗?马士英这奸贼难道连这点道理都想不明白么?”

“还有昏君,操干戈与同室,难道潞王就不是太祖子孙么?他为了自己的皇位,竟然从江淮防线抽调军队回来内讧!他这岂不是把太祖皇帝的江山白白送给外人?”

既然皇上如此昏庸,密谋的臣子们彻底失去了对弘光皇帝不多的忠诚,庐州府战况对马士英奸党越来越有利,左良玉五天败了三阵,看起来不日就要被马士英的走狗黄得功彻底击溃。这样反对派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黄得功得胜回朝后,因为消灭了左良玉而变得底气更足的马士英会不会秋后算账,把反对派尽数赶出朝廷,像魏忠贤当年一年一手遮天。

就算马士英没有丧心病狂到利用这个机会驱逐反对派,弘光皇帝以后恐怕也不会给这些声援左良玉的臣子什么好脸色看。

“黄侯那边怎么样?”

“黄侯仍然没有动静。”

“黄侯的世子不是带兵去了杭州了么?”杭州是潞王行在,很多人都希望福宁军起兵响应楚军清君侧,或者干脆就直接在杭州拥戴潞王登基、或是监国。

“黄侯不肯起兵清君侧,只答应不让奸佞的爪牙到浙江横征暴敛,”无论反对派给黄石去多少信件痛陈利害,他始终态度暧昧,不肯拥戴贤惠的潞王。很多人觉得年初若是黄侯从福建出兵,哪怕是出言声援贤王潞藩,也不至于被郑贵妃这个狐狸精的后代占了便宜。现在福建的表现让这些人感到更加失望,左良玉率先发难已久,镇东侯仍然不紧不慢地在福建、广东巩固地盘,就是让他出兵帮助浙江抵抗税监都要讨价还价,要走了相当南京税金一半的报酬才出兵相助:“黄侯还说什么君臣之份已定,天下之口难防。唉,真是太迂腐了。”

“黄侯本来就是这么的愚忠,我敢说就是奸佞把刀架在脖子上黄侯都不会反抗,顶多喊两声天日昭昭。”

既然镇东侯已经指望不上,南京的反对派只好自己动手。

“昏君无道,灭绝人伦,抛弃发妻,囚禁太子,信用奸佞,贪图尊荣而置祖先社稷于不顾,海内志士,无不扼腕悲叹”

若是等黄得功彻底击败左良玉返回南京,那时再作乱就晚了,现在忠于昏君奸臣的军队基本已经被抽调离京前去抵抗左良玉,南京现存的军队大多在正人君子的控制之下。反对派当机立断,立刻发动兵变,计划拥戴那个冒充太子的人先就任监国,然后再去杭州请潞藩即位。

得知南京大乱的消息时,李成栋还在长江边上搜索渡船,迄今为止他只找到可供几百人马渡江的渔船,而分头找船的郁董等人和他的收获也相差不大。南京方面已经把船只控制起来,而为了同左良玉交战黄得功更是把长江上的民船搜刮一空,作为第三遍来找船的江北军当然收获甚微,而他们自己的水师多还在淮河,短期内很难大量驶入长江。

“南京大乱,福王孤身逃出京城投奔黄得功去了,马士英据说也化妆潜逃,反正没有听说马士英被抓或被处死的消息,现在全城拥戴那个太子,就是自称化名叫明之王的家伙”一个卫士向李成栋汇报刚刚打探来的关于南京的消息。

“是王之明。”旁边有精通内情的人更正道。

“真没品,直接化名朱太子岂不是更好骗吃骗喝。”李成栋不屑地骂了一声,指着那个手下道:“继续说。”

“现在南京人心惶惶,听说城内百官已经让那位太子登基称帝,准备据城抵抗了。”卫士们叫道:“大人,南京雄关似铁,要赶快通知大将军全速进军,趁着城内大乱的时候一举破城,否则就麻烦了。”

南京只要不主动投降就很难轻易拿下,比如唐后主就依仗这座孤城仍然抵抗绝对优势的宋军近一年之久,经过明太祖朱元璋的苦心加固后,南京变得更加雄伟,高墙坚垒、兵洞密布,曾经到过南京的江北军将领估计这座城市的城墙无法靠火炮轰破,而城墙内的藏兵洞能保护数万士兵之多,他们可以利用这些藏兵洞躲避顺军的攻城火炮,然后及时出现在城上打退顺军步兵的进攻。

如果南京不投降的话,许平打算效仿宋军的故伎,对南京围而不攻,尽力控制南京城周围的地区把它变成一座孤城,他甚至草拟了长达一年的围攻预案,考虑到周围虎视眈眈的明军,这个计划在实行的时候并不是全无风险的。

“来不及了,万一他们拥戴那个假太子登基安定了人心,再攻打南京就是一场硬仗了。”李成栋当机立断,下令马上动用才征集到这些船只渡江:“本将亲自带二百人渡江,再带上四百匹马,直取南京。”

由于还没有先头部队渡江,此时南岸的烽火台、渡口都还在明军手中,顺军对明军水师的部署毫无了解,一旦贸然渡江对方烽火台就会示警,通知明军水师前来围剿。万一后续部队被隔绝在江北,二百人渡河根本不够南岸的明军填牙缝的。

可是李成栋发起军事冒险后,对岸的烽火台却一直没有点燃报警的信号,守卫在正对面烽火台中的明军静静地看着顺军在对岸匆忙地将马匹和物资装上船,然后解开缆绳向南岸驶来却丝毫没有示警的意思,更没有做任何抵抗的准备。

看着顺军的船只开到岸边,一群敌兵跳到水中,奋力把船固定在岸边,然后搭起木板开始把马牵下船只,他们正前方的烽火台急忙派出人去帮忙顺军靠岸,而左右更远处的两座烽火台同样看到了这里的情况,他们同样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一个守兵眯着眼望着在远处登陆的小股顺军骑兵,对旁边的同僚说道:“鬼才知道福宁水师和黄大帅的水师现在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不能惹祸上身。”

所有的江防哨探和烽火台都担忧发信报警会让自己成为顺军的攻击目标,而就算水师看到警报真的及时赶来,那也不过是成全了别人的功劳,而招惹到杀身之祸的自己则全无好处。

就这样,李成栋的军队就在江防军的眼皮子底下成功渡过长江天险,渡过长江后李成栋立刻带领最先一批跟他登陆的亲信直扑南京而去,而后续的顺军部队在渡江后开始沿着长江南岸联系各个烽火台、兵站还有渡口中的江防军,让这些江防军改换门庭,为顺军监视长江江面,若是发现明军水师的踪迹要立刻点燃烽火报警,同时还要保证他们不能从渡口、兵站得到补给或是休息之地。

南京的金銮殿上,群臣向着刚刚被推上宝座的“崇祯太子”王之明山呼万岁,恳请他立刻就任监国,北御闯贼,西讨黄逆。

“陛下宜亲贤臣,远小人。如此大明中兴可待”

贺词尚未说完,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这喧哗声是如此之大,竟然在这金銮殿上也是清晰可闻;而且还是如此之近,好像就是禁中的太监也跟着在一起呐喊:

“大顺兵进城啦!”

李成栋带着二百亲卫连夜赶到南京城下后,早晨化妆成明军混入已经乱成一团的南京,进城后李成栋和手下的二百亲兵把明军战袍一脱,换上顺军的黑衣,大摇大摆地在城中纵马来回驱驰,鼓足了气力在街道上大声呼喊:

“大顺兵到!”

这二百人闹出的响动立刻震惊了南京各门守卫,得知顺军已经入城后,本来就人心惶惶的南京守军立刻纷纷扯下明军的红旗,换上黑色的旗帜以求自保,一个没有事先准备黑旗的守将情急之下,把身边的墨石尽数溶在水中,赶制了一面黑旗悬挂起来。

确认顺军已经进城无疑后,本来还跪在殿下的大学士和南京六部的官员们,突然一起暴跳而起,争先恐后地向坐在御座上的那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涌去。上百的官员在大殿上挤成一团,那些竭力挤到御座前的人伸出无数双手,七手八脚地把王之明从御上扯下来,像老鹰捉小鸡一般地架起他向宫外窜去。

李成栋一直喊到南京九门统统换了大旗,才向南京皇城赶去,当他赶到皇城城门前时,南京百官已经聚集在门口迎接大顺官兵。这些官员向李成栋投降的时候,还抬着一个衣裳已经被扯得稀烂的年轻人,皆口称有献伪明太子之功。

“陛下在京师坐镇,臣犹有可为,如今京师有失,臣智力孤危,如之奈何?”见到弘光皇帝逃来自己军中,黄得功也是大吃一惊,手下数万儿郎皆仰仗南京的物资粮草,军中并无多少积蓄,而且这些天来同左良玉激战无论士兵还是军资都损耗极大,黄得功现在急需人员和物资补充,而不是更多的军事任务。

“一城皆叛,闯贼临江,”弘光皇帝仓皇逃出京师的时候,身边连禁卫军都没有,只剩下几个小太监:“这如何是好啊?”

昨天黄得功刚刚又大败左良玉所部,楚军被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他仔细问了一些南京的情况后,沉吟着对弘光皇帝说道:“当今之计,唯有速速夺还京师,抵御闯贼。”

不顾左右抛过来的眼色,黄得功对弘光皇帝说道:“陛下万乘之尊,不宜自处险地,臣请陛下速往杭州,待臣夺还京师后再请陛下还阙。”

弘光却是不肯:“大明生死存亡,如今全系于将军之手,大明若亡、朕岂能独存?朕不通兵事,但愿为将军擂鼓。”

见弘光皇帝无论如何也不肯去杭州,黄得功便让亲信安排皇帝和那几个太监去后舱休息,同时下令全军出发兵返南京。

弘光皇帝离开后,左右再也按捺不住,一起向黄得功叫道:“大帅,此时返回南京不是自取灭亡吗?”

虽然楚军被击退,但仍然在西面徘徊,南面浙江是潞王的地盘,如果弘光皇帝不能立刻赶到杭州很难说会闹出什么事来,至少兵员补充和粮饷供应是不用指望了。北面是顺军的兵锋,东面南京又沦陷敌手,黄得功现在毫无疑问已经是没有根据地的孤军悬师。此时强行去攻打依托南京的顺军,从军事上说和自杀也没有太大区别,就算侥天之幸击败了南京城外的顺军,想凭这支既没有后方、也没有援军和粮草储备的孤军攻下明太祖苦心经营的雄城南京,也是和做梦没有什么区别。

“黄侯的信,大帅不是看过了么?”左右提醒黄得功,镇东侯多次来信劝他,说若是明知事情已经不可为的话,应速带军队前往福建:“黄侯还在福州等着大帅去共商大计呢!大帅,黄侯是您的同宗,打虎还靠亲兄弟,这个时候大帅不和黄侯一条心,还去找谁呢?”

黄得功看看后舱,轻轻摇头道:“我不是不知道黄侯是东林的人,和皇上难免有些隔阂,可皇上待我不薄,国家待我也不薄,皇上赐给我伯爵,推心置腹、委以重任,今天”

黄得功又是一阵摇头:“今天危难之际,皇上不往他处,孤身投入我军中,对黄某的这份信任我又不是铁石心肠,怎么能不感动?黄侯的心意我领了,但是我不能负了皇上。”

说完后黄得功就大声命令道:“出兵!夺还京师!”

щщщ⊙тTk Λn⊙c o

第191章 抵抗 (1)第329章 误判 (2)第305章 进步 (1)第535章 换帅 (2)第449章 军校第32章 前程 (1)第109章 许州 (1)第410章 破城第369章 退意 (1)第400章 倒戈第457章 班师第153章 针对 (2)第95章 闯王 (1)第273章 相对第523章 见闻 (2)第527章 迎击 (2)第195章 前沿第449章 军校第220章 炸营 (1)第246章 争斗 (1)第454章 选战(中)第451章 期望第452章 导游第536章 拦截 (1)第553章 勾心 (2)第560章 组阁 (1)第427章 忠良第130章 修正 (2)第439章 召集第149章 行军 (2)第525章 界限 (2)第67章 自新第300章 拐点 (2)第101章 鹰营 (1)第410章 破城第128章 临战 (2)第289章 旁观 (1)第204章 反击 (1)第176章 启蒙 (1)第521章 架空 (2)第10章 犄角 (1)第485章 叛徒 (2)第192章 抵抗 (2)第278章 对决 (1)第352章 说服第211章 后事 (2)第269章 友军 (1)第248章 内讧 (1)第482章 安庆第380章 交易第21章 军法 (2)第412章 烈皇 (1)第188章 清野 (1)第320章 决斗 (2)第36章 敲打 (1)第194章 消耗 (2)第341章 遗产 (1)第102章 鹰营 (2)第339章 交易第109章 许州 (1)第385章 焚城第27章 遗物 (2)第453章 选战(上)第523章 见闻 (2)第206章 战后 (1)第90章 三入第401章 劝降 (1)第422章 杭州第37章 敲打 (2)第278章 对决 (1)第430章 主人第435章 储备 (1)第111章 能吏第233章 乱局 (2)第450章 承诺第315章 冲锋 (1)第103章 纷争 (1)第417章 认亲第102章 鹰营 (2)第343章 矛盾第494章 一伐 (1)第526章 迎击 (1)第144章 应对 (1)第431章 官司 (1)第268章 赌博 (2)第401章 劝降 (1)第428章 自保 (1)第149章 行军 (2)第457章 班师第356章 南下第171章 攻城 (2)第217章 劫营 (2)第409章 诏狱第410章 破城第292章 退却 (2)第523章 见闻 (2)第243章 危难 (2)第259章 志向 (1)第401章 劝降 (1)第35章 失落 (2)
第191章 抵抗 (1)第329章 误判 (2)第305章 进步 (1)第535章 换帅 (2)第449章 军校第32章 前程 (1)第109章 许州 (1)第410章 破城第369章 退意 (1)第400章 倒戈第457章 班师第153章 针对 (2)第95章 闯王 (1)第273章 相对第523章 见闻 (2)第527章 迎击 (2)第195章 前沿第449章 军校第220章 炸营 (1)第246章 争斗 (1)第454章 选战(中)第451章 期望第452章 导游第536章 拦截 (1)第553章 勾心 (2)第560章 组阁 (1)第427章 忠良第130章 修正 (2)第439章 召集第149章 行军 (2)第525章 界限 (2)第67章 自新第300章 拐点 (2)第101章 鹰营 (1)第410章 破城第128章 临战 (2)第289章 旁观 (1)第204章 反击 (1)第176章 启蒙 (1)第521章 架空 (2)第10章 犄角 (1)第485章 叛徒 (2)第192章 抵抗 (2)第278章 对决 (1)第352章 说服第211章 后事 (2)第269章 友军 (1)第248章 内讧 (1)第482章 安庆第380章 交易第21章 军法 (2)第412章 烈皇 (1)第188章 清野 (1)第320章 决斗 (2)第36章 敲打 (1)第194章 消耗 (2)第341章 遗产 (1)第102章 鹰营 (2)第339章 交易第109章 许州 (1)第385章 焚城第27章 遗物 (2)第453章 选战(上)第523章 见闻 (2)第206章 战后 (1)第90章 三入第401章 劝降 (1)第422章 杭州第37章 敲打 (2)第278章 对决 (1)第430章 主人第435章 储备 (1)第111章 能吏第233章 乱局 (2)第450章 承诺第315章 冲锋 (1)第103章 纷争 (1)第417章 认亲第102章 鹰营 (2)第343章 矛盾第494章 一伐 (1)第526章 迎击 (1)第144章 应对 (1)第431章 官司 (1)第268章 赌博 (2)第401章 劝降 (1)第428章 自保 (1)第149章 行军 (2)第457章 班师第356章 南下第171章 攻城 (2)第217章 劫营 (2)第409章 诏狱第410章 破城第292章 退却 (2)第523章 见闻 (2)第243章 危难 (2)第259章 志向 (1)第401章 劝降 (1)第35章 失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