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运筹帷幄

平九年(210)六月。

待一切准备就绪,马跃正准备起兵南征时,裴定(裴元绍长子)、沮鹄(沮授子)忽然一身重孝前来洛阳见驾,具言平北王裴元绍、朔州刺史沮授竟在一月之内先后病逝,马跃闻讯竟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失声痛哭起来,贾诩、管宁、傅、法真等旧臣也唏嘘不已。

马跃遂令裴定承袭平北王爵,与周仓、管起统率三部万户共计十五万漠北骑兵南下中原,又令征东将军高顺起关东兵十五万,令征西将军方悦起关中兵十五万,征北将军许褚起河北兵十五万,镇西将军张绣起西川兵十万先后奔赴江陵,与征南将军徐晃所率的十五万荆州兵汇合。

马跃则亲率十万精锐铁骑,与十五万漠北铁骑合兵一处汹涌南下。

太平九年九月,各路凉军齐聚江陵,计有马、步、水军一百余万,号称三百万众!

马跃更是谴使传檄吴、楚,欲与孙权、曹真会猎于赤壁,消息传出,荆、扬震动。

……

建业,吴宫。

“陛下!”司徒张昭出班跪倒在丹之下,痛哭流涕地进谏道,“今北凉举三百万众大举南下,吴、楚联军兵不过三十万,恐无力抵挡!如欲顽抗无疑于螳臂当车,何不早降以求保全百姓?若一意孤行则恐玉石俱焚、生灵涂炭哪。”

“陛下。”

“陛下。”

“陛下。”

张紘、步、虞翻等人也纷纷出班跪倒在丹上,极力劝谏孙权举国投降北凉。

“列位大人此言差矣!”孙权心中怒极,正欲发作时,忽见水军都督吕蒙出班奏道。“我吴国尚有水军将士五万众,大小战船近万艘,北凉举三百万众南下。乃涉远而来。

必难持久,我军只需据长江天险以求自守,彼久战不力必自己退去,又岂能不战而降?”

骠骑将军太史慈亦出班喝道:“除了五万水军,我东吴也还有十万精锐步卒,何谓无力抵挡?”

“对。绝不投降!”

“陛下,不能投降哪。”

“臣等誓死不降……”

太史慈话音方落,其余贺齐、祖郎、全琮、朱然、吕等武将也纷纷出列,要求与凉军决一死战。

孙权神色阴睛不定,忽然之间想起了周瑜。如果有三军大都督周瑜在此,只怕就不会有这场战、降之争论了罢?而且,倘若真的要联楚对抗凉军。除了周瑜,还真没有人能够统率三军。想到这里。孙权再不犹豫,朗声喝道:“金吾卫何在?”

执金吾宋谦急出班奏道:“臣在。”

孙权道:“刻即派人前往柴桑,召大都督周瑜前来。”

“臣遵旨。”

宋谦答应一声,急领命而去。

孙权这才向群臣道:“是战是降,等大都督回朝之后再议,退朝。”

……

汉寿。楚宫。

相比较吴国文武分裂为主降、主战两派,楚国的君臣就显得团结得多了,事实上自从南迁之后。在诸葛亮的连消带打之下,以蔡、黄、王诸姓为首地荆襄士族已经逐渐淡出了权力中心。现在楚国的权力已经高度集中在曹真、诸葛亮君臣手中。

凉军三百万大军压境,楚国君臣竟是空前的团结。

凉太祖马跃谴使传檄,曹真急召丞相诸葛亮、大将军张辽、骠骑将军张郃,以及魏延、文聘、程、贾逵、王粲、刘等文武大臣商讨对策。

“陛下,凉军虽号称三百万,然臣以为最多百万。”

皇宫大殿上。诸葛亮正侃侃而谈。经过将近十年地磨练,此时地诸葛亮已经显得稳重成熟多了。

曹真道:“丞相何以如此肯定?”

诸葛亮道:“这可以从凉国各处大营的兵力分布得出结论,马屠夫治下的凉国总共有七处屯兵大营,其中洛阳大营驻扎着最精锐的西凉铁骑,总兵力在十五万左右。漠北有三部万户的骑兵。总兵力也在十五万左右,除此之外还有河北、关东、荆州、关中、西川五处屯田大营。每处屯田大营的兵力也在十五万上下,除此之外襄阳大营地水军可能还有十余万,也就是说,凉国的总兵力当在一百二十万左右。”

大将军张辽道:“就算只有一百二十万,其兵力也远远超过我国啊!”

“是啊。”骠骑将军张郃附和道,“我军只有六万步军,四万水军,总兵力不过十万人,就算与吴军联手,两国兵力相加也不过二十余万,尚不及凉军兵力的四分之一啊。”

“两位将军完全不必担心。”诸葛亮自信满满地说道,“凉军虽然兵力众多,可大多都是骑兵和步兵,其水军不过十万左右,而楚、吴水军兵力相加也有九万之众,单就水军而言,双方在兵力上可谓不相上下,更何况楚、吴联军还有周瑜、蔡瑁、吕蒙、陆逊这样的优秀水军统帅,而凉国除了甘宁还有谁?”

“马屠夫传檄要在赤壁与楚、吴会猎,臣以为他这是在找死!”王也附和道,“凉军骑兵和步兵固然骁勇善战,可如果这百万大军过不了长江,那跟没有又有何区别?臣以为赤壁之战的关键还在于水战,也就是说吴、楚联军真正需要面对地敌人其实只有甘宁的十万荆州水军!”

“原来是这样。”

“这下明白了。”

经诸葛亮、王粲一番分析,张辽、张郃恍然点头,有种拔云见日的感觉。

事实上,诸葛亮、王粲地确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赤壁之战的关键。

赤壁之战地关键就是水战!如果吴、楚水军能在赤壁之战打败甘宁地荆州水军,那么凉军的大举南征就

失败告终,反之。如果吴、楚水军反被甘宁水军所最终失守。则吴、楚纵有同等兵力地骑、步大军亦恐无法阻挡凉军铁骑地南下了。

“明白了!”曹真拍案而起。朗声道,“此战地关键就在于楚、吴水军能否消灭掉甘宁的十万荆州水军。为了达成这个战略目标。朕以为有必要将楚国地水军交给东吴三军大都督周瑜一并指挥,以期同心协力、共破强凉。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诸葛亮肃然道:“陛下胸襟令人叹服。臣以为可以。”

张辽、张郃、程、贾逵等也纷纷附和道:“陛下英明。”

曹真地这一决定看似孟浪。其实却极为英明,若论统兵,当世无人能出周瑜之右者,就算是凉太祖马跃也自认略逊周瑜一筹,昔淮南之战周瑜虽败。却不是输在他地统兵之能上,而是输在吴军实力不济,周瑜纵有通天彻地之能。实也无力回天。

因此。曹真决定把楚国水军交给周瑜统一指挥,无疑是准确地。这样一来就顺利解决了两国水军地主次以及协同配合问题,楚国水军虽然处于隶属地位,可曹真以为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打赢赤壁之战。挫败马屠夫南下荆、扬地阴谋。

……

江陵,马跃大帐。

司马懿手指地图向马跃及一众文武大臣讲解道:“陛下,诸位大人。刚刚细作回报。吴军都督吕蒙已经督率三万水军。大小战船五千余艘进驻夏口。楚军都督蔡也将水军大寨从巴陵移到了赤壁,眼下吴、楚水军分驻夏口、赤壁。互为犄角之势,正与我军地乌林港水军大寨隔江对峙。

“嗯。”

马跃点了点头,长身而起腆着肚子在大帐里来回踱起步来,近十年的养尊处优已经让他地体形严重走形。不过刺绣地明黄滚龙袍往他日渐臃肿地身躯上一披,还真有一股说不出地帝王威严。在大帐里来回踱了几步。马跃忽然顿住脚步,大声道:“吴、楚步兵不值一提。唯其水军实乃心腹大患。”

说此一顿。马跃凝声道:“诸位爱卿都说说,这赤壁之战该怎么打?”

马跃话音方落,法正道:“陛下,我军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臣以为一定要充分发挥兵力上的巨大优势,以此来掣肘吴、楚联军地行动。”

马跃欣然道:“具体呢?”

法正大步走到地图前,伸手沿着长江一划朗声说道:“可将百万骑步大军沿江陵至乌林地长江北岸一字摆开,共扎下十座大营,分十个点架设浮桥准备渡河!为了阻止我军渡河,吴、楚水军就势必要分兵袭扰。这样一来。赤壁、夏口大寨吴、楚水军的兵力就会削弱。”

马跃道:“架设浮桥地船只从何而来?”

法正道:“不用船只,这江汉一带拥有大片地松树林和杉树林,我军完全可以就地取材以木筏架设浮桥。”

马跃道:“若吴、楚水军不分兵呢?”

法正道:“如果吴、楚水军不分兵,任由我军架设浮桥,那么赤壁之战很快就可以结束了!”

“哦?”马跃欣然道。“此话怎讲?”

法正道:“陛下请想。如果吴、楚水军不来袭扰,我军完全可以长江江面上架浮起足够坚固的浮桥。然后再在浮桥两侧绞起拦江铁索以保护浮桥,最后再在浮桥上架设由陛下亲自改良的投石机,真要到了那时候,就算吴、楚水军倾巢而出,只怕也得落个有来无回的结局了,这一战我军岂非赢定?”

马跃闻言顿时双目一亮,喜道:“对呀,有了这条不可摧毁的浮桥,长江天堑就变成通途了。”

陈群道:“不过孝直有没有想过,投石机极为沉重,悬在江面上地浮桥是否足以支撑投石机的重量呢?就算能勉强支撑,只怕也安装不了太多地投石机,而哪果只安置廖廖几架投石机,只怕很难对吴、楚地水军构成太大地威胁啊。”

法正道:“这个在下已经想过了,单凭木筏固然不足以支撑起太多地投石机,但我们完全可以在浮桥底下固定中空的密封木箱啊!如果有大量中空地木箱绑在浮桥下增加浮力,纵然在浮桥上架设上百架投石机也不是什么问题了。长文以为呢?”

陈群点头道:“原来是这样,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马跃环顾众人道:“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臣也有个想法。”蒯越出列说道。“陛下为何不下令打靠连环战船呢?庞大地连环战船不但能给陛下改良地投石机提供更好的发射平台。还能涉水如平地,凉国地百万大军就能开上江面与吴、楚水军交战了。如此一来。就凭吴、楚那十几万水军根本就不堪一击!”

“连环船?”

马跃闻言心头一跳,脑子里顿时浮起了正史中地赤壁之战。如果不是蒯越一贯对凉朝忠耿耿。马跃几乎就要怀疑他是奉命潜伏在凉军中地超级奸细了。不过这念头在马跃脑海里一闪即逝,沉声问道:“连环战船固然涉水如平地,却最怕火攻。”

“无妨。”蒯越自信地答道,“此时正值冬季,冬季刮地是西北风。

我军从北向南进攻,正好顺风,吴、楚联军如果要火攻那不正好烧了自己吗?”

马跃蹙眉道:“万一到时候改吹东南风了呢?”

“这……”蒯越愕然道。“冬季如何会刮东南风?”

“凡事无绝对啊。”马跃道。“而且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蒯越忙道:“臣有失考量,请陛下恕罪。”

“不。”一边地贾诩忽然目露狡黠之色,向马跃道。“陛下。如果我军早有防备

|时候刮起东南风,吴、楚联军要想实施火攻只怕易。臣以为异度地建议还是值得尝试的,不过为防万一。臣以为可以让二十万大军搭乘连环战船。配合甘宁将军地水军向吴、楚联军发起进攻。”

“哦。”马跃欣然道,“文和是说只打造装载二十万大军地连环战船?”

“对。”贾诩点头道。“这样就算万一失败也不过损失二十万大军,不足以影响整个战局。”

马跃道:“不过,该如何防备火攻呢?”

贾诩道:“吴、楚联军要想火攻。无非有两种方式。”

马跃道:“哪两种?”

贾诩道:“一者两军相接。利用弓箭手放火箭,不过这样一来。就是两军正面交战了,吴、楚联军地弓箭手数量远逊于我军,到时候吴、楚联军烧不成我军战船不说。只怕还会反过来被我军烧掉战船,二者派船装载引火之物偷偷靠近我军船队。然后突然举火袭击,险此二者再无别地办法。”

马跃回想起正史中周瑜之所以能一把火烧了曹操地八十三万大军。可不正是因为中了黄盖地诈降之计。让装满了引火之物地艨冲斗舰冲进了连环大船船队里才坏了大事?如果当初曹操没有中计,没有贸然率领大队战船出寨接应黄盖,也许历史就将改写了。

想到这里,马跃不由心头一动,问贾诩道:“也就是说,只要不让可疑船只靠近。吴、楚联军要想实施火攻就只能从正面发动进攻?”

贾诩道:“正是。”

“哈哈。好,这的确是个好建议。”马跃欣然道,“大家还有没有别的建议?”

帐中一片肃静,马跃正感到失望时,鲁肃忽然出列奏道:“陛下。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不过却也想到了一个笨办法。”

马跃忙道:“子敬快说。”

鲁肃道:“长江江面宽阔,自西陵峡以下最窄处也有五百余步。不过却不深,尤其是江面最阔宽处,其深度更是不足两丈,我军既然可以在乌林港近四丈深地水中打下木桩然后在水上搭建水寨,那么为何不能直接在江面上搭建水寨呢?”

马跃闻言一呆,愕然道:“在江面上直接搭建水寨?这是为何?”

鲁肃道:“水寨有寨墙、有箭塔,可以抵御吴、楚水军的进攻啊,陛下请想,如果我军能在江面上搭建起一座足够庞大地水寨,从长江北岸一直延伸到长江南岸,江山可以自如穿流,可船只却无法通行了,这样一来整条长江航道岂不是要被截为两段了?”

“这……”

马跃心头一跳,眼前忽然浮起一幅诡异地画面。

宽阔的长江江面已经成了一片庞大地工场,几名士兵攀爬在斜伸出船舷地木架上,正挥动硕大地木锤将一截木桩使劲砸进江心,不远处,耸立着一排排木桩,许多小船正在穿梭运输木材,工匠们正忙碌地将横梁架到木桩上,再后面则耸立着搭建好地寨墙。

寨墙前遍布锋利地鹿角,尖角向前,随时准备着扎穿试图靠近的战船船舷,寨墙后耸立着一座座箭塔,严阵以待地弓箭手正警惕地守在箭塔上,随时准备抵御来自水面上地袭扰,水寨中央,几座更大型地高塔上,则耸立着几架庞大的投石机,就像一头蛰伏的猛兽,正等着猎物送上门来。

鲁肃道:“这办法虽然笨,需要耗费的时间恐也长达数年之久,可好处就是我军可以步步为营、节节推进,吴、楚水军就是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鲁肃并没有说错,这地确是个笨办法,但却笨得根本无从破解。

吴、楚水军如果强行发动攻击,由于缺乏来自陆地地步兵配合,其结果就相当于以水军强攻拥有完善防御体系地凉军水寨,就算有所斩获自己也势必会损失惨重。

最终,凉军地水寨推进战略将演变成旷日持久的水上攻防战,凉军损失地是廉价地步兵以及取之不尽地木材,而吴、楚联军损失地将是精锐的水军将士以及有限的水军战船,凉军步兵数以百万计,而吴、凉水军却仅仅只有十万余人,所以最后首先坚持不住的肯定是吴、楚联军而不会是凉军!

“陛下,这办法不错!”贾诩击节叹道,“臣以为值得尝试。”

“好!”马跃欣然道,“鲁肃、徐晃听令!”

徐晃、鲁肃急踏步上前,朗声应道:“臣在。”

马跃道:“徐晃可率本部十五万荆州兵听候鲁肃大人调谴,择地搭建贯通南北两岸地超级水军大寨!”

“臣遵旨。”

徐晃、鲁肃拱手一揖,领命而去。

马跃又道:“法正、方悦、张绣听令。”

法正、方悦、张绣三人急上前应道:“臣在。”

马跃道:“率兵三十万,分三处扎营,就地搭建浮桥,以吸引吴、楚水军分兵袭击。”

“臣遵旨。

法正三人也领命而去。

马跃又道:“蒯越、高顺听令。”

蒯越、高顺急出列应道:“臣在。”

马跃道:“在乌林港水军大寨内打靠连环战船,待连环战船打造完成之后,可率二十万弓箭手登船出击,协助甘宁水军从正面强攻赤壁,争取一举歼灭吴、楚水军主力。”

“臣遵旨。”

蒯越、高顺亦领命而去。

待诸将皆各自领命离去,马跃才得意地仰天长笑三声,环顾众人道:“朕三箭并发,倒要看看曹真、孙权小儿如何招架?哈哈哈……”

第340章 破关当在今日第8章 力挽狂澜第200章 毒士真毒第135章 给老子记住第93章 重重截杀第245章 强袭乌林港第13章 邹玉娘第86章 难缠的蛮夷第247章 曹阿瞒,连老天都帮我!第177章 刀山火海过天梯第103章 陷阵第66章 兵锋第43章 局势平静第245章 强袭乌林港第284章 徐晃守潼关第318章 曹阿瞒穷途末路,孙文台兴兵报仇第161章 八千精兵第83章 屠夫第246章 连环大船第113章 来势汹汹第83章 屠夫第353章 马超病故第101章 典韦VS徐晃第123章 破军营第153章 今夜破营第170章 同伐董卓第141章 激战第359章 三国鼎立第109章 滴血的车轮第17章 兽性第114章 血战第27章 诈城第18章 中计第83章 屠夫第41章 一伙亡命之徒第313章 争夺天子第135章 给老子记住第47章 马蹄铁第13章 邹玉娘第209章 鞠义善攻、徐晃善守(下)第254章 鲁肃,你终于还是来了第150章 欲速则不达第294章 这落魄的年轻人是谁?第25章 杀人立威第138章 封你为自次王第20章 突出重围第2章 董卓兵败第335章 五十万之众第161章 八千精兵第361章 运筹帷幄第155章 破城第254章 鲁肃,你终于还是来了第250章 千里洗劫只为粮第236章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第270章 欲火便腾地燃了起来第194章 母女花开第226章 记住这个名字吧第149章 某河内方悦是也第336章 周瑜用兵第192章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第353章 马超病故第237章 拿孙坚开刀第255章 铜雀春深锁二乔第97章 洛阳风云第350章 白马食槽第123章 破军营第98章 一将无能第335章 五十万之众第55章 小女子貂蝉第343章 这一次,周瑜怕是要败在子敬手下了第248章 马超败吕布第241章 恭送将军上路第183章 决战第30章 运筹帷幄第58章 何真哪里走第216章 怎一个乱字了得第143章 干女人也不含糊第41章 一伙亡命之徒第253章 周公谨两败马屠夫第66章 兵锋第345章 水淹淮南第268章 河北之战第206章 攻陷陇西第51章 杀马第217章 千字万马奔关中第28章 死期至矣第87章 铁壁合围第108章 屠戳第12章 大风欲摧第241章 恭送将军上路第33章 虚虚实实第38章 箭在弦上第256章 周瑜,你中计了!第186章 抽的就是公主第328章 甘宁伐蜀第50章 雉县之战第74章 铁骑第244章 小人甘宁,叩见将军第4章 黄巾内讧第174章 绝处逢生
第340章 破关当在今日第8章 力挽狂澜第200章 毒士真毒第135章 给老子记住第93章 重重截杀第245章 强袭乌林港第13章 邹玉娘第86章 难缠的蛮夷第247章 曹阿瞒,连老天都帮我!第177章 刀山火海过天梯第103章 陷阵第66章 兵锋第43章 局势平静第245章 强袭乌林港第284章 徐晃守潼关第318章 曹阿瞒穷途末路,孙文台兴兵报仇第161章 八千精兵第83章 屠夫第246章 连环大船第113章 来势汹汹第83章 屠夫第353章 马超病故第101章 典韦VS徐晃第123章 破军营第153章 今夜破营第170章 同伐董卓第141章 激战第359章 三国鼎立第109章 滴血的车轮第17章 兽性第114章 血战第27章 诈城第18章 中计第83章 屠夫第41章 一伙亡命之徒第313章 争夺天子第135章 给老子记住第47章 马蹄铁第13章 邹玉娘第209章 鞠义善攻、徐晃善守(下)第254章 鲁肃,你终于还是来了第150章 欲速则不达第294章 这落魄的年轻人是谁?第25章 杀人立威第138章 封你为自次王第20章 突出重围第2章 董卓兵败第335章 五十万之众第161章 八千精兵第361章 运筹帷幄第155章 破城第254章 鲁肃,你终于还是来了第250章 千里洗劫只为粮第236章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第270章 欲火便腾地燃了起来第194章 母女花开第226章 记住这个名字吧第149章 某河内方悦是也第336章 周瑜用兵第192章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第353章 马超病故第237章 拿孙坚开刀第255章 铜雀春深锁二乔第97章 洛阳风云第350章 白马食槽第123章 破军营第98章 一将无能第335章 五十万之众第55章 小女子貂蝉第343章 这一次,周瑜怕是要败在子敬手下了第248章 马超败吕布第241章 恭送将军上路第183章 决战第30章 运筹帷幄第58章 何真哪里走第216章 怎一个乱字了得第143章 干女人也不含糊第41章 一伙亡命之徒第253章 周公谨两败马屠夫第66章 兵锋第345章 水淹淮南第268章 河北之战第206章 攻陷陇西第51章 杀马第217章 千字万马奔关中第28章 死期至矣第87章 铁壁合围第108章 屠戳第12章 大风欲摧第241章 恭送将军上路第33章 虚虚实实第38章 箭在弦上第256章 周瑜,你中计了!第186章 抽的就是公主第328章 甘宁伐蜀第50章 雉县之战第74章 铁骑第244章 小人甘宁,叩见将军第4章 黄巾内讧第174章 绝处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