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

徐怀手哆嗦着撑住台阶而坐;徐武坤却是入痴般揪住徐武碛,要他拿出更多的证据。

徐武江胸意间也是波澜大动,站在那里怎么都想不到岳父苏老常,竟然并非徐武宣、徐武碛他们归乡途中所遇到的逃荒饥民,而是出身富庶的浙东文士,只是为报恩不惜舍弃一切,也要与徐武碛、徐武宣二人暗中调查蔡铤当年持诏诛杀王孝成的真相而举家在桐柏山里隐姓埋名当了十数年佃农,也只是为更好的保护、照顾王孝成遗孤。

在王孝成抗旨被诛一案对外公布的消息里,王孝成有两子早年夭折,其妻周氏当时携幼子王樊,与其他军眷也是刚刚从泾州赶来团聚——而在王孝成被诛后,周氏携幼子王樊于返乡途中再遭变故身亡,而护卫其行的几名扈随皆不知所踪,官方认定此案乃是奴婢杀主、畏罪潜逃。

徐武坤、徐武良、周景等人归乡,当然也会议论这事。

徐武江早年只是听他们恨恨不平的猜测这些都是蔡铤斩草除根下的手,却没想到徐武宣、徐武碛早就担心蔡铤会下毒手,为确保王孝成幼子无忧,用偷梁换柱之计换出来,害得自己的独子死于蔡系奸人之手。

他也难以想象徐武宣之妻宣娘子这些年是存有怎么的心情将徐怀拉扯长大!

柳琼儿也是檀唇微张,这时都不知道要说什么话去宽慰徐怀。

谁他娘能想到桐柏山里竟然藏着如此曲折诡谲的恩怨情仇,谁又能想到徐武宣、徐武碛、苏老常三人竟然为这一切如此隐忍,又付出如此之多?

“这是武宣伤重不治前留下来的信,以及宣娘子病逝前特意戳我们心留下的血书,都能证明徐怀的身世……”徐武碛从怀里取出一小块拿浸油纸包裹、贴身收藏多年的小包,埋藏心间十多年的秘密在这一刻揭破,心情激动得也是手颤巍巍的递给院中唯一还算镇定的柳琼儿。

柳琼儿小心翼翼的揭开浸油纸,时间太久,里面的血书及信函都有些破损,也很薄脆,她也不忍心看着信及血书上所写的内容,看了徐怀,不知道他有没有必看一眼。

徐怀良久后才将血书及信接过来,拿浸油纸重新包好,贴身收藏起来,仰着脸,不叫眼眶里的泪滴落,说道:

“我在桐柏山浑浑噩噩成长十数年,养我者这山这民,护我爱我者我父、我母及徐族也,从此之后这世间只有徐怀,我也只是徐怀,其他事概不用再提了。”

徐武江明白徐武碛为何说揭破徐怀的身世,便要与天下士臣为敌,也明白徐怀为何要继续隐瞒自己的身世,甚至都不去跟王禀说破。

矫诏之事在朝堂士臣那里,压根就不是什么秘密。

而蔡铤矫诏杀王孝成之后,非但未受丁点的处罚,竟然还一路升至枢密使官,成为当朝主战派的代表。

徐怀的身世一旦大白于天下,士臣会是什么态度还不够明显吗?

徐武江在底层武吏挣扎多年,对当世以文制武的道道还是比普通人明白得多,也知道徐怀的身世大白于世后,等待他的不可能替其生父王孝成洗清冤情,反而会遭到更严密的监视,徐氏也必然会被拖下水。

是的,满朝士臣也许不会无耻到直接对徐怀喊打喊杀,但一定会更乐意看到蔡铤往徐怀头上泼脏水、随便扣个罪名之后再一次斩草除根。

到时候不仅仅是徐怀个人,他们这些跟徐怀有牵连的人,都会被士臣视为眼中钉,欲拔之而后快。

王禀要是不跟他们划清界线,也必然会遭来更疯狂的攻诘,等候他的极可能会身败名裂之后再被踩上几脚而客死异乡。

要避免四面树敌之事发生,便是绝口不再提及那段令人不忍卒听的往事。

此时仅仅是董成、郑恢、董其锋等人跑到桐柏山来掀风搅浪,已经叫他们身陷漩涡之中有随时覆灭的无力感,需要使出浑身解数来应付。

而一旦叫蔡狗知道徐怀是王孝成的遗孤,他暂时放过王禀,直接将徐怀及徐氏列入第一诛杀目标,动用一切资源、力量碾压过来,他们还有逃过大劫的可能吗?

这天下从来都不是黑白分明的。

“武碛叔你先回去,莫要叫徐武富、徐恒他们起疑心——很多事我都要静下来好好想想。”徐怀示意徐武碛先回去,莫要在这里逗留太久,以免徐武富、徐恒长时间找不见他起疑心。

“我特意叫徐武富住进附近槐花巷的院子里,说是隔得近方便就近监视你们的动静,但你们要联系我也是方便。我住的偏院能看见你这边西北角那处竹丛,你们摇晃竹丛,我看到了,只要身边没有人盯着,便随时能过来。”徐武碛说过话后,就先翻墙出了铺院。

“十七叔、武坤叔,我要回去安静的想一会儿,你们先忙。”徐怀心里也有些乱,起身往他在这边的住所走去。

…………

…………

屋脊还有残雪,月光铺照其上,有着莹莹微芒烁动。

徐怀手抓住浸油纸包,站在窗前茫然看着庭院里的情形。

神智恢复时那无数被遗忘的陌生记忆,以及近一年来陆续会闪现、不存于当世的记忆片段,已经折腾他好久了,却怎么都没有想到,现在他的身世会被彻底巅覆,他竟然不是徐怀,而是王孝成的独子王樊?

说实话,徐怀对当年的矫诏案并没有特别深的感触。

但是,对为隐瞒这段秘辛、为保护好、照顾他,他以为的父亲与徐武碛、苏老常竟然付出远远超乎常人想象、甚至可以说是惨烈代价的隐忍,他又怎么无动于衷,不动容不已?

牵一发而千钧俱灭的危机袭来,身世却又暴出如此惊世秘辛,徐怀内心不可能不受到强烈的冲击。

不过,他神智恢复后,他有着这个年纪难以匹配的敏锐思虑,也从绝大多数被遗忘的陌生记忆里获得超凡脱俗的阅历。

而脑海还不时会触发一小段的记忆,令他不得不时时思忖、剖析,不知不觉间也令他有一种出乎寻常的、从混乱繁杂情势中抽丝剥茧进行分析的能力。

“徐武碛是值得信任的,却是难以想象他们为隐藏你的身世,竟然付出如此惨烈的代价!”

柳琼儿推门走进来,从后面搂住徐怀宽厚的腰背,柔声说道,

“想想我们也是真蠢,其实很多疑点其实都早就看到了——苏老常一介农夫,却能将诸多堂务安排得井井有条,之前他与我们有多次争执,但现在想来也是要阻止你行险,或者误以为我们将你当作蠢货利用。徐氏族兵之强,徐武坤、徐武江他们之前没有特别深的感触,但徐武碛作为获鹿堂的总教习,弟子习武及乡兵操训都是他一手负责,怎么可能不清楚?徐武坤、徐武江等人以前只是协助他,或受他指点,徐武坤他们在靖胜军时,地位也低,很多事可能看不通透,但徐武碛身为王孝成亲兵副指挥,应该跟王孝成学过武经总要及兵典,他怎么可能对徐氏族兵强弱没有清晰认识?我们其实在黄桥寨一役之后就应该想到这点!”

“应该想到是一回事,但谁会猜到背后的秘辛是如此之深、如此之惨烈?我们之前都卡在这一层,想不通透,前面再多、再看似合理的推测,也都要统统被推翻掉啊!”徐怀苦笑道,表示他之前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些疑点,但就是怎么都想象不出徐武碛身上隐忍着这么大的秘密,只能迫使他忽略掉这些疑点。

柳琼儿说道:“你会不会想着去报仇?”

“这仇要怎么报?”徐怀长叹一口气,苦涩说道,“刺杀蔡铤就算报仇吗?你我知道这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当年朝廷想要与契丹人议和,传旨令靖胜军南撤。当时传旨之人是谁,蔡铤没有这人的配合或者说默许,是无法传假诏的——真要报仇是不是将这人也算上?十数年前就已经传旨大臣,倘若此时还在朝中,其地位可想就算不如蔡铤,也不会相差多少。甚至再一步去挖,蔡铤当时是不是被朝中哪位大臣推动去做这事,传旨大臣当时实际仅仅起到传话的作用?这或许才是蔡铤之后能逃脱责任的一个关键?朝中的仇敌不说,蔡铤当时在靖胜军作为都监,也就是监军的身份,七品士臣,可远无今日之权势啊,手下也不会有几个嫡系可用,仅仅是与传旨之人配合,怎么可能轻易就诛杀主将?我生父都已经决意抗旨不撤军,显然不可能叫蔡铤一封假诏就吓得束手就擒吧?当时靖胜军指挥级以上的武将总计有近二百人,有多少人是为蔡铤暗中买通勾结,有多少人跟卢爷、我父亲、武碛叔他们一样,单纯被假诏吓住,又或者说在蔡铤持假诏以及买通少数将领之后先一步发动兵变控制我生父,我生父为避免靖胜军在契丹大敌前分裂灭亡,不得不认下假诏伏诛,这里面有多少内情可挖,又要挖出多少杀父仇敌出来?这仇要怎么去报?”

柳琼儿这些天与徐怀一起研究朝廷规制,所以也就能合理的去推测当年矫诏的诸多可能性。

徐怀说的两个先决条件,是蔡铤当年怎么都绕不过去的,也就说明徐怀最直接的杀父仇敌,绝非蔡铤一人。

这些年过去,蔡铤水涨船高,从军都监一步步走到枢密使的位置上,当年与蔡铤合谋的那些人,是不是也早已遍布西军及朝堂?

听徐怀这么说,柳琼儿更明白徐武碛为何拖到这一刻才将真相说出来;要不是他以为徐怀有迫切的生命危险,或许会将这段仇恨永远埋藏心里不提吧。

这残酷的真相,真是不能承受之重啊!

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一百八十五章 军议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四十八章 讲究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一百一十九章 敌去思功第二百零五章 夺帝第五十六章 怯敌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锋第八十八章 阶下囚第一百三十三章 冲冠一怒第五十八章 风月交椅第一百三十二章 围砦第九十七章 锁城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十五章 恭喜大当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颍水第十一章 袭寨第一百七十四章 识破第十六章 交接第五十九章 败算第五十章 编军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十六章 云停风不息第五十四章 敌袭第三章 贵女第二百二十五章 峙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妇孺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一百六十二章 胜利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五十四章 敌袭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动如山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三十六章 商团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谋第九十四章 荆湖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尔子一用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雾第一百六十三章 隐秘真相第一百八十六章 劝进第一百四十章 恶讯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协第一百五十九章 忧心第五十一章 边锋第七十一章 其人之道第七十九章 恶世生贼心第二十五章 进退两难第一百五十五章 双柳庄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梁换柱第八十六章 审讯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将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六十三章 国殇第五十二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难行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十七章 莫慌第九十九章 巨陵镇第二百七十五章 禅让第五章 驻与戍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九十七章 诱饵第二百零九章 变故第二十五章 蜷住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一百零二章 绸缪第二十四章 桐柏山旧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进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来客第九十九章 巨陵镇第六十四章 示敌以弱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气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六十九章 侍卫亲兵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七十九章 司户城第三十一章 先行第二百三十一章 军将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十三章 聪明误第二百一十五章 圣意第八十三章 争先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六十六章 黑锅你来背第十四章 促降第一百一十八章 晋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尔子一用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战第一百七十二章 围垸之策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
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一百八十五章 军议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四十八章 讲究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一百一十九章 敌去思功第二百零五章 夺帝第五十六章 怯敌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锋第八十八章 阶下囚第一百三十三章 冲冠一怒第五十八章 风月交椅第一百三十二章 围砦第九十七章 锁城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十五章 恭喜大当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颍水第十一章 袭寨第一百七十四章 识破第十六章 交接第五十九章 败算第五十章 编军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十六章 云停风不息第五十四章 敌袭第三章 贵女第二百二十五章 峙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妇孺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一百六十二章 胜利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五十四章 敌袭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动如山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三十六章 商团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谋第九十四章 荆湖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尔子一用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雾第一百六十三章 隐秘真相第一百八十六章 劝进第一百四十章 恶讯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协第一百五十九章 忧心第五十一章 边锋第七十一章 其人之道第七十九章 恶世生贼心第二十五章 进退两难第一百五十五章 双柳庄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梁换柱第八十六章 审讯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将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六十三章 国殇第五十二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难行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十七章 莫慌第九十九章 巨陵镇第二百七十五章 禅让第五章 驻与戍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九十七章 诱饵第二百零九章 变故第二十五章 蜷住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一百零二章 绸缪第二十四章 桐柏山旧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进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来客第九十九章 巨陵镇第六十四章 示敌以弱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气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六十九章 侍卫亲兵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七十九章 司户城第三十一章 先行第二百三十一章 军将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十三章 聪明误第二百一十五章 圣意第八十三章 争先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六十六章 黑锅你来背第十四章 促降第一百一十八章 晋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尔子一用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战第一百七十二章 围垸之策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