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收获

乌敕氏两千族人断水已多日,绝大多数人连站立都摇摇晃晃,这些人需要转移到塬下栅寨去休养。

而乌敕砦在过去几天时间里,将上万头牲口都屠宰掉,但仅有少量牛羊肉进行过紧急处理,还有多达近百万斤的牛羊肉需要立刻用收集柴木进行薰制,需要用大量的食盐进行腌制储存起来。

此外,还有上万张毛皮需要用草木灰糅制。

不紧急进行处理,这么多的肉食、毛皮很快就都会腐烂发臭,最终还要挖坑掩埋处理。

而这么多的肉食及时进行薰制、腌制,储藏起来,他们日益紧张的粮食储备就能宽松一些。

不过,考虑那么多俘虏以及那么多已经失去经济来源的乌敕氏族人,而后期对这些战俘及乌敕氏族人的处理,徐怀不会让曹师雄插手,也就不能指望岚州会提供粮秣,所以新增这么多的肉食储备,也就让他们的粮食储备稍稍宽松一点而已。

乌敕氏占据地利,在西山十三部蕃胡中可谓最为富庶,这次交出近两百副铠甲,其中扎甲、鳞甲就有四十副;而收缴的两百余张弓弩里,有二十张柘木步弓、六把蹶张弩。

单说拥有的铠甲强弓,乌敕氏武备之强,不比莫突部稍差,要远远强过其他西蕃部之上,只可惜他们并没有在塬下开阔地与桐柏山卒一战的决心,从开始就被桐柏山卒封锁在塬上坞堡之中,乌敕氏这些年来所收集的利兵坚甲都没能派上用场。

“乌敕氏据西山东南之利,无论哪方走私茶盐铁马都要给他们抹一把油,可谓获利无数,然而他们犹不满足,竟然对朔州滋生妄想,这些大概是他们狂妄的根本吧。”看着收缴上来的弓弩兵甲,徐武碛感慨说道。

“夜郎自大而已,”徐怀说道,“而看着别人夜郎自大,总是觉得可笑,但谁又曾想到此时的大越,朝野不也都陷入天朝上国的自大之中难以自拔吗?”

徐怀摆了摆手,至少这时候不想让这些负面情绪影响到当下的心情,看到一队工辎兵正将一批战马牵下塬子,笑着说道:“这次大家总算是可以放手挑一匹好马了!”又跟解忠笑道,“解爷可不要怪我们小气,这次最多让你先挑二十匹好马,再多我可就要心痛了!”

因为缺水,乌敕氏这些天将收入砦中绝大部分牲口都屠宰掉,但最后保留下的三百多匹马,可以说都是百里选一的良种。

桐柏山卒于猴儿坞峡口捉俘、毙杀近两千蕃兵,但绝大多数都是下马进入峡口内侧才被围困的蕃兵,以致直接缴获的战马很有限,也比较普通。

而桐柏山卒之前通过交易、缴获的战马总计有五百多匹,品种也远不及这次从乌敕砦收缴的这批良马。

解忠之前就分得三百颗首级功,乌敕扈最初拿出来想贿赂他们的三小袋珍珠,徐怀也与他二一添作五平分了,但身为武将,怎么可能看到良马不喜?

听徐怀说可以让他们挑选二十匹良马,解忠笑着说道:“我能从里面拿二十匹马走就好,可不敢挑。”

西山蕃胡已受重创,在赤扈人正式介入之前,西山蕃胡的残余势力想赖下来不走都难——到这一步,解忠增援朔州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

解忠本人一方面有种种顾忌,比如他的家小、族人都在岚州,另一方面其部将官军吏,也远没有桐柏山众人那么齐心,解忠本人在其部将卒心目中的声望也不敢与徐怀相提并论。

他在表面上,怎么也得老老实实遵照都统制行辕及河东经略使司的命令行事,可不敢像徐怀这般胆大妄为,视曹师雄这些人物如无物。

他看着桐柏山卒后续在西山之内想干什么,也不希望他率部留下来相助,走到塬下的栅寨,便直接提出告辞。

他甚至都无意留下来看乌敕海与其他乌敕氏族人,如何审判乌敕氏的那些首领。这些人都是徐怀手里捏着的蚂蚱,他不知道这些人能玩出什么花招,才能从徐怀的掌心里跳出去——从大同撤逃以来,徐怀很多做法看上去是那么的粗莽,但解忠反复暗地里思量,猜想这或许是夜叉狐最令人心畏的地方。

他这次硬要留下来看个究竟,却显得他太大惊小怪,不够淡定。

不过,铸锋堂的商队要通过广武砦,又或者在岚谷及府州境内,借其部名义贩运牲口以及其他商货,解忠也答应提供一切便利。

毕竟这种事,军中其他将领也都有做,解忠要是一点都不沾,反倒会被别人笑他傻。

…………

…………

解忠午后就率部从乌敕砦南面的狭窄峡道返回。

虽说往东经猴儿坞出西山后再南下要方便得多,但徐怀希望解忠不要怕辛苦,率部从南面出西山,至少先把这一条茶马走私贩子走过的山径狭道先走上一遍。

要是三四十里险僻山路都畏难不敢走,谈什么机动作战,谈什么纵深穿插,谈什么运动作战?

解忠率部辞别后,徐怀就让徐心庵率部带着缴获到手的马匹返回朔州。

精锐骑兵,既要能策马陷阵拼杀,又要纵马驰射,要求其实是相当高。

徐怀也不奢望留在朔州的三千多桐柏山卒,能在接下来可能不到一年时间里都转变为精锐骑兵,但也希望尽可能多的搜集更多的马匹,不断提高桐柏山卒的机动作战以及大范围快速转移的能力。

现在既然又得一批良马,能直接将徐心庵所率的第二营编为马步兵营,当然是越快进行操练越好。

徐心庵率部撤回朔州城,朔州城内留守的兵马以及胡族妇孺也分批往乌敕塬下的栅寨转移。

没有夺得莫突部在白罗冲的三座坞堡,没有将其从西山驱逐出去,西山战事就还没有结束;徐怀也有意继续借西山战事,将朔州城里的物资、妇孺提前转移进山里,彻底使朔州空城化,以便有必要时,果断放弃朔州城都不用带一点的可惜、犹豫。

三天匆匆而过,徐怀再次与徐武碛、徐武坤、潘成虎、郭君判登上塬子。

乌敕氏族祠前,百余甲卒披坚执锐而立,徐怀按着腰间的挎刀,冷漠的看着乌敕海以及其他百余站出来愿为攻打白罗冲前驱赎罪的乌敕氏族人。

此时其他的乌敕氏族人差不多都转移到山下栅寨,毕竟徐怀要防备有人还没有彻底死心,乌敕氏族人短时间内还是需要分开来看护,此时乌敕砦内也就乌敕海这些人与他们的家人还没有离开。

而包括族长乌敕扈在内,来自乌敕氏渠帅家族十七名男丁及女眷也扣押在塬上,由乌敕海他们负责审讯定罪。

“三天之期已到,乌敕扈及其家人或杀或囚或逐或放,你们应该能给我一个准话了吧?”待人将一把太师椅搬过来,徐怀坐下,将佩刀解下来拄于身前,盯住乌敕海问道。

乌敕海默不作声。

“你们三天有没有审出他们多少罪状来,可有列出明细拿给我瞅瞅?”徐怀不急不慢的问道。

却是一名青年汉子顶了顶乌敕海的胳膊肘,乌敕海从艰难的从怀里取出十数页糙纸递上来。

乌敕氏汉化较深,但普通族人读书识字的机会非常有限,十数页状纸上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徐怀勉强能够认识。

岚朔之间的汉蕃尖锐对立,此时并没有得到丝毫的缓解,乌敕扈以及莫突顿利等西山诸蕃的渠帅(首领),便是利用这点煽动、裹胁普通族众频频袭扰朔州。

桐柏山卒是在猴儿坞重创西山蕃胡,却还无法从普通的西山蕃民心里将汉董尖锐对立的矛盾情绪抹除掉。

因此对乌敕扈等人的审讯、定罪,徐怀特地没有让励锋院介入进来,而是彻底交给乌敕海他们自己一点点的去翻旧帐。

“嗬嗬,还真是精彩啊,除开稍有不如意就鞭抽杖打之刑,我们来数一数这二十年来,乌敕氏自己有多少族人被乌敕扈拖到族祠前杖杀啊?有十七人呢,还都有名有姓。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人被杖杀的罪名是什么,海儿赤与乌敕扈之子乌敕真川争道伤其坐骑前足杖杀;胡莫牧马侵宗家草场界不认罚反诬乌敕扈夺其马杖杀——啊,你们乌敕氏的族众还真是胆大包天啊,反诬族长乌敕扈夺马遭杖杀的族案就有三起,你们乌敕氏族人怎么就这么喜欢污蔑人呢?这桩事总算有点变化了,腾日格妻伺候乌敕扈之弟乌敕赤极不周,反诬其窥其美色,腾日格误信妻言持刀伤人杖杀,其妻由乌敕赤极收为女奴……”

徐怀将十数页状纸历历看过,继而反扣扶手上,盯住乌敕海,问道,

“这诸多罪状,可都有苦主,还是你们这些人联手起来污蔑族首,趁机诛除他?”

“皆有苦主!”乌敕海等人皆一起跪到地上,苦涩说道。

“那应该如何处置,你们可有商议出来?”徐怀问道。

“乌敕扈、乌敕赤极、乌敕真川罪大恶极,应当杖杀,余者驱逐出乌敕砦!”乌敕海说道。

“好吧,乌敕氏族人都在塬下栅寨,你们将乌敕扈、乌敕赤极、乌敕真川押到族人跟前,宣告其罪之后再施杖刑吧……”徐怀挥了挥手,示意乌敕海众人将乌敕扈、乌敕赤极、乌敕真川押去塬下行刑。

第一百八十五章 军议第一百五十四章 湖寇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遗民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渎第一百一十一章 狭路第七十九章 以山为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传捷第一百四十一章 蕃兵营第一百二十八章 残兵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二百三十章 集结第九十章 赴襄阳第九十九章 交谈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锋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忧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围垸之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堪舆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二十三章 黑锅能否习惯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一百三十二章 铸锋堂第一百零七章 猎物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雾第四十三章 柳暗花未明第一百七十章 诱饵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耻第七十八章 夺马第三十三章 纵深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六十四章 侨置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军而上第十一章 袭寨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一百五十三章 败局已定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六十四章 示敌以弱第一百七十二章 阵前第四十章 统兵之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传授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协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战第一百六十四章 侨置第四十九章 联结第二十八章 破冰之谋第一百四十六章 残敌第一百七十章 廷议第九章 驰援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七十六章 疑云动惊雷第一章 楼烦故郡第八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败第一百二十八章 缘由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迟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谋第十五章 制司第十四章 促降第一百九十章 脱钩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计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雾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时第六十四章 选择第一百八十三章 用心良苦第三十一章 纸上得来总觉浅第四十二章 夜话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头第一百六十五章 宣战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一百三十七章 计成第八章 议和第十六章 贼心难安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耻第二十九章 野沟杀人夜第三十一章 先行第二十二章 军使请上座第九十三章 红白乡营立第一百七十五章 国公爷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十七章 县政第二百二十六章 会合第八十章 观敌第一百零七章 归去第七十二章 拦截之地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二百零七章 进城第九十七章 军怨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亭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四章 景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竖子成名第七章 武技不斗官技
第一百八十五章 军议第一百五十四章 湖寇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遗民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渎第一百一十一章 狭路第七十九章 以山为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传捷第一百四十一章 蕃兵营第一百二十八章 残兵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二百三十章 集结第九十章 赴襄阳第九十九章 交谈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锋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忧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围垸之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堪舆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二十三章 黑锅能否习惯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一百三十二章 铸锋堂第一百零七章 猎物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雾第四十三章 柳暗花未明第一百七十章 诱饵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耻第七十八章 夺马第三十三章 纵深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六十四章 侨置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军而上第十一章 袭寨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一百五十三章 败局已定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六十四章 示敌以弱第一百七十二章 阵前第四十章 统兵之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传授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协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战第一百六十四章 侨置第四十九章 联结第二十八章 破冰之谋第一百四十六章 残敌第一百七十章 廷议第九章 驰援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七十六章 疑云动惊雷第一章 楼烦故郡第八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败第一百二十八章 缘由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迟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谋第十五章 制司第十四章 促降第一百九十章 脱钩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计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雾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时第六十四章 选择第一百八十三章 用心良苦第三十一章 纸上得来总觉浅第四十二章 夜话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头第一百六十五章 宣战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一百三十七章 计成第八章 议和第十六章 贼心难安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耻第二十九章 野沟杀人夜第三十一章 先行第二十二章 军使请上座第九十三章 红白乡营立第一百七十五章 国公爷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十七章 县政第二百二十六章 会合第八十章 观敌第一百零七章 归去第七十二章 拦截之地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二百零七章 进城第九十七章 军怨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亭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四章 景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竖子成名第七章 武技不斗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