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残敌

徐怀率数百白袍骑从清顺军阵列西南角露出的空隙切入,仿佛一把锋利的战刀,以锐不可挡之势往腹心处切刺而去。

清顺军要兼顾的地方太多,在这个位置无力组织有效的拦截,甚至连简单的侧翼牵制都无法做到,曹师雄勒马停在城南、主要保护岚州城的那一段河堤之上,眼睁睁看着己阵腹心被楚山骑切入搅乱。

在这一刻,曹师雄仿佛是看到自己的五脏六腑被一把凌厉的利刃搅得稀巴烂,痛彻心扉、痛不欲死。

曹师雄不是不想遏制白袍骑有如裂帛一般的凌厉攻势。

然而他身边堪称精锐的,仅剩十数侍卫。

这点人手真要派上前去,在数以百计的精锐楚山骑面前,可能连朵浪花都掀不起来就会被吞没掉,甚至都未必能挡住徐怀一人的刀锋。

这时候他更深深的感受到,因为盲目自信以为岚州境内不可能有伏兵,将曹师利及五百骑兵葬送在铸锋峡道,是何等的愚蠢、失策。

没有精锐骑兵掩护侧翼的步卒阵列,在精锐骑兵不断冲击下,是何等的笨拙。

他又忍不住,自己坚决不出城,断然将周涣所部牺牲掉,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腹心处的清顺军兵卒被杀得哭天喊地、哭爹喊娘,惊惶避让楚山骑的兵锋,像被巨舟破开的浪头一般往两侧翻卷。

曹师雄即便满心无力回天之感,但他不会放弃最后的挣扎。

万一徐怀这狗贼犯错误呢,万一从朔州集结过来的援军比想象中要快呢?

此时清顺军在西翼以及往南推进的阵列还算整饬,曹师雄不能看着他们被腹心没有招架之力、惊慌逃散的兵卒搅乱,便将身后不多的侍卫派出,传令诸部不惜一切代价往外侧突击,拉开与腹心处溃兵的距离,或有一丝可能借助兵力上的优势,将楚山骑在两侧的兵力包裹起来进行混战。

很可惜,岚州城南侧的汾水河谷,远没有想象来得那么开阔。

从低岭区到河岸仅有七八里距离,清顺军五千余兵卒出城列阵,沿河岸铺陈开就有三里纵深,之后阵列还在楚山骑的不断袭扰、冲击,被压缩得更紧密。

这么狭小的战场,步卒撒开脚跑,又哪里及得上骑兵穿插的速度?

当然,潘成虎、殷鹏在西翼也不会给清顺军纠缠上来的机会。

看到上千敌卒猛扑过来,他们带着将卒迅速调转马头,往南北两侧斜切脱离战场,与清顺军拉开距离。

郑晋卿所部秦凤步甲与萧燕菡、陈子箫所领天雄军俘卒,此时当然无法脱离战场,但这一刻也是收缩得更紧密,抵挡清顺军从北面发动的冲击。

这时候清顺军即便能将郑晋卿、萧燕函两部包围住,又能如何?

清顺军还能在侧后被楚山骑杀得哭天喊地、溃不成兵之际,将这两部兵马吃干抹净?

郑晋卿、萧燕菡两部兵马,就像两块巨大的磐石,峙守在岚州城南的十里风雪亭之前,扼住清顺军南下的咽喉。

虽然不断有兵卒倒下,但他们还是死死将上千清顺军阻拦在北侧。

潘成虎率三百楚山骑从低岭丘山之间快速往南驰来。

为避免与郑晋卿、萧燕菡两部撞到一起,陷入不必要的混乱,他没有直接从西北侧发动进攻,一方面分出数十骑,持弓弩从侧翼射击敌阵,一方面率主力骑兵绕到郑晋卿、萧燕菡两部的西南侧,再重新集成冲锋阵列,以五十人为一队,轮替冲击敌军露出来的斜角。

这是标准的车轮战术。

每一队骑兵都是呈孤形快速驰进,然后从敌阵边缘掠过往远处驰去,最后再从外围绕回来,进行下一轮的冲击,虽然每一次冲击接战的时间非常短暂,但以此不断削薄、冲散敌阵,效率极高,伤亡也能压到最低,直至将敌阵彻底打崩溃掉。

而在北侧,徐怀、王举率白袍骑队杀穿敌阵之后,便往战场往脱离暂歇,殷鹏率三百骑直接分部切入已经搅乱的敌阵之中,在敌阵之中来回穿插、搅动,扩大混乱面……

日头西斜,看着清顺军数千步卒在六七里方圆的河谷战场上彻底被搅得稀巴烂,上千具尸体横陈,血流成河,曹师雄是欲哭无泪。

“节帅!”

数名侍卫大叫。

周焕已经被陷入重围,铠甲不知道插了多少支箭,浑身浴血,身边只有十数兵卒苦苦支撑,现在他们在河堤下也只剩最后两三百步卒还没有被杀溃散,也不可能阻拦楚山骑下一轮冲锋了。

他们此时再不走,怕是没有机会走了。

数名侍卫连拖带拽,簇拥着曹师雄往浅水滩冲去,涉水往东岸河谷逃去,河堤下最后这点清顺军也随之崩溃,哭爹喊娘往汾水河里逃去。

汾水河入冬之后是不深,很多地方淌水便能过去,乘马过去更是顺利。

然而步卒穿着沉重的铠甲,铠甲里还有棉衣,两三百人激战两三个时辰,此时淌入齐胸深的冰寒河水里,所剩不多的体力很快就被抽空,一个人跌倒便拉倒一片。

无数溃兵在冰冷的河水中挣扎,在一定程度上也阻拦住楚山骑淌水追击曹师雄。

清顺军能支撑到现在,也不是有多强的战斗韧性,更主要还是河谷地形太狭窄,往哪个方向溃逃都不便。

北面是四城紧闭的岚州城,东面是汾水河,西面是管涔山东麓连绵起伏的低山丘岭;南面最为开阔,但南面集结的拦截兵马最多。

战场四周留给清顺军溃逃的空隙实在不多,很多人被迫停留在原地拼死抵抗。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徐怀胜券在握,实在没有必要承担额外的伤亡,有意放缓屠杀的节奏。

面对一股股聚集起来的清顺军兵卒,徐怀总是指挥人马绕过去先杀混乱的溃兵,而将硬茬留在后面收拾。

当然了,虽然岚州城的四座城门紧闭,但大量的清顺军兵卒逃到城下,徐怀也不会让人马顶着城墙弓弩战械的射杀,强行抵近城下去绞杀这些溃兵。

孟俭找来上百条绳索垂到城下,助溃兵缒绳登城,这也是徐怀无法阻止的。

“竟叫曹师雄这狗贼逃脱了!”殷鹏汗孱孱的驰马回到徐怀身侧,停马平岗之上眺望曹师雄在数骑簇拥下,已经驰上东岸河谷,很是可惜的叫道。

“下次还有机会的!”徐怀淡淡一笑,下令收拢兵马,准备渡河。

虽说除了岚州城下的溃兵难以直接逼近绞杀外,还有不少溃卒沿着南北河谷溃逃,此时都已经无法兼顾。

将卒需要抓紧一切时间进行休整,然后开赴新的战场。

王宪、韩奇率领所部兵马,也已经抵达黄龙坡,但他们也不会浪费时间往两翼追亡逐败。

他们将第一时间渡过汾水,赶去黑雁驿与徐心庵、杨祁业会合,在凌晨之前做好连夜往太原突进的准备。

追亡逐败之事,将交给天雄军俘卒以及郑晋卿所部负责。

从黑雁驿到天门关旧址,有八十余里的峡道,虽说天气放晴,但之前的积雪不会融化,入夜之后气温也是极寒,结冰路滑,又多处峡道濒临深沟险渊,夜行会非常的艰难。

然而诸部兵马夜行,赶在天明之前杀入太原北部,是最有可能令太原敌军毫无防范的。

要不然叫敌军提前有所警觉,于天门关附近组织兵马据险拦截,他们还要经历一番苦战,才能进入吕梁山以东地区。

“我随你去太原!”

萧燕菡与陈子箫、郑晋卿等将乘马赶到平岗,萧燕菡脸上还戴着狰狞威猛的傩神面具,翻身下马,直截了当要求率一部兵马前往太原参战。

最初的计划是天雄军俘卒以及郑晋卿部都留在岚州境内与清顺军周旋,但他们之前也没有想到能如此顺利的在汾水河畔歼灭近四千清顺军主力。

此战过后,清顺军在岚州即便还有万余兵马,但必然也是心惊胆颤,绝难有胆气再出城来战。

他们在黑雁驿、黄龙坡、草城寨、桃花冲砦等四个节点,就没有必要再预留那么多的兵马。

再者,顾氏有再多的顾忌,此时看到楚山骑进入岚州就连获大捷,杀得曹师雄人仰马翻、毫无招架之力,怎么也应该派点兵马进入岚州进行接应。

顾氏效忠大越镇守府州百余年,虽说府州穷困,人口又少,养不了太多的人马,但顾氏手里几千兵马还是相当能打的。

而刚刚一战,证明天雄军俘卒的士卒为驰援太原,士气还是相当可用的。

萧燕菡就想着挑选数百天雄军健锐,随楚山骑进入太原作战。

现在太原军民虚弱成什么样子,还无法准备的去估计,楚山骑进入太原之后,还是需要有步甲配合着参与作战……



第二百一十五章 围困第一百一十章 战前第一百八十八章 妇孺第二百零一章 开垦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十章 场面有点乱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一百二十三章 师其长技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四十四章 咸鱼岂能枉自第十二章 安排第二十二章 旧案第二十四章 深夜谈谈情第八十三章 争先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储第一百三十二章 铸锋堂第二十七章 欲谋当藏身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府州第四章 望山津第一百七十五章 国公爷第二十七章 将变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任第一百八十一章 督战来监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渎第八十八章 阶下囚第二百一十章 迁都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二百一十三章 击溃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五十三章 疏影横斜藏踪第二十二章 风月渡河第十七章 换血第五十七章 投桃报李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四十三章 柳暗花未明第六十六章 揭过第一百二十四章 底线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一十章 权当不知第一百五十八章 驰援第一百零二章 绸缪第一百八十二章 盘龙寨第二百一十六章 潜伏第七章 身如龙枪如蟒第十五章 牢骚太甚防肠断第四十七章 无惧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忧烦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岗第四十九章 接应第一百五十二章 对峙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劣局第二十九章 迂回第一百五十七章 筹备第一百五十九章 军侯莫怪第七十九章 晨时第二十八章 进退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质第九十九章 巨陵镇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风雨将至第一百八十七章 行军第二章 他乡不知身寄客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渎第一百零八章 河滩第二十六章 人前人后真面目第八十三章 鏊战第一百零七章 猎物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耻第四十九章 擒贼先擒王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七十章 丰月楼第四章 望山津第一百七十二章 还归第九章 少年奸计第二百二十章 相邀第二百二十九章 间歇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六十一章 对垒第一百九十四章 继统第五十章 诱饵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三十八章 误会第七十二章 拦截之地第一百七十七章 划编军户第一百一十五章 驿名广成第三十章 有备而来第五十七章 守将陈满第一百四十章 谘议参军事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选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五十一章 破阵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四十二章 云阳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
第二百一十五章 围困第一百一十章 战前第一百八十八章 妇孺第二百零一章 开垦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十章 场面有点乱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一百二十三章 师其长技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四十四章 咸鱼岂能枉自第十二章 安排第二十二章 旧案第二十四章 深夜谈谈情第八十三章 争先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储第一百三十二章 铸锋堂第二十七章 欲谋当藏身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府州第四章 望山津第一百七十五章 国公爷第二十七章 将变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任第一百八十一章 督战来监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渎第八十八章 阶下囚第二百一十章 迁都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二百一十三章 击溃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五十三章 疏影横斜藏踪第二十二章 风月渡河第十七章 换血第五十七章 投桃报李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四十三章 柳暗花未明第六十六章 揭过第一百二十四章 底线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一十章 权当不知第一百五十八章 驰援第一百零二章 绸缪第一百八十二章 盘龙寨第二百一十六章 潜伏第七章 身如龙枪如蟒第十五章 牢骚太甚防肠断第四十七章 无惧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忧烦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岗第四十九章 接应第一百五十二章 对峙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劣局第二十九章 迂回第一百五十七章 筹备第一百五十九章 军侯莫怪第七十九章 晨时第二十八章 进退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质第九十九章 巨陵镇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风雨将至第一百八十七章 行军第二章 他乡不知身寄客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渎第一百零八章 河滩第二十六章 人前人后真面目第八十三章 鏊战第一百零七章 猎物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耻第四十九章 擒贼先擒王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七十章 丰月楼第四章 望山津第一百七十二章 还归第九章 少年奸计第二百二十章 相邀第二百二十九章 间歇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六十一章 对垒第一百九十四章 继统第五十章 诱饵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三十八章 误会第七十二章 拦截之地第一百七十七章 划编军户第一百一十五章 驿名广成第三十章 有备而来第五十七章 守将陈满第一百四十章 谘议参军事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选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五十一章 破阵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四十二章 云阳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