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咸鱼岂能枉自

议定一些事后,徐心庵、徐四虎便先随徐怀潜回鹿台南寨。

徐怀以往笨拙,他娘在世怕他闯祸、走失,看他较紧,他对玉皇岭之外的峰岭,远不如徐心庵他们熟悉。

徐心庵也罢了,徐四虎跟他早已病逝的老子,早年都是南寨的猎户,能走善射,他知道山里哪些地方相对容易走。

他们还是要从山间里找出捷径,方便两相往来,毕竟不是谁都能像徐怀那般,有那样的身手跟强健体魄在深山老林里乱闯的。

“原本有棵树倒伏在这里,可以踩着过去……”

今年才二十四岁的徐四虎长得高壮结实,领着徐怀、徐心庵从灌木丛里钻出来,被一道宽三丈余的深沟拦出去路。

原先横倒在深涧之上的大树,不知什么时候被山洪冲走,他们被拦在深涧的一侧。

徐怀探头看下去,裂沟有七八丈深,非常陡,泥石湿滑,底部有浅水流过,看左右却有不少大树,看来需要拿些斧锯过来。

人手有限,想要造一座木桥太费时日了,但从旁边砍倒两三棵大树拖到涧上,方便行走,却是容易。

除了这处深沟不怎么好绕过外,三人在灌木草丛间摸索着前行,沿途还有好些陡坡,但都不是太高。

以往徐四虎他们进山打猎,这种陡坡溜滑下去就行,以后要方便走人,凿些石阶就行,甚至更简单的,临时放置简易竹木梯子都成,徐心庵、徐四虎他们都能想到这些办法。

整体来说,玉皇岭到金水沟之间没有道路,主要还是以往没有什么人走动,但真要开僻一条供小队人马进出的小路,并不是多困难的事。

…………

…………

徐怀与徐心庵、徐四虎赶到南寨时,徐武良已经提前准备好斧锯火折等物以及一口铁锅,在寨子外的山林里等候,徐心庵、徐四虎没有耽搁,带上这些必需品便返回金水沟去。

徐怀则与徐武良先回到南寨家中。

徐怀他父亲徐武宣刚回桐柏山,手里还算宽裕,倒饬出的院落分前后两进。

虽说过去十多年,但即便徐怀这两年不在寨子里,平时也有苏荻她爹娘帮着打理,院子却也收拾干净,不显破旧。

徐武良是父母早亡,他从靖胜军回到桐柏山,南寨都没有立锥之地,父母留给他的茅舍也塌了,才不得不入赘到淮源镇去;这次他一家三口,与柳琼儿都暂住到徐怀宅中。

眼下这情形,柳琼儿断不敢回淮源镇,琴斋也留给徐嬷嬷、周嬷嬷两个不明所以的婆子看管——她窥着徐怀与徐武良回来,单在西厢房檐下候着徐怀,问道:“王禀相公那里,你真就撒手不管了?”

“自顾不暇,哪里管得了太多?”徐怀苦笑道。

“你在悦红楼怎么引诱我的,你这么快就忘了?”柳琼儿问道。

“我都没满十六岁,你不要张口污蔑我。”徐怀说道。

柳琼儿美眸瞪了徐怀一眼,说道:“落草为寇,总归没有出路的,你父亲当年能够洗脱干净回乡,是得遇王孝成这么一个贵人,你真就不指望王禀有东山再起之日?”

“不指望。”徐怀没好气的说道。

照后世那一小段文字记忆,王禀遇匪而死并没有惊起什么波澜,这足以从侧面证明王禀东山再起的难度了——皇帝老儿根本就不念着他。

徐怀对王禀东山再起不抱奢想,但柳琼儿绝不这么想。

柳琼儿在悦红楼这几年,可以说得上锦衣玉食,赎身出来,自然要有变化,但她也不敢想象她这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容色为人贪慕的女子,跟着落草为寇,有什么好的命运等着自己。

她对王禀东山再起是有企盼的。

柳琼儿循循善诱道:“你即便不去指望什么,但诸多武卒心里没有一点指望,真就甘心跟着你们落匪,心里没有其他一点想法?”

“……”徐怀拍了一下脑袋,看向柳琼儿说道,“你还真是女诸葛呢,我都没有想到这点!”

落草为寇绝不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浪漫事。

诸武卒都不是什么穷凶极恶的不法之徒,对家小牵肠挂肚,都是普通人,叫他们在金砂沟落脚,十天半个月可能没问题,但三五个月之后真就难说了。

徐怀也看得出,这也是徐武江最担心的问题,其他却是其次了。

不管王禀东山再起到底有大的指望,但要说眼下能有什么将人心吊住,莫过于此了。

人要没有指望,跟咸鱼有啥区别?

他之前用这个理由蒙骗柳琼儿,这当儿竟然没有想到这点,还得亏柳琼儿提醒。

不过,想要用王禀东山再起去吊人心,他们就先得确保王禀不横死淮源,这踏马又绕回来了啊!

“武良兄弟!”

这会儿有人从竹篱墙外探头看过来,喊徐武良。

鹿台南寨这边的家小安顿,有苏荻、徐武良负责。

而苏荻她爹苏老常这些年在玉皇岭佃田耕种,这些年挑耕犁地,与桐柏山里的寨民没啥区别,但兴许是早年被迫四处逃荒的缘故,却也有几分阅历见识,人又孔武有力,习过拳棒功夫,在外姓寨民里威望很高。

有苏荻、徐武良以及苏老常等人在前面主事,徐怀就负责装痴卖傻。

他没事到南寨耆户长徐仲榆家院子前兜一圈,叫他不敢出来牵制苏荻她们,也方便脱身前往金砂沟联络徐武江他们。

徐怀见来人是徐心庵的父亲徐灌山,默不作声的站在西厢房檐下。

“灌山啊,有什么事找我?”徐武良从屋里走出来,招手叫徐灌山进院子里来说话。

徐灌山走进来,有些犹豫的看了徐怀、柳琼儿一眼。

柳琼儿扭身走回屋里,徐灌山这才跟徐武良说话:“这人是都搬到南寨来了,但各家佃种的田地却很分散,又不能叫大家不下田,你看这事如何是好?”

诸多武卒,除了徐武江这几年置办了十数亩薄田,稍有家资外,其他都穷家破户的。

家小里没有壮劳力的,多织布采桑;有壮劳力的便佃族里富户名下的田地耕种;也有人帮富户或本家打长短工。

总之,仅靠武卒那点的饷银,家小没办法都混个饱腹,不可能清闲下来等养。

现在苏荻、徐武良他们将诸家小都搬到南寨来抱团,这事容易做,穷家破户,没有什么讲究,能腾出几间茅屋瓦舍就够了,但是白天不叫诸人劳作,就难办了。

最关键的是,南寨附近田少且贫瘠,南寨这边很多家小都要到北面岭下的青柳寨两岸佃田耕种,离开都要颇远。

“我知道,我待会儿去找苏老常问问他跟荻娘是怎么想这事的,”

徐武良先将徐灌山敷衍过去,待他走后,才看向一屁股坐泥地里的徐怀说道,

“这是个问题——徐武富、徐恒父子今天一天都没有什么动静,但肯定憋着坏,就怕他趁着家小出寨劳作,跑过去捣鬼。”

徐怀敲了敲门,将从里面虚掩着的门推开,见柳琼儿就站在门内侧听着,说道:“你想出什么辙没有?”

虽说被徐怀强拽入这是非里来,心里还难免有怨气,也最清楚徐怀的真面目,但柳琼儿这些年在悦红楼迎来送往,久历风尘,没事与徐怀“打情骂俏”,也是打心底自视比他年纪居长。

在徐武良面前,柳琼儿却还是端庄姿势,怕被瞧轻了出身:

“庶民劳作以足衣食——对劳作惯的人,要他们留在南寨三五日不出,没有什么问题,但七八日一过,怎么还可能坐得住?之前太仓促,没有考虑周详,却不是没有办法补救,徐怀顺手牵羊,从邓珪那里拿来不少金银,将诸家小在南寨之外佃种的田地都退去,都换南寨附近的田地佃种,又或者在南寨附近找一桩能安家小心思的生计,甚至直接组织人手去开垦荒地,让家小都忙碌起来,就可以了!当然,徐氏一族的富户,基本都唯徐武富马首是瞻,这事叫家小分散去谈,必然会受到推搪,你们当牵头去促成这事!”

“……”徐武良有些迟疑的看向徐怀,柳琼儿这主意听着不错,但金银是徐怀从邓珪那里顺手牵来的,在他看来就是徐怀的,得徐怀拿主意。

“武良叔,那些金银往后交给柳姑娘打理吧,十七婶那边需要什么用度,都从柳姑娘这里拿……”徐怀跟徐武良说道。

前日潜入邓珪宅中看过秘函后,就直接出军寨去见柳琼儿、徐武良,顺手将那一小袋金银都交给徐武良帮他收着。

除非他现在就抛下他人远走高飞,要不然在这个节骨眼里,钱财就是身外之物。

而他同时也觉得应该给柳琼儿找点事做。

“嗯,那我这就去找苏老常说这事!”

徐怀这么说,徐武良便应下来,回屋从婆娘葛氏手里将那袋金银拿来交给柳琼儿,又拿上挎刀,便去找苏老常、苏荻商议这些事。

徐武江这些年积蓄有限,今日几十贯钱掏出去,苏荻囊中便空了,接下来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没有钱粮怎么得行?即便在徐武良心目里,这些金银都是徐怀的,但临时拆借一番,不算什么事,只需要将账目记清就可以了。

第二十七章 欲谋当藏身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一百一十九章 敌去思功第六十九章 声东第二百零七章 归京第六章 粗鲁非真貌第二十四章 九里关第一百四十九章 局外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五十六章 避实捣虚去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九十章 猜忌第七十一章 断谋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为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县之议第一百一十七章 缓攻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误会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三十章 西进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迹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七十章 丰月楼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动如山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五十一章 边锋第二百六十六章 尽歼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阳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一百四十八章 点拨第一百八十五章 开端即尾声第五十八章 不与之谋第一百四十三章 富贵送上门第九十七章 党同者联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虏第六十四章 选择第六十一章 新使赴任前第一百八十二章 渡淮第七十七章 杀将第八十七章 用事当用急第一百七十章 突围之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局外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几多厮杀时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零五章 金蝉再有脱壳时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五十七章 火烧歇马山第一百一十章 初战第九十五章 大战第一百八十一章 督战来监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四十五章 临战第三十一章 纸上得来总觉浅第二百一十五章 圣意第六十九章 密会第一百一十章 战前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一百九十五章 夺寨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一百一十七章 敌意难揣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诏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七十六章 城楼火焰第七十六章 城楼火焰第一百七十二章 围垸之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一百五十章 目标第一百零八章 河滩第八十五章 龟甲船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四十六章 强攻第六十章 先帅旧部第二百一十三章 击溃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十一章 节制第十七章 县政第十五章 登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残敌第一百七十四章 误会第九十六章 报信第五十二章 以启山林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战第七十四章 父命难违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一百七十二章 阵前第九十九章 凿穿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一百二十七章 督战
第二十七章 欲谋当藏身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一百一十九章 敌去思功第六十九章 声东第二百零七章 归京第六章 粗鲁非真貌第二十四章 九里关第一百四十九章 局外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五十六章 避实捣虚去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九十章 猜忌第七十一章 断谋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为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县之议第一百一十七章 缓攻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误会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三十章 西进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迹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七十章 丰月楼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动如山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五十一章 边锋第二百六十六章 尽歼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阳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一百四十八章 点拨第一百八十五章 开端即尾声第五十八章 不与之谋第一百四十三章 富贵送上门第九十七章 党同者联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虏第六十四章 选择第六十一章 新使赴任前第一百八十二章 渡淮第七十七章 杀将第八十七章 用事当用急第一百七十章 突围之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局外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几多厮杀时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零五章 金蝉再有脱壳时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五十七章 火烧歇马山第一百一十章 初战第九十五章 大战第一百八十一章 督战来监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四十五章 临战第三十一章 纸上得来总觉浅第二百一十五章 圣意第六十九章 密会第一百一十章 战前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一百九十五章 夺寨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一百一十七章 敌意难揣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诏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七十六章 城楼火焰第七十六章 城楼火焰第一百七十二章 围垸之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一百五十章 目标第一百零八章 河滩第八十五章 龟甲船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四十六章 强攻第六十章 先帅旧部第二百一十三章 击溃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十一章 节制第十七章 县政第十五章 登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残敌第一百七十四章 误会第九十六章 报信第五十二章 以启山林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战第七十四章 父命难违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一百七十二章 阵前第九十九章 凿穿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一百二十七章 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