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误会

“臣集贤殿直学士、京西南路经略安抚使顾蕃恭迎殿下移驻襄阳……”

景王赵湍在周鹤、钱择瑞及京西南路转运使陈泰等人的陪同下,从巨舶登上码头,顾蕃揭起袍襟,扑通跪地,高声唱喝着行跪拜大礼。

顾蕃这一举动,叫站在码头前以及还没有下船登上码头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说定的诸多事,可没有这一节啊。

郑屠跟随在许蔚身后下船,看到这一幕也是瞪圆眼睛,心想:这厮也他妈太不要脸了吧?在码头前直接行君臣大礼,他这是要把之前在景王跟前丢的棋子,一把赢回去啊!

顾蕃身后高纯年、朱沆、王番等人以及京西南路、襄阳近百名到码头迎接景王的将吏,这时候当然也不能直杵杵站在顾蕃的身后不动,很快也都回过神,一并跪在码前行跪拜大礼。

虽说这么多人仓促的行跪拜大礼,很有些参差不齐,但气势也是震憾。

景王赵湍他也有些发愣。

虽说进入襄阳开衙设府,就是为登基而来,但之前谁都没有想到顾蕃会将这一动机,赤裸裸的直接展示在人群之前。

他能抱怨顾蕃这么做搞得他措手不及吗?

顾蕃还有什么举动,能比眼前更为坚定的划清与鲁王一系的界限,更为坚决的表达对他赵湍的支持与拥戴?

“顾经略与诸位郎当,快快请起!”景王赵湍左右顾盼片晌,才走上前将顾蕃从石阶前搀扶起来,执住顾蕃的手,说道,“帝京沦陷,父皇与朝堂百官、百万军民皆沦为胡虏阶下之囚,河淮糜烂、社稷倾覆,还请顾经略竭力助我重整河山、驱除胡虏,就不必拘泥这些虚礼了!”

“顾蕃必当竭力助殿下重整大越河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己!”顾蕃振声说道。

周鹤与对面站起来的高纯年对望一眼,两人心里皆叹:执政的位子又少了一个。

魏成隆站在远处看到这一幕,越发断定心中的猜测,景王到襄阳就是为登基称帝而来。

景王及顾蕃等人之中,魏成隆还认得那个长相黑瘦、其貌不扬的郑屠。

他没想到山野小镇一个泼皮屠户,以往给他魏成隆提鞋都不配的家伙,竟然站在一群他这辈子都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当中谈笑风生?

魏成隆心里酸溜溜,甭提是啥滋味。

不过,等到庞大的车马队簇拥着景王一行人往襄阳城北城门而去,魏成隆也没有直接灰溜溜走开。

他强拽着独子魏疆跟在车马队之后,时不时跟撇头看过来的史珣扬手打个招呼。

魏疆很有些不情不愿,却拗不过他老子。

不过,这时候负责侧翼护卫的甲卒,不仅不再驱赶魏成隆、魏疆父子,甚至领队的指挥使将丰在后面押阵没有事做,还凑过来跟魏成隆套近乎:

“史郎君看上去很是年轻啊,却不知道在哪个衙门口公干啊?”

“蒋军侯问我这外甥啊,他这些年都没能考上功名,汴梁未陷之前也就在户部糊口饭吃,却是去年看着形势不妙,就跟着他爹,也就是我的妻兄,投奔楚山徐军侯帐前任事——我妻兄史轸在楚山担任县丞,我父子二子则跑到襄阳来先落脚,”魏成隆说道,“小老儿没有能力做别的营生,到襄阳后在城东铁叶子巷经营一家客栈,也兼营饭食,蒋军侯有空儿,领着兄弟们过来喝两杯!”

“啊,原来魏大官人竟然是史县丞的妹夫,失敬失敬!”

指挥蒋丰之前看史珣年轻不大,所穿也是便袍,在一大群人里也不甚显眼,还以为襄阳城里哪位郎君身边的亲近僚属,却不想竟然是楚山的人,连带着对魏成隆态度也越发恭敬起来,甚至还直接下马,牵着马与魏成隆并行。

魏成隆这时候既感到受宠若惊,又很有些摸不着头脑,感觉蒋丰是不是对他的身份有所误解?

魏成隆在汴梁是个人精,可以说是见多识广,但他一家迁到襄阳后却混得落魄,很多内情都还不清楚。

像蒋丰这类营指挥一级的军将,在都部署司虽然谈不上地位显赫,却也是中坚力量,所能了解的细情,远非魏成隆能及的。

襄阳这边,不管以往士臣军将有多么瞧不起桐柏山众人,但至少谁都不敢忽视桐柏山的存在。

桐柏山一直以来都是京西南路的一部分,赤扈人南侵之后才从京西南路归出去。

当年的桐柏山匪乱搅得京西南路大乱。

监司也被搞极其狼狈、难堪。

当年不仅唐州的驻泊禁军近乎全灭,都部署司后续从随、郢等地调集上万兵马,围剿匪军,但损失折将无数,也没能拿匪兵如何,最终却是靠桐柏山乡兵平定匪乱。

这事说起来,像蒋丰这些都部署司的大小军将,一个个也都是脸上无光。

早年他们还可以说这是桐柏山众人吃了狗尿运,带领啥都不是的乡兵侥幸打了几场胜仗。

然而两次北征伐燕,守御巩县、强袭清泉沟寨、渡河收复泌河及泽州诸战,以及这次奔袭太原作战,谁还敢说桐柏山众人啥都不是,谁还敢否认楚山军此时乃是大越唯数不多能拿得出手的精锐战力?

而作为都部署司诸多指挥使一级的武将,蒋丰也要比普通人更清楚巩县防御、收复沁水等战的细情。

他当然也就比普通人,更清楚宣武军及楚山军,才是真正得景王信任的嫡系。

虽说楚山众人包括徐怀在内,以往出身都低,很叫人瞧不起,但看到码头这一幕,谁往后还能小瞧楚山众人出身低微?

而兵部小吏出身的史轸投奔楚山后,就得任县丞,地位甚至在王举、徐武碛、苏老常、潘成虎、郭君判这些人之上,蒋丰也是略有听闻。

再一个,蒋丰也知道楚山为筹措军资,以铸锋堂的名义在襄阳开设堂号,除了贩运桐柏山一些特产外,还售卖兵甲军械。

虽然都部署司以往很瞧不起桐柏山众人,但赤扈人两次南侵,襄阳不得不大规模征集兵马,对兵甲军械的需求激增,而监司所辖的匠坊又实在差强人意,不得不从铸锋堂购买兵甲军械应急。

蒋丰听魏成隆说他乃是史轸的妹夫,不仅误以为他也是楚山嫡系,甚至误以为他就是楚山铸锋堂在襄阳的管事,态度自然是顿时恭敬起来。

魏成隆拽着魏疆跟随护卫兵马走进襄阳城,却无法跟着进经略使府。

他却是机灵,旁敲侧击从蒋丰嘴里得知楚山以铸锋堂的名义在襄阳城有些营生,转身就往铸锋堂在城东铺院赶过去。

魏成隆虽说选择来襄阳落脚,但他作为县丞史轸的妹婿却是不假。

而史轸也不可能到处宣扬魏成隆这个妹婿不成器,当初打心底瞧不起楚山,才跑到襄阳落脚。

因此魏成隆找上门来,铸锋堂铺院这边还是将他当成上宾招待。

魏成隆光喝茶水硬生生坐到午后,铺院这边不仅不能将他赶走,还得安排人陪坐,总算是叫他等到郑屠、史珣从经略使府赶过来。

“啊呦,哪阵风将魏大官人吹到这旮旯地来了?”旁人不知细情,郑屠心里对魏成隆当初来襄阳落脚,却也是一清二楚,见他父子竟然在铺院等候,笑眯眯的讥讽道,“魏大官人就不怕这铺院门檐低矮,站不直腰来啊?”

“郑郎君说笑呢,”

魏成隆腆着脸笑道,

“现在这形势,聚散离合天意无常,楚山也军务倥偬繁忙,今日好不容易见着史珣,怎么也要拖他回去聚上一聚。要是错过今日,史珣往后又不在襄阳了,他小姨不知道哭哭啼啼,要过多少日子才能不那么想念这个嫡亲外甥呢!”

魏成隆无视郑屠的讥讽,咬死他乃是史珣的姨夫,赖着不走。

郑屠只是微微一笑,这是史轸家事,他讥讽两句过个嘴瘾,也不可能真将魏成隆踩脚底下,笑着跟史珣说道:“你与魏大官人过去吃饭,这边事情,我来处理便是!”

“不忙,待给节帅的信函写好再说!”史珣说道。

顾蕃今日在码头的举动,实际上是将拥立景王赵湍一事直接公开化了,而到经略使府后,顾蕃、朱泰等人一个比一个更迫切的劝进。

景王登基称帝之事,可能要比预想中提前很多,郑屠、史珣回到铺院这边,自然要第一时间将这事通禀楚山。

这也是将来他们驻守襄阳最主要的任务。

他们今后不仅将代表楚山,与景王身边人以及王番、朱沆等人保持直接沟通,负责督促拨给楚山的钱粮及时足数付运,负责统管铸锋堂在襄阳的营生,还将密切关注襄阳城内的微妙变化……

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几多厮杀时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计第二百一十七章 夺城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零五章 荆北孔昌裕第八十五章 捉将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五十一章 边锋第一百一十四章 问案第五十六章 庙堂远谋第一百一十一章 帅旗第二百一十七章 夺城第十九章 相邀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恶虎第八十四章 有诈第四十八章 讲究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袭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归第四十六章 强攻第五十五章 寨前杀三贼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九章 少年奸计第一百五十章 目标第四十一章 焉无虎威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十二章 突袭第六十章 职事第一百十一章 孤驿第一百二十七章 秘使第一百六十二章 胜利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三十三章 纵深第二百五十九章 长堤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将第一百五十八章 军议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败的游说第二百一十一章 风声第六十四章 围河第二章 屠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潜伏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岗第八十七章 用事当用急第一百零五章 夺军第一百七十三章 杀敌第四十四章 选城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五十六章 纳附第一百五十七章 筹备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战第一章 途中第一百零三章 迁都第九十四章 美人与谋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标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五十章 天门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计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访第八十五章 撤离第一百五十七章 筹备第三章 贵女第六十四章 选择第十九章 知谋无良策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二百零六章 晋家老小第十一章 袭寨第三十四章 山重水复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四十三章 南迁之议第三十四章 跳出算计外第一百一十八章 权宜之论第一百一十七章 敌意难揣第一百六十四章 进城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二章 杀人者第六十五章 绳缚第一百八十二章 广武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一百六十章 撤军议和第五十六章 形势第一百三十七章 计成第二十二章 风月渡河第一百四十五章 铁索横江第四章 岳海楼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七十四章 马场第八十五章 捉将第十七章 换血
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几多厮杀时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计第二百一十七章 夺城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零五章 荆北孔昌裕第八十五章 捉将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五十一章 边锋第一百一十四章 问案第五十六章 庙堂远谋第一百一十一章 帅旗第二百一十七章 夺城第十九章 相邀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恶虎第八十四章 有诈第四十八章 讲究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袭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归第四十六章 强攻第五十五章 寨前杀三贼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九章 少年奸计第一百五十章 目标第四十一章 焉无虎威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十二章 突袭第六十章 职事第一百十一章 孤驿第一百二十七章 秘使第一百六十二章 胜利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三十三章 纵深第二百五十九章 长堤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将第一百五十八章 军议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败的游说第二百一十一章 风声第六十四章 围河第二章 屠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潜伏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岗第八十七章 用事当用急第一百零五章 夺军第一百七十三章 杀敌第四十四章 选城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五十六章 纳附第一百五十七章 筹备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战第一章 途中第一百零三章 迁都第九十四章 美人与谋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标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五十章 天门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计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访第八十五章 撤离第一百五十七章 筹备第三章 贵女第六十四章 选择第十九章 知谋无良策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二百零六章 晋家老小第十一章 袭寨第三十四章 山重水复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四十三章 南迁之议第三十四章 跳出算计外第一百一十八章 权宜之论第一百一十七章 敌意难揣第一百六十四章 进城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二章 杀人者第六十五章 绳缚第一百八十二章 广武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一百六十章 撤军议和第五十六章 形势第一百三十七章 计成第二十二章 风月渡河第一百四十五章 铁索横江第四章 岳海楼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七十四章 马场第八十五章 捉将第十七章 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