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迹

王番作为西路军监军使签发军令,徐怀他们与徐武碛率百余精锐,快马加鞭赶往太原,是可以将一千唐州兵马强留过来。

徐怀他愿意这么做,他也预料到这次北征伐燕会遭受重创,不虞身世之秘会泄露。

而唐州兵马都监司所辖的厢军,在桐柏山匪乱期间被重创过两次,特别是第二次差不多是全军覆灭。

唐州之后两千多厢军,都是从各县土兵征募青壮健勇新编。

这支厢军除了兵甲装备完善、有过更严格的操训,还参与后期的剿匪作战,战斗力要比那些平时被用来充当苦役的厢军强得多。

这一千唐州兵马与五百囚卒联合起来,战斗力更为可观是一方面,更关键的在当世几乎所有人都受到地域极大的限制,地域认同感,或者说乡土情节极为强烈。

真要遇到什么大败局,徐怀以一千唐州兵马为基础,去收编溃逃人马中、同时唐州出来的桐柏山寇兵,绝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不过,徐武碛、徐武坤、苏老常他们却不这么想,都坚决反对过早暴露徐武碛跟他们这边的关系,就怕岳海楼这些人会联想太多。

郑恢、董其锋等人俱已伏诛不假,但谁知道他们在伏诛之前,将多少细情禀报给蔡铤及岳海楼这些人了?

徐武碛本身就是行苦肉计诱杀郑恢等人的关键人物,他与铸锋堂的真正关系暴露,很难不叫人揣摩徐武碛这些年在徐武富身边隐忍的内情。

他们也难以想象蔡铤及岳海楼这些人一旦怀疑起徐怀的身世,将铸锋堂视为拔之而快的眼中钉,会诱发怎么后果。

“我或许可以直接去找蔡元攸,请求将这一千兵马留下来。”徐武碛蹙着眉头说道。

董成是蔡系一员,徐武碛受董成差遣押运粮草到河东路来,想要留下来参战,去找蔡铤之子蔡元攸说项,再是合理不过。

“这个怕是不妥,刘世中、蔡元攸在东路至少集结五万禁军,还都是从河西诸军抽调、他们自以为精锐的战兵,他们不会瞧得上唐州千余厢军的战力。他们即便看在董成的面子,勉强留下你们,也多半会当成消耗品使用。”徐怀不赞同徐武碛直接去找蔡元攸,这涉及一千唐州兵马的编制问题。

他现在完全看不透即将到来的北征战场哪里会出问题,倘若千余唐州兵马编入刘世中、蔡元攸直接指挥的东路军,到时候与西路军分头对契丹人的朔州、应州作战,一旦突发变故,两边相距太远,很难想象能兼顾得上。

徐怀思量片晌,问徐武碛:“你倘若不回太原,他们应该不敢擅自返回唐州吧?”

“你想将他们拖在太原?”徐武碛问道。

“……”徐怀点点头。

他现在主要考虑的还是北征受挫之后,河东路北部的残局要如何收拾。

到时候真要发生大溃败,千余唐州兵马只要还留在太原,就有光明正大的借口,将他们调来岢岚,或直接调往更北面的宁武或岚谷等城参加内线防御。

这也更容易为他们所直接控制。

“除非我不再露面,”徐武碛沉吟道,“对要不要留在河东参战,我与他们发生过争执,而我今日从太原离开,也就跟两名指挥使招呼了一声,所有人都不知道我的去向。我突然间藏身匿迹,他们率领千余兵马返回唐州,很难对董成交待!但问题就是,我以后就不能再公开露面了!”

徐武碛受知州董成差遣,率部押送粮草,突然间消失不见,有可能是遭遇什么突发变故,两名厢军指挥使倘若不闻不问,就直接率领押送粮草的兵马回到唐州,如何面对董成的质问?

到时候如何叫董成不怀疑是他们跟董成发生争执之后下手加害?

所以用计将千余唐州兵马拖在太原一两个月时间,是没有问题的。

但问题在于,徐武碛消失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不见踪影,日后倘若还想回到唐州,又如何解释他这段时间的行踪?

这个节骨眼上没有能说得过去的理由就擅离职守,刺配都是轻的。

“这或许先要委屈武碛叔你一阵子!”徐怀说道,“铸锋堂需要有人专门负责盯住契丹在岚州境内的暗桩,我也想象不出有谁能比武碛叔你更合适……”

现在不管怎么说,徐怀都要说服徐武碛留在岚州,跟他们在一起。

“倘若这边确实需要我,哪怕从此之后都隐姓埋名,我都没有什么好委屈的。”徐武碛说道。

他这些年隐藏真正的实力留在徐武富的身边,就是为掩盖徐怀的真实身世,而苏老常更是隐姓埋名留在桐柏山做十几年的挑粪老农。

现在说铸锋堂有事需要他从此之后都隐姓埋名,不再以真实面目示人,徐武碛都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当然,铸锋堂目前虽说实力谈不上绝强,却也不容小窥了,以后还傍住王禀、王番父子这两棵大树,想要为当年的旧事讨回公道,当然也更有实现的可能。

对徐武碛来说,是回到董成身边继续潜伏,以待机会接近蔡铤,还是现在就直接隐姓埋名留在铸锋堂,负责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这样也好。”徐武坤也不希望徐武碛再冒险回到董成身边去,而徐武碛在太原突然间无故失踪,他留在泌阳城的妻小,也可以直接安排他们回玉皇岭去——徐武碛妻小的根也在玉皇岭,就算徐武碛跟他们结下深仇又意外亡故,徐武碛妻小想回玉皇岭,铸锋堂也不应该阻止,不应该跟妇孺过不去。

“这边地方小了一些,也太靠近肃金楼——陌生人从这里频频出没,也必然会引起警觉!”徐武碛心思转变也快,当下便思虑起要如何暗中带领人手去盯住契丹人在岚州的暗桩。

徐武坤点头道:“老五肯定不能去南裕巷,铸锋山庄也已经暴露了,还要另外找个地点行事。不过,我们绝对能信任的人手,绝大多数都进入兵营了,抽不出几个人给老五调用,才是个问题啊!”

他们还不清楚契丹人到底有多少眼线混入岚州,徐武碛想要盯住契丹人的暗桩,人手少了肯定不行。

“武碛叔乔装打扮一下,直接跟我们回南裕巷,平时你就假扮成周景的部属,这样来,很多事情你就可以通过周景安排人手!”徐怀说道。

“要是跟王禀相公、卢雄他们撞见,怎么乔装打扮才能瞒过他们的眼神?”徐武坤问道。

南裕巷铺院虽大,但是王禀、卢雄跟他们在一起,也必然会随时关注五百囚卒的编训进展,徐武坤无法想象徐武碛跟王禀、卢雄他们撞见怎么可能会不被认出来。

总不能他人在南裕巷,还整天蒙着脸吧?

“这个好办!”徐怀拔刀削下桌角一桌,又拿锋利的囊刀,很快雕出一枚牙套来。

“这个做什么?”徐武碛接过来,困惑的问道。

“你贴着牙根塞嘴里。”徐怀说道。

徐武碛这便明白过来,将木牙套塞嘴里,看向徐武坤问道:“我脸形变化是不是很大?”

“咦,这法子真巧,要是当面走过,我都认不出来。”徐武坤啧啧叫道。

木质牙套雕得还不够精细,却将鼻唇间的人中部分支撑起来,直接改变掉徐武碛面部的轮廓,甚至因为牙套的存在,口音都有些变;而倘若牙套雕得更精细贴合一些,甚至都不会影响日常说话、饮食。

徐武碛没想到竟然有这么简便易行的办法。

塞进自己嘴里,徐武碛最清楚舒不舒服,他也取出锋利的囊刀,将木质牙套剔得更薄、更贴合,以便日常生活中都不露破绽。

徐武碛原本就是扮作商贾随周景赶来岚州,准备妥当后他们三人便直接离开这处秘密哨屋,借夜色掩护返回南裕巷铺院。

为方便照应、商议事情,苏老常、柳琼儿、郑屠以及徐武坤都与徐怀住一进院子里。

看到徐怀与徐武坤回来,苏老常、柳琼儿看到徐武碛跟在他们身后,好半天才将他认出来。

徐怀又让柳琼儿亲自去将周景喊过来,吩咐道:“武碛叔以后就化名石爷跟在你身边,但凡要调用什么人手,你都要全力配合他!”

之前落草为寇以及在靖胜军里的生涯不提,回到玉皇岭不得不依附于徐武富,周景也都是配合徐武碛做事,现在安排他秘密配合隐藏身份的徐武碛行事,他怎会不愿?

“你们现在回来正好,陈子箫的真实身份,很可能是契丹原西京道节度使萧林石麾下大将韩伦……”

今日才有机会以监军使院的名义,从河东经略使司那里接手一部分有关契丹人的军事情报,柳琼儿没敢懈怠,一整天就带着田燕燕、宋玉儿二女翻阅这几箱卷宗,也总算是从里面找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来。

要不是知道徐怀去哨屋见徐武碛了,她都要连夜带着卷宗去兵营找他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诏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败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八十章 议和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谋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岗第二百二十章 所愿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二十五章 寻找徐武良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潜伏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二百五十一章 关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诚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二百一十二章 夺滩第三十七章 假痴不癫第一百五十四章 报捷第二百四十章 计在东洲第一百零四章 附从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龙第三十一章 将计第一百七十五章 传捷第一百三十九章 缓战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十一章 袭寨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别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雾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战第十三章 辞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风声第三十七章 选将第一百零八章 好气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还第三十六章 时不待人第五十六章 形势第五十七章 投桃报李第一百九十七章 惊蛇第四十九章 西军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气第一百零五章 荆北孔昌裕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动如山第一百六十章 来头第一百一十三章 入冬第二十六章 人前人后真面目第一百零四章 宫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八十八章 敌意第十八章 悦红楼里说风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执己见第三十一章 巩县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一百七十六章 箕山窑第一百三十九章 缓战第一百章 死士第九十三章 红白乡营立第一百零七章 驰援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一百八十二章 晋家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谋族兵第三十四章 跳出算计外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七十四章 史轸归来第二百二十六章 会合第一百八十三日 人选第六十六章 揭过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一百八十二章 渡淮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击第四十五章 将计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一百八十七章 纵虎归山第一百五十二章 残骸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战第七十三章 密会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四十二章 邀斗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惊夜第三十三章 纵深第二十六章 家风传统第一百七十七章 划编军户第一百零七章 贼酋谋略第六十五章 风光各异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六十四章 选择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四章 景王第一百八十六章 军议(二)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八十四章 对垒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
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诏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败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八十章 议和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谋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岗第二百二十章 所愿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二十五章 寻找徐武良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潜伏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二百五十一章 关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诚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二百一十二章 夺滩第三十七章 假痴不癫第一百五十四章 报捷第二百四十章 计在东洲第一百零四章 附从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龙第三十一章 将计第一百七十五章 传捷第一百三十九章 缓战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十一章 袭寨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别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雾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战第十三章 辞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风声第三十七章 选将第一百零八章 好气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还第三十六章 时不待人第五十六章 形势第五十七章 投桃报李第一百九十七章 惊蛇第四十九章 西军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气第一百零五章 荆北孔昌裕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动如山第一百六十章 来头第一百一十三章 入冬第二十六章 人前人后真面目第一百零四章 宫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八十八章 敌意第十八章 悦红楼里说风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执己见第三十一章 巩县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一百七十六章 箕山窑第一百三十九章 缓战第一百章 死士第九十三章 红白乡营立第一百零七章 驰援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一百八十二章 晋家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谋族兵第三十四章 跳出算计外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七十四章 史轸归来第二百二十六章 会合第一百八十三日 人选第六十六章 揭过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一百八十二章 渡淮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击第四十五章 将计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一百八十七章 纵虎归山第一百五十二章 残骸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战第七十三章 密会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四十二章 邀斗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惊夜第三十三章 纵深第二十六章 家风传统第一百七十七章 划编军户第一百零七章 贼酋谋略第六十五章 风光各异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六十四章 选择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四章 景王第一百八十六章 军议(二)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八十四章 对垒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