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围

最先穿过树林的两百余赤扈骑兵,为阻止伐燕军残兵进入北面晋公山崎岖不平的南麓岭地,分出一半健锐下马作战,在残兵的正北方向上,登上一座比四周仅隆起四五丈高、四面地形平缓的坡岗,以刀盾弓弩列阵。

为防止厮杀时战马受到惊扰,这些战马由少数几人远远牵开,还有半数骑兵则集结于坡岗的东侧以为援应。

在他们看来,短时间内虽然处于兵力上的劣势,骑兵作战的盾甲刀弓与步甲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但他们另有一支近三百人规模的骑兵已经接近树林的南部边缘,相距就四五里地,而在更大的范围里,更是他们赤扈人统治着整个战场。

他们要是为一时的劣势而不敢纠缠、拦截眼前这支约三百人规模的残兵,放任他们逃入晋公山里,特别是这支残兵里还是两名都指挥使、都虞侯级别的人物,他们这辈子都不要想在同僚面前抬起头来。

然而徐怀就是要他们有这样的自信跟错觉。

也唯有如此,他们才有机会将这百余据坡岗列阵的虏兵绞杀在晋公山南麓之前。

待刘衍、陈渊所率的残兵匆忙吃过干粮补充体力,三百人马便分作三队,往坡岗杀去。

驻守坡岗的百余虏兵当然不会急着反攻,三分之二的虏兵持刀盾围成圆阵,三分之一的虏兵持骑弓在圆阵射击。

步甲所持大盾,比虏兵所持的圆盾要宽厚多了,能遮挡住主要躯干部位,但大多数残兵在聚集之前都互不统属,仓促之间集结的冲锋阵型却怎么可能谈得上整饬严密?

慌手慌脚间,不时有兵卒被虏兵精准射出的箭矢射中,但徐怀对一声声惨叫充耳不闻,与王举、王宪、袁垒、燕小乙等人前五后六各持刀盾,仿佛无坚不摧的箭簇,坚定不移的往前推进。

牛二不擅骑术,刚才没能随徐怀他们纵马去袭扰敌军,心里已经是老大不愿意,这时候他居于正中,将长柄斧捆在身后,手持刀盾像野兽一般嗷嗷叫着往前迈步。

倘若左右皆是桐柏山卒,徐怀会安排刀盾兵在他们每个人的左右,由他、王举及牛二等人持斩|马刀、陌生、长柄斧等重器,在前砍杀最为犀利。

不过,这些西军残兵心存怯意,还远不足以信任,所以徐怀他们自己要么弃重兵器不用,要么负于身后,左手持大盾遮护脸面、躯干,右手持直脊横刀往前冲杀。

对方都是下马而战的骑兵,刀弓盾甲都处于劣势,也没有长柄重器能威胁到他们,徐怀他们不用长柄重兵器开路,没有什么不方便,也算是藏拙——徐怀与王举也特意位于牛二的左右,就怕这浑东西杀起性忘乎所以。

赤扈骑兵是极其精锐,二三十人规模的骑队头目,基本上都是战斗技巧精湛的老卒,甚至能强撑一口气,与徐怀对砍十数刀。

眼前驻守坡岗的百余虏兵里,是有四五个这样的好手,放在任何一支冷兵器军队之中,比例已经高得吓人,这也是赤扈崛起大漠三四十年征伐不休最为耀眼的成果,也是令徐怀惊畏的地方。

不过此时在这个狭小的战场里,徐怀却没有什么担忧。

他与王举自不用说,牛二以他过人的气力,在密集的战阵之中,不需要自己兼顾左右,仅仅举刀对斩对劈,对方也没有一人是他的对手。

而王宪作为王氏子弟,自幼得王举真传,虽然缺少血战淬练,身手也绝对不弱——袁垒、燕小乙等人倘若捉对厮杀,也不会比赤扈人的骑兵队目稍差。

徐怀等十一人作为锥形阵的箭簇部位,阵容可以说是奢华,更何况他身上所披乃是无惧箭矢及刀剑劈斩的札甲、鳞甲;甚至仅他们十一人,直接将百余虏兵凿穿,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他们仅仅将百余虏兵凿穿,西军残兵却没有办法在外围形成有如铁桶的合围,就没有办法将百余虏兵全部绞杀在这坡岗之上。

而外围的西军残兵阵型不整、斗志不坚,稍有不慎则有可能会被外逃的虏兵冲散,从而叫左翼的百余敌骑找到机会,纵马冲杀过来,使得场面彻底混乱起来。

这显然不是徐怀乐意看到的局面,也绝对不能算是合适的战术安排。

因此,即便有能力,徐怀也是摁住躁动不己的牛二,进入虏兵骑弓射程之内后,就在距离前列虏兵不到三十步处有如磐石停住,不急于将其凿洞杀溃。

有徐怀他们在前面顶住,后面那些被虏兵利箭连射七八人、慌乱不已的西军残兵很快也就镇定下来,他们举起盾牌,进入徐怀等人身后以及左右两翼的既定阵地。

有前面的盾阵掩护,后面的弓弩手则持步弓与对面的虏兵对射。

虽说西军残兵的箭术要差上一大截,但步弓的射程及射速、射透力都非骑弓能比。

而虏兵所持圆盾,相当于超大号的护心镜,无法将四肢腰胯都遮闭住。

哪怕是在对方的射程内进行对射,西军残兵很快也获得压倒性的优势,令虏兵只能更密集的团缩在一起,以便在外面能同时用多面圆盾遮挡。

而在更远的方向,陈渊率一队残兵从坡岗的西侧逼近,刘衍率一队残兵从东侧插入,试图将左翼的百余虏骑往外围逼走。

西军残兵的意图昭然若揭,就是要从三面将坡岗上下马作战的百余赤扈健锐围住进行聚歼,但赤扈人并不为意,左翼的百余骑兵对射一阵,见不能拦住刘衍所率残兵的步伐,轻易就往外围拉开些距离。

他们马上就能有小三百精锐骑兵来援,不急着疾驰过来,主要也体恤马力,担心七八个时辰没有真正停下来歇息,战马会吃不太住,但也已经有十数骑作为斥候从树林里驰出。

而更大范围的战场上,又是他们掌握绝对的统治权,他们在坡岗上有一百余悍卒,被三队西军残兵围住,有什么好担心的?

甚至只要一盏茶的工夫,待三百援骑驰来会合,他们分作数队,轮击进攻三队西军残兵的侧后,还愁不能将这些不知好歹的西军残兵击溃,为同僚解围?

在他们看来,坡岗上被围的百余下马作战人马,就是西军残兵咬了就无法脱钩的诱饵。

却是在徐心庵、殷鹏各率百余人马扛着长矛背负大盾,从北面相距更近的树林及溪沟后疾奔出来,他们脸上那迷之笑容在这一刻才骇然凝固住:这是针对他们的诱饵?

当然,这些人心里是有些震惊,心里却也没有什么恐惧。

他们即便看到伐燕军残卒兵甲齐全,士气高昂,还提前在此设下陷阱引诱他们进来,但就算不考虑外围随时会增援过来的兵马,仅仅在这一狭小战场上,掰着手指算兵力,他们也有五百精锐,难不成赤扈健儿面对同等数量的伐燕军残卒,就不敢打硬仗了?

赤扈男儿以战死沙场回归长生天的怀抱为荣,这时候会怕死伤几十人?

真要是如此,赤扈男儿如何纵横万里大漠,无人能敌?

于左翼率领百余骑兵是赤扈的一名百户将,他知道骑弓对盾甲俱全的步甲威胁有限,当即下令众人将弓箭都收起来,皆从马鞍旁摘下护盾,从腰间拔出佩刀,在外围三百骑还有两三里距离没有赶到之时,就迅速调整阵形,直接往徐怀他们所在的这队残兵侧后冲杀过来。

“牛崖山,扛大盾去挡敌马!”徐怀朝牛二喊道。

他见虏兵也是枭勇,明知道他们这队残兵战斗力看上去最强,却硬是直接往他们这边冲杀过来,意图将他们这边直接冲溃,以便接应被围的兵马一起,像秋风扫落叶般横扫其他残兵。

倘若三百残兵经过整合,徐怀一定会下令诸部用盾矛守住阵脚,抵挡敌骑的冲杀,待将其高速冲击的势头卸下去,再组织反杀。

但是,很可惜不要说他身后的这百余残兵了,刘衍、陈渊两人亲自率领的残兵,这时候都未必能直接对抗如此枪枪见血的冲杀,只能是他们十一人穿插到东南侧,直接去硬挡这队骑兵的冲锋。

徐心庵、殷鹏所率人马距离战场更近,但他们是步行,大约要比对方三百援骑晚半盏茶的工夫进入战场。

最关键的还是这半盏茶的工夫。

这半盏茶的工夫,对方近四百战骑,估计都能轮流冲杀一次。

他们倘若抵挡不住,徐心庵、殷鹏他们各率兵马就地收缩结阵,但三百残兵一定会被冲得七零八落,沦为虏骑肆意屠戮的鱼肉瓜菜。

从这点来说,赤扈骑兵不仅队目一级的基层武将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及技巧,百户将一级的将官战术素养也高得吓人。

这完全是多年血战淬练出来。

可惜的是,这队虏骑遭遇的是他们。

这时候徐怀也不敢藏拙,从诸列残兵之间进入东南翼,他直接解下背负身后的斩|马刀,借助一定坡度,将斩|马刀高举,在当头虏骑冲抵到近前一瞬间,嘶吼一声,震动全身骨骸,右脚后拧,左脚似箭簇前迈,将浑身劲力激发起来,带刀刀锋有如千钧之物往前斩落,刀锋从虏兵左侧肩窝处劈入,剖胸破腹之后,刀势丝毫不滞,从战马左肩脊劈入,至颈下而出。

“好一个斩山势!这把斩|马刀在你爹手里,也不过如此威势!”王举换回重逾六十斤的浑铁长枪,以枪代刀,将当前一匹战马头颅抽碎之余,还不忘夸赞徐怀一声……



第十章 韩时良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虏第一百六十章 夺营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占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杀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五十八章 西线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骁诸将第一百五十七章 统兵第十八章 故人相见第十八章 天下英雄小看第八十七章 用事当用急第一百八十八章 妇孺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六十四章 示敌以弱第一百章 风起第一百一十七章 敌意难揣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诚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一百六十章 武经修撰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往事如那烟第一百零九章 俘虏第一百七十六章 归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储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九十章 猜忌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三十五章 防务第五十八章 西线第二百三十章 集结第六十四章 围河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尔子一用第四十章 越宫晓月第十七章 莫慌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戏靠演技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十六章 云停风不息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诏第一百四十五章 铁索横江第一百一十七章 弃留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骑难至第一百五十章 旧卒第九十三章 相逢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一章 七寸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锋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谋第七十八章 训子第六十章 作茧自缚第一百六十九章 传讯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八十六章 恶言相向第八十三章 遗训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迟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九十五章 残战第五十一章 边锋第一百五十六章 进城第二十六章 家风传统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六十一章 对垒第二百零五章 夺帝第八十三章 铁桥第六十九章 风雨将至第一百零七章 贼酋谋略第一百八十二章 盘龙寨第二百三十章 集结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妇幼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脸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十九章 泌阳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谋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沦陷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九章 心机算尽第一百四十二章 随风潜入夜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选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诚第一百零二章 相疑第九十八章 夺军之谋第一百零四章 兵败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岸第七十六章 献策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六十八章 划清界线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杀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占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敌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二十七章 决定第一百零八章 狩猎
第十章 韩时良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虏第一百六十章 夺营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占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杀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五十八章 西线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骁诸将第一百五十七章 统兵第十八章 故人相见第十八章 天下英雄小看第八十七章 用事当用急第一百八十八章 妇孺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六十四章 示敌以弱第一百章 风起第一百一十七章 敌意难揣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诚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一百六十章 武经修撰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往事如那烟第一百零九章 俘虏第一百七十六章 归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储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九十章 猜忌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三十五章 防务第五十八章 西线第二百三十章 集结第六十四章 围河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尔子一用第四十章 越宫晓月第十七章 莫慌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戏靠演技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十六章 云停风不息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诏第一百四十五章 铁索横江第一百一十七章 弃留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骑难至第一百五十章 旧卒第九十三章 相逢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一章 七寸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锋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谋第七十八章 训子第六十章 作茧自缚第一百六十九章 传讯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八十六章 恶言相向第八十三章 遗训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迟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九十五章 残战第五十一章 边锋第一百五十六章 进城第二十六章 家风传统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六十一章 对垒第二百零五章 夺帝第八十三章 铁桥第六十九章 风雨将至第一百零七章 贼酋谋略第一百八十二章 盘龙寨第二百三十章 集结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妇幼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脸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十九章 泌阳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谋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沦陷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九章 心机算尽第一百四十二章 随风潜入夜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选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诚第一百零二章 相疑第九十八章 夺军之谋第一百零四章 兵败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岸第七十六章 献策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六十八章 划清界线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杀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占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敌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二十七章 决定第一百零八章 狩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