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划清界线

帝京尽陷敌手,朝臣帝君宗室皆成胡虏阶下之囚,山河破碎,大越社稷倾倒,形势可以说是恶劣之极。

迎景王赵湍前往长安登基,看似对关陕军事集团最为有利,但问题在于,待蔡、许等地被虏兵攻占之后,关陕与荆湖、江淮的联络被直接切断,他们有什么信心,能命令荆湖、江淮的地方官员,不计一切代价的将数以百万计的粮秣,千里迢迢从汉中、川蜀绕道送往关陕?

虽说此时河洛、关陕等地还有逾二十万兵马可以调度,但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迫切需要东南、荆襄、川蜀等地的粮秣支撑。

从这一点上,景王赵湍前往襄阳开衙设府,并在襄阳登基,也是符合关陕军事集团(西军)利益的。

此外,郑怀忠、高峻阳执掌河洛、陕西行营兵马都总管,今后又会将诸多制约他们的监司裁并掉,以便他们最大限度的调动关陕、河洛地方的人力、物力,抵抗赤扈人的进袭,可以说是大越立朝以来对武将最大限度的放权。

而将太原守军编入宣武军,使文横岳在张辛、邓珪之上执掌宣武军拱卫圣驾,作为折中方案,至少能叫郑高周吴等人接受。

倘若不是如此,难道让徐怀统领兵马护送景王赵湍前往襄阳登基,他们就高兴了?

这才是他们真正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没有根本利益上的冲突,一些小分歧在当前关头,也不值得大家烦心劳神在景王面前争个面红耳赤——景王这段时间也证明他不是任人拿捏之辈,因此前往襄阳开衙设府的诸多大策,众人很快便议定下来。

徐怀午后进城,直奔大元帅府,众人一边用宴一边谈事,其间将席宴撤去,更换茶汤,之后又感到饥肠辘辘,着人烧烤羊腿摆上桌案充饥,等诸多事大体商议完毕,已是半夜。

明月当空,没有那么寒冷,但屋檐院墙之上还积有残雪。

郑怀忠留赵范在蒲坂,参与后续事宜的讨论,他在侍卫的簇拥下直接从南城门出城,渡河后经淆函故道赶往洛阳,部署洛阳以东巩县、虎牢以及汝州梁县、郏城等地的防御。

高峻阳也连夜率护卫离开蒲坂,赶往汾水北岸的河津。

河津与蒲坂同为关中门户,但在当前势态下,河津的战略地位更为突出。

此外还有两拨信使,一拨信使从西城出城渡河,快马加鞭赶往延州南部,传诏文横岳速至蒲坂统领宣武军;一拨信使携带大元帅府及徐怀的军令赶往猗氏,着徐武碛、王举率领五千人马先行渡河,经洛阳、汝州开赴许州。

文横岳抵达蒲坂之后,率宣武军护送景王赵湍南下,熊牛山与嵩山之间的汝州梁、郏

(本章未完,请翻页)

城等县是必经之地。

然而赤扈人夺取汴梁,京畿附近无兵马能遏制赤扈人的兵锋,而在许州南部、汝州东部以及蔡州等,仅有胡楷、杨麟率蔡州军接纳从京畿突围而出的少量京畿禁军防御。

虽说目前赤扈人还没有立即往京畿西南、东南方向进行战略扩张的意图,但景王赵湍经汝州东部、蔡州西部地区南下襄阳的侧翼,此时是绝对谈不上安全的。

现在不仅需要郑怀忠加强汝州(划入河洛行营)梁、郏城等县的防御,先令徐武碛、王举等人率五千兵马先去与胡楷、杨麟所部会合,也是确保景王赵湍能顺利、安全前往襄阳。

徐怀还需要在蒲坂多留两天,景王赵湍有事情找他商议,但他在百余侍卫簇拥下追赶大队人马,总是快的,不虞没有办法亲自赶往许州统领兵马加强侧翼的防卫。

…………

…………

来到驿舍,徐怀也无暇歇下,石海还有事要找他说,拉上萧燕菡以及临时从猗氏召回来的陈子箫、张雄山、韩路荣等人,在天气冷冽的驿舍院中坐下。

石海入座之前,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递给徐怀,说道:“我族决意西迁秦州,事前没有跟军侯事前商议,萧帅着我携此函给军侯,还请军侯见谅!”

徐怀拆开萧林石的信函细看起来。

契丹残族迁往秦州,萧林石会接受大越的任命出任秦州防御使,名义上隶属于陕西行营,实际上还会保持半独立的地位。

契丹在灭亡前,曾长期从云朔等地抽调青壮与赤扈人作战。

这使得契丹在云朔的族人,青壮男丁比例很低。

契丹灭亡、云朔失陷,还有一批本族精锐随萧统、萧干等人投降赤扈人,这进一步降低契丹残族中的男丁比例。

虽说吸纳西山蕃胡,使得契丹残部规模有所增加,但西山蕃胡在朔州被徐怀狠狠收拾了一顿,前后有近三千最精锐的健锐为徐怀所歼灭,后续乌敕部还从西山蕃胡脱离出来,追随徐怀南下。

契丹残族虽说目前规模超过十万人,但青壮男丁甚至都不到两万人,其他都是老弱妇孺。

这是契丹残族所面临最为残酷的现状,即便萧林石胸臆间还有雄心壮志未灭,他也只能强按住。

萧林石在信中也提及郑怀忠、高峻阳还不具备在赤扈人强大攻势下守御河洛、关陕的实力,判断他们在经历挫败后会往川蜀撤退,借助川蜀的地势之除,牵制赤扈人,随后赤扈人一方面会集结更为强大的兵力侵入江淮,同时也会腾出手来征讨党项,他希望徐怀能早早为这一局面考虑。

为避免郑高周吴等人对徐怀的猜测,萧林石这次会将萧燕菡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及一部分契丹族军将召回,但同时也会正式将陈子箫、张雄山、韩路荣等汉将驱逐出去,希望徐怀能善待。

徐怀将萧林石的信函递给陈子箫、张雄山、韩路荣三人看。

陈子箫、张雄山、韩路荣三人看过信后,先一起朝西北方向跪拜叩首后,又朝徐怀跪拜:“陈子箫、张雄山、韩路荣愿誓追随节帅,还望节帅莫弃!”

“快快请起!”徐怀说道,“入楚山便为楚山袍泽!”

以往云朔地区依附契丹的汉民,比契丹人、渤海人以及诸蕃部族加起来都要多,同时契丹在西京(云朔)、南京(燕蓟)推行汉制任用汉官、编大规模的汉民参加防御已经有二百年。

因此,像陈子箫(韩伦)、韩路荣、张雄山等汉将在契丹军中也拥有不弱的地位,至少不会受到明显的排挤;曹师雄、曹师利还有机会坐镇一方面。

现在的情况是西迁秦州的契丹残族里还继续依附的汉民已屈指可数,就算萧林石对陈子箫、韩路荣、张雄山等将信任有加,但已经不可避免他们被边缘化的现实。

在萧林石看来,眼下也许是陈子箫他们与契丹人“划清界线”的最佳时机。

陈子箫、张雄山、韩路荣等人随萧燕菡统领天雄军俘兵参与奔袭太原作战,萧林石当时就找他们表露相关意思,他们此时看到萧林石的信函,也没有太大的震惊。

离开契丹残部,天下之大除徐怀之外,又有谁值得他们追随?

…………

…………

蒲坂驿馆此时入住太多人,诸多侍卫只能与徐怀在一栋院子里睡下,史琥被迫与入睡打起呼噜惊天动地的牛二睡一间屋。

不过,史琥连日赶路,今夜不需要他在院子里值守,沾床就呼呼大睡过去,不知道过了多久,被牛二推醒,讶异这憨货还没有睡着,竟然鬼鬼祟祟的凑到他的床头。

“什么事情?”史琥不解的问道。

“你听……”牛二说道。

“……”史琥倾耳听见萧燕菡在院子里跟值守的侍卫说话,疑惑的看向牛二,不知道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值得这憨货将他从睡梦里推醒?

“萧郡主进院子里问军侯有没有入睡,还不让人通禀,就要去见军侯,你不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吗?”牛二警觉的问史琥,“再说了,半个时辰前大家还坐一起喝茶,有什么事那时不说,却偏偏等军侯睡下偷偷跑过来?不行,我得将她拦住!”

史琥一把将牛二抓住,骗他道:“之前分开时,军侯暗中跟萧郡主递话,还有秘事私下商议,你这憨货莫去搅事,快睡快睡!”

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八十六章 督战队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徐徐图之第三十二章 援师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为第一百章 当机立断第六十四章 选择第二百三十三章 补给线第九十四章 美人与谋第一百九十五章 铁场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二十五章 寻找徐武良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一百六十三章 隐秘真相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四十五章 夜谋第一百二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继统第六十四章 马鞍颠簸第一百零三章 传诏第一百二十六章 近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二十五章 蜷住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二十六章 罪问千古第一百三十章 调兵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军寨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骁诸将第一百九十五章 夺寨第三十八章 误会第九十二章 筹划第五十五章 鏖战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脸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计中计谋中谋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诏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四十一章 焉无虎威第一百六十四章 山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底线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妇幼第一百六十七章 叙功第六十一章 意许无遗诺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测第二百三十九章 追击第七十九章 晨时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第一百五十四章 报捷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缓第一百四十二章 随风潜入夜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一百三十一章 算计第二十九章 野沟杀人夜第七十章 消息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八十九章 寻迹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四十七章 圣恩雷霆第九十章 说服第六十九章 风雨将至第七十四章 马场第一百九十章 东洲寨第九十六章 放归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见第一章 途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献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将第二百零六章 晋家老小第二百一十七章 夺城第十六章 交接第七十八章 训子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九十四章 美人与谋第一百十一章 孤驿第二十二章 军使请上座第十二章 无事也无非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粮食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四十六章 强攻第八十九章 奉旨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妇幼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陨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六十四章 长夜惊魂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二十六章 家风传统第五十一章 借刀杀人计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图
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八十六章 督战队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徐徐图之第三十二章 援师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为第一百章 当机立断第六十四章 选择第二百三十三章 补给线第九十四章 美人与谋第一百九十五章 铁场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二十五章 寻找徐武良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一百六十三章 隐秘真相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四十五章 夜谋第一百二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继统第六十四章 马鞍颠簸第一百零三章 传诏第一百二十六章 近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二十五章 蜷住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二十六章 罪问千古第一百三十章 调兵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军寨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骁诸将第一百九十五章 夺寨第三十八章 误会第九十二章 筹划第五十五章 鏖战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脸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计中计谋中谋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诏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四十一章 焉无虎威第一百六十四章 山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底线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妇幼第一百六十七章 叙功第六十一章 意许无遗诺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测第二百三十九章 追击第七十九章 晨时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第一百五十四章 报捷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缓第一百四十二章 随风潜入夜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一百三十一章 算计第二十九章 野沟杀人夜第七十章 消息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八十九章 寻迹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四十七章 圣恩雷霆第九十章 说服第六十九章 风雨将至第七十四章 马场第一百九十章 东洲寨第九十六章 放归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见第一章 途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献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将第二百零六章 晋家老小第二百一十七章 夺城第十六章 交接第七十八章 训子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九十四章 美人与谋第一百十一章 孤驿第二十二章 军使请上座第十二章 无事也无非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粮食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四十六章 强攻第八十九章 奉旨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妇幼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陨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六十四章 长夜惊魂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二十六章 家风传统第五十一章 借刀杀人计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