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陨

大敌压境,全城宵禁。

深夜除了巡街兵卒,还举着火把在城中行走,暗沉的街巷再无他人。

凛冽的寒风呼啸,吹得城头篝火摇摆不休;城头值夜的将卒围着篝火而坐,看到火星溅到衣甲,都懒得伸手拂一下,反而侥有兴致的看着火星在严寒中灭去。

突然间,急驰的马蹄声,踏破深夜的沉寂——城头守军豁然立起来,从垛墙间望西眺望去,只见夜色深处隐约有数骑驰来。

“襄城急讯!”

高举火把纵马而驰的信使,勒马停在城门前,将身后所插的令旗举起来挥舞,振声呼叫。

城门寒夜紧闭,一名小校坐着竹篮缒下城头,查验信使印信,之后又用竹篮将信使吊上城头,在城门换上快马往衙署驰去。

罗山新城之中皆是泥路,但寒夜冻得坚硬,钉着铁掌的马蹄踩踏而过,像是敲响战鼓,搅碎城中沉郁的寂静。

四壁简陋的驿舍之中,朱沆同样是难以入眠,坐在灯下思虑怎么再写一封奏章才能更好的诉说楚山、汝州的现状。

听到有如惊雷般的马蹄声从驿馆前的长街驰过,朱沆心绪难宁,推开窗户朝外看去,但视野为院墙、夜色所挡,一时间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寒风窜进来,将烛火吹灭,室内瞬即被黑暗吞噬。

院子里仅有暗淡星光照进来,朱沆禁不住忧心揣测,是襄城、召陵以北的敌军又有什么异动吗?

“吱哑”一声,朱芝从侧厢房推门走出来,裹衣伸头往外探看,想必也是为城中快马疾驰惊醒。

“啊,父亲,你还没有睡下?”朱芝过了好一会儿,才猛然发现朱沆衣袍整饬的站在窗前暗处,掌灯走过来问道。

“哪里睡得下啊?”朱沆轻叹一口气,说道,“城中快马夜奔,也不知道又有什么事发生了!”

“徐怀用兵看似喜用奇谋,善走偏锋,但实在不用担心什么,”朱芝宽慰他父亲道,“却是汝州之行,父亲实不应该强邀徐怀同行啊……”

“淮南一战,事关大越生死存亡,哪还有什么应该不应该啊?!”朱沆苦笑道。

朱芝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将屋中油灯点亮,见长案有草拟未半的奏章,拿起来看过一遍,问道:“父亲还在思虑石炮之事,以为午后所发奏章,还有未尽之言?”

“不仅于此,”朱沆坐到案前,说道,“与徐侯言,越发感受到守江必守淮的迫切性,只觉有千言万语,落笔却又无从下手,心绪杂乱,连一封奏章都写不好……”

朱沆正与朱芝说着话,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俄而听到韩圭在院子里外的说话声。

朱沆这一刻心里才真正惊悸起来,忙推开门,走到廊下,问站院门口的韩圭:“韩参军,徐侯深夜收到什么急报?”

“汝阳失陷了!”韩圭走将进来,也难掩惶急禀道,“徐侯请朱相公过去……”

“什么,汝阳失陷了?!”朱沆如遭雷霆重击,惊问道,“杨侯可有成功从汝阳突围,可否安好?”

韩圭苦涩说道:“更具体的消息还未尽知,除梁县急传而来的初步消息,有一部分汝阳守军熬不住如此恶战降敌了,也有一部分守军突围出来,但杨侯生死暂且不知……”

朱沆失魂落魄的坐|台阶上,不敢相信还能什么侥幸消息等着他们。

朱沆虽说希望徐怀能同他前往梁县,说服杨祁业率部南下,但无论是于公于私,他内心都希望杨麟能成功从汝阳突围脱身。

杨麟战功或许不如徐怀耀眼,但大越遭逢大难以来,杨麟南征北战,浴血杀敌,为御胡虏鞠躬尽瘁,他又何甘人后?

倘若说徐怀乃大越左膀,那杨麟、刘衍等将则是大越右臂,大越失之将有断臂之痛。

朱沆力邀徐怀同往梁县,内心深处未尝不是希望徐怀背负更大的责任之后,会极尽一切所能,去解汝阳之围,救杨麟脱困。

他还没有等到徐怀确切的答复,汝阳就失陷了?

杨麟治军极严,同时他在军中威望也高,倘若杨麟还安好无恙,很难想象会他麾下有一部分守军会降敌?

而徐怀四五天前刚接到梁县信报,确知汝阳守御极其艰难,守军将卒死伤也极其惨烈,但形势还能勉强维持,杨麟也做好据街巷死守的准备。

现在传回的消息,虽然还不够详尽,但也足以说明杨麟凶多吉少。

朱沆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拉上朱芝随韩圭去见徐怀。

他们抵达徐怀寓所,这时候院中也是火把点遍,数名信使持旗而出,也不知道徐怀仓促下达怎样的军令传往楚山各地。

在韩圭的引领下,朱沆、朱芝径往徐怀所在的偏院走去,徐武碛、潘成虎、史珍、徐心庵等将吏也都闻讯赶来。

“这是杨祁业着人送来的信报……”徐怀见朱沆走进来,将一封信报递给他看,信报所写与韩圭所述并无二致:

汝阳失陷是在昨日午前,杨祁业也是在有散兵溃卒突围翻山越岭赶到梁县才知此事。

赶到梁县的十几名将卒,城陷时负责守御临近紫逻山的汝阳西北侧城墙,离敌较远,才得以顺利脱身,却也因此并不知道城中太具体的情况,更不清楚杨麟的生死。

“徐怀,你觉得杨侯有无机会脱身?”朱沆带有侥幸的问道。

“……”徐怀艰难的摇摇头。

他对杨麟以及左骁胜军的了解,比朱沆更深,哪怕逃归兵卒带回的消息很零碎,却也足以说明城陷时杨麟身上发生重大变故,群龙无首才会骤然间如此混乱,以致毫无挣扎机会被敌军攻陷。

朱沆有些虚弱的扶椅而坐。

徐怀又说道:“河洛敌军陷汝阳,必然第一时间举师东进往梁县而去,我已下令唐盘从襄城、叶县各调两千精锐驰援梁县,以防梁县有失……我现在就动身赶往梁县,你们有什么要收拾的?”

“我现在就与你动身,留一两人在罗山收拾行囊即可!”朱沆说道。

汝阳失陷,孤城嵩县又远在伊水上游,河洛敌军数万再无牵制,将能全力往梁县碾压而去。

梁县仅有万余守军,初闻杨麟失事,必然军心动荡。

汝阳失陷,杨麟生死不明,朱沆便有彻入心扉之痛,实不敢想象一旦梁县失守,襄城、叶县、郏县三城面临京西、河洛之敌夹击的局面!

…………

…………

东线有徐武碛、潘成虎、徐心庵、唐青、韩奇等人坐镇,徐怀暂时不用担心赤扈东路大军在攻陷寿春之前,会分出多少兵马|强攻罗山、信阳等城,当夜便与朱沆、史轸等人,在百余选锋军精锐的簇拥下快马离开罗山城,一路西进。

从罗山到叶县远达四百里,沿途乃是楚山新建驿道,随时可以更换快马,徐怀一行人午时便赶到叶县。

叶县位于伏牛山东北麓,北滍水以南,可以说是淮上西线防区的腹地。

不过,考虑到随时有增援汝州的需要,在蜈蚣河战事最紧张的时期,除了千余州兵作为基本守御力量外,徐怀还在叶县放了两千右军精锐,受坐镇襄城的右军副统制陈子箫节制。

陈子箫最先得到汝阳失陷的消息,在派人将梁县信报送往罗山之际,也同时将叶县两千精锐第一时间派往梁县增援。

此时陈子箫也赶到叶县跟徐怀见面。

“汝阳城陷之前,杨侯为敌军床子弩射中,陷入昏迷,敌军趁机发起总攻,守军没能支撑住多久,便被敌军攻入城中——目前有消息说杨廷照率小部精锐护送杨侯杀出重围,去向不明,应该在汝阳南面的山岭之中……”陈子箫此时已经得到汝阳失陷更详细的情报,跟徐怀、朱沆禀道。

这并非什么好消息。

大越所制床子弩,短矛粗细的弩箭,一百步内能将一头黄牛射穿。

庄守信、庄庸、陈荣钧等人当然也掌握床子弩的制法,但制备床子弩的弓材,比普通的弓弩要求更为严苛。

大越一直都实行弱枝强干的策略,除了各地厢军极其不堪外,就连军械制备乃至储备,诸路监司及州县都受到打压,良匠良器都集于京中。

因为良材难得,楚山到现在还不能批量制备床子弩等利器。

反倒是汴梁失陷后,大批良材以及武库所储备大量弓弩兵械,连同十数万匠师、匠工及家小皆被赤扈人掳走。

汝颍会战之后,赤扈人就极其重视步甲的建设,河洛、京西敌军将西域石炮投入战场,他们拥有更多的床子弩等军械,徐怀也是一点都不奇怪。

杨麟在阵前被床子弩射中,即便没有一命呜呼,伤势之恶势、之严重,也是不难想象的……

第一百零一章 头颅见面礼第九章 少年奸计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迹第七十九章 晨时第三章 未雨绸缪时第二百二十一章 进宫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车路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触第一百三十八章 启程第十三章 聪明误第一百六十五章 沦陷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九十五章 总攻第三章 难民第九十章 杀贼游园夜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阳攻略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一百六十三章 国殇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三章 未雨绸缪时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七十六章 献策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十九章 知谋无良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四十章 越宫晓月第一百五十三章 败局已定第七章 撤离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紧逼第一百七十四章 识破第一百九十二章 献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三章 贵女第三章 进剿招讨策第七十九章 以山为城第十七章 少年逢春第一百零八章 河滩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八十六章 西华残阳第二百一十三章 击溃第一百零四章 兵败第一百八十七章 行军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谋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骁诸将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一百七十六章 来客第一百八十八章 妇孺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一百五十七章 统兵第四十五章 将计第一百三十七章 计成第十二章 安排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议第一百八十七章 纵虎归山第四十七章 无惧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标第一百零三章 迁都第二百四十章 计在东洲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锋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六十二章 归去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谋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三十九章 心机算尽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龙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一百六十七章 软禁第三十一章 雄兔脚扑朔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三十二章 撤军第一百零一章 头颅见面礼第一百零五章 荆北孔昌裕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风声第一百零三章 传诏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离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邺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阳第二十一章 处置第五章 恶缘第二百四十六章 译者布剌蛮第一百八十一章 传话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五十四章 敌袭第六十九章 岂因女流不英雄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一百二十三章 总归要打第一百七十二章 还归第十七章 肃金楼第十九章 泌阳第一百五十八章 驰援第一百零三章 传诏第七十九章 晨时第二百二十三章 软肋
第一百零一章 头颅见面礼第九章 少年奸计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迹第七十九章 晨时第三章 未雨绸缪时第二百二十一章 进宫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车路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触第一百三十八章 启程第十三章 聪明误第一百六十五章 沦陷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九十五章 总攻第三章 难民第九十章 杀贼游园夜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阳攻略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一百六十三章 国殇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三章 未雨绸缪时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七十六章 献策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十九章 知谋无良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四十章 越宫晓月第一百五十三章 败局已定第七章 撤离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紧逼第一百七十四章 识破第一百九十二章 献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三章 贵女第三章 进剿招讨策第七十九章 以山为城第十七章 少年逢春第一百零八章 河滩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八十六章 西华残阳第二百一十三章 击溃第一百零四章 兵败第一百八十七章 行军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谋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骁诸将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一百七十六章 来客第一百八十八章 妇孺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一百五十七章 统兵第四十五章 将计第一百三十七章 计成第十二章 安排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议第一百八十七章 纵虎归山第四十七章 无惧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标第一百零三章 迁都第二百四十章 计在东洲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锋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六十二章 归去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谋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三十九章 心机算尽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龙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一百六十七章 软禁第三十一章 雄兔脚扑朔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三十二章 撤军第一百零一章 头颅见面礼第一百零五章 荆北孔昌裕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风声第一百零三章 传诏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离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邺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阳第二十一章 处置第五章 恶缘第二百四十六章 译者布剌蛮第一百八十一章 传话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五十四章 敌袭第六十九章 岂因女流不英雄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一百二十三章 总归要打第一百七十二章 还归第十七章 肃金楼第十九章 泌阳第一百五十八章 驰援第一百零三章 传诏第七十九章 晨时第二百二十三章 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