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败局已定

“行辕上下都以为收复大同指日可待,刘世中、蔡元攸这次召集大规模的军议,除了云朔地区的后续安排,以及后续出兵配合河北军对燕蓟的攻势外,还要讨论如何收编大同守军,”范雍在文事上要强过更善治军作战却无处施展才能的王举,因此在都部署司任吏,更得幕司大吏的偏爱,因此也能知道更多的秘密,蹙着眉头说道,“在今天之前,断然无人想到兵部郎中前往大同劝降,会遭射杀。而这么重要的会议,曹师雄、曹师利及大将孟平等人一个个都‘偶染风疾’,拖病不来,此时想来他们确实是岚州等待变局的发生啊!”

“你们既然也料定形势如此,而刘世中、蔡元攸对你们也居心叵测、不怀好意,为何要过来参加军议?”王举蹙着眉头,疑惑的问道。

“刘世中、蔡元攸早就怀疑我的身世,举荐我出任天雄军第十将都虞侯也是不怀好意,但他们这些人朋党勾结,掌握滔天权柄,背地里不知道做了多少伤天害理之事,本质上却还是依附于大越朝的,”徐怀说道,“我不怀疑他们大局已定之时,会对我下手,但我料定他们一定会把事情搞砸,又何惧他们跟我玩上不了台面的阴谋诡计?”

徐怀年龄未及弱寇,就得任都虞侯。

朔州因为汉民悉数撤出,不立州县衙门,仅设巡检司统辖阳口砦以外的防务,但名义上所管辖的范围,却要远远超过一般意义的巡检司。

因此徐怀兼领朔州巡检使,意义上也非比寻常。

这注定他在河东,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

王举、范雍在都部署司当然也有听说他种种传闻。

只是之前这些传闻与徐怀的身世纠缠在一起,蔡系又有意暗中推波助澜,使得桐柏山众人看上去居心叵测,他们也没有当真。

卢雄前两天刚到应州,他们也刚刚确认徐怀的身世,心里都陷入将与亲旧相认的欣喜之中,还没有心思去细想这种种传闻。

此时听徐怀、卢雄说及种种秘辛事,他们也是掀起轩然波澜,也才真正认识到桐柏山众人所面临的局势是何等的险恶。

然而面对如此危局、恶局,徐怀却又是如此风轻云淡、从容不迫,这叫他们蓦然间想起十数年前也曾有一人,平素言谈举止透漏出来的从容自信,也是能如此的安定人心。

“十七年前赤扈人尚未崛起,大越都已将云朔收入囊中,一小撮奸佞小人坏我三哥性命,迫害我王氏一族不提,还白白将大好形势葬送掉,真是可恨啊!天亡大越啊!”王举悲声叫道。

“你是料定大同覆辙将再现,此来应州,希望能再挽狂澜?”卢雄看向徐怀,蹙紧眉头问道。

“不,两者情势完全不一样,”徐怀摇了摇头,说道,“天雄军溃灭于大同城,哪怕没有一兵一卒逃脱出来,河东局势都不会崩坏——萧林石此前也是迫不及己,才行险计,并没有能力反攻河东。但是,这一次骁胜军、宣武军倘若在恢河北岸被赤扈人歼灭,一方面赤扈人的野心膨胀起来,能在极短时间内集结更大规模的骑兵南下,另一方面曹师雄等人投敌,与大同守军甘为赤扈人的前驱,整个河东都将飞快陷落,赤扈骑兵的马蹄最快可能仅需要三个月,就能践踩黄河两岸的土地。我知道不受刘蔡等人的待见,但此次过来,仍希望与骁胜、宣武两军诸将见上一面,不是有其他的妄想,而是想着他们在被打溃之后,知道从西山借道可以逃回泾原、鄜延等地重整旗鼓,以便朝廷下诏勤王时,西军还能提供更多的有生力量!”

年初离开岚州时,虽然卢雄也赞同应高度警惕赤扈人的野心,但对局势的判断,也远没有徐怀这么悲观。

然而到这时,特别是大同守军都毫无顾忌射杀前去劝降的兵部郎中刘俊,自断南附大越之路,卢雄又怎么可能还以为徐怀此言是杞人忧天?

河东能战之兵,几乎都集结到应州来了,一旦骁胜军、宣武军在恢河附近覆灭,加上曹师雄又带着他所掌控的天雄军数部投敌,整个河东所剩的整编禁军,就剩阴超、文横岳两部。

就剩阴超、文横岳二人有些气节,不从曹师雄投敌,但他们手下仅有三千兵马,外加完全不值得依赖、多为老弱病残的厢军、乡兵,凭借忻州、太原等城池,能抵挡多久?

这时候有扈卫走到廊前通禀:“朱芝过来求见军侯!”

“快请朱芝过来,”徐怀安排扈卫去请朱芝,同时又与堂叔王举及卢雄、范雍等人说道,“经历大同战难,朱芝性情有所改变,但骨子里世家子弟的臭脾气很难短时间内尽数磨灭,立场也未必能坚定,诸多秘辛事还不能叫他知悉。等会儿还要请七叔与范爷暂以靖胜军故人自居,言语可能会有所怠慢,请七叔莫以为怪……”

“这个我们省得。”王举说道。

王举当下先叫二字王宪、王峻及女婿范宗奇暂且回避,他与范雍要留下来看朱芝会带来什么新的消息。

“真真气煞我也!”朱芝刚走到廊前,人还没有走进客堂,就愤恨的叫嚷起来,说道,“刘世中、蔡元攸都是软骨头、怂货一个,他们竟然想要隐瞒刘俊为萧孽残贼射杀的真相,却是刘衍这些人多少有些骨气,先与他们闹腾起来。我是实在忍受不了,便先退了下来……咦,卢爷,你怎么在应州?”

“相爷忧云朔战局未尽如意,特遣我过来走一趟,也是刚刚到应州遇到两个故人,与徐怀见上面。”卢雄避重就轻的说道。

朱芝也没有多想,还陷在悲愤之中,看王举、范雍二人面生,以为他们就是卢雄在应州遇见的故人,拱拱手,便径直在徐怀身边坐下,愤声抱怨道:“天雄军溃灭于大同,刘世中、蔡元攸两厮可以推卸说葛怀聪逃得太快,没有给他们出兵增援的机会,但这次我是真真看清楚他们的面目。”

“你先坐下来喝口茶歇歇气,刘衍他们到底是如何闹腾的,你说来给我听听,”徐怀看桌案有一盏未饮温茶,端给朱芝止渴,问道,“郭仲熊他又是什么主张?”

他们走进这宅院,与王举、范雍他们相认诉说诸多秘辛,不知不觉间都快两个时辰过去了,外面天色都暗了下来。

到这时候刘世中、蔡元攸都没有派人接见于他,想来他大概仅有一两次的机会,在正式的军议会场见到他们。

徐怀也料到他即便亲自到应州来,与刘世中、蔡元攸及刘衍诸将谋面的机会不会太多,而王举、范雍在都部署司的地位也不甚高,他想要更清楚了解行辕之中发生的事情,还得靠朱芝通风报信。

“郭仲熊还能叫人高看一头,他说此事欺瞒,即便消息严丝无泄,将卒也会相疑——刘衍、陈渊、曲景等将则主张立刻出兵渡过恢河……”朱芝急喝过两口茶,将他到行辕后所见到刘世中、蔡元攸与诸将吏的争吵原原本本说给徐怀、卢雄听,说道,“我这次随军出征,我父亲说桐柏山卒悍勇能战,你若与刘衍等将一起请功,必能再建殊功!”

“朔州两千弱旅,刘世中、蔡元攸是看不上眼的。”徐怀淡定说道。

“你要是担忧刘世中、蔡元攸忌你身世,不敢重用你领兵作战,我看大可不必,”朱芝急道,“那两个怂货,怕强攻不下大同还损兵折将,你真要请战,他们都还巴不得呢,而西军也并非没有敢战将吏!”

“那行,待拜见刘世中、蔡元攸时,我提一嘴试试,看他们应不应,”徐怀不想跟朱芝无谓的争辩什么,便顺着他的语气答应到时候会找刘世中、蔡元攸请战,又跟他说道,“朱郎君派了两名家将随你到应州来,照顾你的周全,但都殒于大同,你身边已没有人照顾周全——范爷乃是卢爷的至交好友,此时乃河东都部署司武吏,你直接找刘世中或者谁,便说范爷乃是你父亲的故交,要将他借用到你身边任事,凡事也能有个照应!”

朱芝性情还是急躁,但念着朱沆的情分,徐怀不可能不管他的生死。

而此时范雍等人都还是都部署司的武吏,在大变发生之前,也不可能说直接跟他们前往朔州,较为合适的安排,就是让范雍等人先紧跟着朱芝,备好快马、刀弓,待到形势彻底混乱,也方便让他们护送朱芝逃往朔州。

至于能否力挽狂澜,徐怀已经不再心存一丝幻想了。

除非骁胜军、宣武军此时能当机立断,毫不犹豫的放弃应州,撤回雁门关去,要不然无论怎么选择,都是败局、死局……

第五十六章 避实捣虚去第九十章 对质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锋第二章 避祸第一百六十章 夺营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一百四十五章 离别第一百六十八章 张目第六十四章 围河第二十章 问策第八十四章 对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总归要打第一百五十四章 报捷第一百四十二章 自告奋勇第一百四十四章 杀人放火招安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错与罚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二百一十七章 夺城第十九章 知谋无良策第九章 作战方案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标第一百八十六章 劝进第一百七十九章 峡谷第十八章 婚配第二百四十五章 备战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军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换第一百九十四章 浓雾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战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二百零一章 大势失去第一百九十四章 浓雾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戏靠演技第一百三十一章 萧林石第九十八章 夺军之谋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标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六十二章 贴身相随第一百七十章 诱饵第二百三十五章 擅权第二十二章 旧案第一百零五章 荆北孔昌裕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一百七十六章 归京第八十章 议和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袭岢岚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别第一章 楼烦故郡第九十二章 客远不为阻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紧逼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六十八章 最坏准备第十九章 相邀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触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夺军第一百八十章 选择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七十章 名实相副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八章 缘由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议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测第一百六十四章 侨置第一百三十八章 启程第五十八章 风月交椅第九十六章 报信第三十九章 身边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头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二百四十章 计在东洲第九十九章 凿穿第一百六十二章 胜利第九十六章 报信第一百六十一章 怯战第二百一十二章 夺滩第十八章 悦红楼里说风情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计第二百二十五章 峙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二十二章 粮食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意在第九十四章 荆湖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敌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九十九章 凿穿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营第七十四章 马场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动如山第三十八章 奏章
第五十六章 避实捣虚去第九十章 对质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锋第二章 避祸第一百六十章 夺营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一百四十五章 离别第一百六十八章 张目第六十四章 围河第二十章 问策第八十四章 对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总归要打第一百五十四章 报捷第一百四十二章 自告奋勇第一百四十四章 杀人放火招安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错与罚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二百一十七章 夺城第十九章 知谋无良策第九章 作战方案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标第一百八十六章 劝进第一百七十九章 峡谷第十八章 婚配第二百四十五章 备战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军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换第一百九十四章 浓雾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战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二百零一章 大势失去第一百九十四章 浓雾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戏靠演技第一百三十一章 萧林石第九十八章 夺军之谋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标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六十二章 贴身相随第一百七十章 诱饵第二百三十五章 擅权第二十二章 旧案第一百零五章 荆北孔昌裕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一百七十六章 归京第八十章 议和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袭岢岚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别第一章 楼烦故郡第九十二章 客远不为阻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紧逼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六十八章 最坏准备第十九章 相邀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触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夺军第一百八十章 选择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七十章 名实相副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八章 缘由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议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测第一百六十四章 侨置第一百三十八章 启程第五十八章 风月交椅第九十六章 报信第三十九章 身边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头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二百四十章 计在东洲第九十九章 凿穿第一百六十二章 胜利第九十六章 报信第一百六十一章 怯战第二百一十二章 夺滩第十八章 悦红楼里说风情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计第二百二十五章 峙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二十二章 粮食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意在第九十四章 荆湖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敌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九十九章 凿穿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营第七十四章 马场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动如山第三十八章 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