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峙城

“这还不够,得将城门洞从里到外都堵严实了!你与添荣、添禄就守在这里,寸步不得离开,倘若有谁敢妖言惑众,立斩无赦——此时绝不可有半点心慈手软!”

孙彦舟看到内城城门洞里仅仅拿拒马等物填塞,觉得远远不够,登上城楼催促长子孙源赶紧调派人手就近拆屋破墙,拿砖石将城门内彻底堵死。

除了拂晓时分唐渊、虞谟二将假装溃兵逃归,骗开东城门外,南城守军校尉郭云昆更是率领三百部众投敌,从城中对南城门守军发起突袭,打开南城门引伏兵进城,同时内外城共有七处被人纵火引起混乱。

孙彦舟现在不仅下令封闭内城,禁止外城守军逃入,看内城诸将也都觉得处处可疑;就算是胡荡舟,他都恨不得能多长一只眼睛死死盯住其一举一动。

胡荡舟扒住垛墙,朝内城外看过去,突袭进城的京襄精锐正在两三百步外修筑街垒,暂时并没有强攻内城的迹象,叫他稍稍心安。

胡荡舟转头看到孙彦舟三角眼像毒蛇一般阴恻恻的死盯着自己,盯得心里直发毛,拍着大腿叫冤道:“天圣将军,我与你是多少年的过命交情,我老母妻儿,还有两个刚学会走路的孙儿都在内城之中,你莫不会怀疑我会通敌?得、得,我这叫胡游将眷小都送你府上暂住,现在可不是你我二人相互猜忌的时候,不然这阵脚真就乱了啊!”

孙彦舟没有吭声。

胡荡舟跺着脚,将长子胡游唤到跟前,着他立刻派两名亲信返回府邸,将妇孺都先送到孙彦舟的天圣将军府充当人质。

阔惕站在垛墙前,眉头紧蹙眺望外城的形势,转回头看向孙彦舟、胡荡舟二人,说道:

“汝阴乃焦陂腹背,京襄出其不意奔袭汝阴,乃是要断京西驻守焦陂八万步骑的退路,不仅岳帅不会坐看汝阴陷落敌手,宗王也绝不可能坐视京西八万步骑被南兵围歼于焦陂。我等只要坚守内城不失,援兵须臾便至——此外内城南门,我率部亲自防守,无需彻底堵死。”

“是啊,你我两家嫡系人马,再加阔惕将军麾下的漠北精锐,五六千精锐人马,只要齐心协力,不至于连六七百步见方的内城都守不住,”胡荡舟劝道,“再者外城守军也非全然投敌,即便此时不放心叫他们都撤入内城来,也应激励他们各守其地,坚持到援军赶来!”

…………

…………

史琥将指挥牙帐设在南城门楼之上,相距离内城南门仅有千步,他从垛口眺望出去,都能隐约看到孙彦舟、胡荡舟以及虏将阔惕等人的面目。

陈满此时承担起参谋军事的职责,在汝阴城堪舆图上,标注出紧急修筑的简易街垒以及贯穿的出兵通道,同时进行查漏补缺。

燕小乙凌晨时组织投诚兵马从城内发动突袭,强攻南城门时,被南城守将拿长矛贯穿右臂,虽说包扎过伤口,没有大碍,但失血过多,人有些虚弱,持刀坐在城楼北面的槛石上。

“咚咚咚”一员虎背熊腰的武将走上城楼,声音急躁的问史琥:“我们再加把气力,就能杀穿铁舟巷,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组织更多兵马,里外夹击,拿下北城门!为何此时不打铁舟巷了?”

“云昆,你稍

安勿躁,着你过来,正是要跟你解释这事——来来,你坐这边来,我站起来会牵着伤口!”

燕小乙招呼武将坐到自己身边,示意史琥忙别的事情,他来给满心疑问的武将解释起来。

洞荆联军最初乃是洞庭湖十八家水寇势力联盟,发展壮大之后,除了吸纳洞庭湖及荆江大小水寇势力外,更主要是附近州县的失地农民及规模更为庞大的南下流民。

相比较早年靠打家劫舍为生的湖匪水寇,加入洞荆联军的南下流民,更多还是宗族或同乡进行抱团,虽说在洞荆联军内部一直都被压制,但直到接受招安,改编成归德军,南下流民出身的这部分人马,一直都是不容忽视的一系势力。

数以百万的流民南下,乃是故土惨遭赤扈人侵略所致,迫于生计落草时,洞荆联军已成势力,为了提高战斗力、凝聚力,蛊惑更多的人投奔过来对抗官兵,孙彦舟、胡荡舟等酋首除了着意整肃军纪外,还祭起为民请愿、替天行道的大旗。

故而在孙彦舟、胡荡舟率部投敌之后,无论是个人感情,还是落草以来的自我认知,流民出身的将卒内心是最为抵触投敌,更不要说他们的家小都还在荆南。

郭云昆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员,也是燕小乙亲自策反,在汝阴城潜伏的归德军中层将领。

郭云昆所部虽然仅有五百余人,但大多数都是郭氏同宗或乡邻子弟。

在郭云昆为军情司效力之后,其部又陆续有十数人接受策反——事实上郭云昆所部早就是军情司能直接指挥调动的一支潜伏战力。

因此即便唐渊、虞谟不能骗开东城门,突袭兵马也有极大的把握,在郭云昆所部及其他潜伏人马的配合下强行攻入汝阴;要不然也不会冒险拟定这样的突袭方案。

不过,汝阴距离焦陂-泉河营区还是太近了,汝阴城本身又太大了,还有孙彦舟、胡荡舟嫡系兵马与两千以赤扈本族精锐为主的镇戍军死守的内城。

天亮后汝阴城外就已经有从焦陂方向过来的小股虏骑出没,大股敌骑也开始在颍水南岸集结,随时就会杀到汝阴城下。

他们这时候强行占领外城四座城门,并没有办法对全部外城区域进行有效控制——有近两万守军散于外城各处,有投降有投诚的,有负隅顽固的,也有观望形势。

即便孙彦舟、胡荡舟所部及镇戍军不从内城展开反击,他们要对外城区域的守军逐一完成梳理、控制以及歼灭掉顽固分子,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事情。

突袭前锋兵马以选锋军骑兵为主,也不擅长逐步逐巷去清理乱军。

这时候分兵去强占外城四座城门,然后将他们的兵马都收缩进外城区域,分兵依托城墙抵挡焦陂敌军的反扑,绝非上策,甚至会显得极其被动——此时孙彦舟、胡荡舟所部及两千镇戍军不敢从内城杀出来,外城大多数守军都还在观望中,但等到大股虏骑增援城下时,一切就难说了。

他们此时已经控制东城、南城部分区域,第一时间修筑一些简易壁垒防止守军反扑外,有限的精锐兵力还是要重点部署在南城门外迎接大股虏骑从焦陂方向杀来。

只要将增援虏骑杀退,早没有什么斗志的汝阴守

军,还不是瓮中之鳖?

“倘若虏骑从焦陂杀过来,看到我们在南城外严阵以待,选择从西、北方向进城,我们要如何应对?”郭云昆问道。

“首先他们要有胆子进城,再者赤扈骑兵真要弃马进城,就是瘸了腿的老虎,我们还巴不得如此,”燕小乙笑道,“真要有这美事,我们这一仗真就可以将焦陂、汝阴之敌彻底包圆了。”

这时候城外有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很快有人在城下扬声通禀大股敌骑在西南方向颍水沿岸完成集结,相距汝阴仅十二三里,已经有出动的迹象。

郭云昆扶着燕小乙走到城楼外侧的垛墙口,这才看到城下黑压压一片、战马嘶啸,经历短暂休整的选锋军主力骑兵已在城下完成列阵——他们此时也能看到十二三里外的赤扈骑兵,更像是褐色洪流在缓缓的朝这边涌动起来。

不过这股褐色洪流并没有完全朝这边冲击过来,其右翼分出一股支流,往东面而去。

“虏骑往东分兵作甚?”郭云昆不解的问道。

“应该是我们的后续援军赶到了,迫使虏骑分兵拦截,”燕小乙说道,“你扶我登上城楼看一眼便知!”

汝阴南城门,在城台之上还建有三层砖木结构的城楼。

燕小乙与郭云昆站在城楼南侧的垛口处,距离地面仅两丈高,而汝阴城南、西南,又有很多疏林遮挡,眺望不了太远。等他们登上离地近五丈高的城楼,看到正南方向约二十里外,确有一支三四千规模的人马宛如游龙般正快速往汝阴这边挺进,迫使虏骑不得不往侧翼分兵拦截。

“队伍拉这么散,应是徐惮所部!这小子用兵太大胆了!”陈满这时候也在城楼里,他要在这里更大范围的眺望整个战场,随时给站在城楼外侧垛口前的史琥传递准确的战场势态,看到正南方向三四千人马往汝阴挺进,甚至早就与虏骑互相进入视野了,还丝毫不压下速度,都禁不住担心的猜测是徐惮所部。

考虑到赤扈人在焦陂已经集结逾两万精锐骑兵,为了在汝阴城下击退焦陂之敌第一拨增援攻势,司空府几乎将所有的骑兵都集中起来用于第一时间奔袭汝阴;第二批直接往汝阴出发的兵马,则是以殷鹏、孙延观、徐惮等将为首的马步兵。

殷鹏乃是第二批兵马的主将,需要居后押阵。

孙延观虽说也是举世罕见的悍将,但用兵还是较为稳健的。

也就徐惮,明明其部乃是乘马而行的重甲步卒,与虏骑的锋线都拉近到七八里范围之内了,竟然还没有收缩行军阵列、下马结阵的意思,叫陈满、燕小乙在城楼之上看到,都禁不住替他暗暗捏一把汗。

郭云昆更是紧张得捏紧拳头。

这一刻,城楼下号角声吹响起来,郭云昆低头看过去,却见史琥站在垛墙前,在号角声中亲自挥动令旗发出迎敌命令,就见南城门外列阵的骑兵很快就缓缓动了起来。

左翼列阵的两千骑兵以契丹大将邬散荣为首,直接往东南外围行军,速度还越来越快,很快就将标准的锋矢阵拉出一道往南快速接去的弧线长蛇阵,完全不顾侧翼有大空当有被虏骑杀入击溃的可能,只求以最快速度与南援过来的第一支马步兵会合……

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战第二十一章 刀第二十七章 传习第十八章 故人相见第七章 武技不斗官技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十章 去淮川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五十四章 相疑难相知第二十二章 风月渡河第八十六章 审讯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协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月之期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二十二章 兵饷第一百零九章 俘虏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县之议第九十八章 说客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么大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师第二十一章 刀第一百一十七章 缓攻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岂相易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岭第八章 柳林之内有堂奥第八十四章 怜香惜玉人第五章 驻与戍第十五章 制司第五十章 围困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一百五十二章 残骸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第二百三十六章 颍水第五十八章 西线第四十七章 破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乌敕氏第一百章 风起第五十六章 庙堂远谋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谋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机第一百章 风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帅旗第一百三十六章 借尔小命一用第二十四章 缉拿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六十五章 风光各异第一百七十三章 劝亲第九十二章 客远不为阻第一百五十八章 军议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七十七章 大寇陈子箫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一百三十六章 哗变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殓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三十六章 时不待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四十五章 夜谋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一百五十六章 浅攻进筑第一百八十四章 传信第二百零九章 变故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价而沽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锋第一百八十六章 说囚第二十七章 黄龙坡驿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殓第二十五章 进退两难第二百四十六章 译者布剌蛮第一百章 人心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谋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五十四章 相疑难相知第二十九章 迂回第二十九章 野沟杀人夜第一百三十章 将计第十五章 恭喜大当家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十一章 风吹草动惊蛇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二十八章 进退第五十九章 败算第七十四章 夜议第二百二十六章 会合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八十五章 捉将
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战第二十一章 刀第二十七章 传习第十八章 故人相见第七章 武技不斗官技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十章 去淮川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五十四章 相疑难相知第二十二章 风月渡河第八十六章 审讯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协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月之期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二十二章 兵饷第一百零九章 俘虏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县之议第九十八章 说客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么大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师第二十一章 刀第一百一十七章 缓攻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岂相易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岭第八章 柳林之内有堂奥第八十四章 怜香惜玉人第五章 驻与戍第十五章 制司第五十章 围困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一百五十二章 残骸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第二百三十六章 颍水第五十八章 西线第四十七章 破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乌敕氏第一百章 风起第五十六章 庙堂远谋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谋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机第一百章 风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帅旗第一百三十六章 借尔小命一用第二十四章 缉拿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六十五章 风光各异第一百七十三章 劝亲第九十二章 客远不为阻第一百五十八章 军议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七十七章 大寇陈子箫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一百三十六章 哗变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殓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三十六章 时不待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四十五章 夜谋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一百五十六章 浅攻进筑第一百八十四章 传信第二百零九章 变故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价而沽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锋第一百八十六章 说囚第二十七章 黄龙坡驿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殓第二十五章 进退两难第二百四十六章 译者布剌蛮第一百章 人心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谋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五十四章 相疑难相知第二十九章 迂回第二十九章 野沟杀人夜第一百三十章 将计第十五章 恭喜大当家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十一章 风吹草动惊蛇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二十八章 进退第五十九章 败算第七十四章 夜议第二百二十六章 会合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八十五章 捉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