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缉拿

小溪从群岭深处流淌而出,入冬之后水势枯瘦,河床上青褐色的石块裸露出来,潺潺细流在石块间欢快的流动着——百余栋屋舍错落有致的分布于小溪下游的河谷之中,两面乃是缓缓升起的坡岗。

清晨时分大地笼罩在薄雾之中,远山变得模糊,稀疏的树林隐隐约约可见,像是披了一层轻纱,别有一番韵致。

零散的马蹄声踏破清晨的宁静。

田间早起的村民被从薄雾中驰出的数百马步兵吓住,错愕的看着骑兵径往吕家坳而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马步兵赶到吕家坳的寨门前,没有直接闯进河谷里的村庄,分出两队骑兵,一队往左首坡岗驰去,绕到吕家坳的左翼,一队淌过溪河,往右翼的坡岗驰去。

有一小队人马往田间赶来,将入冬后还早起在田间劳作的十数村民召集起来询问姓名,拿出一张名单对照。

“淅川县尉刘武恭在此,奉京襄路刑狱司之令缉拿案犯,速速打开寨门,不得拖延!”刘武恭驰马赶到仓促间紧闭的寨门前,将腰牌摘下来,扔到寨墙之上。

闻警仓惶赶到东寨门的吕季,探头张望,确认是县尉刘武恭带队,慌忙下令打开寨门,疾步迎上前来,惊讶叫道:

“县尉大人是不是搞错了,吕家坳怎么可能窝藏案犯?却不知荆狱司所要缉拿案犯是谁?”

吕季心里惊诧无比,暗感寨子即便有谁犯下大罪他不知情,但刑狱司也不至于搞出这么大动静来啊。

这他娘是捉拿案犯,还是屠寨灭村来的?

这时候陈松泽御马缓缓到近前来。

与身穿铁甲,肩披猩红氅衣的刘武恭不同,陈松泽还穿着打有补丁的袄袍,脸容枯瘦,在雾气里犹显冷峻,阴翳的眼神盯看过来,像要将人的五脏六腑挖出来。

吕季看到陈松泽,心里顿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强笑道:“陈爷如今也到刑狱司当差了?”

“吕员外好久不见啊。”陈松泽的胳脯肘倚鞍桥上,看着吕季而笑。

刘武恭到淅川上任也才一个多月,对淅川有头有脸的耆老士绅都谈不上多熟悉,之前也就见过吕季一次,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此时定睛看他不到五旬年纪,紫红阔脸,腮帮子有些浮肿,左眉断了一截。

“刑狱司办案,你等配合便是,哪来那么多废话?”

在确认寨中并无埋伏之后,刘武恭示意身后人马先行进寨,勒令寨丁民勇即将从寨墙之上撤出来归家待命,由刑狱司及县尉司的人马接管东西寨门,这时候从左右两翼坡岗包抄吕家坳的骑兵才收拢回来。

吕季将刘武恭、陈松泽一行人领导吕家大宅,再次按捺不住问道:“不知刘县尉捉拿案犯到底是谁?吕家坳真要有作奸犯科之徒,刘县尉招呼一声,吕季自会将他绑到县衙问罪,何苦劳烦刘县尉、陈兄辛苦走一趟?”

“再辛苦也没法指望吕员外自缚手脚跑到县衙来投案自首啊。”陈松泽笑道。

“这是什么意思?”吕季惊慌问道,“吕季一心为善,从不与奸邪之徒过往,也自问从没有做作奸枉法之事,前日还与县尊大人饮宴畅谈,怎么今日就要沦为阶下之囚了?”

“此案乃刑狱司督办,有人举报吕员外与山贼私通。”刘武恭说道。

“绝对是有人栽赃污蔑,我吕季身世清白,与山贼不共戴天,怎会与山贼勾结?刘县尉,我吕季是冤枉的啊!”吕季叫道。

“是不是冤枉,宪司自会审查,刘某也是奉命行事,还请吕员外配合,莫叫刘某难作……”刘武恭冷冷的说道。

县尉司辖管三班衙役,站班皂隶、捕班快手地位相对较高,州县都不再以徭役充抵,而是折算成免役钱摊派下去;把守城门、仓房、县狱的壮班刀弓手,一直以来都还主要从乡兵中征召,抵充徭役。

淅川乃京襄西屏,徐怀不仅亲点刘武恭到淅川担任县尉,县刀弓手扩编两营人后,也一改以往抵充徭役的征召,全面实行征募制,接受府兵马都监司的双重管辖,指挥使、都将乃至队率等军吏,皆由府兵马都监司调派,县衙及县尉司无权举荐任命。

这基本上确保了州县地方兵马受制司直接控制。

刑狱司及军情司在淅川的人马有限,这么大规模的行动,还是刘武恭统领县刀弓手充当主力,同时从西峡都巡检司、荆紫都巡检司各借调一百名骑兵于外围进行封锁,确保核心案犯难以逃脱。

除了当场将吕季扣押下来,县尉司人马在控制吕家坳里里外外,配合刑狱司的侦稽武吏按照陈松泽提供的名单,将有可能经手私售官粮的管事、账房等人一一缉拿归案,同时还封锁吕季大宅,搜查一切可疑证物。

这样的事情,同时还发生在吕家在另外的粮铺、货栈、田庄等产业……

…………

…………

“吕季到底所犯何罪,为何不经州县,就直接将吕氏十数口人缉拿入狱?尔等置朝廷体制何在?”

吕季与粮铺、田庄管事、账户等嫡系亲信十数人被刘武恭率县刀弓手缉拿,连同账簿等十数箱证物一并搬入县尉司,吕氏大宅及货栈等七处产业暂作查封,禁人出入,在淅川县自然是掀起轩然大波。

然而刘武恭是以刑狱司的名义办案,除了刑狱司有宪吏参与审问外,范雍一度还亲自赶到淅川坐镇,余涟、周鲤等人一时不便过问。

然而三天后范雍就悄然离开淅川,吕季等人还继续被扣押在县尉司不得脱身,余涟拖了两天就再也坐不住,带着周鲤、吕方等人走入县尉司大院,质问刘武恭到底想干什么,想要将吕季等人从县尉司带走。

“吕季所涉罪案非同小可,刑狱司直接提审,要是有什么不妥之处,还请县尊大上奏朝廷纠正,刘某乃是一介武夫,只知道遵令行事,还请县尊大人海涵……”刘武恭虽说是边军出身,也立过战功,但在唐州及南阳府兵马都监司前后干了十数年的武吏,此时又有制司在背后撑腰,还不至于应付不了余涟。

见刘武恭油盐不吃,余涟气恨带着周鲤、吕方回到内宅前堂,预感到情况不对劲,却也无计可施。

虽说平时有什么事情,余涟作为知县自然有权调动三班衙役,但三班衙役却是受刘武恭与县尉司直接管辖。

而且在刘武恭到任之后,对三班衙役就进行了一番整顿,塞了很多楚山嫡系的军吏进去。

这也意味着整个县衙之内,除了余涟他们私聘的幕僚、幕宾外,上上下下都是刘武恭的眼线。

就算上奏朝廷弹劾制司很多做法不合规制,就算奏书不被拦截,要拖多久才能递到朝中?

更不要说朝廷真未必会搭理看上去并非有多严重的逾矩。

“制司参军范雍又到淅川,此行还有通判周运泽周郎君,他们已经进了城,正往县衙这边而来……”

一名心腹亲信跑来后堂禀报。

将南阳、襄阳、荆州并入楚山设立京襄路,汝蔡申三州作为战区,军政官员悉受制司举荐任命;非接敌州县,除了南阳知府、襄阳知府以及荆州知州三个正印官、兵马都监司以及个别佐贰官由制司举荐外,其他官员还是由中枢吏部遵照旧规升转调派。

原南阳知府宁慈已经调到中枢出任参知政事,但通判周运泽等官员却都留了下来,甚至还拥有监察、弹劾制司、南阳府衙及诸县官员的权力。

范雍去而复返,周运泽这次也赶来淅川,余涟可不觉得是周运泽觉察到制司在淅川滥用职权,特地赶过来替他们撑腰来的。

也没等余涟与周鲤、吕方等人商议出什么对策来,刘武恭便带人赶到后宅前堂来,对余涟等人说道:“县尊大人与周县丞、吕经承在这里正好,制司范参军与府衙周通判已到前衙公堂,着县尊、周县丞以及钱粮院吕经承一并过去,说是刑狱司将与南阳府衙及淅川县衙共审吕季盗卖官粮案……”

听刘武恭如此说,不要说周鲤、吕方了,余涟都两腿发软。

盗卖官粮,数目惊人,乃是满门抄斩的大罪,吕季怎么可能不把他们供出来?

看到陈松泽一脸轻松的站在刘武恭的身后,周鲤这时候总算明白过来:

陈松泽那日故作狂态,在制置安抚使那里还是发挥作用了,要不然范雍、周运泽这等人物,岂是刘武恭、陈松泽他们所能差遣得了的?

第八十一章 离去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一百三十章 议策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骑难至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阳攻略第一百七十六章 来客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九十九章 恐吓第一百六十章 武经修撰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岁旦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诏第三章 梦里梦外两相疑第一百五十八章 军议第六十三章 使臣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二百二十三章 软肋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九十七章 军怨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四十九章 联结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一百六十五章 沦陷第七十二章 拦截之地第九十章 赴襄阳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别第六十六章 黑锅你来背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落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灭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七十章 名实相副第八十九章 远客第一百八十二章 广武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击第一百六十章 来头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谋第八十章 军都寨第四章 望山津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冲阵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月之期第一百零五章 金蝉再有脱壳时第二十三章 黑锅能否习惯第八十六章 工师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阳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一百五十七章 统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四十六章 纨绔少年勇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惊扰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一百零八章 好气第十八章 悦红楼里说风情第五十九章 铁桥第八十三章 遗训第五十五章 鏖战第一百五十四章 湖寇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价而沽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殓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十九章 泌阳第一百一十八章 为难自己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战第八十四章 对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缓战第五十五章 混乱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计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迹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二十章 讨粮路行迟第六十八章 传首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六十六章 揭过第九十章 猜忌第五十七章 火烧歇马山第十三章 夺寨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八十六章 督战队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三十一章 纸上得来总觉浅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质第七十九章 晨时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决第十五章 制司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敌第一百二十八章 胜负总有时第九十六章 浪成于微澜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
第八十一章 离去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一百三十章 议策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骑难至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阳攻略第一百七十六章 来客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九十九章 恐吓第一百六十章 武经修撰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岁旦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诏第三章 梦里梦外两相疑第一百五十八章 军议第六十三章 使臣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二百二十三章 软肋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九十七章 军怨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四十九章 联结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一百六十五章 沦陷第七十二章 拦截之地第九十章 赴襄阳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别第六十六章 黑锅你来背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落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灭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七十章 名实相副第八十九章 远客第一百八十二章 广武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击第一百六十章 来头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谋第八十章 军都寨第四章 望山津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冲阵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月之期第一百零五章 金蝉再有脱壳时第二十三章 黑锅能否习惯第八十六章 工师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阳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一百五十七章 统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四十六章 纨绔少年勇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惊扰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一百零八章 好气第十八章 悦红楼里说风情第五十九章 铁桥第八十三章 遗训第五十五章 鏖战第一百五十四章 湖寇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价而沽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殓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十九章 泌阳第一百一十八章 为难自己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战第八十四章 对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缓战第五十五章 混乱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计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迹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二十章 讨粮路行迟第六十八章 传首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六十六章 揭过第九十章 猜忌第五十七章 火烧歇马山第十三章 夺寨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八十六章 督战队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三十一章 纸上得来总觉浅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质第七十九章 晨时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决第十五章 制司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敌第一百二十八章 胜负总有时第九十六章 浪成于微澜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