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打草惊蛇

陈松泽猜测制司有可能完全不去考虑接手商州防务的事,才会想着接手私盐之事,以便在商州埋下更深的耳目,姜平只是一笑,说道:

“陈兄倘若要想知道答案,那在四人被召回之前,怕是不能离开我的视野了啊……”

“还请姜爷赐教!”陈松泽拱手道。

徐怀、史轸、韩圭都颇为欣赏陈松泽,但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腾出手来,对陈松泽进行更深的考察;考察以及后期对陈松泽的任用,乃至调查、清洗淅川官|场诸事,都一并交给姜平接手。

“赤扈南侵以来,韩、顾、葛、高诸公都率部打过不少硬仗,甚至就连郑怀忠、郑聪父子也不是没有御敌之功,但赤扈人所真正忌惮的还是楚山,这绝非自夸,”

姜平将麦炊饼掰成小碎块,慢悠悠的塞嘴里,????????????????说道,

“汝颍会战,凿山引汝水北灌,使许陈蔡颍四州之间皆成水泽,制司背倚箕山(嵩山南脉),东西延伸到伊水、汝颍水所构建的防线即便还谈不上坚如磐石,但京西、河洛之敌短时间内想强行破开,也是绝难。然而制司纳南阳、襄阳、荆州之地,安置百万流民,赤扈人不可能不清楚,更不可能坐视不管。因此开辟第三条针对我们的战线,对赤扈人就变得更为迫切。哪怕他们并不指望真的能从武关道杀入南阳府西翼,但只要能迫使我们在淅川投入更多的人马、粮秣,也能达到消耗、疲弱我们的目的……”

陈松泽点点头,表示理解制司为何没有接手商州防务的打算了。

说到底蓝田一旦失守,赤扈人能分别从武关道北段以及洛水两路进攻商州,倘若东川路兵马无意守商州,京襄去接手防务,要花费的代价太高了。

特别是赤扈人有意再开辟一条新的战线来消耗京襄。

京襄刚刚接纳的百万流民,生存环境依旧极度窘迫,需要持续的投入大量的粮秣进行安置。

十数万辎兵、屯兵,要从军事潜力转换成真正的军事实力,更需要的时间。

其他不说,数万套铠甲、兵械以及相应的战械、战具,得花费多大的代价、资源,才能打造出来?

制司现在欠缺的还是时间,要尽可能避免被拖入越打越弱的消耗战中。

因此这个冬季,徐怀不仅下令汝蔡申三州前线都只会倚仗现有的防线全力防御,绝不允许将卒轻易主动出击,南阳府西翼也将选择在淅川依托地形狹仄、险峻的丹江及重阳河谷构建防线,轻易绝不会前出接手商州防线。

考虑到蓝田、商州很有可能在这个冬季会陷落敌手,一方面需要在蓝田、商州部署能隐藏更深、轻易不会被敌军挖出来的耳目、探子,一方面使淅川更快、更彻底的进入军事全面动员状态之中。

依照制司与朝廷的约定,汝蔡申三州作为接敌战区,实施行营节制州衙的军事治理,只不过从之前的楚山行营改为汝州、蔡州、申州三大行营;除此之外的州县,仅允许推行限佃清田以及拿清缴上来的田地建设屯寨,实施军屯,其他则要一切照旧。

此时蓝田、商州未失,淅川还没有接敌,不算战区,余链、周鲤等官员不肯配合,乡族士绅又强烈抵制,制司想要更快、更彻底对淅川进行军事动员,就需要用些非常的手段。

而这一切又需要在朝廷的规制框架之下进行,不能变成制司被攻诘的把柄。

陈松泽作为析川的地头蛇,长期深入接触到淅川各个层面,很显然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来。

“当真要用非常手段,吕季此人不容忽视!”听姜平说明来由,陈松泽说出一个人名。

“哦,吕季此人有何特殊之处?”姜平问道。

军情司到九月之后才着手更全体的去搜集南阳、襄阳府境内的详细资料,即便铸锋堂的粮栈更早就在淅川设了点,负责从淅川境内征购粮秣,但真正对淅川县乡族士绅与官员相互勾结的事情知之甚少。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换源App】

吕季乃淅川吕家坳的吕氏家主,名下除了在淅水河东岸兼并八九千亩田地出佃收租外,旗下还经营船运、粮铺,看似与寻常乡族士绅没有什么区别,但其弟吕方乃是淅川县户房经承。

倘若余涟、周鲤等人有在淅川鱼肉百姓、贪赃枉法,吕季、吕方兄弟二人却是一个好的抓手,但这里面的把柄,却非外人一时半会能理得清,并抓住到手里的。

陈松泽说道:“余涟初到淅川赴任,也算得上谨小慎微,但掉进这大染缸里,并非谁都能收住手。余涟也不外于此,甚至胆子越来越大,最后更是在赈济钱粮上大肆做文章。先帝于襄阳登基,之后不知有多少民众南逃,流落南阳、襄阳等地,先帝下旨地方赈济,这些年来淅川有账可查的赈济粮约有八万余石,但赈济粮除了以次充好、滥竽充数外,还有大量的虚报谎报,外人是没有办法从中窥出什么蛛丝马迹的。不过,赈济粮主要还是拿淅川县征缴上来的粮秣进行冲抵,无论是以次充好,还是虚报谎报,这里面贪没出来的粮食,倘若没人居中操持变成白花花的银子,余涟等人总不能说等到卸任时各自将成千上万石粮草运走吧?”

大越赋税以实征田赋以及丁税、免役钱等为主:

处于运河要道附近的州县,会将粮食等实征田赋押解进京,而将丁税、免役钱留下来用于日常度支;而那些交通不便利的州县,则将丁税、免役钱等银铜货币押解进京,将实征粮赋留下来用于日常度支。

但有积余,就形成州县财政的“积缗”。

建继帝在襄阳登基即位后,除了下旨各地拿出一部分“积缗”押往襄阳弥补军资不足,还下旨将剩余的积缗拿出来赈济灾民;后续还授意地方将加征的一部分粮食拿出来赈济灾民。

淅川这些年来在赈济灾民上前后耗用逾八万石粮食,从州县到户部都是有账目可查的,但是地方官员在这个里面到底贪墨了多少钱粮,想要深挖的话,而且还要尽快将盘根错结挖出来公布于世,就必须得抓住关键环节、一击毕命。

姜平先将陈松泽带到军情司在淅川的落脚地,将一些细枝末节搞清楚,之后就写信派人赶往西峡通禀此事。

在得到徐怀亲笔批示后,姜平就亲自陪着陈松泽,将贩盐队知晓陈松泽身份的四人秘密扣押起来,防止陈松泽的身份泄漏,之后再安排人手接管触手已经渗透到商州境内的贩盐队。

数日之后范雍秘密抵达淅川,????????????????主持对淅川官员贪墨钱粮大案的调查。

徐怀出任制置安抚司统摄京襄路军政大权,照理来说徐怀还可以举荐转运使、提举刑狱公事、提点常平仓事、兵马都部署,分领转运使司(简称财司或漕司)、兵马都部署院(简称军司或帅司)、常平仓司(简称仓司)以及提举刑狱司(简称宪司)四大监司。

然而楚山高级将吏太匮乏了,史轸、苏老常、徐武碛、徐武江、郭君判、潘成虎、范雍、徐武坤、徐武良等人要么都身兼数职,要么就是资历勋阶不够,举荐上去,也被朝廷封驳回来。

目前转运使、提举刑狱公事、提点常平仓事以及兵马都部署暂时都空缺着,监司权柄都合并到长史院、司马院执掌,具体的职能监司也都有设立,以确保制司的正常运转,而各个职能监司则由诸参军事暂领。

目前制司将监察州县官吏等职权,都合并到刑狱司,由范雍暂领。

现在要挖开口子清洗淅川官|场,虽然可以从军情司调遣人手操办,但还得刑狱司出面主持。

“要尽快挖开口子,已经顾虑不了打草惊蛇了,需要刑狱司即刻派出人马缉拿吕季、吕方兄弟进行审讯——为防止余涟、周鲤等人转运、埋藏财货,军情司除了封锁淅川对外的水陆通道外,也提前安排人手对县衙进行监视……”

范雍赶到淅川后,姜平就带着陈松泽将他们拟定的方案禀报给范雍知晓,由范雍来拿最后的主意。

“刑狱司不足百人,还初来乍到,不熟悉情况,诸事还得是军情司打前阵,刑狱司派员参与——现在大家把这些事再推敲一番,要是没有什么问题,今夜就先拿下吕季、吕方二人,对吕氏名下所有的宅院、田庄以及相应的账目、主要管事进行扣押、查封,争取两天之内拿到书证与口供……”范雍说道。

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一百四十六章 残敌第二百零八章 封国第四章 徐徐图之第一百八十七章 行军第一百六十一章 怯战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战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八十四章 传信第八十八章 阶下囚第三十三章 入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雾第二百零一章 开垦第一百四十一章 传诏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紧逼第七十六章 凿穿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十六章 云停风不息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戏靠演技第一百零七章 驰援第九十五章 总攻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十章 收编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议第二百一十六章 潜伏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五十九章 铁桥第一百一十三章 入冬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军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营第一百五十八章 冲阵第一百章 死士第五章 赴任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二十六章 人前人后真面目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波又起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五章 驻与戍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三十七章 进退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缓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遗民第十八章 夺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骑难至第八十六章 工师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将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七十八章 训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二十二章 拙计笨策第九十七章 军怨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章 死士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十三章 聪明误第六十七章 绸缪第一百四十一章 传诏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且做糊涂鬼第六十八章 传首第二百一十五章 圣意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八十三章 争先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军第四章 徐徐图之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战第八十九章 寻迹第三十章 探路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讯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一百三十一章 算计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执己见第五十章 贵子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脸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诏第六十九章 风雨将至第一百零三章 风雨茅津渡第六十九章 风雨将至第一百三十五章 杀阵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敌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七十八章 九黎镇第一百四十二章 蛰伏
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一百四十六章 残敌第二百零八章 封国第四章 徐徐图之第一百八十七章 行军第一百六十一章 怯战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战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八十四章 传信第八十八章 阶下囚第三十三章 入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雾第二百零一章 开垦第一百四十一章 传诏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紧逼第七十六章 凿穿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十六章 云停风不息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戏靠演技第一百零七章 驰援第九十五章 总攻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十章 收编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议第二百一十六章 潜伏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五十九章 铁桥第一百一十三章 入冬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军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营第一百五十八章 冲阵第一百章 死士第五章 赴任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二十六章 人前人后真面目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波又起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五章 驻与戍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三十七章 进退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缓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遗民第十八章 夺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骑难至第八十六章 工师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将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七十八章 训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二十二章 拙计笨策第九十七章 军怨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章 死士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十三章 聪明误第六十七章 绸缪第一百四十一章 传诏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且做糊涂鬼第六十八章 传首第二百一十五章 圣意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八十三章 争先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军第四章 徐徐图之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战第八十九章 寻迹第三十章 探路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讯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一百三十一章 算计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执己见第五十章 贵子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脸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诏第六十九章 风雨将至第一百零三章 风雨茅津渡第六十九章 风雨将至第一百三十五章 杀阵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敌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七十八章 九黎镇第一百四十二章 蛰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