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训子

虽说眼前一幕颇叫人吃惊,但魏成隆素来瞧酸腐气太重的史轸不起,哪里受得了挤兑?当即便黑着脸走去隔壁的院子,将妻子以及几名随行的奴仆喊起来,收拾行装准备动身,多待一刻都觉得如坐针毡。

“郑大官人,还先请到屋里饮茶!”史轸看着心怀怨愤的妹婿离去,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只是请郑屠到中院客堂坐下饮茶。

王章与史雄二人带着十数侍卫亲兵紧随其后,但也只是站在廊下、院中值守。

“茶呢!姜燮,过来给郑大官人沏茶。”听着史轸在客堂里叫唤,姜燮赶忙将炉子上的热水提起来赶去客堂。

史轸二子史珣、史璋站在偏院里,隔着一道月门,也不知道要不要凑过去。

这院子里原本是几个妇人被鼓动得心思最活络,满心嫌弃淮源乃穷乡僻壤,一心求去,这时候看着中院廷中十数披坚执锐的甲士有如崖山一般,皆是面面相觑,也没有谁敢再提离开楚山之事。

过了一会儿见姜燮沏过茶后走回来,史轸次女史惠娘问丈夫:“那个郑经承在跟爹爹说什么话呢?”

“我就帮着沏茶,沏过茶就出来了父亲与郑经承谈事,也无意叫不相关的我听着。”姜燮说道。

“昨儿一大群人就着几碗冷切羊肉、几壶淡酒喝得不亦乐乎,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今天又摆出这般架势,这是来吓人的啊,”史惠娘撇了撇嘴,还有些不服气的说道,“是不是越是山高皇帝远的犄角旮旯,越是喜欢摆这样的架势啊?”

史璋年纪尚小,不经世事,但史珣这几年在户部做事,见识也是有的。

知县作为正印官,在地方上或许可以作威作福,平时出没厅堂,身边少不了衙差、书吏随行。

县丞、县尉对知县是有节制之权,但作为佐贰官,仪仗则要简陋得多,除开私仆,到任后地方最多从衙役里调两三名老卒听候差遣。

有些穷乡僻壤之地,也许不需要太顾忌朝廷的规制,但问题是越是究乡僻壤,钱粮越是窘迫,县衙里可差遣的人手极为有限,能有几人调给佐贰官贴身差遣?

现在楚山县衙不仅直接调六名仆妇、厨子过来,帮着照顾他们一家老小的起居,还派十数披坚执锐的甲卒在他父亲身边听候差遣,这是什么待遇?

这是监察御史得知之后都会见猎心喜、上本参奏的待遇啊!

除了十数甲卒侍立中院庭中带来的压迫感,史家老小也怕惊忧到史轸与郑屠商谈事,留在偏院里一边胡思乱想,一边观望。

魏成隆一家原本是跟着仓皇出京,到淮源后也没有落脚的心思,都没有添置什么东西,收拾行囊甚快。

待雇了马车过来,魏成隆也是压着心头的恼怒,携妻子过来辞行,却在进中院之时被侍卫亲兵拦住,要先行禀报。

史轸与郑屠

敞开门窗说话,廊前除了王章、史雄守着,其他人是禁止随便靠近,以免无意间叫人听去机密即便是史家人都要避嫌。

这便是规矩。

魏成隆强忍住跺脚而走的冲动,等了片晌才见史轸得侍卫禀报走出来。

“成隆既然已决意举家迁往襄阳定居,我就不再挽留了,而时局动荡不休,你们到襄阳后一切都要小心为上我让你嫂子准备一份程仪,十分微薄,成隆你们也不要推辞!”史轸拢着手,淡然说道,“姜燮、珣儿、璋儿,你们替我送一送你们的姑父、姑母,不知今日一别,何时才能再聚呢!”

魏成隆不作声,史轸也不关心他的心情,说过话后便转回院中与郑屠说事去了。

姜燮看着姑夫魏成隆这时候负气而走,忙拽了拽史珣的衣袖,示意史璋以及妻子史惠娘也跟过来,走出院子给姑父、姑母一家送行。

姜燮等人送行到白涧河渡口,看到姑夫、姑母一家登上渡船才转身返回淮扬坊。

郑屠这时候已经离开,诸多侍卫亲兵到腾空出来的西偏院待命,中院庭中仅有王章带着四人值守。

“姜燮、珣儿、璋儿,你们过来,”

史轸走到门槛前,将二子、女婿喊进客堂里说话,

“不管你们承不承认,世事正发生天翻覆地复的变化,很快还会变得面目全非,叫你们全然认不出来。你们以往种种盘算、念头,这时候都要放下来,听我安排接下来,我会向军侯举荐姜燮到军中做书史;珣儿在户部任吏学过度支,我会举荐你到苏典史身边任事;璋儿还没有经历过什么事,现在要从乡司一步步学起。你们也不要觉得有什么委屈的。王章校尉乃王氏子弟,数代将门,其父生前乃上骑都尉,为朝廷战死沙场,他在楚山犹要从军吏做起,你们想来也不会有什么自傲的资格。而军侯,不管你们在汴梁还是到楚山之后听到什么传闻,我也无需提醒你们什么,你们总有一天会知道,这世间有些人物就是你们终生都望尘莫及的。此时你们只需要记住,军侯乃为父平生所未见之英杰,我们此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乱,能否安然渡过并有些微成就,全赖军侯这颗大树能否参天……”

…………

…………

史轸在宅中用过午食,带着姜燮、史珣、史璋等人,在王章诸侍卫的簇拥下赶到县衙。

这时候左舍院已经腾空出来,作为史轸所领的左廨院,与县尉司所在的右廨院,分列县衙左右。

传统的县治,一是赋税、一是狱讼,对基层的控制主要通过大姓豪户完成;甚至相当程度上,赋税的完成以及狱讼的执行都要依赖于大姓豪民。

楚山宗族都还存在,并没有瓦解掉,都保、耆户长也都还主要来自于宗族,但至少目前还没有谁敢对县衙所颁布的命令、分派的任务,阳奉阴违,更谈不上联合起来抵制。

而徐怀接下来广设乡司(巡检司),也不是想着去瓦解宗族。

他要做的是,进一步宗族对地方基层的渗透、控制。

他要经济民生方面的经营、军事潜力的培植直接深入到村寨。

而这也意味着楚山县衙所要经受、处理的事务,比传统县治繁琐、复杂得多。

单拿改良旱地、提高灌溉覆盖来说,传统的县治,举全县之力在一条溪河上修建溢水坝,利用引水槽渠使两岸两三千田地受益,就足以在地方志留名了。

不过,楚山之中容易开垦的荒山野岭已没有多少了,接下来想要山中三十多万亩旱地的粮食产量在短时间内就有一个大幅的提升,就需要同时在数条、十数条溪河上修建溢水坝、渡水槽渠。

这不仅需要数名、十数名有工造经验的匠师亲临现场督战,还涉及到庞大而复杂的役工、物料的调配普通坞堡、村寨,是没有能力独自完成这些事务的。

更何况楚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

徐怀当然不会放手吏事政务,但他要不想全部的精力都被繁杂的吏事政务牵扯住,就需要一个有能力掌控全局的助手。

史轸显然要比苏老常、徐武良、程益等人更适合担当此任。

徐怀昨夜也明确除了县尉司所领的刑房、县狱、城防等事以及兵房所领事务之外,吏、工、礼、户四房日常事务都将直接由县丞所领的左廨院负责。

史轸也因此享受苏老常、王举、徐武江、徐武碛、徐武坤、程益、郭君判、潘成虎等人未曾有的待遇。

传统的县治,六房主吏名为经承,之下再有两到三名吏目就足够使用了。

然而史轸午时到县衙,苏老常、郑屠、程益等人将吏、工、礼、户四房司事、书办都带过来拜见,足足有近四十人。

即便是如此,人手还是严重不足。

譬如,工房接下来就要分设左右经承院,分掌工造屯田水利与兵械铸造等事。

史轸与众人见过面,将基本情况了解过一遍之后,黄昏之时才带着二子、女婿到县衙后宅见徐怀:

“吾儿史珣曾在户部打过几年杂,略知筹算、度支之事;吾婿姜燮年近三旬,读书不成,跟我学过几年经要,可在军营充当书办历练;史璋还少不经事,五体不勤、五谷不分,不琢磨难成器,让他到村寨,学耕种蓄牧之事,都比他死读书更有用……”

徐怀原本担心史轸子婿看不上楚山那些地位低微的差使,既然史轸自己已经摆平了,当然是一一应允:

“老常叔常叹身边缺擅筹算之人,史珣可到老叔身边任事;而常人以为军营就是打打杀杀,实则大谬,将种种军务梳理妥当,可不比打打杀杀容易,姜燮可去兵房任事;至于史璋,那就先去鹿台乡司历练……”

第一百零六章 夜离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九十四章 美人与谋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谋第七十四章 父命难违第一百五十三章 败局已定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占第十八章 天下英雄小看第五十二章 大雾第九章 铁棍搅得江海涌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一百零七章 贼酋谋略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八章 议和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几多厮杀时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风雨将至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谋第六十七章 绸缪第四十九章 擒贼先擒王第一百九十章 东洲寨第二章 旧识第八十六章 审讯第三十一章 纸上得来总觉浅第八十三章 遗训第九十七章 党同者联兵第十八章 婚配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四十五章 临战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锋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胜侯府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十六章 京襄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二百二十章 所愿第二百一十七章 夺城第三十章 探路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妇幼第二百零一章 大势失去第一百八十七章 纵虎归山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三十章 探路第四十六章 强攻第三十五章 城头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择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一百五十八章 冲阵第五十七章 火烧歇马山第一百四十五章 将行第五十四章 敌袭第七章 腊月第四章 景王第一百八十八章 妇孺第二百一十章 缓冲第一百一十五章 驿名广成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七十章 送别第六十二章 毡衣第一百八十二章 广武第二百一十二章 夺滩第一百八十三章 用心良苦第五十二章 大雾第二百一十章 迁都第一百一十二章 迎敌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等与否第一百七十四章 识破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七十八章 乱夜第三章 未雨绸缪时第四十七章 无惧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七十四章 夜议第一百九十七章 惊蛇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遗民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锋第一百二十六章 近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刚克刚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富贵送上门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一百六十章 夺营第十七章 换血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二百三十一章 军将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师第八十三章 当街刀问贼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陨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六十二章 杀人者第一百七十章 突围之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惊蛇第六章 粗鲁非真貌第七十九章 以山为城
第一百零六章 夜离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九十四章 美人与谋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谋第七十四章 父命难违第一百五十三章 败局已定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占第十八章 天下英雄小看第五十二章 大雾第九章 铁棍搅得江海涌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一百零七章 贼酋谋略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八章 议和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几多厮杀时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风雨将至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谋第六十七章 绸缪第四十九章 擒贼先擒王第一百九十章 东洲寨第二章 旧识第八十六章 审讯第三十一章 纸上得来总觉浅第八十三章 遗训第九十七章 党同者联兵第十八章 婚配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四十五章 临战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锋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胜侯府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十六章 京襄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二百二十章 所愿第二百一十七章 夺城第三十章 探路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妇幼第二百零一章 大势失去第一百八十七章 纵虎归山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三十章 探路第四十六章 强攻第三十五章 城头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择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一百五十八章 冲阵第五十七章 火烧歇马山第一百四十五章 将行第五十四章 敌袭第七章 腊月第四章 景王第一百八十八章 妇孺第二百一十章 缓冲第一百一十五章 驿名广成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七十章 送别第六十二章 毡衣第一百八十二章 广武第二百一十二章 夺滩第一百八十三章 用心良苦第五十二章 大雾第二百一十章 迁都第一百一十二章 迎敌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等与否第一百七十四章 识破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七十八章 乱夜第三章 未雨绸缪时第四十七章 无惧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七十四章 夜议第一百九十七章 惊蛇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遗民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锋第一百二十六章 近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刚克刚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富贵送上门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一百六十章 夺营第十七章 换血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二百三十一章 军将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师第八十三章 当街刀问贼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陨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六十二章 杀人者第一百七十章 突围之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惊蛇第六章 粗鲁非真貌第七十九章 以山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