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去留

“时辰不早,今日就到这里吧——对史轸的献策,徐怀未置可否,看着门户之外笼罩在深沉夜色之下的庭院,站起来说道,“史先生车马劳顿,刚到楚山就要劳心劳神,都没能好好与家人团聚,实乃我们礼数不周!”

史轸虽然想过徐怀会有犹豫,但忍不住还想看到徐怀内心真正的想法。

“王章,”徐怀将在客堂廊前守值的王章招唤进来,吩咐道,“我们勿需理会函令,从这一刻,史先生便是楚山县丞;而从这一刻起,你率一队亲兵贴身听从史先生的调遣,但有人胆敢怠慢史先生,以不敬治罪;你们在史先生身边更要谨小慎微伺候!”

楚山众人过惯苦日子,起居朴素,宅子里最多用一二仆妇打量杂务,出行也是轻车简马,没有谁讲排场;而徐怀也是拖到最近才配以专门的侍卫亲兵。

史轸见自己刚到淮源,徐怀就要安排一队亲兵贴身相随,忙起身推辞:“这万万使不得!”

“王章乃是我三叔之子,诸多侍卫亲兵也多为王氏子弟或家将子侄。王氏遭祸,他们随族人流亡在外,在巩县时才相逢。不过,即便是王氏子弟,在楚山也要从士卒、军吏做起,史先生切莫因为他们的身份,就不严加管束,”

徐怀说道,

“而我遣他们伺候史先生跟前,除了磨励他们的性情外,也希望他们在史先生跟前能学到些东西。还请史先生万莫推辞……”

史轸是有大才,但他性子谨小慎微,又明哲保身、与人无争,以致史家人都不甚看重他。

徐怀现在只能用这些方法加重史轸的权势。

此外,喻承珍心里的犹豫,徐怀也能看见。

而那些愿意投楚山的大匠们,他们本质上还是受史轸游说,意识到赤扈人即便撤去,汴梁不再安危,他们更多是想着离开汴梁。

徐怀真要想办法将他们及家小接来楚山,他们内心深处真的就愿意留在直挡赤扈人兵锋、物资紧缺的楚山,而不是前往更安全、更富庶的两江、两浙地区?

要将人留住,除了软硬兼施之外,还是要他们感受到留在楚山是受到真正的重视。

…………

…………

史轸知道徐怀有千金买马骨之意,未再推辞,但回到淮扬坊宅子前,他稍作沉吟,站在宅门前跟王章说道:

“王校尉带人先回去休息,明天到公廨跟我会合即可,没有必要贴身跟随——再说我那边也没有落脚的地方。”

王章也没有多想,待史轸进宅子里,便转身带人离开。

“爹,他们都是什么人?”

这时候夜色已深,女婿姜燮还守在院子里等史轸回来,打开门看到转身而去的王章等人,疑惑的问道。

“哦,是坊里巡街的军将,恰好撞到为父回来,盘问了几句。”史轸说道。

家人差不多都已经睡下,史轸回到卧室,脱靴见脚底板血泡没有破开,着老妻烧了一锅热水,烫了烫脚便上床睡觉。

一路奔波,可以说是身心俱疲,但人到楚山却又有说不出的亢奋,史轸躺床上翻来覆去睡不觉,直到听见城里的公鸡打鸣才迷迷糊糊的睡了一小会儿,但又很快醒过来。

史轸挣扎着爬起来,走到院子里待要打一盆井水洗漱,却见妹婿魏成隆从隔壁院子里走过来。

“大哥不会真想着在这穷山沟里扎根吧?”魏成隆凑过来问道,“你这辈子是看到头了,没有功名在身,还能担任县丞,不能算多坏的事,但你得替姜燮、璋儿想想啊。姜燮两次没有中举,那是差了一点运道,又或者说朝中没有名师提携;璋儿也是。待局势平复下来,他们更需要回汴梁寻访名师提携,只要有一人金榜题名,可不比你在这山沟沟里干一任县丞强出百倍?留在这山沟沟里,他们只会荒废了学业。”

史轸没有作声,回头看二子史珣、史璋、女婿姜燮以及外甥魏疆都站在院门旁,沉吟片晌跟妹婿魏成隆说道:

“汴梁是万万不能回的,局势三五年间都不可能平息下来,即便这次求和能成,赤扈人也会随时再度南下,这是完全作不得准的事。你要是真不想留在楚山,我可以厚着脸皮请军侯帮忙安排你去襄阳。襄阳乃路治所在,城池宏伟、商埠繁华,你去襄阳可以做回老本行,疆儿也可以寻师苦读,以图功名。不过,你可要想好了,这时候离开可以,但他日想重回楚山谋求一官半职,我脸皮再厚,也没有办法帮你请托……”

“楚山能有什么差遣叫人眼馋的,还需要谋求?大哥不是说笑话吗?”

魏成隆笑道,

“先去襄阳也是个办法——史珣有在户部任吏的覆历,到襄阳请托关系,谋个差遣不难,而在京西南路诸监司任吏,怎么也要比在这穷乡僻襄任事强出百倍;史璋、姜燮到襄阳后也继续苦读,老史家怎么也该出一个进士光耀门庭了——襄阳乃商埠重镇,汉江通往荆湖,皆是鱼米之乡,我也却是正好可以做回老本行!”

“……”史轸微微一笑,挥了挥手说道,“你既然打定主意,那且去准备,我明日请军侯安排人送你去襄阳!”

看到妹婿、外甥及二子转身走开,却是女婿姜燮提着木桶帮着他去打井水,史轸神色凝重的问道:“姜燮,你到这时还意在功名,一心就想着找处清净之地苦读吗?”

“父亲,姜燮想留在楚山。”姜燮说道。

“哦,”史轸眼睛一亮,问道,“你为什么想留在楚山?”

“两次贡试未得题名,或许真就是差了一些运道,再努努力便能考上,但这些年姜燮也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埋首只读圣贤书。世道变迁,艰难叵测,特别是河淮残破,成千上万难民南涌,姜燮也有看到、也有感受,不禁想此时不能为国效力,待数年、十数年后考得功名,真就能于国于民有利哉?父亲来楚山之前,姜燮就想着倘若有机会投到军中做一文吏,也比做一书蠹更能报效朝廷!”

“好!”

史轸说道。

他知道徐怀想将更多的人留在楚山,他也要想办法帮徐怀将更多的人留在楚山,他当然不可能叫儿子、女婿一个个都离开楚山。

这些年来他为人谨小慎为,治家也远谈不上严厉,魏成隆等往日对他轻慢,他也浑不在意,但现在要改变这个局面,最干脆利落的办法,两家人还是分开来为好。

只要妹婿魏成隆一家前往襄阳,他两个二儿史珣、史璋就算有点倔强脾气,收拾起来总是方便的。

所以他刚才跟妹婿魏成隆说话,字里话头都是咬住一个“你”字。

现在女婿姜燮自己能有这个觉悟,那就再好不过了。

史轸慢悠悠洗漱过,听老妻在偏院喊他过去吃早食,走进偏院,果然又听到妹婿魏成隆在那里埋怨女婿姜燮:“说得好好的,怎么就突然要留下来?”

“我这些年全凭父亲照料,现在父亲他奔波劳碌,身边需要有人照料,我与惠娘留下来恰好能照顾二老。再说了,你们先去襄阳,等你们在襄阳站稳脚,我们晚两三年再过去,也正好省去诸多烦心事。”姜燮却是个会说话的,一番言语也是叫魏成隆无法再劝。

史轸走进去,魏成隆又忍不住埋怨定是他胡说了些什么,要他真耽搁姜燮考取功名,不会悔之已晚。

史轸淡淡一笑,拿起瓷碗,就着咸菜喝粥。

这时候有一阵马蹄声传来,片晌后看到郑屠与王章等人走进来,史轸忙不迭将饭碗扔餐桌上,走出去问道:“军侯那边有什么事情相唤?”

“史先生刚到楚山,不需要太过操劳,现在衙堂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军侯一早下令将衙堂左舍院都腾出来充当史先生处理事务的公廨,还需要收拾一番,最快午时才能启用,史先生也不需要忙着去衙堂,”

郑屠拱拱手行礼道,

“还有就是王章他们没有领会透军侯的军令,昨夜擅自离开,竟然没有贴随史先生听候差遣,早上被军侯撞见狠狠训斥了一通,我领他们过来请史先生责罚……”

“这怎么敢当?是我昨夜请王校尉回去的,再说我这边也没有留宿恁多人的场所!”史轸说道。

“这不是问题,”郑屠说道,“军侯刚下令将邻院清空出来,将侧墙打通修道门,作为侍卫亲兵院使用,车马都可以备于院中——另外军侯还下令调派六名仆妇、厨子过来,照料史先生起居!现在楚山条件有限,不能为史先生专门修造府邸,还请史先生见谅啊!”

郑屠说着话,招手令外面等候着的仆妇、厨子走进来拜见史轸夫妇,又有十数甲士整饬的贴着院墙凛然而立。

看到这一幕,魏成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汴梁豢养仆僮的豪户甚众,出入也是前拥后呼,甚是威风,但当世有多少人有资格得十数披坚执锐的甲卒贴身扈随?

“这怎么敢当,这怎么敢当?”史轸朝着县衙方向频频还礼,又跟郑屠说道,“也无需另行准确院子,我妹婿成隆已决定举家迁往襄阳定居,明天就能将侧边的院子腾出来,王校尉到时候可以直接带人住进去……”

“这样也行,那就叫王章他们先露天凑和一晚,等明天院子腾出来,再住进去。”郑屠说道。

“这怎么行,这怎么行?”史轸咂着嘴,看向妹婿魏成隆,说道,“择日不如撞日,要不你们一家今天就动身,断断没有叫王校尉他们露天睡院子里的道理啊!”

魏成隆这时候才回过味来,史轸从头到尾只是说他一家要迁往襄阳,甚至今日就要赶他们离开楚山,却并没有同意二子史珣、史璋带着妻儿也跟过去……

第九十六章 请援第八十章 议和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帅府第五十六章 形势第一百二十一章 风雪第六十一章 新使赴任前第一章 京师第八十二章 杀人算赏钱第六十三章 战书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离第三十六章 金蝉脱壳计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占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十章 去淮川第五十四章 敌袭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十章 刺客也是惊弓鸟第二十一章 请君侧耳听第二十二章 风月渡河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错铸就第十四章 调令第五十章 围困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谋族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八十六章 工师第五十章 贵子第八十五章 老槐旧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萧林石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三十五章 防务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十七章 少年逢春第一百零五章 荆北孔昌裕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三十章 探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夺滩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一百八十一章 战果第五十六章 形势第十三章 夺寨第三十七章 选将第七十三章 密会第七章 撤离第六章 献策第二十三章 掌灯倾诉第二百一十五章 圣意第九十章 赴襄阳第八十一章 中牟残城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五十一章 王谢堂前第六十五章 契丹骑兵第八十四章 有诈第一百四十五章 铁索横江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触第一百一十八章 权宜之论第四十九章 擒贼先擒王第八十七章 诱导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十九章 援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筹备第二百六十五章围歼第一百八十三日 人选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四十五章 将计第三十五章 城头第九十二章 客远不为阻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三十一章 纸上得来总觉浅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三十章 探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缘由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县之议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六十八章 祸从天上来第三十四章 跳出算计外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价而沽第四十八章 分道扬镳常事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一百四十章 收获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一百五十章 目标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计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动如山第七十二章 旧人相逢第九十八章 春风得意幽愤枪第一百六十一章 拦截第七十六章 凿穿第一百六十四章 进城第九章 铁棍搅得江海涌第四十三章 攻城第一百零六章 夜离
第九十六章 请援第八十章 议和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帅府第五十六章 形势第一百二十一章 风雪第六十一章 新使赴任前第一章 京师第八十二章 杀人算赏钱第六十三章 战书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离第三十六章 金蝉脱壳计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占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十章 去淮川第五十四章 敌袭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十章 刺客也是惊弓鸟第二十一章 请君侧耳听第二十二章 风月渡河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错铸就第十四章 调令第五十章 围困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谋族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八十六章 工师第五十章 贵子第八十五章 老槐旧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萧林石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三十五章 防务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十七章 少年逢春第一百零五章 荆北孔昌裕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三十章 探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夺滩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一百八十一章 战果第五十六章 形势第十三章 夺寨第三十七章 选将第七十三章 密会第七章 撤离第六章 献策第二十三章 掌灯倾诉第二百一十五章 圣意第九十章 赴襄阳第八十一章 中牟残城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五十一章 王谢堂前第六十五章 契丹骑兵第八十四章 有诈第一百四十五章 铁索横江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触第一百一十八章 权宜之论第四十九章 擒贼先擒王第八十七章 诱导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十九章 援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筹备第二百六十五章围歼第一百八十三日 人选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四十五章 将计第三十五章 城头第九十二章 客远不为阻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三十一章 纸上得来总觉浅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三十章 探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缘由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县之议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六十八章 祸从天上来第三十四章 跳出算计外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价而沽第四十八章 分道扬镳常事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一百四十章 收获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一百五十章 目标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计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动如山第七十二章 旧人相逢第九十八章 春风得意幽愤枪第一百六十一章 拦截第七十六章 凿穿第一百六十四章 进城第九章 铁棍搅得江海涌第四十三章 攻城第一百零六章 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