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战书

蔡河从广利门进入汴梁外城,从里城南中门朱雀门楼前流淌而过,龙津桥横卧在朱雀门前的蔡河之上,似一道飞虹。

龙津桥以往,穿过朱雀门,直至北面的州桥,两侧铺楼林立,曾几何时这里是汴梁城里最为著名的美食街:

当街水饭、熝肉、干脯、獾儿、野狐,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旋煎羊白肠、鲊脯、烩冻鱼头、批切羊头、姜辣萝卜、水晶鲙、猪脏、煎夹子等等,几乎包罗世间美食。

龙津桥往南则是太学、国子监所在地。

虽说太学、国子监乃是当世读书人的圣地,但左右街巷除了居住数以万计的人家,杀猪巷等地也是汴梁最具盛名的妓馆聚集之所。

不计其数的大小妓寨楚馆几乎将太学、国子监包围得水泄不通,叫当世最心高傲的那一小撮读书人,真正领教到什么叫市井气息,什么叫红尘美人,什么叫清静幽然见鬼去……

然而此间早不复往昔的红尘繁华。

数以十万计的民众逃出汴梁,到处都是倒塌烧残的屋舍楼铺。太学、国子监以及中一观等道观寺庙, 也都在战火中损毁。

伪楚此时还只顾着百般压榨城中残存的民众,没有想到要收拾一地的狼籍。

杨景臣在皇城司诸将吏的簇拥下,登上朱雀门城楼。

这时候日头刚爬上树梢头,给汴梁城涂上一层金辉,叫满城的狼籍看上去有一种诡异的瑰丽感。

虽然之前对南薰门的两次反攻都被击溃,但此时又有上千雄州精锐在朱雀桥南列阵,杨景臣看了稍稍宽心。

他主持汴梁守御之事,原本对汴梁降军就没有什么指望、信任,但又不得不用,最后只是用之守汴梁外城,而将内城、皇城牢牢置于雄州兵马及赤扈精锐骑兵的控制之下。

虽说贼军突袭夺得南薰门之后,往两翼突进很快,蔡河进出汴梁上下水口的广利门、普济门,此时都被贼军从内侧围住,与城中的别处军营驻地被分割开,但其他地方还算平静,混乱更没有往里城蔓延。

“拔格将军!”杨景臣朝一名体形轩昂的赤扈大汉拱拱手,问道,“拔格将军对这支突袭而来的贼军,有何感观?”

拔格将军小眼塌鼻扁平脸,其貌不扬,但手按着腰间的佩刀站在垛墙前,自有一股凛冽威武的气度。

“贼军有两千兵马极为精锐,不似普通贼众,”拔格昂然说道,“但除此之外,皆乌合之众也!杨帅只要想办法将龙津桥南侧的贼众击退,抵达南薰门内侧,余者不过都是杨帅的首级功罢了!”

“贼众进攻如此犀利,还是小心为上我看还是速遣信骑赶往陈州、郑州、太原请援要紧!”有人建议道。

赤扈立李汲为帝,在汴梁建立大楚王国,但实际军政主要还是受到镇南宗王府节制。

拔格所部兵马有限,但代表镇南宗王府驻守汴梁,意义非凡。

此外,岳海楼、杨景臣以及萧干诸部降附兵马,名义

上都划为楚军序列;曹师雄、阴超、孟平等部除目前归镇南宗王府直辖外,其部主要还在黄河以北的蒲州等地。

因此汴梁遇到变故,守军不能解决,第一时间理所当然要遣人赶往太原镇南宗王府以及前往郑州、陈州见萧干、岳海楼请援。

拔格眉头微微一蹙,目光更沉着的盯向南薰门城楼方向,无意与杨景臣身边的人争论什么,似也无意干涉杨景臣做什么决定。

“通禀宗王府、知会郑州、陈州,是要第一时间安排人前往的,”杨景臣打了个哈哈,说道,“不过还是要先将敌情摸清楚……”

杨景臣作为宿将,还是相信拔格的判断没有错。

虽说贼军藏有战斗力很强的精锐战力,轻而易举就突袭攻下南薰门,又很快控制南薰门内侧数里纵深的区域,但贼军计划如此周密,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后续贼军竟然还是都从南薰门进来,这事就值得琢磨了。

这无疑说明袭入汴梁城的大部分贼军,战斗力是非常有限的,并无把握直接从外侧突袭其他城门要不然的话,汴梁城此时的混乱就不会仅局限于南外城区域。

不过,问题是贼军所藏的精锐,到底来自哪部分?

“前面是怎么回事?”杨景臣看有龙津桥南侧有数骑敌众携信幡从南薰门方向驰往,在他们兵马阵列往来驰奔,不知道满嘴在嚷嚷着什么,却叫他们列阵龙津桥前的兵马明显出现一阵扰动。

“杨公、拔格将军、少将军!”

杨景臣没有疑惑多久,就有一骑从千余步外的龙津桥驰到朱雀门城楼下,扬声禀道:

“率部袭汴梁者,乃南朝靖胜侯、御虏将军徐怀,刚遣人将战书送上!”

“什么?靖胜侯徐怀!”杨景臣心里一惊,这一刻几乎怀疑是自己听岔了。

徐怀虽然在南薰门升起白虎帅旗,但朱雀门这边距离到底是远了一些,没有人赶到城楼下禀报,他们还没有察觉到异常。

这时候杨景臣忙不迭的吩咐人,将徐怀所送战书送到城楼上来。

“杨老狗叛臣逆子也,事敌有辱你亲娘,该杀,洗干净颈项且待我徐怀来取!”

战书寥寥数语数十字,看得杨景臣额头青筋暴跳。

徐怀在战书最后用了靖胜侯与御虏将军两枚印章,以示身份。

城楼上的皇城司诸将吏看到这战书,没有人想着去评价战书用词粗俗、字迹稚嫩,心里都是一凉,直觉有寒气从尾椎骨窜上来。

杨景臣于雄州投降之后,虽说其部主要在河北路境内,与燕蓟降附军一起协助赤扈人攻城拔寨,但河东及云朔诸降附军,这些年在徐怀手里吃了多少大大小小的亏,杨景臣、杨从宗及雄州将吏还是知道的。

此外,朱雀门城楼之上,除了雄州追随杨景臣、杨从宗父子南下的将吏外,还有很多原京畿禁军的投降将吏;也有奉李汲、王戚庸等命令赶来观战的投降士臣。

他们对徐怀的出身及这些年折腾的事,就更清楚了。

此前虽说南薰门在骤然间失陷,普济、广利两门也有可能不保,但汴梁东西两翼并没有贼军逼近的迹象,派出城刺探军情的斥候,这时候也差不多摸清楚南薰门内外聚集的贼军也就万余人而已。

之前拔格也判断贼军之中的精锐战力很有限,也就两三千左右。

至少在杨景臣登上朱雀门城楼之时,大多数人的心里还是相当安定的。

最悲观的想法也不过是坚守里城、皇城等候援军过来就好,汴梁外城再被战火摧残一次,又有什么妨碍呢?

现在他们还敢有如此乐观的想法吗?

来人可以率三千骑兵千里迢迢奔袭太原,在十数倍敌军之中斩杀曹师利、李处林等大将,最后全身将十万太原军民救走的靖胜侯徐怀啊!

谁敢保证徐怀不会杀入里城、皇城?

有些心志不坚者,都想悄悄离开朱雀门,这一刻却是没有人怀疑是不是徐怀亲至汴梁。

事前是没有人想到徐怀位及一镇藩帅,竟然还会亲率人马突袭河淮腹心之地,但事情真正发生了,却又不容人质疑。

毕竟徐怀敢率领三千骑兵,跑到更为遥远的太原,搅一个天翻地覆,此次率部突袭汴梁,又有什么不可能?

至少在路程上,从楚山到汴梁,要比当初从蒲州到太原近太多了。

从汴梁到楚山军控制的召陵残城,仅有三百里路程而已;从汴梁到岳海楼所部刚刚放弃、新落入楚山军手里的新蔡城,也就五百里路程,距离都要比世人想象中近多了。

“狂妄小儿,竟然妄想取老夫头颅!”杨景臣看左右将吏神色惶然,暴喝一声,将战书撕得粉碎,沉色看向左右,问道,“诸君,难不成真被这小儿狂妄之言吓住了吧?”

“父帅,孩儿这就亲自云会一会靖胜侯,看看楚山精锐真有传说中这么恐怖!”杨从宗没想到徐怀仅仅是表明身份,竟然就能直接压制他们这边的士气,主动请战道。

他可不想被徐怀的名头吓住,选择困守里城,坐看徐怀率领这点贼军在外城肆意妄为真要这样,他杨家还有什么资格得王帐器重?

“我与少帅一并出战!”拔格沉声说道,“南下以来我部所过之处,守军皆望风披靡,虽说二十数战皆大捷,我一杆长枪斩下首级也有百余数,但实在差了一点意思我也想会一会这个靖胜侯,是否真如传说中那么厉害!”

“拔格将军愿与从宗一并上阵,老夫亲执战鼓为拔格将军壮声势!”

杨景臣对其部雄州兵马自视颇高,但不会盲目自信到能与楚山精锐比肩的地步。从他心里来看,关键还是死守里城不失,就不怕靖胜军能折腾出什么水花来。

不过,外城真被徐怀搅得天翻地覆,再坐看楚山军离云,他杨景臣也绝对没有办法对宗王府交待。

现在难得拔格说要亲自率赤扈精锐与其子杨从宗一并出战,杨景臣怎么可能还继续推三阻四?

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八十八章 敌意第七十四章 旧卒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第十八章 夺城第三十三章 信里虚情真意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骑第九十八章 余音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时第二十九章 凭风好借力第六十章 作茧自缚第八十五章 捉将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图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四十五章 夜谋第七十八章 夺马第五十五章 混乱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三十一章 将计第二百零八章 封国第一百八十四章 传信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三十二章 援师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陨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七十二章 拦截之地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一百五十二章 残骸第八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耻第三十四章 山重水复第一百五十四章 报捷第九十章 猜忌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四章 岳海楼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谋第一百六十一章 怯战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袭第四十九章 擒贼先擒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镇双柳庄第九十章 说服第七十八章 训子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九十七章 诱饵第一百零七章 驰援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击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战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八十七章 诱导第二百六十五章围歼第一章 七寸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诚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战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九十二章 筹划第一百六十一章 拦截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军而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徐徐图之第五十一章 借刀杀人计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十七章 县政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进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锋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一百六十九章 传讯第九十八章 春风得意幽愤枪第一百二十八章 胜负总有时第九十章 杀贼游园夜第一百九十四章 继统第八十四章 有诈第一百五十章 天门第二百一十五章 围困第一百一十三章 入冬第四十七章 极限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门第二十三章 掌灯倾诉第一百一十九章 敌去思功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一百二十九章 试射第九十二章 客远不为阻第一百章 风起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战第二十九章 凭风好借力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八十三章 遗训第一百六十七章 软禁第五十七章 火烧歇马山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营第一百六十五章 沦陷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紧逼
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八十八章 敌意第七十四章 旧卒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第十八章 夺城第三十三章 信里虚情真意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骑第九十八章 余音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时第二十九章 凭风好借力第六十章 作茧自缚第八十五章 捉将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图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四十五章 夜谋第七十八章 夺马第五十五章 混乱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三十一章 将计第二百零八章 封国第一百八十四章 传信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三十二章 援师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陨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七十二章 拦截之地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一百五十二章 残骸第八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耻第三十四章 山重水复第一百五十四章 报捷第九十章 猜忌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四章 岳海楼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谋第一百六十一章 怯战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袭第四十九章 擒贼先擒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镇双柳庄第九十章 说服第七十八章 训子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九十七章 诱饵第一百零七章 驰援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击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战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八十七章 诱导第二百六十五章围歼第一章 七寸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诚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战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九十二章 筹划第一百六十一章 拦截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军而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徐徐图之第五十一章 借刀杀人计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十七章 县政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进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锋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一百六十九章 传讯第九十八章 春风得意幽愤枪第一百二十八章 胜负总有时第九十章 杀贼游园夜第一百九十四章 继统第八十四章 有诈第一百五十章 天门第二百一十五章 围困第一百一十三章 入冬第四十七章 极限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门第二十三章 掌灯倾诉第一百一十九章 敌去思功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一百二十九章 试射第九十二章 客远不为阻第一百章 风起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战第二十九章 凭风好借力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八十三章 遗训第一百六十七章 软禁第五十七章 火烧歇马山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营第一百六十五章 沦陷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紧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