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软禁

徐怀与刘师望、徐武江、张雄山等一干京襄将吏离席而去,魏楚钧、宁慈、张辛等人在宴厅里面面相觑良久,都没能将心里的惊天波澜抚平。

过了许久,听院子外再无动静,不甘困守于此的魏楚钧豁然而起,无视站在宴厅两侧监视他们的甲卒,就要往宴厅外走去。

“使君有令,有请魏公安心饮宴。”留在宴厅里监视众人的都将走过来,伸手挡住魏楚钧的去路。

“怎么,你们还真敢拿刀架到本官脖子上不成?”

魏楚钧怒目盯着阻拦他的都将,近乎咆哮的喝斥道,

“我魏楚钧一心效忠朝廷、效忠大越,乃大越尚书右丞、参知政事,册封晋安侯;张督乃御营副使,大越禁军之副帅,受先帝册封远威侯;宁相公乃大越户部侍郎,而堂下诸公,无一不是诸路领兵大臣,你们难不成要拔出腰间的铁刀,将我们的头颅砍下来,去炫耀你们的赫赫暴名不成?”

“魏相,何至于此,何至于此!使君出城时,勒令我等要对魏相以礼相待,怎么可能会冲犯魏相?”

午后一直都没有露面的韩圭,这时候在两名武将的陪同下走进宴厅,朝怒气冲冲的魏楚钧以及诸多受魏楚钧鼓动,就要一起闹事的诸多勤王兵统领将吏拱手说道,

“为使诸公能安心在此饮宴,使君已下令全城禁行,此院之内更是要叫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以免打扰诸公的雅兴。魏相执意要走,下面的将卒肯定不敢拿魏相怎么样的,但是韩圭迫不得已请魏相到单独的精舍委屈一两日,还请魏相不要记恨韩圭才好。”

除了少量警戒人马留在城中外,新编靖胜军基本上都要在徐怀的亲自率领下连夜开拔。

倘若魏楚钧、宁慈、张辛等人趁舒城守卫空虚,鼓动诸路勤王兵统领将吏,如诸路兵马都部署、副都部署以及都虞候、都指挥使等等,去夺回此时依旧驻守于舒城及龙舒水沿岸、总计高达八万余众的诸路勤王兵的统制权,舒城必然将会陷入一团混乱之中。

而此时寿春之围已解,在这个节骨眼上要是叫魏楚钧连夜赶去寿春,与韩时良、葛钰会合,更将产生难以预料的变数。

因此最为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在大局未定之前,将魏楚钧、宁慈、张辛以及名义上掌握诸路勤王兵统制权的兵马都部署、副都部署、都指挥使、都虞候等等人都暂时软禁于舒城之中。

此时徐武江要主持舒城、庐江两地的全局,谨防生变。

韩圭不需要跟随徐怀奔赴战场,他一直都留在隔壁的衙堂里署理公务,他不离左右,就是防备魏楚钧、宁慈、张辛等人不甘被软禁会闹出事情来——这会儿听到动静,也是及时赶过来阻止魏楚钧等人闹事。

韩圭嘴里说着客气,眼睛却阴沉着盯住魏楚钧,也不忘朝宁慈、张辛等人脸上扫两眼,这是要叫他们

知道,虽然没有徐怀的授令,他轻易不会拿众人怎么样,但是下令将他们一个个都捆绑起来,还是不用太讲礼数的。

“……”

魏楚钧知道此番北上突袭,徐怀等人必然会亲自挂帅。

因为除了赤扈人仍然留在南岸的殿后兵马皆为精锐、也必然警惕无比外,更为重要的是赤扈人撤军的渡河点(浮桥架设点),是相距韩时良、葛钰率部所守的寿春不足四十里的淠河口。

徐怀绝对不敢赌寿春兵马对他们的奔袭毫无反应。

魏楚钧原本以为徐怀亲自前往龙舒河畔的大营统兵北上之际,留在舒城坐镇之人也很难兼顾太多,想着鼓动大家一起强闯,有可能将监视他们的几名京襄军将震慑住。

魏楚钧这么想也没有错,毕竟宴厅之中有当朝两名宰执级人物,宁慈也是当朝三品户部侍郎。

除他们之外,五名诸路兵马都部署都是四五品的高级士臣或像高峻堂级数的宿将,在诸路监司乃是仅次于经略使、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及提点常平仓事的巨头级人物,论职衔品级都非徐武江、刘师望等人能比。

而二十一名都虞侯、都指挥使都可以说是诸路监司最高级别的地方统兵将领了(诸路兵马都部署司之下不设统制将官),今日赴宴也是皆兵甲在身。

倘若真的只是安排一名指挥使、几名都将率领甲卒软禁这么多高级将臣,还真有可能被他们震慑住。

很可惜,京襄前后密谋这么久的用兵计划,怎么可能在这个环节出漏洞?

魏楚钧也知道韩圭身为记室参军,看似仅为六七品之职,但除了一干统兵将领外,韩圭在京襄实际仅次于史轸一人,地位甚至比苏老常、董成等人更为重要。

看到韩圭出现,魏楚钧就放弃强闯出去的妄想,怒气冲冲坐回案后,厉声盯着他质问道:

“就算赤扈人毫无觉察,一时间没有重新调动大军渡淮南下,也没有来得及将殿后兵马及时撤过河去,但其此时在南岸尚有八千精锐骑兵、三万精锐步甲殿后,你们凭什么以为能在短短一两天时间啃得下这块骨头?再说了,五万靖胜军疾走两百里,赶到淠河口还能剩下多少战斗力?恐怕这五万人马赶到敌营之前,连阵列都无法摆布完整吧,你们就不怕新编五万靖胜军将卒被赤扈八千精锐铁骑杀个片甲不留?又或者你们以为战局陷入僵持后,北岸赤扈主力不会重新渡淮南下参与作战?”

“郡公行事素来猛进,虽说屡获大捷,但只要一败,就是万劫不复啊!万万不该如此冒险的啊,”张辛坐在案后叹息道,“再一个,悍然撕毁和议,要致陛下于何地?”

“能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两日之后便见分晓。也请张侯静心待到明晨,到时候韩圭再想留客,内外也会起疑心!”韩圭朝张辛拱拱手说道。

张辛早年乃是

景王府侍卫统领,之后执掌守陵军及左宣武军及由左宣武军转变而来的宿卫禁军,可以说是先帝旧臣一系绝对的代表人物。

不过张辛才干庸常,远不及刘师望、余珙、凌坚、程缙等人干练,秉性也着实一般。

在建继帝驾崩之后,他很满足于御营副使一职,甘愿事事受杨茂彦的摆布。

建邺水师覆灭,他即便无需承担重大责任,但也没有发挥一点正面作用。

建邺北城哗变之时,张辛作为宿卫禁军的旧帅,其时又是御营副使,竟然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北城之前;在葛伯奕提出“不战屈敌”之后,他也没有认识到背后更深层次的因素,轻易就被鼓动出来与宁慈一同担任议和使臣——这也是京襄不得不表面赞同和议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当然了,与另一名先帝旧臣系的代表人物钱尚端相比,张辛值得夸赞的,大概就是在建继帝身前并没有与淮王府暗通款曲,对建继帝还算忠心耿耿。

虽说韩圭心底并不怎么看得起张辛,但往后在朝堂之中还需要拉拢先帝旧臣去制衡潜邸系将臣,因此也不能对他太过傲慢。

宁慈坐在案后,脸色有些苍白,心里不禁暗想周鹤这三四个月卧病不出,是不是早就意料到今天这一幕?

没有魏楚钧的鼓噪,诸路勤王兵将臣心里再不满被软禁这一事实,但他们内心至少还是希望靖胜军奔袭殿后虏兵能斩获大捷。

他们实在无法,或者不敢想象徐怀亲率靖胜军奔袭殿后虏兵失利,会是何等恐怖的情形。

到时候二十万虏兵再度渡淮南下,他们要如何抵挡?

因此,他们也是强摁住内心的不满,却更希望韩圭多吐露些京襄的用兵计划。

“给魏相他们多抱些枕席过来,酒水也要管够,不可怠慢了——牛羊肉吃多了,对肠胃不好,多送来瓜果来,但有大小解也请魏相在宴厅之中委屈一二,”

韩圭见众人再无纷扰,吩咐宴厅之中看守的都将,说道,

“使君都明确下令了,今夜这宴厅之中都是贵客,跨出宴厅者则是仇寇,你们行事也无需太过拘泥了……”

韩圭吩咐了一声,就径直走出宴厅。

魏楚钧很快就通过门窗看到除一批铁拒马拉入院中封挡进出通道外,还多了一批弓弩手在院子外团团围住,心知今夜他们是不可能脱身了。

而拖到明天清晨,他们即便能脱身,也再无计可施了。

因为赤扈人真要挫败靖胜军的这次奔袭,之后大军再度渡淮南下将有极大机会全歼大越在江淮之间的全部兵马,又怎么可能单独对他们手下留情?

他唯一能期待的,就是靖胜军奔袭赤扈殿后兵马时两败俱伤,这也是最有利于绍隆帝、最有利于潜邸系的局面。

他甚至更应该期待这一局面的发生……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战第九十四章 荆湖第三十八章 杀羊屠狗男儿事第一百零五章 夺军第一百六十六章 溃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斋舍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一百四十六章 残敌第一百八十一章 瞒天过海第十二章 突袭第十九章 知谋无良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四十八章 小雀岗第六十八章 筹谋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义第一百八十六章 军议(二)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底线第三十五章 防务第一百二十九章 顾氏第四十二章 夜话第三十七章 南阳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二十二章 旧案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恶虎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八十一章 离去第一百五十九章 忧心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五十五章 双柳庄第八十六章 工师第二百零一章 开垦第二百四十六章 译者布剌蛮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忧烦第七十七章 交涉第二百一十一章 风声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阳攻略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营第一百零一章 头颅见面礼第一百五十八章 军议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七十章 诱饵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夺军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一百五十五章 双柳庄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芝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十一章 袭寨第八十八章 阶下囚第九十九章 巨陵镇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七章 初冬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八十二章 晋家第十四章 又见悦红楼第九十九章 巨陵镇第一百一十四章 问案第七十三章 澜起第一百七十六章 来客第十一章 袭寨第一百三十八章 乌敕氏第一百零八章 牢中第一百一十章 权当不知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营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县之议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九十九章 凿穿第六十八章 最坏准备第一章 楼烦故郡第二百一十一章 风声第六十四章 马鞍颠簸第一百三十八章 乌敕氏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五十八章 不与之谋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亭第十八章 婚配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三十一章 将计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一百六十二章 堪舆第二百三十九章 追击第一百零二章 不归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将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十四章 促降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九十八章 说客第十八章 悦红楼里说风情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八十一章 中牟残城第三十八章 误会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灭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四章 岳海楼第六十八章 筹谋第三十八章 误会第六十六章 揭过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战第九十四章 荆湖第三十八章 杀羊屠狗男儿事第一百零五章 夺军第一百六十六章 溃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斋舍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一百四十六章 残敌第一百八十一章 瞒天过海第十二章 突袭第十九章 知谋无良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四十八章 小雀岗第六十八章 筹谋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义第一百八十六章 军议(二)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底线第三十五章 防务第一百二十九章 顾氏第四十二章 夜话第三十七章 南阳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二十二章 旧案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恶虎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八十一章 离去第一百五十九章 忧心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五十五章 双柳庄第八十六章 工师第二百零一章 开垦第二百四十六章 译者布剌蛮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忧烦第七十七章 交涉第二百一十一章 风声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阳攻略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营第一百零一章 头颅见面礼第一百五十八章 军议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七十章 诱饵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夺军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一百五十五章 双柳庄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芝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十一章 袭寨第八十八章 阶下囚第九十九章 巨陵镇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七章 初冬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八十二章 晋家第十四章 又见悦红楼第九十九章 巨陵镇第一百一十四章 问案第七十三章 澜起第一百七十六章 来客第十一章 袭寨第一百三十八章 乌敕氏第一百零八章 牢中第一百一十章 权当不知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营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县之议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九十九章 凿穿第六十八章 最坏准备第一章 楼烦故郡第二百一十一章 风声第六十四章 马鞍颠簸第一百三十八章 乌敕氏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五十八章 不与之谋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亭第十八章 婚配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三十一章 将计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一百六十二章 堪舆第二百三十九章 追击第一百零二章 不归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将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十四章 促降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九十八章 说客第十八章 悦红楼里说风情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八十一章 中牟残城第三十八章 误会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灭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四章 岳海楼第六十八章 筹谋第三十八章 误会第六十六章 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