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戏靠演技

“武江受奸人诬告,畏惧逃军,但连月来念及邓郎君待武江的情义,惶惶难安,今日淮源又逢大患,武江不敢再置身事外,特负荆而来,请邓郎君治罪,但鞭之杀之,武江绝无怨言!”

晨曦里,徐武江、徐心庵、徐四虎等逃军武卒皆袒露胸襟、背负荆条,齐刷刷的跪在巡检司公廨前的院中,向邓珪请罪。

邓珪站在廊下,捋着有些起皱的袍袖,却没有急着作声。

晋龙泉、唐天德等人站在廊前,目光扫过跪在庭中负荆请罪的徐武江等人,又朝站在后面的徐怀看过去。

从接到通报说徐武江等人率徐氏四百五十名族兵,随同徐怀进入街市,已经过去半个时辰了,他们内心的震惊还没有完全平复。

徐怀在跳虎滩东岸杀得贼寇大溃之后扬长而去,因为相距仅六七里,中间又没有遮挡的缘故,他们都是隐约看得见的。

为徐怀大溃贼众,昨夜里邓珪还难得开了酒禁,特许巡检司及乡营将卒都各饮一碗酒;以往仅有随徐怀当日出战的将卒可以肆意饮酒。

他们却是没有想到,一宿都没有过去,他们凌晨还在难得的安然酣睡中做着美梦,被兵卒唤醒,说徐怀比计划更早的提前返回淮源,徐武江还率四五百人马一起赶来,而盘踞跳虎滩一带的贼寇竟然都没敢出寨拦截。

他们更没有想到是,除了徐武江跑过来为逃军之事负荆请罪外,徐怀更是声称徐武富、徐武碛、徐伯松等人不敢与贼军力战,请邓珪从权用事,解除徐武富等人都保(里正)、耆户长等任,由徐武江、苏老常等人任之。

在宗族,族长家主是族兵的当然领袖。

而在大越所行的乡役制里,从富民豪绅中选任的都保、耆户长,才是各乡里当然的乡兵统领,两者又往往是对应关系,但也不绝对。

桐柏山匪事甚烈,淮源诸事都来不及请示州县,邓珪便有专擅之权,可以临时任命、解除都保、耆户长,以此变更乡兵指挥。

然而唐天德、晋龙泉他们都不傻,这他妈眼瞎了,才会认为这一切是正常的乡役调整吗?

徐武富、徐伯松、徐仲榆这些人是不是已经被徐武江囚禁起来,或者说已经被杀死了?

徐武坤四天前潜来淮源联络,真正的目的实是要徐怀率乡营精锐赶回玉皇岭助徐武江从徐武富手里夺权?

这算怎么回事?

邓珪也是脸色阴晴不定,迟疑了许久,才招手喊徐怀到近前说话。

“徐武富可还活着?”邓珪压低声音问徐怀。

“活蹦乱跳的,还能到处蹦哒骂娘哩,邓郎君要是不信,可以将唐盘、仲和他们喊过来问话。”徐怀瓮声说道。

“我却非不信,实是匪患太凶烈,我与徐武富多少算有些情谊,现在世道艰难,难免要多关心他的安危。”邓珪说道。

“徐武富安危有什么好关心的,邓郎君今日不拿他抗匪不力事问责,明后天他多半会派人翻山越岭去泌阳,反过来告邓郎君您一状呢。”徐怀说道。

“徐武富还能去告状,那便好说,”

只要徐武江他们在玉皇岭还没有大开杀戒,剩下的事无非“官”字两张口,邓珪却还不用太担心什么,清了清嗓子,扬声对跪在庭前的徐武江等人说道,

“陈子箫、潘成虎等部贼众抢掠烧杀,残害地方无恶不作,徐节级能为朝廷分忧,屡屡斩杀贼寇,谁眼睛瞎了还能说你们投虎头寨匪?可恨,我邓珪以前竟然也受奸人蒙蔽,不能早日上禀州县替尔等洗清冤情,实在是愧见尔等。而徐武富懈于抗匪,凿实可恶,他与徐伯松、徐仲榆等人,已不能再胜乡役,徐武江你愿统领玉皇岭乡兵,为巡检司分忧,以抗凶寇?”

见邓珪说得如此义正辞严,徐怀都想给他竖个大拇哥。

“徐武江愿为邓郎君驱使杀贼!”徐武江振声说道。

邓珪朝晋龙泉、唐天德二人看去,沉声问道:

“……二位都头,徐武江今日归来,你们心里可是欢喜?”

晋龙泉、唐天德迟疑起来。

徐武江所犯之事,在诸大姓宗族看来绝对是大逆不道,与贼寇并无二样。

即便此时邓珪此时捏着鼻子认可,待桐柏山匪寇靖平,大姓宗族必然也会翻旧账,交相攻诘,绝不可能轻轻放过。

邓珪替徐武江背书,等任期一到,拍拍屁股走人,留在桐柏山里的他们要怎么办?

“晋都头、唐都头还是真磨叽,”徐怀不满的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嘟嚷道,“照我说,十七叔掌握四五百能战精兵,直接扣徐武富一个通匪的罪名,杀了了事,哪里需要管别人喜不喜欢?”

晋龙泉、唐天德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冷汗都要冒出来了。

是啊,徐武江已经掌握徐氏四五百族兵,徐怀这无敌莽将也事事都听从徐武江的,徐武江甚至都不需要下毒手,只需要将徐氏族兵以及通过徐怀这莽货,将乡营都拉走,他们要如何处之?

到时候他们性命都不在了,还管得了大姓宗族日后会如何攻诘徐武江,还管得了大姓宗族责怨他们给徐武江背书?

想透这节,晋龙泉便先说道:“徐节级屡屡斩杀贼寇,当然不可能与贼寇暗中勾结,他为奸人诬害,实是确凿无疑。而徐武富不仅身为徐氏族首,更为州府书吏,当为邓郎君分忧,而畏贼不战,请邓郎君权宜行事,以徐武江代之!”

“我,我,也是这个意思!”唐天德见晋龙泉这么快就变通了,他也不敢再迟疑下去,磕磕巴巴附和道。

唐盘、唐青、唐夏这些人,他已经差使不动,他在这军寨之中孤立无援,要是惹得邓珪、徐武江、徐怀等人不快,被他们按着通匪的罪名砍下头颅祭旗,能找谁喊冤去?

徐怀撇了唐天德一眼,见他见风使舵都远不如晋龙泉,便真有些瞧不起他了,当下跟邓珪说道:

“我做不得乡营都将,之前邓郎君硬是赶我这只鸭子上架,此时十七叔回来了,这等麻烦事当由他来干!”

唯有徐武江等人拥有正式的名份,才能最大限度的叫徐氏子弟兵安心,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将他们拉出去,与白涧河东岸的贼众力战。

而徐氏族兵都编入乡营,乡营将立时扩编到六百人众,其中还有二百多能快速机动、兵甲装备相对较强的马步兵。

而这才是最短时间内遏制匪患进一步发酵的根本。

邓珪既然担下替徐武江洗脱罪名以及逆夺徐氏族权的一切干系,他也属意徐武江接替徐怀统领乡营。

而事实上只要州县默认徐武江出领乡营都将一事,逃军罪名自然就不会有人再去提及了。

要不然怎么办?

陈实、程伦英在这个节骨眼上,下令解除徐武江的职务、解散乡营,任桐柏山的形势彻底糜烂下去,使贼军继续势大,直至膨胀到去攻打泌阳城?

邓珪也是果断之人,他担心自己声望不够,派人去请没有露面的王禀一起赶去河东街市,主持乡营扩编、人员任命等事,还令晋龙泉拿上两千多贯钱银,徐氏族兵按人先发放五贯赏钱。

除徐武江接替徐怀任都将,晋龙泉继续担任监营之外,徐怀改任副都头,择选善骑术之精锐,编一百五十名马步兵,唐盘、徐心庵、殷鹏、徐武坤、唐夏、韩奇任节级佐之;另编四百名刀盾兵及弓手及持矛手,以苏老常、徐武良、徐四虎、周健雄、唐青、仲和等人任节级统领诸队。

乡营扩编五百余人,事务倍加繁杂,兼之还要安抚、激励徐氏族兵,忙碌起来,当真是一刻不能停歇,徐怀将事情都推到徐武江的头上,也真正能专心致致的统领马步兵。

一百五十名马步兵,有之前乡营骑队的底子,有徐武坤在金砂沟寨调教的人马,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徐武江、徐心庵在歇马山选编的马步兵;额外从徐氏族兵挑选的四十人,也多为徐武江、徐心庵、徐武坤他们在徐族所交好的下房徐子弟。

整体来说,马步兵要单纯得多,徐怀也只容他们午前稍作休憩,日上三竿时就直接拉出街市,在诸路贼寇的注视下,进行整合编训,只待徐武江对乡营武卒整编完毕,就再次撕开贼军在白涧河东岸脆弱的封锁线,赶回玉皇岭再次找徐武富摊牌……

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五十六章 庙堂远谋第三十二章 撤军第七十九章 晨时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丘第十四章 调令第八十四章 怜香惜玉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谋第一百四十二章 蛰伏第三十一章 纸上得来总觉浅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杀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六十四章 侨置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战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一百零五章 金蝉再有脱壳时第十八章 故人相见第一百二十三章 总归要打第一百七十章 诱饵第一百八十章 选择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来客第二百二十三章 软肋第九十一章 意气用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划编军户第四十四章 请守第一百三十四章 往事如那烟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五十五章 寨前杀三贼第五十二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第二十九章 迂回第四十三章 攻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难行第十五章 牢骚太甚防肠断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恶虎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六十二章 归去第五十三章 强袭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战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战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条件第一百四十四章 杀人放火招安事第七章 撤离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岗第八章 大战第九十五章 残战第二章 旧识第二百五十九章 长堤第六十四章 长夜惊魂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二百零五章 夺帝第七十七章 大寇陈子箫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义第七十四章 史轸归来第一百零七章 驰援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殓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七十七章 杀将第四十章 统兵之道第八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胜侯府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择第一百七十二章 围垸之策第八十九章 市井杀贼如屠狗第五十九章 策应第五十五章 混乱第一百四十章 谘议参军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借尔小命一用第二十八章 洪流难遏第一百四十四章 传授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六十四章 示敌以弱第一百八十二章 盘龙寨第三十九章 捉人热闹事第七十四章 史轸归来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一百六十九章 书斋密议第四十一章 秋虫蚂蚱岂小觑第二十二章 旧案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兵第二百四十五章 备战第一百三十九章 缓战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十章 收编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锋第一百四十五章 离别第一百七十七章 划编军户
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五十六章 庙堂远谋第三十二章 撤军第七十九章 晨时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丘第十四章 调令第八十四章 怜香惜玉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谋第一百四十二章 蛰伏第三十一章 纸上得来总觉浅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杀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六十四章 侨置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战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一百零五章 金蝉再有脱壳时第十八章 故人相见第一百二十三章 总归要打第一百七十章 诱饵第一百八十章 选择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来客第二百二十三章 软肋第九十一章 意气用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划编军户第四十四章 请守第一百三十四章 往事如那烟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五十五章 寨前杀三贼第五十二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第二十九章 迂回第四十三章 攻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难行第十五章 牢骚太甚防肠断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恶虎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六十二章 归去第五十三章 强袭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战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战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条件第一百四十四章 杀人放火招安事第七章 撤离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岗第八章 大战第九十五章 残战第二章 旧识第二百五十九章 长堤第六十四章 长夜惊魂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二百零五章 夺帝第七十七章 大寇陈子箫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义第七十四章 史轸归来第一百零七章 驰援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殓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七十七章 杀将第四十章 统兵之道第八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胜侯府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择第一百七十二章 围垸之策第八十九章 市井杀贼如屠狗第五十九章 策应第五十五章 混乱第一百四十章 谘议参军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借尔小命一用第二十八章 洪流难遏第一百四十四章 传授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六十四章 示敌以弱第一百八十二章 盘龙寨第三十九章 捉人热闹事第七十四章 史轸归来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一百六十九章 书斋密议第四十一章 秋虫蚂蚱岂小觑第二十二章 旧案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兵第二百四十五章 备战第一百三十九章 缓战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十章 收编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锋第一百四十五章 离别第一百七十七章 划编军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