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秋虫蚂蚱岂小觑

桐柏山里,即便是从靖胜军出来的老卒,习得大架开弓法的都不多,更不要说是在马背上,纯粹双臂的力量用大架法开硬弓了。

徐怀从容不迫的在马背上,间不容发的连射三箭,箭箭都奔唐天德面门而去,有武艺在身的庄客,当然能看得出这箭术是何等的脱凡超群。

这憨货,竟然有如此干净利落的超群箭术?!

更难得是徐怀天生神力,能在马背上用长弓射箭。

这在整个桐柏山里,能找出十几二十人来吧?

众人都禁不住替唐天德捏一把汗,心想要不是唐天德身手还算敏捷,今日就得横死在寨门前了。

感受到徐怀手中长弓的威胁,听得徐武富厉声喝斥,他身边便有两人下意识取下长弓,朝徐怀对准过去。

徐武坤连刀带鞘,就朝那两个取下长弓要对准徐怀的庄客抽打过去,骂道:“蠢货,你他娘拿弓对准谁?”

这两名庄客才省得,这时候不管怎么说,都要一致对外。

见徐武坤到底还是袒护徐怀的,徐武良便耐着性子站在人群里。

徐怀将长弓横在身前,坦然面对气急败坏的徐武富,问道:“家主还有什么吩咐!”

徐武富跳脚要吐血,赶在憋出内伤之前,硬生生的转头跟唐天德说道:

“唐都头你今日请回,徐武江之事,我自会找邓郎君去说。到底要如何处置,徐武江是否真投匪,都要上禀州县,非邓郎君及我能断。我好话说到这里,听或不听,今日都由唐都头你。”

徐怀那四箭就是奔他的面门射来,唐天德哪里还敢作势唬人?

真带着身后二十多名武卒冲进去抓人,这些兵油子会听他的?

他恨恨的瞪了徐武富一眼,说道:“徐武富,你知好歹的,今日你自己便去军寨找邓郎君分说……”

怕徐怀那憨货没头没脑在背后再射他冷箭,唐天德都不敢转身离去,而是面对着寨门徐徐后退,待拉开距离后,才重新上马,狼狈不堪的带着人马往淮源镇方向奔去。

待唐天德离开一段距离,徐武碛才从身后庄客手里接过一把长弓,取出四支羽箭扣在手里,盯住徐怀说道:“混帐东西,你将长弓交出来,不要逼我出手!”

“老五,你跟徐怀一般见识作甚?”徐武坤不满的叫道。

“你从这混帐东西手里夺下长弓交给家主!”徐武碛不留情面的朝徐武坤厉声喝斥道。

徐武坤被徐武碛逼不过,苦笑着朝徐怀走来,说道:“徐怀,你五叔是怕你闯祸,你可不要拿箭射我啊!”

徐怀将手中长弓朝徐武坤摔去,恨叫道:“疯狗都跑了,要这长弓何用?给你!”

徐怀此时还真没有自信能胜过徐武碛。

更何况没有唐天德的威胁,徐武富真要下令将他拿下,徐怀相信诸多庄客还是会听命令行事的,他这时候不能再僵持下去。

徐武坤抄手将长弓接住,说道:“你这混小子,别再闯祸了!”转身走回到徐武富,将长弓交过去。

“我们走!”徐武富将长弓拿在手里,脸色阴沉的便朝北寨走去。

“爹!”徐恒不甘的追上去,叫道。

徐武富大步流星,却不理会长子徐恒。

…………

…………

“徐武江出青溪寨不见一人、不见一尸,而苏荻又与那憨货赶巧回玉皇岭办寿——我觉得唐天德刚才说的没错,所谓办寿只是他们逃出军寨的幌子,而徐武江即便没有投匪,也必然藏匿在桐柏山的某处,”

徐恒气喘吁吁的追出二三十步,压低声音说道,

“说起来,这事要验证也容易,只要有人知道徐武江他爹的生辰时日,问一声便知,看她如何抵赖?”

“你想做什么?”徐武富狠狠瞪了儿子,压低声音质问道。

数百年之前,中原门阀盛行之时,为维持门第传承,士族极其重视编修家谱,子弟生卒年、婚丧嫁娶、任官等事都会有详细的记载。

门阀盛行之时,编修家谱又是举荐任官的主要依据,官方自然要参与进来防止弄虚作假,又称官修谱谍。

然而这些却跟庶族没有关系,更不要说平民百姓了。

前朝覆灭之后,历经百年战乱,官修谱牒差不多都毁于战火,门阀制度也遭受彻底的摧毁。

大越立朝以来,门阀不兴,实行的是科举取士,但那些自视清高的士大夫们,依旧以士族自居,还是喜欢编修家谱,仅仅官方不再会参与进来。

徐氏迁入桐柏山之前,就不是什么名门大族,而到桐柏山繁衍栖息,到徐怀、徐心庵、徐恒这一辈,已经是第九代人了,还没有一人跻身士大夫之列,也就没有编修家谱的传统。

宗族之内,论嫡支旁宗,也只是往前推溯五代世祖。

谁的生辰时日,除了父母兄弟姐妹等近亲属或能记住外,关系疏远一些的族人,大概连丁点印象都不会有。

当然,族中也许有人对徐武江他爹的生辰时日有些印象,但能不能经得起对质,还有质证之后,他们能做什么,真将诸武卒的家小都交出去?

徐武富罕有如此严厉的眼神,叫徐恒一怔。

“你们跟在唐天德他们后面,看他们是否老实退到青柳溪北岸去。”

徐武富看徐武碛、徐武坤等人走近来后,将徐怀那张长弓交给徐武碛,吩咐他们跟在唐天德等人身后,看他们是不是老实退出青柳溪去。

待徐武坤、徐武碛带着庄客走后,徐武富才痛心疾首的盯着长子徐恒说道:

“你现在找到人确认徐武江他爹生辰非是今日,又能怎样,真要将徐武江他爹及苏荻揪送去巡检司交给邓珪处置?就算这事能叫族人信服,你难道也不担心金蝉脱壳的徐武江,哪天埋伏在道侧骤起杀心,为他爹及苏荻报仇雪恨?”

要是到这时候徐武富还看不出这一切都是徐武江安排,他就眼瞎了,哪里需要长子徐恒提醒?

关键问题是徐武江他们藏起来了。

“爹爹是说徐武江看透一切了,知道我们与邓珪都有心想害他?”

“要不是看透这些,你以为金蝉脱壳,背上临阵逃军的罪名是好玩的?”徐武富瞪了徐恒一眼问道。

临阵脱逃、逃军投匪都是大罪,要不是走投无路,谁会选?

“徐怀那狗东西,爹爹为何放过他,不将他捆到宗祠狠狠的收拾一顿?”徐恒想着徐怀那一脚,心里犹恨。

徐武富捡起来一根树枝,往路里的一坨牛屎里搅了搅,扔到长子徐恒身上,说道:

“蠢东西,你将这棍子绑到宗祠解恨去!你还不明白吗?徐怀那憨货就是徐武江手里搅屎的棍子。说不定徐武江昨天夜里就潜回到南寨附近,就等着我们出昏招,好对我们发难!”

“他要怎么发难?”徐恒憋气的将沾了牛屎的树枝扔掉,不服气的问道。

“刺客之事不能说,我们受陈桐游说之事不能说,你要族人怎么相信徐武江不是被贼匪杀死,而是好端端没事去投了匪?”徐武富问道,“你以为我下令将徐怀那憨货绑去宗祠,徐武坤他们都会不管不顾的听我的话去做?三军之中,还要防备将卒闹事哗呢,你以为我这个家主,真就能叫别人赴汤蹈火都不眨一眼吗?你不要太高看了自己,这事麻烦着呢!”

“那要怎么办?”徐恒听过这些话,才意识到事情比他想象的要棘手得多。

“徐武江他们玩金蝉脱壳这一出,轻易不敢背上‘临阵脱逃’的罪名,那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之事就不敢露面,”徐武富沉吟说道,“所以这事还得静观其变,宗族这边也只能先咬定他们是为剿匪而死这一说法,看后续有什么变化再说……”

“那邓珪那里,派谁去说?”徐恒问道。

“不需要派人去找邓珪。邓珪没有将手令交给唐天德,就说明他不傻,他只是将啥都不懂的唐天德推出来试探我们的态度而已。”徐武富说道。

“……”徐恒有些傻,哪里想到有这么多的心机?

…………

…………

唐天德、徐武富等人相继离开南寨,但南寨的混乱并没有就此停息。

徐武江他娘这时候才知道儿子率部去剿匪,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还被巡检司污为投匪,当下就哭晕过去了;其他武卒家小也是全无主意,哭哭闹闹围着苏荻说话。

苏荻在南寨当姑娘时,性情就泼辣干练,但那时没有人将她当回事。

这会儿武卒家小都没有主心骨,而苏荻作为徐武江的妻子,刚才又在寨门口强劲阻挡巡检司捉人,大家自然都拿她当主心人。

苏荻让大家都先去徐武江家商议事情,大家也都听话。

当然,也有人记得徐仲榆是南寨的耆户长,招呼他道:“徐老伯,这事你老也得帮我们拿个主意啊!”

徐仲榆被徐怀一脚踹得还没有缓过劲来,看到徐怀一脸蛮横的站一旁,眼睛似豹子似的瞪过来,喘气恨道:“这事我管不着,你们莫要拉上我!”

…………

…………

“家主什么态度,大家都看到了——家主在州衙当吏,怕得罪邓郎君以及州县的官员,会有碍他的前程,恨不得将我们交出去;最后要不是徐怀出手,他看实在闹不过去,才不会假惺惺的站出来说那些话。而徐仲榆诸事都看徐武富的脸色,也不足依靠……”

众人到徐武江他家院子里,照着既定计划,徐武良这时候站出来煽动众人。

对寻常族人而言,此时主要不敢相信徐武江他们会投匪,才显得气愤,但要是巡检司及州县能证实这点,又或者态度更为强硬,直接派大股兵马过来捉拿诸武卒家小,他们也不可能真撕破脸跟官府对抗。

在官府面前,举族闹事,绝不是什么小事?

不过,对诸武卒家小是没有选择的,就算徐武江等人投匪,至少人还在,也比死不见尸更让他们容易接受一些。

这些家小,是徐怀他们第一时间要拧成一股绳的对象。

诸武卒随徐武江藏匿起来,但不意味着家小眷属里就没有青壮了。

像苏荻他爹苏老常也才四十三四岁,身强力健,习过拳脚功夫;其他武卒家小眷属里,十五到五十岁之间的青壮年,还有四十多人可用。

无论是招募武卒,还是乡里秋训演练、编组乡兵寨勇,都还是照“三丁抽一”的规矩进行;诸武卒作为正丁加入巡检司,家小里余丁还是不少的。

当世有“穷文富武”之说,言下之义乃是贫苦人家日常没有荤肉可食,子弟习武,身体支撑住太大的消耗,很难有什么大的成就。

不过,就实际而言,穷苦人家,对身体暴力有着更直观、更迫切的渴求。

要是不想被捆绑在贫瘠的土地上,像瘦弱的牛马一样耕作一生却一无所得,练武给富户人家当护院打手,成为寨勇乡兵,以及做匪,或为泼皮无赖横行乡里,却是在底层有着更广的出路。

至于当朝以文制武、崇文抑武,科举取士才是正途,这跟底层民众有什么关系?

就鹿台诸寨而言,南寨子弟几乎人人都会几手拳脚功夫。

玉皇岭乡兵真要全面动员起来,南寨总人口虽少,乡兵却要占到四成。

说到底就是穷,这是南寨补充粮食不足的绝少机会。

参加秋训,除了少许补贴里,更主要的是宗族供给吃食,发一身乡兵服,家里则能节省一大笔开销。

所以南寨子弟看着多瘦弱,但习武者最众。

徐怀他们当下要做的,就是将包括苏荻他爹苏老常在内,四十多名青壮都纠集起来,都集中到南寨居住、相互照应——除了防范巡检司及州县再来拿人,他们还要防备徐武富会暗中迫害……

第一百八十七章 纵虎归山第八十四章 宣武残卒第二百一十五章 围困第六十一章 对垒第一百一十六章 劣局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九十七章 诱饵第一百四十章 恶讯第一百九十四章 府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自告奋勇第一百四十九章 观战第一百八十五章 军议第一百一十章 权当不知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七十四章 史轸归来第一百八十四章 传信第一百六十九章 传讯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营第十五章 制司第一百七十四章 识破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营第三十章 西进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击第九十三章 相逢第四十三章 饮宴第四十三章 饮宴第十七章 肃金楼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紧逼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帅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岸第六十九章 密会第一百六十章 武经修撰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一百四十二章 蛰伏第十八章 婚配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八章 柳林之内有堂奥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下第一百零七章 韩圭第八十章 牵挂第五十三章 强袭第一百一十一章 帅旗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岗第十六章 云停风不息第九十八章 说客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语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岭第一百五十二章 对峙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测第八十五章 捉将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零六章 围猎第二百五十六章 纳附第四十八章 分道扬镳常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一百四十章 谘议参军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旧忆第六十三章 战书第一百八十五章 军议第九章 少年奸计第二章 避祸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脸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别无选择第一百零九章 俘虏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县之议第十章 刺客也是惊弓鸟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恶虎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谋第六十九章 风雨将至第十九章 相邀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丝马迹第九十七章 党同者联兵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一百一十章 战前第十二章 安排第三十九章 留中第九十八章 夺军之谋第一百五十二章 残骸第一百六十七章 软禁第一百六十四章 山中第六十六章 黑锅你来背第二十八章 破冰之谋第六十二章 杀人者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二百二十五章 进城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二百三十六章 颍水第一百九十四章 浓雾第一百二十八章 残兵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二百五十六章 纳附第三章 进剿招讨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一百四十六章 残敌
第一百八十七章 纵虎归山第八十四章 宣武残卒第二百一十五章 围困第六十一章 对垒第一百一十六章 劣局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九十七章 诱饵第一百四十章 恶讯第一百九十四章 府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自告奋勇第一百四十九章 观战第一百八十五章 军议第一百一十章 权当不知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七十四章 史轸归来第一百八十四章 传信第一百六十九章 传讯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营第十五章 制司第一百七十四章 识破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营第三十章 西进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击第九十三章 相逢第四十三章 饮宴第四十三章 饮宴第十七章 肃金楼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紧逼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帅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岸第六十九章 密会第一百六十章 武经修撰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一百四十二章 蛰伏第十八章 婚配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八章 柳林之内有堂奥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下第一百零七章 韩圭第八十章 牵挂第五十三章 强袭第一百一十一章 帅旗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岗第十六章 云停风不息第九十八章 说客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语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岭第一百五十二章 对峙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测第八十五章 捉将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零六章 围猎第二百五十六章 纳附第四十八章 分道扬镳常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一百四十章 谘议参军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旧忆第六十三章 战书第一百八十五章 军议第九章 少年奸计第二章 避祸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脸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别无选择第一百零九章 俘虏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县之议第十章 刺客也是惊弓鸟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恶虎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谋第六十九章 风雨将至第十九章 相邀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丝马迹第九十七章 党同者联兵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一百一十章 战前第十二章 安排第三十九章 留中第九十八章 夺军之谋第一百五十二章 残骸第一百六十七章 软禁第一百六十四章 山中第六十六章 黑锅你来背第二十八章 破冰之谋第六十二章 杀人者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二百二十五章 进城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二百三十六章 颍水第一百九十四章 浓雾第一百二十八章 残兵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二百五十六章 纳附第三章 进剿招讨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一百四十六章 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