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

荆南制置安抚使后宅的小园里,竹篁小亭之中凉风习习,却没有七月潭州治长沙城的酷热,朱沆与女婿周延坐在小亭里对弈。

朱桐与忠心耿耿的老家将吕文虎,立在一旁说话。

“吐蕃那边是艰苦了一些,我前次走了一趟,都脱层皮回来,但吕靖想更上一层楼,还得咬牙在贡嘎山多坚持几年,”朱桐悠哉的摇着蒲扇,说道,“谁功劳多、谁更能吃苦耐劳,司空府都有帐算得清清楚楚,不会亏待了谁。再者说了,开疆拓土这是要进青史的。我真要在使相跟前求情,将吕靖调回内地,到某个州府当个都指挥使、都虞侯,或者直接塞到徐心庵手下任事,都不是难事,但吕靖他自己乐意吗?”

缨云公主与徐怀大婚的消息传出后,朱桐却担心他父亲那榆木疙瘩一样的脑筋,仅是写信相告或不能令其抹下面子转变,这次特意告假携妻儿来到潭州探望。

如今朱芝携妻儿在黎州坐镇,朱桐则将家安在襄阳。

朱沆除了老妻及吕文虎等家将奴婢随同来到潭州赴任,此时大女儿朱多金一家也住在潭州。

汴梁沦陷后,朱多金新嫁夫周延原任浙东路润州通判,逃京事变发生时,因其父病逝辞任归家守孝而逃过一劫;周延守孝期满后,就与朱多金二人带着奴仆,赶到潭州投奔朱沆。

朱沆身为荆南制置安抚使,周延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又担任过知县、通判等差遣,朱沆举荐周延,又或者使周延前往襄阳,参加吏部的选官,谋个一官半职,自非难事。

却是朱沆拿两个儿子没辙,却也不愿向司空府低头,因此周延在潭州晃荡了两年,一直未授实职。

却是吕靖等朱府家将子弟,随朱芝赴任黎州之后,或在黎州出任吏事,或从军协同燕西郡国征战,都有不错的发展。

不过,吐蕃终究是苦寒之地,令父母家人牵挂。

吕文虎的妻子乃是朱桐的乳娘,这次见朱桐来潭州探亲,就忍不住求情,想将儿子吕靖调回内地任事。

朱桐没办法跟吕靖的母亲讲道理,只能跟吕文虎唠叨几句。

吕文虎笑着说道“吕靖早就成家立业了,凡事自有主张,哪里轮得到我这个老家伙去唠叨?”

“大婚日子定在冬至,但此时各种筹措,都是谁在做?再个,大婚之后缨云她倘若去了泌阳,齐王怎么办,也要跟着去泌阳吗?”朱多金好奇的问道。

“大婚之事,襄阳这边都是舅舅府上在张罗,”朱桐说道,“泌阳正紧急给齐王专门建一座府邸,虽说不大,却是能供一部分人暂居,也方便缨云照顾,等齐王成年之后再回襄阳不迟!”

“那个小寡妇能有什么见识?”朱多金对她舅舅武威郡王赵翼当年离开桐柏山时,竟然将临时搭伙的小媳妇带出来接受册封郡王妃,一直看不顺眼,此时强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嘀咕道,“这么大的事情,真要都交给她去做,指不定闹出什么不体面的笑话来!”

“是啊,舅娘她心里也直发忤,怕诸事思虑不周到,还想推脱不肯接手呢,却不想现在汴梁城里除了她,又哪里找得到能信任,又懂这种种规仪的人啊?”朱桐说道,“你跟娘却是懂的,但你们都在潭州,也是鞭长莫及啊!”

“我跟娘却是可以回襄阳小住一段时间……”朱多金窥着父亲朱沆的脸色,小声嘀咕道。

“离开襄阳也有好些年了,迁都时就短短住了两个月,一晃三四年过去了,也该回去看一眼了。”荣乐郡主意有所指的附和说道。

“就怕爹爹身边离不开娘照顾……”朱多金说道。

“他这老家伙有什么需要我照顾的,我看他巴不得我去襄阳,他好出去花天酒地!”荣乐郡主不忿说道。

“……”朱沆不想听老妻、长女站亭子里一唱一和的挤兑自己,将棋子扔棋盘上,头也不回的走出小亭,往偏院走去。

“你看看,你爹到潭州后,脾气可是一天天见涨了,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使脸色给我们看,可越来越有封疆大吏的架势了;好像是我们这辈子欠他似的。”荣乐郡主气鼓鼓的说道。

朱桐笑了笑,跟着他父亲朱沆身后,往偏院追过去。

见朱桐从后面追过来,朱沆说道“你娘、你姐姐乐意去襄阳张罗,你且领她们过去就是了,我还能将她们绑在潭州?”

“父亲以靖平天下为志,此时盛世将开,父亲为何又郁郁寡欢?”朱桐问道。

“真能如此轻易就迎来盛世吗?”

朱沆还有颇有疑问的轻轻叹了一口气,拍庑廊围栏,示意朱桐坐下来陪他说说话,问道,

“收复河洛、郑汴已经有两年多了,司空府打算何时收复齐鲁,又何时杀入关陕、河东,拯倒悬之万民?齐王长大成人之后,又如何处之?此外,新政在京襄、河淮等地铺开,乃是这些地方皆残,而京襄这些年又有数万老卒退役还归地方。不过新政想行之荆湖、江淮,就非易事,而天下终有靖平之日,等到武偃文修之时,司空府又以何法治天下?”

“这些可都是司空府的绝密消息,爹爹可真想听?爹爹,你可想清楚了,这张网钻进去,可就没有脱身的机会了啊?”朱桐开玩笑道。

朱沆也没有心情跟朱桐斗气,形势已是如此,他更关心往后局势能否更平稳的过渡,不出什么动荡。

朱桐说道

“北伐之事,司空府一直都没有放松筹措,但选锋军的扩编、龙武军的整编都需要时间,因此停顿了两三年,但此时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也许入秋后就会发动,不一定要等大婚过后……”

“……而齐王长大成人,应该可以效仿西燕郡国——徐怀志也不会仅限于收复河东、关陕、河北等地就收兵甲归库、放马归山。目前已经进入司空府的视野之内,除了色莫岗、木雅热岗等吐蕃东部地区以及云燕十六州外,还有河西、河湟、漠南、辽东以及大理等地,这也是司空府近年更积极扩编骑兵的关键。更远一些的,有高丽、扶桑、安南、蒲甘及西域诸邦,将来也不会不考虑,但这些地域远僻难驯,即便勉强征服,也难以直接驯化经制,还需要以世袭藩国治之,到时候不愁没有齐王的安身之所。至于新政延续之难点,司空府诸公也有疑虑,但徐怀说,人力有时尽、物力有时穷,这话并非亘古不变之理。魏晋时一亩十斛,就谓之良田,然今时在荆北稻麦连作,年收四百斤以上才算得上良田,年收五百斤以上的水田也早非孤例。这便是物力之发展,只是千百年来耕种之增长缓慢,因此感受不深。不过,此值大争之世,物力之发展也日新月益。天宣年磁州都作院征募役夫三万余众,年冶铁料二百万斤,便称天下之最,而今日云阳铁场,开矿冶铁募工也仅有三万余众,但年冶铁料一万五千万斤,是磁州都作院七十余倍,是何其之盛也?然而这也非司空府孤例,又比如今时泌阳工造院募工三万余众,纺纱织布可当三十万眷力,又是外人所能想象?然而这一切,徐怀说只是物力飞速发展之始。司空府之所以要解除宗法对乡野之治理,也是为物力发展解开枷锁。不过,江淮荆湖等地,这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司空府不会谋求一蹴而就。虽说在徐怀眼里,这一切才是开始,但已足以横扫天下了……”

虽说在逃京事变后,朱沆出任荆湖南路制置安抚使坐镇一方,但他现在也接触不了代表司空府目前真正实力的几个核心数据。

古来征战,钱粮事也。

司空府已经彻底摆脱钱粮的束缚,麾下又精兵强将无数,之前数次大捷也早就证明了天雄、靖胜诸军即便在野战中也能压制住相当规模的赤扈骑兵,接下来收复关陕、河东、河北等地的战事,又有何悬念?

“你在潭州再多住两天,就带着你娘、你姐去襄阳吧!”朱沆挥了挥手说道。

“姐夫在潭州也赋闲两年多,而此时司空府正是用人之际,”朱桐说道,“使相也一向欣赏姐夫的才干……”

朱桐也不指望他父亲会亲自跑到徐怀面前低头认错,这也不现实,但除了他娘亲、姐姐前往襄阳帮着张罗大婚的布置,他这次赶来潭州,更想着举荐他姐夫入司空府任事。

“你去找周延说去,他若愿意便去司空府任事也无妨。”朱沆说道。

朱桐就等他父亲这句话,转头回小园去找周延跟他姐朱多金,商谈前往襄阳之事。

这次他赶来潭州说服他父亲放下顽固执念,转变态度还是其次,从武州知州任上致仕归乡的刘献也最终同意携子弟重新出山,赶赴襄阳出任齐王傅。

胡楷虽然无意再归襄阳,却也遣长子胡津鸿前往襄阳,除了往驾大婚,还将参与吏部的选官。

此外,除了以顾继迁幼子顾琦为首,东川军百余中高级将吏也于四月进入泌阳高级军事指挥学堂修习,顾继迁还请求司空府接管金川都作院,负责东川军的兵甲军械的制备及供给……

事实上就短期而言,大婚为下一步北伐收复中原扫清了最主要的碍障;朱桐他父亲以及胡楷、刘献以及顾继迁彻底与司空府合流,再加上之前韩时良改旗易帜,已不怕葛伯奕、高峻阳在浙西、西秦还能搅起什么风浪来。

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三十三章 纵深第十四章 又见悦红楼第四十章 越宫晓月第一百一十六章 劣局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一百九十二章 献策第三十五章 防务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八十四章 有诈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五十九章 策应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惊扰第七十九章 司户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进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隐秘真相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夺军第十七章 换血第一百八十二章 广武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十一章 天命第六十九章 侍卫亲兵第五十章 编军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二十五章 故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标第一百七十五章 传捷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将第四十三章 钱粮人心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语第六十三章 使臣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三章 未雨绸缪时第一百三十四章 岚州风雪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零三章 风雨茅津渡第一百六十五章 沦陷第一百三十八章 峡道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缓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将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战第一百七十一章 会合第三十章 西进第七十六章 城楼火焰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三十二章 援师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对峙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十七章 肃金楼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战第二章 旧识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杀第一百八十四章 盘龙湖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一百六十七章 软禁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岭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击第一百三十八章 乌敕氏第七章 腊月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惊夜第九十三章 红白乡营立第十五章 恭喜大当家第九十六章 放归第七十六章 疑云动惊雷第四十九章 擒贼先擒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传话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岂相易第一百零九章 丝铁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么大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二百零九章 变故第一百零五章 荆北孔昌裕第二百四十五章 备战第一百六十一章 拦截第九十一章 意气用事第九章 信任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六十八章 划清界线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执己见第一百四十二章 自告奋勇第四十七章 极限第二百一十七章 夺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择
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三十三章 纵深第十四章 又见悦红楼第四十章 越宫晓月第一百一十六章 劣局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一百九十二章 献策第三十五章 防务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八十四章 有诈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五十九章 策应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惊扰第七十九章 司户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进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隐秘真相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夺军第十七章 换血第一百八十二章 广武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十一章 天命第六十九章 侍卫亲兵第五十章 编军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二十五章 故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标第一百七十五章 传捷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将第四十三章 钱粮人心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语第六十三章 使臣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三章 未雨绸缪时第一百三十四章 岚州风雪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零三章 风雨茅津渡第一百六十五章 沦陷第一百三十八章 峡道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缓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将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战第一百七十一章 会合第三十章 西进第七十六章 城楼火焰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三十二章 援师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对峙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十七章 肃金楼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战第二章 旧识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杀第一百八十四章 盘龙湖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一百六十七章 软禁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岭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击第一百三十八章 乌敕氏第七章 腊月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惊夜第九十三章 红白乡营立第十五章 恭喜大当家第九十六章 放归第七十六章 疑云动惊雷第四十九章 擒贼先擒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传话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岂相易第一百零九章 丝铁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么大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二百零九章 变故第一百零五章 荆北孔昌裕第二百四十五章 备战第一百六十一章 拦截第九十一章 意气用事第九章 信任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六十八章 划清界线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执己见第一百四十二章 自告奋勇第四十七章 极限第二百一十七章 夺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