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故人

“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呜呀呀’,快将钱财交出来!”

十数蟊贼手持铁叉、木矛,从官道侧前方的枣树林里大叫着跳出来,往徐怀他们这边奔过来。

“都他妈饿疯了!不管什么人都敢劫?”王章、史琥等人目瞪口呆的看着从树林里冲出来的蟊贼,实在想象不出他们二三十人全副武装,这十几个蟊贼有什么信心觉得能从他们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虽说他们也知道这些蟊贼都是附近走投无路的饥民,但不管心里有多少同情,也不可能纵容这些饥民拿着铁叉、木矛逼近过来。

史琥当即摘下骑弓,率领七八名扈卫调转马头,往侧前方荒芜的田野驰去。

这些蟊贼真是饿疯了,好不容易逮到有肥羊路过,看到七八骑持弓驰来也不后退,王章、史琥等人连连怒喝,见这些人都不后退,只能开弓射箭,眨眼间就射倒三人,剩下的蟊贼这才一哄而散,往北面的枣树林里逃去。

三个蟊贼中箭倒在杂草里大声的嗷嗷惨叫。

徐怀吩咐史琥带人将这三名蟊贼先捆绑起来,帮他们包扎箭伤,他勒马停在官道,眺望荒芜的田野。

徐武碛、徐心庵等人率领千余骑兵渡河之后,直接沿伊洛河南下,从嵩山与伏牛之间的汝州借道返回楚山休整。

徐怀想亲眼看一眼河淮正爆发的饥荒有多严重,便在牛二、王章、史琥、乌敕海等人的簇拥下,在渡河之后则从偃师、巩县、虎牢、荥阳借道,进入郑州南部、许州东部。

郑许地处中原腹心,曾经的歌舞升平已然不再,到处都是被虏兵推毁的村寨、城池。

汴梁被围困近半年之久,沿蔡河、汴水分布的几座惠平仓,也被赤扈人作为重点进攻对象而遭摧毁,数以百石的存粮要么被掠走,要么被烧毁;汴河、蔡河两条主要漕运航运,也因为河道损毁,又赶上汛季无法修复,新一轮的漕粮借助河道无法北运,都堵在淮河以南。

漕运废弛,短时间内无法复通,朝廷紧急在淮泗、唐陈等地征调十数万民伕改走陆路运粮北上,但动用如此庞大的人力、畜力,一个月大约也只能将二三十万石粮食从淮泗、唐邓等地运往汴梁,勉强维持朝中俸禄的发放、保障十万京畿禁军不饿肚皮。

朝廷现在非但顾及不上赈济饥民,甚至还大规模铸制“以一当十”、“以一值百”的铁钱,大肆从民间搜刮粮秣等物资,使得民间所剩无几的存粮进一步被夺走。

民众走投无路,只能落草为寇,曾经的歌舞升平之地,骤然间盗匪丛生。

徐怀他们全副武装,一路走到许州东部地区,竟然还遭受好几次类似的劫道。

这也进一步加剧河淮地区的动荡。

将三名蟊贼包扎好,扔给他们十几张麦饼,徐怀他们正准备动身,这时候数骑快马加鞭朝这边驰来。

却是史雄率领数骑斥候从南面驰来,赶到近前下马禀道:

“果然在这里截住军侯了,王举将军请军侯速归楚山——”

徐怀与骑兵主力分道而行,但也将大体想要走的路线知会楚山,以免有什么紧要事情发生却联络不上他。

他们现在还没有想着赶回楚山,楚山那边却已派人找过来,徐怀疑惑的问道:“楚山发生什么事情了吧?”

史雄禀道:“楚山倒没有什么事情,王番郎君昨日抵达青衣岭,想在前往襄阳之前与军侯见一面……”

…………

…………

得知王番已到青衣岭,徐怀便停下在河淮之间的游荡,在王章、史琥等人的簇拥下马不停蹄南下,于次日清晨时赶到青衣岭。

徐武碛、徐心庵率骑兵主力南下,要避免过度驱役战马,速度其实快不了,反倒落在徐怀他们后面,这时候还没有回到楚山。

徐怀直接驰入青衣岭大营,远远看到王举、徐武江、史轸等人陪同王番就站在公廨前等候,忙翻身下马,他整理袍襟,走上前施礼道:

“相别才四个月,王番郎君竟如此憔悴啊!”

相比王禀离世时,此时王番看上去苍老许多,年纪才刚刚过四旬的他,两鬓却有了些许霜白,可见在这个特殊时期,王番想要继承王禀的遗愿,成为主战派在汴梁的领袖人物,哪里可能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在京中不知道整天要跟多少人打嘴仗,哪里轻松得了啊?”王番自嘲的苦笑道,“特别是现在,朝中又盲目渴望能在九月之前解了太原之围,我们却要在朝中一改以往的态度,反过来力谏陛下以及诸相公谨慎行事,这使得此前跟我们站同一立场的将吏,也有诸多不解……”

徐怀轻轻一叹,无论是王禀之前归京,还是王禀病逝、叩宫事件迫使天宣帝罢黜王戚庸相位、对主战派做出让步,主战派实质上从来都没能在朝中占据过主导地位,更不要说去主导河淮以及河东、河北的整体防御战略。

在这种情况之下,王番还要坚持跟朝中的错误路线作斗争,怎么可能不累?

而针对实力凌架在上的赤扈人,大越所采取的攻守战略,需要根据具体的形势变化进行相应调整,这已不是这个朝廷现阶段能完成的任务了,甚至很多主战派将吏都未必能理解。

这完全不出徐怀的预料,他也对朝中彻底不抱期待,才支持郑怀忠、赵范他们做最坏的打算。

“哪里仅仅是不解啊?简直就是反目成仇!”郑寿这时候也忍不住抱怨道。

“哦,都有哪些人转而反对王番郎君了?”徐怀给卢雄、郑寿、王孔等人行礼,疑惑的问道。

在他看来,王番在朝中力谏谨慎对待解围之事,即便原先很多主张与赤扈人决一死战的将吏会有不理解,但也不至于反目成仇啊。

“钱择瑞月前到汴梁,登门请王番郎君支持催促诸路兵马北上,闹得很不愉快啊……”卢雄说道。

“钱择瑞回汴梁了,他怎么从太原出来,怎么不去河东找我们?他此时人在哪里?”徐怀惊讶问道。

徐怀突袭岚州,从曹家手里救出钱择瑞、王高行等百余官吏及家人,最后都是从关中借道南撤。

楚山还是座小池塘,王高行等人不可能来投楚山,但王高行等人历经劫难,也认识赤扈人所带来的灾难,一时半会不会停歇,绝大部分人都托病归乡了。

大越对士臣甚是优待,做官不痛快,挂寇而去,也不会受到严厉的追责,甚至还会被视为一种美谈,还不影响下一次的征辟。

因此对王高行等人来说,托病归乡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选择去了汴梁。

在赤扈兵马南侵河淮之前,朝廷当时还指望太原军民能够坚守城池,钱择瑞当时主动请缨,携旨返回太原劳军,之后就一直没有钱择瑞的音信。

徐怀没想到钱择瑞月前又从太原返回汴梁了。

“钱择瑞在几名死士的保护下,潜出太原,翻越吕梁山从关中借道,吃了不少辛苦才回到汴梁——我这几天忙着筹措南下的事情,就没有怎么关心他的行踪,他说过要去河东找你,却不知有没有成行!”王番说道,“我跟他详细说过现在的形势有多艰难,仓促去解太原之围,只会将大越最后一点命脉都丢掉,他却着了魔一般,把我痛骂了一顿。他去河东找不到你,多半还会找到楚山来,你最好不要见他。魏州兵马现在也顿于滏阳,不再西进,钱择瑞找来,我们能做什么?”

…………

…………

王番就在楚山停留了两天,就在郑寿、王孔等人的护送赶往襄阳赴任。

卢雄之前陪同王萱护送王禀棺木归乡安葬,之后因为王番身边缺人手,又赶回汴梁——这次随王番南下,他们途中遇到好几波盗匪劫道,卢雄不忍心对这些走投无路的饥民下死手,疏忽间大腿为一名少年拿木矛刺中,徐怀留他在楚山养伤,不急着赶去襄阳辛劳。

另外,王番也想从楚山招募三五百健锐作为护粮兵的底子,这事也交给卢雄留在楚山负责。

王番他们走后第三天,形与乞丐的钱择瑞便找上门来。

徐怀不知道面对钱择瑞能说什么,便听从王番的建议,对钱择瑞来了个闭门不见,也不许他进青衣岭大营。

钱择瑞站在青衣岭大营城门前,疾声呼叫:“王公孝成抗旨不遵,身首异处,乃千古奇冤,但朝野犹有不少人说王公孝成抗旨而死,乃是活该。现在太原十万军民不愿苟活胡虏铁蹄之下,抗旨不献太原,意与太原共存亡,徐怀,你难道以为太原十万军民最终被胡虏屠戮一尽,也是活该吗?”

“徐怀不在这里,钱郎君你再怎么叫唤,叫破喉咙也没有用啊。钱郎君你不如随我先去淮源城暂歇,待徐怀回来后你有什么话再跟他说不迟——这大太阳心了,你们一路奔波也太辛苦,半年多没见,看你都瘦成什么样子,你之前在岚被曹师雄关入牢中,也没有受这罪啊……”郑屠苦劝道,想着先将钱择瑞及随行哄骗去淮源。

“不了,该求的人我都求了,没有用就是没有用,我也该回太原了,不然就赶不上趟了。现在就腆着脸跟你们讨些干粮好上路。”钱择瑞沮丧的摇了摇头,说道。

“徐怀过几天就回,你又不这几天,又或者我们派人护送你回老家歇养一两个月。”郑屠拽住钱择瑞的胳膊劝解道,不管怎么说,他们都不能看着钱择瑞此时赶回太原送死去。

“既然干粮都讨不到,那就告辞了!”钱择瑞不愿在楚山多留一刻,当即将郑屠的手甩开,让随从将几匹瘦马从城门前的榆树上解下来,翻身上马,忍不住又回头看青衣岭营城一眼……



第一百零二章 绸缪第八章 大战第八十六章 恶言相向第七十一章 归来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语第一百零七章 韩圭第二十九章 凭风好借力第六十五章 契丹骑兵第十章 韩时良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二百六十九章异姓封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三十二章 疑念第二百三十五章 擅权第七十三章 澜起第三十章 有备而来第九章 作战方案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九十章 猜忌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师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四十七章 微澜第十章 收编第九章 作战方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五十一章 破阵第十三章 人心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二十三章 打草惊蛇第八十三章 遗训第一百六十七章 软禁第四章 他人眼中痴第十一章 风吹草动惊蛇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敌去思功第十七章 少年逢春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决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一百八十五章 开端即尾声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为第四十七章 极限第七章 初冬第十一章 风吹草动惊蛇第一百一十八章 晋城第一百八十章 歼灭第一百一十五章 驿名广成第八十三章 争先第一百六十二章 堪舆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一百十一章 孤驿第一百四十章 冷箭也讲武德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诏第四十三章 钱粮人心事第三十九章 身边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遗民第一百章 当机立断第十五章 牢骚太甚防肠断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七十四章 史轸归来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妇幼第一百七十六章 箕山窑第一百七十章 诱饵第九十六章 放归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简单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一百九十四章 浓雾第八十五章 撤离第一百三十章 调兵第十三章 夺寨第八十九章 最后时刻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选第一百零一章 殿议第九十五章 苦心磨傲气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遗民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二百二十九章 间歇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七十六章 凿穿第一百八十一章 瞒天过海第一百四十章 收获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图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七十六章 凿穿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二十九章 吸引第九十七章 党同者联兵第六十九章 密会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机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四十一章 焉无虎威第一百九十九章 空巢出京第六章 粗鲁非真貌第二十一章 刀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五十五章 破敌第三十四章 山重水复第一百四十七章 劝说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
第一百零二章 绸缪第八章 大战第八十六章 恶言相向第七十一章 归来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语第一百零七章 韩圭第二十九章 凭风好借力第六十五章 契丹骑兵第十章 韩时良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二百六十九章异姓封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三十二章 疑念第二百三十五章 擅权第七十三章 澜起第三十章 有备而来第九章 作战方案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九十章 猜忌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师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四十七章 微澜第十章 收编第九章 作战方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五十一章 破阵第十三章 人心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二十三章 打草惊蛇第八十三章 遗训第一百六十七章 软禁第四章 他人眼中痴第十一章 风吹草动惊蛇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敌去思功第十七章 少年逢春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决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一百八十五章 开端即尾声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为第四十七章 极限第七章 初冬第十一章 风吹草动惊蛇第一百一十八章 晋城第一百八十章 歼灭第一百一十五章 驿名广成第八十三章 争先第一百六十二章 堪舆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一百十一章 孤驿第一百四十章 冷箭也讲武德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诏第四十三章 钱粮人心事第三十九章 身边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遗民第一百章 当机立断第十五章 牢骚太甚防肠断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七十四章 史轸归来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妇幼第一百七十六章 箕山窑第一百七十章 诱饵第九十六章 放归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简单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一百九十四章 浓雾第八十五章 撤离第一百三十章 调兵第十三章 夺寨第八十九章 最后时刻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选第一百零一章 殿议第九十五章 苦心磨傲气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遗民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二百二十九章 间歇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七十六章 凿穿第一百八十一章 瞒天过海第一百四十章 收获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图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七十六章 凿穿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二十九章 吸引第九十七章 党同者联兵第六十九章 密会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机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四十一章 焉无虎威第一百九十九章 空巢出京第六章 粗鲁非真貌第二十一章 刀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五十五章 破敌第三十四章 山重水复第一百四十七章 劝说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